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玉米矮花叶病又称玉米矮缩花叶病、玉米花叶条纹病,是玉米生产上的一大主要病害。近年来,玉米矮花叶病发生呈逐年加重趋势。  相似文献   

2.
玉米矮花叶病是一种世界性的玉米病毒病害。70年代河北省中南部平原地区开始发生,以后发病逐年加重。从80年代初期至今,河北省从南到产依次从偶发区发展成重病区,严重着河北省的玉米生产。1991-1993年我们对1121份玉米材料进行对玉米矮花叶病的人工接毒抗性鉴定,有88.2%的玉米自交系和多数玉米杂交种不抗玉米矮花玉病,其中包括应用最多的骨干玉米自交系和种植面积最大的主推玉米杂交种,有的应已达10年  相似文献   

3.
玉米矮花叶病又称玉米矮缩花叶病、玉米花叶条纹病,是玉米生产上的一大主要病害。近年来,玉米矮花叶病发生呈逐年加重趋势。笔者通过对玉米矮花叶病流行情况及发病规律的调查和研究,结合实际,提出本地系统防治对策。一、发病症状玉米矮花叶病的症状最初是在幼苗心叶基部细脉间出现多椭圆形褪绿小点,排列成一至多条断断续续的虚线,以后发展成实线。病部不受叶脉限制,继续扩大,与健部相间形成许多褪绿条纹。最严重的病叶变为黄、棕、紫色或干枯。二、发病规律玉米矮花叶病的自然传毒媒介是蚜虫,主要以麦二叉蚜、玉米蚜、禾缢蚜为主。部分品种…  相似文献   

4.
周益军 《农家致富》2005,(21):37-37
现任江苏农科院植保所研究员、病害室主任。主要从事禾谷类作物病毒病、水稻稻瘟病的病原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研究。研究的病原对象有:水稻稻瘟梭条花叶病、从矮病、黄矮病,玉米粗缩病、矮花叶病和其他病毒病,大豆花叶病,油菜菌核病,病毒病以及蔬菜病毒病等发生规律、  相似文献   

5.
玉米矮花叶病的调查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由于杂交种的不断更新和栽培技术的提高,玉米生产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是,随着改良中单2号和掖单系统的引进推广,玉米矮花叶病随之发展并扩大蔓延,病情逐年加重,已成为玉米生产上潜在的重要病害。本文就玉米矮花叶病的发生动态,危害情况进行了初步的调查。  相似文献   

6.
攀枝花市夏玉米病毒病发生危害趋势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攀枝花市玉米粗缩病、矮花叶病的发生危害概况 据查证,我市玉米粗缩病、矮花叶病多为混合发生。2005年在玉米上就有零星发生。2008年在仁和区布德镇的巴关河村和布德村,以及金江镇金江村混合爆发201亩,其中减产1~3成的60亩,3~5成的100亩,6~8成的41亩;  相似文献   

7.
河南省玉米主要病害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玉米是河南省第二大粮食作物 ,也是重要的饲料和轻工业原料。但是玉米病害制约着玉米的生产 ,造成产量降低 ,品质下降。针对这一问题 ,于2 0 0 2~ 2 0 0 3年对河南省玉米病害的种类和发生情况进行了初步调查 ,并提出了防治对策。调查结果表明 ,河南省玉米主要病害有玉米矮花叶病、弯孢菌叶斑病、黑粉病、小斑病、粗缩病。此外 ,玉米纹枯病、苗枯病的危害有加重趋势 ,现将各病害的危害症状及防治方法简述如下。1 玉米矮花叶病玉米矮花叶病由玉米矮花叶病毒 (MDMV)引起 ,是河南省发生最普遍、危害最严重的病毒病害 ,该病的传播媒介主要是…  相似文献   

8.
玉米是主要粮食作物之一,近几年来,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玉米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玉米矮花叶病是玉米作物上发生的一种主要病害,也是制约玉米产量和品质的主要因素。随着气候、品种、栽培管理等农田生态条件的变化,玉米矮花叶病在本地的发生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据调查统计,  相似文献   

9.
由中国农业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植物病理系(邮码:100094,电话:010-62893008)马占鸿副教授和李怀方教授主持的“玉米矮花叶病流行规律与防治”项目,前不久通过了教育部组织的专家鉴定。他们明确了玉米矮花叶病传播机制和流行规律,找到了我国玉米矮花叶病大面积流行成灾的主要原因,提出了一整套玉米矮花叶病防治技术体系。玉米矮花叶病有望被攻克!北京@于金枝  相似文献   

10.
1.选用抗、耐病品种这是防治玉米矮花叶病的根本途径。 2.适期播种适期播种是防治玉米矮花叶病发生的重要措施,直播夏玉米应在6月15日之前播完。使苗期提前.以减少蚜虫传毒的有效时间。  相似文献   

11.
玉米矮花叶病和粗缩病都属病毒性病害,近年来在我市玉米上发病率不断增加,危害加重。两病在初侵染源、发病症状、分级标准、发病原因及防治措施上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之点。因此,正确区别矮花叶病和粗缩病对有效防治两种病害的发生和危害至关重要。1初侵染源1.1矮花叶病是借蚜  相似文献   

12.
通过调查,介体接种传毒试验和电镜观察,明确陕西省目前玉米病毒病主要种类有玉米粗缩病,玉米矮花叶病和玉米红叶病3种。其中以玉米矮花叶病分布最广,几乎由全省所有玉米产区,玉米粗它们现次之,主要发生在渭南、西安、咸阳等关中东部灌区,玉米红叶病则仅在渭北及关中小麦黄矮病重发区常见。  相似文献   

13.
玉米矮花叶病遗传育种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玉米矮花叶病的病原等情况,进一步分析了玉米矮花叶病的发病原因及防治办法,对玉米矮花叶病的抗性鉴定和抗性遗传研究现状了综述,并指出了玉米抗病育种的几个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正>一、分布及危害我国自1968年玉米矮花叶病在河南新乡地区大发生之后,已逐渐扩展到全国各主要玉米产区,90年代以来,玉米矮花叶病毒病在我国东北、西北和华北地区玉米制种田、繁种田逐年加重,导致1995年大流行,局部地区爆发成灾,绝产地块屡见不鲜,对玉米和高粱的生产带来严重威胁。秦皇岛市发生的玉米病毒病主要是玉米矮  相似文献   

15.
<正>玉米矮花叶病又称条纹花叶病。近几年来在龙口市制种玉米田发生危害严重,被害玉米病叶退色失绿呈斑驳花叶状,植株不同程度矮化,重者比正常植株矮50%,无果穗,严重威胁着制种玉米的生产。为控制该病的发生,1993~1995年结合田间调查,进行了田间防治试验,并提出了综合防治对策,收到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6.
正一、玉米病害的发生1.玉米病毒病:主要有玉米矮花叶病和玉米粗缩病。玉米矮花叶病在整个玉米生育期都能感病,从出苗至七叶期为易感染期。苗期自心叶基部出现褪绿条点状花叶,逐渐扩展到全叶,叶肉组织失绿变黄,形成明显的黄绿相间条纹症状。重病株不能抽雄结穗或提前枯死。玉米粗缩病的典型症状是植株矮化,被侵染玉米呈暗绿色,叶肉粗厚僵直,呈弓状弯曲。叶背面、叶鞘和苞叶的叶脉上发生隆起的短条纹,病株高度不到健株的一半,不能抽雄结穗。玉米矮花叶病可以  相似文献   

17.
通过查阅大量有关玉米矮花叶病研究资料,结合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玉米抗病育种课题组多年研究结果,对玉米矮花叶病的主要病原、发病条件、发病症状、传播途径、病毒株系、抗病资源、防治方法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玉米矮花叶病的有效防治和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玉米矮花叶病是破坏玉米生长使其发病减产的重要"凶手"之一。近年来随着玉米种植面积的扩大,玉米矮花叶病的影响在我国也越来越突出,并有不少地区已深受其害。经过多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农业措施并结合一定的化学防治可有效控制玉米矮花叶病的危害。  相似文献   

19.
玉米田矮花叶病、蚜虫田间定点调查和黄皿诱蚜研究表明,玉米矮花叶病的发生流行与传毒介体蚜虫的消长密切相关,有翅蚜始见后10~18天,田间出现矮花叶病株,蚜虫高峰期过后40~50天病害达到高峰。  相似文献   

20.
玉米是舟曲县主要粮食作物之一,近几年来,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我县玉米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今年已扩大到4.50万亩,占总粮食播种面积的1/3。玉米矮花叶病是玉米作物上发生的一种主要病害,也是制约我县玉米产量和品质的主要因素。随着气候、品种、栽培管理等农田生态条件的变化,玉米矮花叶病在我县的发生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据调查统计,大田玉米发病率在10%~20%,发病重的田块高达20%~40%,严重影响了我县玉米的产量和品质,是我县玉米生产中急待解决的一个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