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本文根据齿轮啮合理论,对滚万齿形铲磨的啮合原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论证了滚刀齿形的不可径向铲磨性。  相似文献   

2.
对于KHV内啮合副(即渐开线少齿差内啮合行星齿轮副)可行解的寻求,在未采用电算技术的情况下已属较为复杂的工程计算。借助于电算技术,不仅可很方便地求得其可行解,且可进一步寻求其优化解。本文介绍的KHV内合副优化设计的方法,是通过对超越方程组的求解而进行的,它具有迭代次数少、占用内存少、程序简单、收敛快的特点,因此可在微处理机上进行该啮合副主要几何参数(包括齿形系数)的优化设计。本文介绍的程序,可做为独立的KHV内啮合副优化程序,从而获得具有标准径向间隙的啮合副优化参数,也可以作为非标准径向间隙的啮合副优化设计中,求对应于某一c*(或ha*)值的最优参数的子程序。本文蓝对按照最小啮合角原则设计少齿差内啮合副的经济效益作了粗略的估计。  相似文献   

3.
<正> 1.柴油机齿轮式机油泵主动轴与衬套磨损后的修复。由于机油泵主动齿轮本身重量及被动齿轮啮合时产生的径向推力,容易使轴和衬套孔产生偏磨,间隙增大。因此在工作中机油会因间隙增大而产生泄漏,供油量减少。  相似文献   

4.
基于SolidWorks软件的高级建模装配和机构运动仿真等功能,实现了拖拉机用外啮合圆柱形齿轮泵的各零部件结构特征造型和关键部件的虚拟装配及运动仿真,有利于齿轮泵快速优化设计,简化了设计过程;同时应用Simulation仿真模块对齿轮泵齿轮进行模态分析,得到了齿轮泵用齿轮的固有振动频率和振型特征,为进一步研究齿轮泵的结构和动力学分析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刘万珍 《河北农业》2011,(12):48-48
一、主动轴与衬套磨损后的修复。由于机油泵主动齿轮本身重量及被动齿轮啮合时产生的径向推力,容易使轴和衬套孔产生偏磨,间隙增大。因此在工作中机油会因间隙增大而产生泄漏,供油量减少。主动轴与衬套磨损后,可用修轴颈或修衬套方法来恢复配合间隙。在轴颈磨损轻微时,只需压出旧衬套换上新衬套,而轴一般可不修,这样配合间隙可恢复到允许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一对渐开线齿轮啮合传动,其实际啮合线段B_1B_2随变位系数而变化的规律,提出利用啮合线来选择、判定外啮合渐开线圆柱直齿轮径向变位系数,方法简便.可供齿轮设计者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7.
<正>农机主要连接件的正确装配可提高机械设备的性能,延长维修周期,确保设备正常运行。1.齿轮装配安装时应检查齿侧间隙和齿轮的端面摆动量。齿轮间隙应为保证传动平稳和不卡滞情况下的最小间隙,过大易损坏齿轮,齿轮端面摆动过大会引起传动不平稳和打齿现象。检查齿侧间隙可用厚薄规或用铅片测量其厚度,用印痕法检验齿轮的啮合部位和齿轮的安装质量。正确的啮合是印痕的颜色长度不小于长的70%,宽度不小于齿高的50%,且要求  相似文献   

8.
建立了综合考虑齿侧间隙、时变啮合刚度、综合啮合误差等因素下的定轴直齿圆柱轮副的单自由度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利用变步长Runge-Kutta法对单自由度运动微分方程进行数值求解.结合系统的分岔图、相图和Poincaré映射图,对系统随频率变化时的动力学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齿轮啮合频率的变化导致系统发生连续倍周期分岔,从而产生混沌运动.另外,由于齿轮间隙非线性的影响,系统还存在擦切分岔等非光滑分岔现象.  相似文献   

9.
杨克柱 《云南农业》2004,(10):24-24
变型拖拉机、增设了液压自卸功能,改善了劳动条件,提高了生产率。笔者在一次检测自卸功能失效的过程中,液压系统的主要机件齿轮泵运转正常,自动回位单向功能阀操纵灵活,单作用油缸、油箱、油管没有漏油现象。松动高压油管检查泵油量,确认压力不足是故障原因,必须对齿轮泵进行解体,作系统检查。解体检验的数据表明,齿轮泵主副齿轮端间隙磨  相似文献   

10.
考虑系统误差和轮齿综合柔度,对齿轮弯曲强度的计算力点进行研究.结合齿轮传动的动力和误差传递均沿工作齿面啮合线的特性,在该方向上建立含主要系统误差项和轮齿复合变形的齿轮误差-变形计算模型.根据基节偏差与齿形误差的随机分布规律,按最大误差法合成啮合齿对有效误差;根据力、变形与刚度的关系,将轮齿刚度分解为挠曲和接触刚度两部分,进而得到啮合齿对的综合柔度.最后基于上述计算模型,推导出齿轮弯曲强度计算力点的位置判别式.分析表明:计算力点位置选取与齿轮加工精度紧密相关,选法不同齿根峰值应力计算值相差很大;研究结果为弯曲强度计算力点的准确选取提供了比较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基于能量回收再利用的原理提出一种机械电磁式振动馈能装置,为解决电动拖拉机电池电量匮乏与持续工作时间短等问题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双单向离合器和齿轮齿条机构设计机械电磁式振动馈能装置,将其安装在电动拖拉机底盘与动力电池组之间,对装置的机械传动进行理论分析,考虑齿轮啮合副的啮合阻尼、时变啮合刚度、齿侧间隙、综合传递误差以及单向离合器储备间隙等因素,建立振动馈能装置的动力学模型。对该模型特性进行分析,并就位移激励频率、振幅和外部负载对装置能量回收性能的影响规律进行仿真分析。最后试制样机,进行台架试验。【结果】仿真和台架试验结果显示,在位移激励频率为4 Hz、振幅为6.0 mm和外部负载为120 Ω的工况下,振动馈能装置的能量回收率最大,分别为34.94%和33.04%。同时,根据装置的电能再生率曲线可知,当位移激励一定时,电能再生率随外部负载的增大而增大;位移激励振幅越大,频率越大,装置的电能再生率也越大。【结论】所设计的机械电磁式振动馈能装置可以满足电动拖拉机振动能量回收的要求,具有明显的能量回收性能,能够为电动拖拉机振动能量的回收和电能补给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滚刀齿形铲磨的啮合原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论证了滚刀齿形的不可径向铲磨性。根据反共轭原理,提出了分段折线逼近砂轮廓形的数值计算方法,能够正确的解决修形ZI蜗轮滚刀铲磨砂轮轴向廓形设计问题,而且在微形机上就能实现。本文还从理论上分析了滚刀设计参数和铲磨工艺参数对滚刀齿形重磨精度的影响,提出了变砂轮中心高铲磨新工艺,为增加滚刀齿形合格长度开辟了新途径,最后提出了检查滚刀重磨截面齿形误差的方法,试制出了较为满意的修形ZI蜗轮滚刀。  相似文献   

13.
<正> 变速箱内部各零件磨损或损坏是拖拉机变速箱发生故障的主要原因。下面,我们就平时的经验介绍一下拖拉机变速箱的常见故障及其原因。 1 在使用中有噪声。变速箱内更换或修复的齿轮齿侧间隙过小,或者齿轮在长期工作中产生磨损使齿侧间隙过大,都会因啮合不良而发生噪声。另外,滚动轴承或隔离圈磨损、变速箱内缺少润滑油,也会使变速箱在工作中产生异常噪声。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和解决齿轮传动系统,特别是高速、重载齿轮系统啮合传动过程中,在单、双齿对交替啮合的极短时间内,轮齿受载发生突变,形成轮齿激振和轮齿的啮合刚度变化导致产生震动和噪声问题,提出一种瞬时重合度恒定的齿轮传动原理。文中论述了瞬时重合度恒定的直齿轮结构和传动原理,给出了直齿圆柱齿轮满足瞬时重合度恒定传动的条件和运动学参数设计公式,推导出了阶梯齿轮传动的重合度的计算公式。本文的研究结果也适用于内啮合直齿圆柱齿轮和内啮合直齿圆锥齿轮传动。  相似文献   

15.
以某拖拉机变速器为研究对象,基于Romax软件分析了齿轮啮合过程中轮齿单位长度最大载荷、传递误差和谐响应。分析结果表明:齿轮啮合过程中传递误差较大,存在较大的啮合冲击,需对齿轮进行修形以改善受力情况,降低噪声,延长齿轮使用寿命;齿向修形后,三个性能指标均有所改善,啮合冲击趋于缓和,振动噪声传递得到削弱,齿轮受力减小,延长了齿轮的使用寿命;但齿廓修形后,轮齿单位长度最大载荷却增加了,啮合冲击变大,齿轮承载能力降低。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齿轮啮合过程中齿轮副各部位的应力分布,利用有限元法,对渐开线齿轮在移动荷载作用下的应力情况进行了分析计算,分析中考虑了接触应力和接触面积的关系,并将移动荷载进行了简化。结果发现,有限元计算后,经过数据处理,得到了各接触点的应力时程曲线,显示了齿轮啮合过程中齿周围区域的应力分布状态。因此得出结论:轮齿的应力集中主要位于齿根圆角处。在齿轮啮合过程中,此处最容易发生断裂,这将是齿轮主要的失效形式。由此可见,齿轮副应增强齿根强度,以提高其啮合寿命。  相似文献   

17.
针对将偏心齿轮-非圆齿轮行星系应用于插秧机的混合齿轮行星系分插机构,运用有限元方法对非圆齿轮与偏心齿轮啮合状态仿真模型施加相应的非圆齿轮角速度和偏心齿轮转矩。结果表明,分插机构在极限转矩状态下运动时,非圆齿轮最大接触应力在180~200 MPa,偏心齿轮最大接触应力在320~420 MPa,非圆齿轮与偏心齿轮啮合正常,符合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8.
《新农村》1998,(11)
拖拉机液压齿轮泵工作能力下降,是指供油压力不足或不供油。其主要原因有:1.油箱缺油、油液过稀或动力未接合。2.进油管漏气和油泵内漏增加。进油管漏气主要是进油管接头松动或进油管路破裂;油泵自紧油封密封不良,当油泵吸人空气后会出现油液乳化,并从油箱加油口处大量溢出而引起的。油泵内漏主要由以下原因引起:零件磨损严重,壳体和齿顶磨损使齿轮的径向间隙增大;轴套端面严重磨损,使卸压片密封圈预压缩力不足,齿端间隙增大;卸压片密封圈老化或损坏,压油腔的压力油漏回吸油腔形成内循环,不能形成高压;油泵装配上的错误,如轴套的安装位置和偏转方向不正确,卸压片和密封圈错装在压油  相似文献   

19.
正齿轮传动是农业机械最主要的传动方式。影响齿轮传动质量的因素很多,从构成结构上来看有齿轮箱、轴、轴承等零件,从精度上来看各零件的制造精度、装配精度,从设计上有选材、热处理等,从使用上涉及到齿轮的保养与润滑。1.轮的失效形式与判定1.1轮齿磨损磨损是使齿轮的齿厚变薄,变薄的齿轮传递载荷的能力下降,齿侧间隙增大,齿轮在啮合过程中会产生冲击、振动且噪音增大。较小量的齿轮磨损可以正常使用,过大的磨  相似文献   

20.
自走式单轨道山地果园运输机力学仿真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自走式单轨道山地果园运输机轨道齿条齿形和工作参数对运输机力学性能的影响,基于动力学理论和Hertz理论的Impact函数模型,建立运输机驱动轮与轨道齿条啮合的虚拟样机模型。选取齿条齿形、轨道坡度、驱动轮转速为评价指标,设计虚拟正交试验,结果显示:影响运输机作业力学性能的主次顺序为齿条齿形轨道坡度驱动轮转速,相同条件下链轮齿形齿条性能最优。台架试验结果表明,在轨道坡度分别为+0°、+6°、+12°,驱动轮转速为+88.08rad/s时,驱动轮与链轮齿形齿条啮合时所需扭矩较圆弧齿形齿条分别减少33.82%、33.45%、18.36%,验证了模型仿真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