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 毫秒
1.
山东沂源某养殖户所饲养的雏鸭,于2004年10月底发生以雏鸭经阳光照射后身体无毛部位的上喙、鸭蹼出现水泡为特征的疾病,根据流行特点、症状、剖检变化及实验室检查,诊断为雏鸭光过敏症。现将诊疗结果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山东沂源某养殖户于2004年10月初从某种鸭场购进1日龄的雏  相似文献   

2.
2008年8月初.山西省长子县某鸭场所养的种鸭和雏鸭突然出现采食量下降甚至拒食的症状,鸭群整体精神萎靡.嗜睡.羽毛蓬松。有的鸭出现转圈或头颈摇晃等神经症状.雏鸭粪便稀薄.呈灰白色或灰绿色。经询问技术人员得知.发病鸭都是采食新配饲料,而采食原有饲料的鸭并未出现任何的不良症状。新配饲料除玉米和以前的饲料来源不同外.其余的饲料原料均相同。  相似文献   

3.
20 0 0年 3月 ,我市燎原镇某农户饲养雏鸭 ,因误用喹乙醇剂量、致使部分雏鸭中毒死亡 ,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现将情况报道如下 :发病情况 该农户饲养雏鸭 92 4羽 ,当养至 13日龄时 ,个别雏鸭出现不食 ,拉白色稀粪的现象 ,该农户认为雏鸭得了白痢病 ,便使用喹乙醇拌料喂雏鸭 ,每羽用量 15mg ,用药 3天后部分雏鸭开始出现精神沉郁 ,羽毛松乱 ,食量减少、腹泻、站立不稳 ,最后抽搐死亡 ,共死亡雏鸭 78羽 ,死亡率占饲养量的 8 4 %。有 4 1羽雏鸭出现上喙短于下喙的典型症状。剖检病理变化 共剖检 7羽病、死雏鸭 ,所见病变基本一致 ,其主要病…  相似文献   

4.
在我市部分农村养鸭户养殖的鸭子中突然出现了一种很少见的怪病,经我们查阅大量资料并结合临床诊断,确诊为鸭光敏症。 一.临床症状 病鸭表现为上喙背侧和蹼背侧出现水疱,水疱破裂后结痂。经过10天左右,结痴开始脱落,露出粉红色或棕黄色溃疡。上喙逐渐变形,从远端和两侧向上扭转、短缩,有的甚至发生坏死,上喙短下喙长,舌尖外露,严重影响采食,个别严重的病鸭要靠人工填塞喂养。此外,另一特征是结膜炎,眼有大量分泌物,使眼睑粘连。 从临床上看,该病对雏鸭的影响较为严重,由于造成采食困难,雏鸭身体瘦弱,发育迟缓,甚至成…  相似文献   

5.
鸭感光过敏症是由于鸭采食含有光过敏物质的饲料,鸭体某部位对阳光照射敏感所产生的一种过敏性疾病。临床上以无毛部位的上喙、足蹼出现水疱和炎症为主要病变特征。2010年9月,福建省明溪县肖某和林某共饲养的1900羽番鸭出现上喙变形,影响采食,患鸭消瘦。经检查诊断为鸭感光过敏症,现将诊治情况总结如下,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6.
绍鸭光过敏     
1997年8月2日笔者曾在兽医门诊接触1例绍鸭光过敏,现报告如下。1 发病情况 我县沿河乡芦南村村民赵××于1997年4月初自浙江绍兴引进1日龄绍鸭1万余只,赵留下600只,于天然河荡处放牧,其余分给他人于大河畔圈养。自4日龄起,赵发现整个鸭群精神萎顿,采食减少,并见近400只幼鸭的上喙出现红斑,1~2天后,红斑逐渐变黑,且上喙变得异常柔软,触之易出血。病鸭采食困难,食量骤减,增重缓慢。该畜主曾用青霉素、土霉素、复方新诺明治疗,均无明显效果。将15只弱雏隔离舍饲,发现症状减轻。大群中,发病严重的…  相似文献   

7.
1999年10月6日,江苏省盐城市坎北乡潘某饲养的樱桃谷肉用雏鸭发生重大死亡情况,经我站饲料检测、会诊,诊断为食盐中毒。1发病情况  潘某9月27日从泰州某孵坊购入樱桃谷肉用雏鸭2000只,采食状况良好。10月1日按10%加入市售鱼粉,雏鸭采食量增加,傍晚又加喂一遍。翌日,雏鸭死亡8只,但采食量未减,饮水量大增。10月3日雏鸭死亡12只,采食状况同上。4日,早上死亡20只,晚上发生雏鸭大批死亡,而且有不少瘫痪在地,大声鸣叫,不愿活动。2临床症状及剖检变化  雏鸭多突然发病,渴饮、下痢,后期极度衰弱(高盐引起红细胞脱水),精神沉…  相似文献   

8.
雏鸭曲霉菌病的诊治绍兴斗门镇某养鸭专业户一次购进1日龄绍兴雏鸭1500只,饲养在50平方米的鸭舍内,用未经太阳暴晒的稻草作垫料,饲以全价雏鸭饲料,7日龄开始部分雏鸭出现呼吸困难,不愿采食,到10日龄时几乎全群发病,期间用水溶性氟咙酸饮水,但不见效,共...  相似文献   

9.
一、发病增况某养殖户饲养的600多只东李白肉鸭1日龄时接种鸭病毒性肝炎弱毒疫苗,并开始投喂某饲料厂生产的肉鸡料,饲养到4日龄时突然发病死亡60多只。病鸭精神沉郁,采食减少,排稀粪,死亡快。户主疑为饲喂该肉鸡料引起鸭群中毒,立即停喂该料,换喂别的新饲料,次日鸭群死亡40多只,以后鸭群死亡数锐减,每天数只,一周后鸭群趋于正常。二、外观及创检变化病死雏鸭眼周湿润,脚部皮肤干缩,上呼皮肤皱缩,个别病例上曝轻微扭曲变形。剖检仅见肝脏淤血、出血,有的小肠段充血、出血。三、实验室检验以无菌操作法采取病死雏鸭的肝、脾进…  相似文献   

10.
雏鸭大肠杆菌病的诊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 0 1年 6月 ,我县托古乡某养鸭场饲养的 1 50 0只 5日龄雏鸭部分发病 ,2d后 ,发病雏鸭逐渐增多 ,发病后 3~ 5d死亡 ,通过临床症状观察、病理剖检变化、实验室诊断 ,确诊为雏鸭大肠杆菌病。1 发病情况该养殖户于 6月 5日从外地购进 1日龄雏鸭 1 50 0只 ,放在自家屋子内育雏。于 6月1 0日开始发现有 30多只雏鸭精神不振 ,食欲减退 ,拉稀粪 ,到 6月 1 6日共发病 52 3只 ,发病率 34 2 % ;死亡 30 1只 ,死亡率为 2 0 %。2 临床症状病雏鸭精神沉郁 ,不吃食 ,缩颈离群 ,衰弱无力 ,站立不稳 ,头向下弯曲 ,喙触地 ,流涎 ,流泪 ,喘气 ,喉头发出…  相似文献   

11.
20 0 0年 10月 ,我市滨海县坎北乡潘某饲养的 2 0 0 0只樱桃谷肉用雏鸭发生大批死亡情况。经我站饲料检测、会诊 ,诊断为添加劣质鱼粉而引起的食盐中毒 ,现报道如下。1 发病情况肉鸭饲养户潘某 ,9月 2 7日从泰州孵坊购入健康樱桃谷肉用雏鸭 2 0 0 0只 ,雏鸭采食状况良好。 10月 1日 ,潘某从饲料市场购回鱼粉 10kg。按 10 %比例自配饲料 ,雏鸭采食量增大 ,傍晚又加喂一遍。翌日 ,雏鸭死亡 8只 ,但采食量未减 ,饮水量大增。 10月 3日雏鸭死亡 12只 ,采食状况同上。 4日早上死亡 2 0只 ,晚上发生雏鸭大批死亡 ,见有多数雏鸭瘫痪在地 ,不愿活…  相似文献   

12.
李振 《水禽世界》2006,(6):32-33
肉鸭光过敏症是由于鸭采食了含有光敏物质(Photosensitizer)的饲料后,经阳光照射后,在无毛皮肤部位如上喙、脚蹼等处出现以水泡、硬性肿胀性皮炎、溃疡和喙部变形等症状为主要特征的中毒性疾病,又称中毒性感光过敏或光敏物质中毒。现就2004年5月山东临沂某个体养鸭场发生的樱桃谷鸭肉鸭光过敏症的发病情况、临床症状、诊断和防治措施介绍如下,谨供广大养鸭生产者和业内同行参考:1发病情况2004年5月6日,山东省临沂河东区某个体养鸭场张某购入樱桃谷鸭雏鸭1500只,喂某饲料厂的肉鸭全价饲料,一开始育雏实行封闭式饲养,20d以后,雏鸭脱温,实行半…  相似文献   

13.
1发病情况我市常青乡某养殖户于2005年2月2日从浙江购回1600只1日龄雏鸭,采取平地育雏,用稻草作垫料饲喂某公司生产的雏鸭全价饲料。饲养至18日龄发病。经实地观察,鸭舍内垫料潮湿,加之通风不良氨味浓。发病后户主用庆大霉素饮水,未能控制病情,患病鸭日增40多只,至2月25日,发病  相似文献   

14.
2012年5月.我地某养殖户所饲养的雏鸭发生了霉菌性肺炎。笔者进行了跟踪诊治,现将具体情况综述如下:1发病情况某养殖户锥鸭存栏2000只,初始发病日龄为10日龄。在整个发病过程中,出现临床症状的有1250只。病雏出现症状后多于3d内死亡。养殖户曾用土霉素拌料防治,但效果不佳。发病鸭从零星少数到逐渐增多,死亡数也逐渐增多。  相似文献   

15.
1发病情况 2009年6月,江苏省滨海县滨海港镇翻身河村养殖户王某从邻县购进1200只雏鸭苗饲养,15日龄时出现零星死亡,该养殖户即用青霉素、庆大霉素饮水治疗,用药后病情不见好转,不断蔓延。病雏表现精神差,不食,腹泻,死前有角弓反张现象。该养殖户是鸭、番鸭、鹅混合饲养,但只有鸭生病,共饲养2批3000只雏鸭,第1批1800只30日龄鸭,  相似文献   

16.
辽宁省铁岭经济开发区养殖户刘某于2005年6月购入金定雏鸭300只。5日龄前生长良好,6日龄发现鸭群有拉稀现象,排白色或黄色稀便,遂使用痢特灵25片(每片含呋喃唑酮0.1g)研碎混入1kg饲料内喂雏鸭,服药后4h发病并出现死亡,7日龄时已死亡115只。  相似文献   

17.
2001年6月,我县托古乡某养鸭场所饲养的1500只5日龄雏鸭部分发病,2天后逐渐增多,多在发病后3~5天死亡,通过临床症状观察、病理剖检变化、实验室诊断,确诊为雏鸭大肠杆菌病。1)发病情况。该村民于6月5日从外地购进1日龄雏鸭1500只,放在自家房子内育雏。于6月10日开始发现有30多只雏鸭精神不振,不饱食,拉稀粪,到6月16日。共发病523只,发病率为34.2%,死亡率为20%。2)临床症状。病雏鸭精神沉郁,不吃食,缩颈离群,衰弱无力,站立不稳,头向下弯曲,喙触地,流涎,流泪,喘气,喉头发出…  相似文献   

18.
鸭光过敏症是鸭食用了含有一定量的光过敏物质,如致病性植物的叶、茎、种子等所制作的饲料或某些霉菌毒素,经过阳光连续照射而发生的一种过敏性疾病。在国内,虽然本病发病较少,但一旦发生,病情严重,发展迅猛。由于本病可引起部分病鸭失明、采食困难,从而影响鸭的生长发育,特别是本病可造成上喙变形、短缩,形成大批残次鸭,再加上养殖户对此病的疏忽,往往延误了最佳治疗时间,给养殖户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2004年3月,泰安郊区某鸭场饲养的800只雏鸭,在16日龄时部分发病,两天后,发病的雏鸭逐渐增多,发病后2~3天内死亡,通过临床症状观察、病理剖检变化、实验室诊断,确诊为雏鸭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20.
保证每只蛋鸭4 h的充足饮水后方可供料。喂料器要足够保证每只蛋鸭都有足够的采食面积。蛋鸭不可开食太晚,否则会因不能及时补充雏鸭所需的营养,致使其养分消耗过多、疲劳过度而降低消化吸收能力,造成成活率低。雏鸭一般训练开食2~3次后,即可自己吃食,一般控制雏鸭吃食至七、八成饱。第1周龄的雏鸭也应让其自由采食,要保持料盘内始终有饲料。一次投料不宜过多,否则不仅造成饲料的浪费,而且饲料易被污染。1周龄以后让雏鸭自由采食。初生的雏鸭食道膨大部分还很不明显,贮存饲料的容积很小,消化器官还没有经过饲料的刺激和锻炼,消化机能尚不健全,肌胃的肌肉也不坚实,磨碎饲料的功能尚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