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8 毫秒
1.
论旱作梯田生态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生态学与系统科学的理论及思想方法,提出了“梯田生态系统(TerraceEcosystem)”的概念,论述了梯田生态系统的含义及旱作梯田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2.
黄土高原梯田质量评价系统设计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黄土高原的自然环境条件,提出了梯田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评价系统的设计原则及方法。探讨了梯田质量评价系统的主要模块,研究了梯田数据库的结构及主要内容,利用VisualBasic6.0与MapX5.0相结合,开发了黄土高原梯田质量评价信患系统,实现了属性信息与空间信患的相互查询、统计分析以及对梯田质量进行评价。本系统的建立能够对梯田建设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为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工作提供基础资料,具有一定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采用产量分解的方法,运用灰色系统中的GM(1.1)模型,对梯田的趋势产量和水保产量进行灰色拼合,确定了我区水平梯田、坡式梯田的水保产量及其效益分摊系数。  相似文献   

4.
陕北新修梯田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新修梯田马铃薯沟种较平作,垄作产量分别提高11.1%和15.9%,产值分别增加7.9%和23.6%。追施N肥可使产量和产值分别增加20.3%和15.7%;追施保水剂可使产量和产值分别增加31.2%和46.8%,喷施多效唑可使产量和产值分别增加29.7%和58.0%。  相似文献   

5.
庄浪县黄土丘陵沟壑梯田建设成就及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山川秀美工程试验示范区——甘肃省庄浪县梯田建设的成就及经验进行了分析总结,证实修建梯田是黄土丘陵沟壑地区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工程技术措施,在山川秀美工程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甘肃省坡耕地资源量及梯田化程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甘肃省坡耕地进行类型区划分,并对各类型区坡耕地资源量、梯田化程度以及农业人口人均坡耕地(梯田)等指标进行系统研究,提出甘肃省坡耕地整治总体布局。结果表明:甘肃省坡耕地以<25°的坡度范围为主,主要分布在黄土区。全省现有低标准梯田面积482.12×103hm2,加上未经整治的坡耕地,共有可经改造和新修标准梯田面积2309.54×103hm2。按农业人口计算,甘肃省人均坡耕地面积0.20hm2/人,人均梯田面积0.11hm2/人,有较为丰富的坡改梯空间。  相似文献   

7.
宁南山区水平梯田的水分供应订正函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平作耕地的水分供应订正函数入手,运用误差分析理论,研究了水平梯田与平作耕地的作物水分供应订正函数之差及其影响因素。指出,水平梯田水分状况的恶化包括蓄墒率的减小和作物需水量的增大两部分;水平梯田的水分满足度依次为马铃薯〉春谷子〉春小麦。  相似文献   

8.
在甘肃省半干旱山区黄绵土新修梯田上进行了施肥效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有机肥与氮、磷、钾肥配合施用是提高新修梯田土壤肥力和农作物产量水平的重要农艺措施,可使作物产量提高21.4%~41.6%,纯收入增加283.0~2 557.2 元/hm2,地上部分吸收纯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钾量分别提高52.8%~70.1%、115.0%~116.7%、16.8%~92.7%,土壤水分利用率提高32.5%~37.1%,耕层土壤速效养分含量亦得到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9.
在宁夏西吉县的研究和生产实践证明,在黄土丘陵区的新修水平梯田上,配套实施加深耕层,农机化播种,增施农家肥料,培肥地力,推行薯豆套种,改进耕作制度,选用良种,选种先锋作物,应用生物生化制剂及叶面微肥等综合增产技术体系,可有力地促进大面积新梯田农作物单产和总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机修水平梯田培肥增产技术措施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宁夏西吉县沙沟乡机修水平梯田定位试验分得得出,其培肥增产技术措施是;1.农牧结合,增加有机厩肥投入;2.粮豆草轮作,实行秸秆还田;3引洪漫地;4.深改土;5.合理施用氮磷化肥。并在小麦,胡麻,地膜玉米,马铃薯4种作物上定量分析得出;1hm^2春小麦≥4500kg施纯N218.1kg/hm^2-283.5kg/hm62,施纯P2O5100.5kg/hm^2-117.0kg/hm62;1hm^2  相似文献   

11.
云南元阳哈尼梯田稻瘟病菌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12对SSR引物,对来自云南元阳哈尼梯田不同海拔高度、不同水稻品种上的稻瘟病菌菌株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并运用日本清泽建立的鉴别品种对其中62个菌株进行生理小种鉴定。结果显示:稻瘟病菌总体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He=0.57±0.27,I=1.17±0.60)。聚类分析表明,在80%相似水平下菌株可划分为9个多样性群体。供试菌株划分为16个生理小种,其中002、000和006为优势小种。分离的不同海拔稻瘟病菌生理小种和遗传多样性存在差异。海拔1600~1700m生理小种最丰富,达9个生理小种;海拔1500~1600m、1400~1500m和1700~1800m,生理小种分别为6、5和4个;遗传多样性分析表明,从海拔1400~1500m分离的菌株遗传多样性水平最高(He=0.57±0.24),并划分为6个群体。综合分析表明,在元阳哈尼梯田系统中,栽培传统品种遗传多样性越丰富的区域,其稻瘟病菌群体多样性和生理小种也越丰富。  相似文献   

12.
不同降雨历时梯田和坡耕地的土壤水分入渗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黄土高原丘陵沟壑第三副区庄浪县为例,研究不同降雨历时条件下坡耕地和水平梯田土壤(黄绵土)水分入渗变化特征,应用Hydrus-1D模型对不同降雨条件下的土壤水分入渗进行定量模拟研究。结果表明:(1)与实测数据相比,Hydrus-1D模型模拟降雨后土壤水分的运移较合理。(2)地表层(0~40 cm)土壤含水量变异系数(CV)呈中等变异,即5 d的时间内梯田和坡耕地地表层的土壤含水量变化大,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变异系数减小,呈弱变异性。(3)在1.45 mm/min降雨强度下,在23 min时拔节期的小麦坡耕地产生径流,水平梯田在整个过程中没有产生径流。(4)降雨历时为10 min时,在土层深度为0~15 cm,梯田土壤含水量比坡耕地多0.13%~1.65%,在土层深度为30~200 cm,梯田和坡地都没有下渗。降雨历时为20min、30min时,在土层深度为0~20 cm,梯田的土壤含水量比坡耕地的分别多0.05%~2.22%、0.01%~2%。  相似文献   

13.
渭北旱塬梯田土壤氮素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测定不同利用年限梯田土样的有机质、全氮、速效氮、矿质氪(NH4 -N NO3--N)以及其它理化指标,利用统计分析法系统分析渭北旱塬梯田土壤的氮素特征、剖面变异性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土壤氮素含量缺乏(全氮除外)且分布不均,特别是矿质氮很贫乏;各形态氮素表层含量最高,沿剖面向下降低,表层与下层含量差异显著;施肥可明显提高氮素含量;CEC、粘粒、全磷和速效磷含量对有机质、全氮和速效氮含量正向影响较大;CaCO3和粉粒含量对土壤氮素具有"稀释效应";坡位、坡向和梯田类型对土壤氮素也有一定的影响;随利用年限的增加,有机质、全氮和速效氮含量先增后降,开始衰退的年限在19 a以上.  相似文献   

14.
连续三年研究结果表明,旱梯田果园间作,在干旱时段降低土壤水分(8.3%-33.8%),湿润时段增加土壤水分(9.2%-40.8%),不同间作物种类增减程度有差异;使土壤生物活性增强,NO3-N含量降低,NH4-N仅洋芋处理增高显著;间作物根重与果树很重及地上部生长成反比;间作均影响果树生长,以牧草无芒雀,百脉根抑制最强大,大豆一花生-草水樨次之,洋芋-谷子-糜子影响最小,且经济效益好,可作为该地区同类果园间作的参考模式。  相似文献   

15.
地膜玉米是陕北梯田粮食高产的关键措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3年连续试验和生产实际证明:新修梯田地膜玉米较露地玉米增产19.4%~58.3%,水分利用效率提高23.8%,并且为秸秆还田和养殖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推广地膜玉米配套技术是梯田粮食实现高产稳产,保障区域食物安全生产的关键举措之一,同时也是实现退耕还林(草)战略决策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6.
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系统仪,对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川地和梯田茄子在覆膜与不覆膜两种栽培方式下的光合特性日变化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1)茄子在川地与梯田不同栽培模式下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的日变化均表现为"双峰"曲线,都具有明显的"午休"现象;引起川地茄子产生光合"午休"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气孔因素;引起梯田茄子产生光合"午休"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非气孔因素;(2)梯田茄子在不同栽培方式下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日均值均显著高于川地茄子(P<0.01),而叶片水平水分利用效率日均值却显著低于川地茄子(P<0.01);(3)茄子在覆膜与不覆膜两种栽培方式下的光合特性日变化参数没有显著性差别(P>0.05)。  相似文献   

17.
宁南山区梯田土壤水分及养分特征时空变异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主要分析了水平梯田不同位置土壤水分的变化与不同年限修建水平梯田化学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水平梯田0~100cm土层土壤水分,从内侧到外侧,水分逐渐减少且随梯田宽度增加,变化更加明显。不同年限修建的水平梯田,土壤养分在初期有一定的养分消耗,随时间的推移,养分含量逐渐增加,并且越接近地表,养分变化越大,0~60cm土层养分表现最明显,60cm以下养分变化趋于平稳。  相似文献   

18.
梯田地集流补灌措施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对王家沟流域梯田系统雨水径流资源量化分析的基础上,针对两种耕作方式和5种集流形式设置了10种试验处理和1种对照处理,以此来研究梯田地集流补灌增产效果。结果表明,集流补灌措施能优化雨水资源配置,大幅度提高梯田地作物产量;耕作方式间、补灌形式间及其二者的交互作用都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垄作覆膜以1∶7集流形式为最好,丰产沟覆膜以周边补灌形式最好。  相似文献   

19.
以延安碾庄沟小流域为研究对象,对该小流域内梯田地与坝地的土壤水分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梯田地与坝地的土壤水分垂直分布有着相似的特点,梯田地和坝地土壤水分的垂直变化可以分为4个层次:土壤水分剧变层;土壤水分活跃层;土壤水分次活跃层;土壤水分相对稳定层.坝地的土壤含水量高于梯田地,且不同的作物类型可以引起土壤水分的变化,说明作物类型与土壤水分状况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山旱区新修梯田土壤培肥途径及其效益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青海省山旱区新修梯田理化特性,选择作物种类和施肥水平为因素,采用裂区设计组分出9种培肥力方式,通过产量分析,土壤养分亏盈状况和经济效益评价,筛选出适宜山旱地新修梯田的培肥途径,新修梯田应采用油菜复种绿肥-春小麦为轮作方式;施肥水平以纯氮90kg/hm^2~120kg/hm^2,纯P2O575kg/hm^2~90kg/hm^2,优质农家肥30m^3/hm^2~45m^3/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