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1 毫秒
1.
蜂群越冬,分室内越冬和室外越冬,室内越冬需要越冬室和房舍,室外越冬较为简便,可以就地取材,利用锯末子、稻皮、麦余头、树叶、碎草等做包装物,为蜂群生活适应外界气候而增强保温作用,让蜂群生活在自然的温度和湿度当中,再附加以人为管理措施,从而保证蜂群安全越冬。室外越冬的优点是:蜂群越冬安全,节省饲料,蜜蜂体质健壮,早春复壮速度较快,但室外越冬在缺乏成熟经验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2.
张功勋 《蜜蜂杂志》2006,26(8):25-25
(45)我处蜂王一般在9月中旬就自然停产,10月子脾出净就开始喂越冬糖,10月上旬喂完越冬糖,蜂群已处于越冬初期(11月上旬进入越冬期),群势呈现下降。后改在9月份喂越冬糖,因喂越冬糖影响蜂王产卵,越冬群势也不强,早喂晚喂都对越冬群不利。请问张老师,你是什么时间喂的越冬糖?蜂群不强和喂糖不足都对越冬不利,我用“分区法”解决了培育越冬蜂与补喂越冬糖的难题。今将此法介绍给蜂友们参考。北方5个多月的越冬期,一个7~8框蜂的越冬群大约需越冬饲料14kg,如果这些饲料全部以糖代蜜,等于一个中等蜜源的酿蜜负担,这些饲料糖若在培育越冬蜂后再喂,…  相似文献   

3.
<正>在长白山区,大多数中蜂饲养者采用室外越冬的方式。实践证明,中蜂室外越冬符合中蜂的生物学特性,越冬期间有排泄机会,越冬比较安全,适应外界的温度变化能力较强,蜂群春繁起群较快。近年来,长白山区受异常气候的影响,中蜂的室外越冬效果不尽理想。为确保长白山中蜂室外安全越冬,在抓好繁殖越冬适龄蜂的基础上,应根据冬季天气的变化灵活管理越冬蜂群,为蜂群创造适宜的越冬环境,减少蜂群越冬期出巢排泄次数,并加强越冬蜂群的后期管  相似文献   

4.
蜂群安全越冬,对群势大小有直接关系,因为越冬期是按蜂群大小来定温度。我县地区,越冬期长气温低。几年来掌握了蜂群越冬的生活习性,六框以上的蜂群适于越冬。所以我们养蜂同志对越冬的蜂群,在繁殖期就抓紧。多繁殖越冬蜂,达到壮群入  相似文献   

5.
我国西北和东北地区属高寒地区,冬季气候寒冷、蜂群越冬期漫长。现在人们常用的地下室越冬法、半地下室越冬法、地上越冬室越冬法、室外越冬法等,虽然基本上解决了高寒地区蜂群越冬的问题,但又都存在一些弊端,致使这些地区养蜂事业不能健康  相似文献   

6.
《中国蜂业》2014,(11):16-17
<正>高寒地区养蜂最大困难就是蜂群安全越冬。高寒地区蜂群越冬时间长,冬季寒冷,要让蜂群安全渡过严冬,应做到以下几个要点:1.培育大量适龄越冬蜂,越冬蜂群群势达到越冬标准。2.充足的优质越冬饲料,避免混入有害饲料。3.越冬蜂群无螨害和其他病害。适宜高寒地区饲养的蜜蜂品种。4.合理的蜂路和符合越冬标准的巢脾及科学合理越冬蜂巢布置。5.适合和满足蜂群越冬的场所和场地。以上5项是蜂群越冬的必要保障。  相似文献   

7.
正黑龙江地区北国边疆,属于高寒地区。该地区养蜂越冬期长而且严寒,越冬蜂群需强壮适龄。所谓适龄就是未饲喂幼虫不参加采集的这批工蜂。如何使越冬蜂健康长寿不仅关系到蜂群越冬效果,同时对来年春繁成败至关重要。一、培育健壮的越冬蜂要想越冬蜂体质健康,必须从越冬蜂培育着手。黑龙江地区培育越冬蜂时逢秋蜜阶段,为确保幼虫营养丰富,延长越冬蜂培育期应像春繁那样群壮、饲料充足,当巢内出现越冬蜂幼虫时停  相似文献   

8.
<正>充足的越冬饲料是蜂群安全越冬的保证。按照常规方法,优质越冬饲料是在最后一次取蜜留出一定数量的蜜脾来做越冬饲料,而现实尤其是目前蜜与糖的差价大,养蜂人基本都是用白糖来取代蜜脾做越冬饲料。对于高寒地区蜂群越冬来说,因寒冷、越冬期长等特点,首先要在越冬饲料质量和数量上来保证蜂群的顺利越冬。目前有很多养蜂人按传统方法在秋季短短  相似文献   

9.
十四、罗非鱼的几种主要越冬方式 罗非鱼是热带性鱼类,除海南、台湾和云南、广东省的部分地区能自然越冬外,我国大多数地区不能自然越冬,需要采取人工越冬保种措施。长江流域越冬期约6个月,整个越冬期要求水温保持在16~20℃,以达到保膘和安全越冬。罗非鱼的越冬方式很多,根据热源的途径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种方式:  相似文献   

10.
鲤鱼是北方地区主要的鱼类养殖品种,每年都涉及大量鱼种和成鱼越冬问题。目前,鲤鱼多采取池塘越冬。实践表明,鲤鱼网箱越冬具有设备简单、投资少、便于管理、成活率高等优点。(一)越冬水域的选择鲤鱼网箱越冬水域多选择湖泊、水库和江河等。如果鲤成鱼短期越冬,即越冬至元旦或春节前销售,也可选择越冬池作为越冬水域。要求选址管理方便,水质  相似文献   

11.
奥尼鱼是奥利亚罗非鱼与尼罗罗非鱼杂交而获得的优良品种,属热带鱼类,在我国大多地区不能自然越冬,必须进行越冬保种。奥尼鱼的越冬分为鱼种越冬和亲本越冬两种。鱼种越冬是将当年繁殖的奥尼鱼苗,到10月份左右还未长成商品规格的,通过越冬,留作第二年4~5月份作为放养的鱼种;亲本越冬是指从奥尼鱼接班鱼中选择出待第二年繁殖用的亲本鱼种,让其安全越冬。因此,搞好奥尼鱼的越冬事关当年及来年的生产和效益,是养殖生产过程中十分重要的环节,不容忽视。现将其越冬管理相关技术简述如下,供参考。1抓好越冬前期培育管理工作1.1强化秋培在奥尼鱼进…  相似文献   

12.
<正>北方地区,由于受气候条件影响,鱼类生长期较短,而人们越来越热衷于大规格的商品鱼消费,于是,鱼类越冬便成了养殖户必须经历的养殖过程。如何能让鱼类安全越冬,提高越冬成活率,这就是摆在养殖户面前的实实在在的问题。根据本人多年从事鱼类养殖及越冬管理的技术经验,下面就向养殖户介绍一下,鱼类越冬的注意事项。1越冬池的选择好的越冬池,是鱼类安全越冬且有高成活率的根本。那么,越冬池怎样才算好呢?  相似文献   

13.
正秋季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培育高质量适龄越冬蜂,为来年生产打下坚实的基础。越冬期管理就是创造适宜条件延长越冬蜂寿命,最大限度降低越冬死亡率,确保蜂群安全越冬。本文针对辽宁东部山区中蜂秋冬季节管理要点总结如下:一、培育适龄越冬蜂适龄越冬蜂是指工蜂羽化出房后,没有从事过采集、哺育和越冬饲料转化等工作,只进行过飞行排泄的工蜂。这样的蜜蜂在生理上年轻,寿命长,越冬死亡率低,哺育力强,在第二年春繁中能发挥更  相似文献   

14.
《中国蜂业》2017,(11):27-28
<正>黑龙江地区蜂群越冬期严寒而又漫长,蜂群越冬两种形式:即室内(窖内)、室外越冬。笔者多年来一直采取室外越冬方法,效果良好。现介绍给本地区蜂友参考。一、室外越冬优点室外越冬方便,简单易行,管理方便。蜂群越冬期不受干湿影响,大自然流动的空气满足蜂群对水分的需要。蜂群春季排泄及时,可不失时机地抓住1~2天的排泄机会。越冬蜂群饲料消耗少,死亡率低,正常越冬群排泄时,工蜂需将箱底少量死  相似文献   

15.
正一、蜂群越冬饲料的补喂时间黑龙江地区补喂越冬饲料,大多都要等到9月中旬以后子脾基本出净时才开始进行。加工酿造越冬饲料的一些工作,势必就要落到适龄越冬蜂的身上。因为越冬蜂参加了加工酿造越冬饲料工作,体力消耗很大,给蜂群度过漫长的冬天带来不安全因素。多年来黑龙江地区有的蜂群都没有闯过安全越冬这一关,究其原因,其中越冬饲料补喂过晚是重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省肇源县根据历年蜂群越冬的情况总结出了蜂群越冬的方法,具体的是:一、越冬的形式肇源地区蜂群有地上越冬室和半地下越冬室、地下窖等三种,但根据几年来的实践证明,地下窖越冬是蜜蜂越冬最安全的形式,既不受外界气温变化的影响,又能保持一定衡温,便于管理,蜜蜂也安全。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在东北地区利用非越冬蜂早喂越冬饲料脾对蜂群越冬效果的观察。试验证明,利用非越冬蜂早喂越冬饲料脾比常规方法补喂越冬饲料脾的蜂群蜜蜂越冬死亡率低10%;饲料消耗量低26.7—28.6%。采用非越冬蜂早喂饲料脾的蜂群越冬期蜜蜂结团紧凑、活动量小,蜂群越冬安全。  相似文献   

18.
在六十年代初,北方高寒山区就开始了蜜蜂室外越冬的尝试。室外越冬是根据原始蜜蜂冬天蛰居在树洞里的启示而实施的。室外越冬的优点是投资少,越冬安全,死亡率低,方法简便。一、室外越冬的前题。要搞好室外越冬,必须  相似文献   

19.
在高寒山区,越冬室是保证蜂群安全越冬的重要条件之一。建筑一个适宜蜂群安全越冬要求的越冬室,能够避免损失降低成本,提高饲养强群的效率,是养蜂生产中的长远之计。在总结室内越冬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全地下越冬室保温隔热性能强、室温比较衡稳的特点,设计建筑了全地下双洞越冬室。经过一个冬天的实践,达到了安全越冬的目的。1980年初冬入室1,424框  相似文献   

20.
蜂群越冬因受各种条件的制约,有的蜂群能安全越冬,有的蜂群则会全群覆灭,蜂群越冬确实是个难题。怎样才能使蜂群安全越冬呢?笔者有如下体会。①越冬蜂群的群势“要强”“勿弱”:要想做到强蜂越冬,必须常年保持强群,特别要做好秋繁工作。单王群越冬不少于8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