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转几丁质酶基因(RC24)水稻中大2号抗纹枯病特性研究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导入外源几丁质酶基因“RC24”的水稻中大2号接种纹枯病菌的结果表明,接种病菌后病斑扩展速率和田间病情指数小,表现为对水稻纹枯病高抗。组织病理学研究表明纹枯病菌能侵入中大2号,并引发纹枯病,入侵时间和症状出现的时间与非转基因感病对照没有显著差异,但病菌菌丝体消解现象出现早于对照,其抗病性主要表现为限制病菌扩展。以中大2号与非转基因水稻材料配制的杂交组合的抗病性表明,杂交组合的抗病性均高于非转基因亲本,但其抗病性也会因母本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菌核病菌(Sclerotinid Sclerotiorum)侵染油菜叶片的组织病理学。其侵染过程包括:叶片表面侵染垫的形成,寄主表皮的机械直接侵入,侵染菌丝(平均直径16.4μm)的胞间扩展以及分枝菌丝(平均直径7.8μm)的胞间胞内扩展。结果还证实了木质部导管腔内及叶片其它部位菌丝体周围形成草酸盐晶体以及耐、感品系病菌侵染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玉米大斑病菌对广州地区甜玉米的致病性观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桂甜和华珍两个甜玉米品种的玉米大斑病病斑扩展速率及病情指数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对玉米大斑病菌的抗性存在明显的差异;病斑的产孢特性显示,病斑首次产孢量显著高于再次产孢量。通过比较不同温度下的菌丝生长量,分析出广州地区玉米大斑病菌的主要构成属于高温型。  相似文献   

4.
对大豆灰斑病抗病品种和感病品种的叶片组织结构,主要包括栅栏组织层数,栅栏组织密度,上下表皮细胞密度,蜡质含量及叶比重等,进行了比较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抗病品种叶片的栅栏组织排列整齐,紧党性,而且层数相对较多,可以抵抗病菌的侵入和扩展,成为抗病的一个结构屏障;抗病品种的叶片蜡质含量高于感病品种,表明大豆叶片本身具有的蜡质层是抵抗和延迟病原菌侵入的另一个结构屏障。在叶比重上,抗病品种与感病品种没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5.
在橡胶树受条溃疡菌(Phytophthora sp.)侵染后的某个时间,在受侵染组织周围会形成一个肉眼可见的深褐色层——褐变层。实验表明,(1)褐变层形成以后病斑即停止扩展;(2)形成褐变层后受侵染组织中的病原仍然是生活的;(3)原病斑形成褐变层后,在靠近它的地方进行再接种,结果新的病斑不能扩展到原病斑的褐变层。根据这些事实,我们认为褐变层在限制侵染扩展中起主要的作用。施用乙烯和限制侵染扩展的原因在于它使褐变层的形成较为迅速,所以能更有效地阻止病斑的扩展。  相似文献   

6.
棉花铃病是棉铃在不良的气候条件下,受多种病原菌侵染所造成.得病后烂铃、僵瓣,对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引起铃病的病原菌,常见的有疫病菌、炭疽病菌、红腐病菌、茎枯病菌、红粉病菌、曲霉病菌及角斑病菌(细菌)等.  相似文献   

7.
橡胶树抗白粉病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比较橡胶树抗病与感病品种的叶片表皮细胞结构及其对病原菌侵染过程的作用。结果表明,具有组织抗病性的品系的叶片角质层较厚、生长快,叶片老化快,原生质体积小,较易发生黄斑性坏死反应,具有明显的限制病菌侵染、产孢、扩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采用比色法研究了玉米灰斑病菌入侵对不同抗性玉米品种抗逆生理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灰斑病菌入侵后不同抗性玉米品种体内抗性因子的活性或含量均发生变化。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增加,感病品种酶活提高率较高,而中抗和高抗病品种酶活提高率较低;丙二醛(MDA)含量感病品种降低,而中抗和高抗病品种MDA含量升高;脯氨酸(Pro)含量增加,增加的幅度和提高率与寄主的抗感性无关。  相似文献   

9.
甜菜根腐病的发生与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甜菜根腐病在黑龙江省甜菜产区发生比较普遍,尤其在老甜菜区发生更为严重,危害程度也更大,一般可造成甜菜减产10%~40%,个别地块甚至绝产。1 症状类型及发病规律甜菜根腐病是甜菜块根在生长期间,受多种真菌和细菌分别或混合侵染造成的,使块根组织腐烂、变褐。因侵染的病原菌不同,产生的症状亦不相同,常见的有以下4种类型:1)镰刀菌根腐病。病菌由伤口侵入,病部初期产生褐色水渍状不规则形的病斑,以后逐渐向块根内部扩展,破坏块根的薄壁组织、筛管和导管,损害了甜菜的输导组织,使病部变褐,后期块根呈干腐状,内部形成空腔…  相似文献   

10.
不同木薯种质对细菌性枯萎病的抗性是不同的。本研究选择2个抗病和2个感病木薯种质,接种病原菌后评价了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变化。结果表明:病菌侵染后POD活性呈上升趋势,接种后6 d达最高峰,随后呈下降趋势,且抗病种质显著高于感病种质;接种时,抗病种质PPO活性显著增高,随后下降,且抗性种质高于感病种质;CAT活性变化与抗病反应之间无相关性;抗感种质的SOD活性在病菌侵染后均表现出类似的下降趋势。由此表明,POD和抗病反应具有较强的相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了栽培大豆绥农4号等5个品种和1个品系分别与野生大豆、半野生大豆杂交,杂种F_1代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的行为。以染色体组亲和指标,终变期二价体的交叉频率,鉴定杂交亲本的亲缘关系。 观察结果表明,杂交亲本和大部分杂种F_1代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行为是正常的,减数分裂中期Ⅰ为20个二价体。11个亲本中期Ⅰ环状二价体占多数,少数为棒状二价体。有少数花粉母细胞出现二价体联会消失现象,中期Ⅰ没有单价体,后期Ⅰ和减数分裂Ⅱ均正常,四分孢子中无微核出现。杂交亲本中期Ⅰ环状二价体和棒状二价体的数目有差异,说明不同亲本的亲和力不同。 13个杂交组合F_1代的减数分裂行为有差异,染色体配对不稳定,二价体表现过早分离。如杂交组合中期Ⅰ二价体数在18—20之间,联会消失二价体数目较少。二价体数在5—20个之间,联会消失的二价体数目最多为15个。后期Ⅰ出现少数落后染色体,四分孢子内有少数微核。  相似文献   

12.
壮丰安对大豆生长发育及产量的调控研究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1  
许艳丽  李兆林 《大豆科学》1999,18(4):355-360
以黑交92-1526、哈92-3857、合丰25为材料,采用盆栽和田间试验研究了壮丰安对大豆生长发育及产量调控作用。结果表明,壮丰安拌种和叶喷可有效地控制大豆株高,并降低各节长度,增加各节间茎秆单位重量,提高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增加大豆产量。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了不同浓度PP_(333)对马铃薯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25ppm便对马铃薯生长起抑制作用,50,100,150ppm作用增强,它们之间效果相似,与25ppm相比差异显著。各浓度处理的植株茎叶产量下降,块茎产量提高。适宜浓度范围为50~150ppm。  相似文献   

14.
本文比较了甘蓝型优质油菜和普通油菜、黑籽油莱和黄籽油菜种皮、种胚的比率和硫甙含量及其组分。结果表明:黑籽油菜的种皮重量占17%、黄籽为12%。普通油菜种胚和种皮的硫甙含量分别占种子硫甙含量的97%和3%,而优质油菜分别占91%和9%。在种皮中,以2—羟基—3—丁烯基硫甙为主。在种胚中,优质油菜的2—羟基—3—丁烯基硫甙和3—丁烯基硫甙明显比普通油菜的低。育成的低硫甙新品系,吲哚硫甙含量比较高。  相似文献   

15.
马铃薯晚疫病菌寄生适合度测定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田间试验用 4种方法测定马铃薯晚疫病菌的寄生适合度 ,结果表明 :病害发展曲线下面积法和百分率r值法易于操作且结果合理 ,适用于此病原物。从菌种看 ,C5和C19的致病性普遍高于C6;从品种看 ,坝薯 10号和一墩青较抗病 ,无花和坝薯 9号次之 ,费乌瑞它最感病。最后对马铃薯晚疫病菌寄生适合度测定中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1987~1993年对山东省所有14个地市有代表性县区及邻省部分县市的大豆孢囊线虫病上标样,进行了病原生理小种的鉴定。结果表明,山东省存在1、2、4号生理小种,并初步确定了1号生理小种分布于济南以南、以东各地市;2号生理小种分布于鲁东北的德州、聊城;4号生理小种分布山东菏泽、东营等地市。来源于不同地区的病原虽属同一生理小种,但其侵染力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记述桔狭胸天牛Philus antennatus(Gyllenhal)幼虫形态特征及发生、为害情况。  相似文献   

18.
广藿香体细胞培养植株再生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相似文献   

19.
大豆高光效品种(种质)选育及高光效育种再探讨   总被引:19,自引:5,他引:19  
通过对高光效种质哈79-9440、哈82-7799及高光效品种黑农39、黑农40、黑农41的光合特性、主要形态农艺性状、产量和选育程序的描述,对与高光效育种相关密切的单叶光合速率与产量关系及高光效育种目标、程序和方法进行再探讨。结果如下:1.大豆生殖生长期单叶光合速率与产量呈正相关。单叶光合速度仍然是高光效育种育重要指标之一。2.大豆高光效育种目标是选育高产和超高产、优质、抗病新品种(种质)。我们把在某一生态区生态类型基础上,具有较大光能截获能力、光能高速传递能力、高光能转化效率、高光合速率和高RuBP羧化酶活性、并具有光合产物在籽粒中高比例分配、持续较长光合时间等综合水平定义为理想光合生态型。3.高光效育种体系包含创造变异途径、有效快速选择变异途径和鉴定途径。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于田间以种植感病品种病粒为感染行,并以田间采集的菌孢子进行接种的方法,对1984年配制的4个杂交组合和1988年配制的4个杂交组合与5个回交组合的F_1、F_2、F_3和B_1代抗感病性进行研究。调查分析表明:大豆霜霉病是由单基因控制的简单遗传,F_1代抗病性为完全显性,F_2代抗病单株与感病单株按3:1分离F_3代出现抗病系和抗病分离系,两类系的比例为1:2。F_1代与感病亲本回交,回交一代抗病与感病单株分离比例为1:1。F_1代与抗病亲本回交,回交一代表现抗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