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综述了几种真菌毒素对畜禽免疫楞能的影响。黄曲霉素素B1(AFB1)能抑制鼠、豚鼠、兔子、火鸡、鸡和猪等动物的免疫楞能,也可降低牛淋巴细胞的作用;单端孢霉烷为潜在的免疫抑制剂,影响免疫细胞的机能;用镰孢菌毒素处理的牛、羊发生白细胞减少症,周围淋巴细胞机能下降;赭曲霉毒素A、红青霉素B和棒曲霉毒素对免疫机能也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薄层扫描法测定饲料中黄曲霉毒素B_1的含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焱  宓晓黎 《饲料工业》1996,17(10):36-37
薄层扫描法测定饲料中黄曲霉毒素B_1的含量江苏省微生物研究所杨焱,宓晓黎,成恒嵩,赵晓联,袁建兴黄曲霉毒素B1(AflatoxinB1或AFB1)是由黄曲霉(Asperqillusflavus)和寄生曲霉(A.parasiticus)产生的一种次生代...  相似文献   

3.
饲料霉菌毒素防治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世界上至少有25%的谷物被已知霉菌毒素污染。主要产毒菌属包括曲霉(Aspergillus)、镰孢霉(Fusarium)和青霉(Penicillia)等,这些霉菌在田间、贮存和饲料生产过程中污染谷物和饲料,在适宜条件下迅速生长繁殖而产毒,对动物生产和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并给养殖业造成严重经济损失。霉菌毒素通过影响细胞和体液免疫来降低动物机体的抵抗力。主要表现为:导致法氏囊和胸腺萎缩,T淋巴细胞和白细胞减少,白蛋白和球蛋白含量降低,抗体效价下降,血清抗体浓度降低。低浓度黄曲霉素主要影响细胞介导免疫,而高浓度黄曲霉素则主要影响免疫球蛋白的产生和抗体反应(Corrir,1991)。单端孢霉毒素(tri-chothecenes)对机体免疫机能的影响仅次于黄曲霉素,通过对骨髓、脾脏、淋巴结、胸腺和肠粘膜的直接作用而影响细胞介导免疫(Pier等,1985)。赭曲霉毒素引起家禽胸腺萎缩,并使血液循环中免疫球蛋白和巨噬细胞含量下降,从而影响机体的细胞和体液免疫。  相似文献   

4.
饲料中霉菌毒素对家禽免疫机能的危害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霉菌毒素是由真菌(霉菌)产生的一系列化学性质各异的化合物,是家禽饲料中常见的污染物.对家禽生产造成经济损失的霉菌毒素有:黄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单端孢菌毒素,玉米赤霉烯酮和烟曲霉毒素.霉菌毒素的有害影响主要通过四个机制:①降低采食量;②减少营养吸收;③内分泌影响以及;④抑制免疫机能.  相似文献   

5.
《北方牧业》2006,(3):8-8
<正> 1.饲料中常见的霉菌毒素在饲料中常见的产毒素霉菌主要有:曲霉属中的黄曲霉、赭曲霉、杂色曲霉、构巢曲霉、寄生曲霉和烟曲霉等。青霉属中的岛青霉、桔青霉、黄绿青霉、红色青霉、扩展青霉、圆弧青霉、纯绿青霉和斜卧青霉等。镰孢菌属中的禾谷镰孢菌、三隔镰孢菌、玉米赤霉菌、梨孢镰孢菌、尖孢镰孢菌、雪腐镰孢菌、串珠镰孢菌、拟枝孢镰孢菌、木贼镰孢菌、茄病镰孢菌、粉红镰孢菌等。另外,麦角菌属、鹅膏菌属、马鞍菌属和链格孢菌属等也是较为常见的产毒霉菌。各种霉菌可以产生多达数百种霉菌毒素,但目前研究还主要集中在十几种对人类危害特别大且污染频率高的霉菌毒素,如黄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 A,杂色曲霉毒素,烟曲霉毒素,展青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串珠镰刀菌素,三硝基丙酸及单端孢霉烯族毒素(包括 T-2毒素,脱氧雪  相似文献   

6.
霉菌毒素极大地威胁着养禽业的经济效益,它使生产性能降低的原因之一是对免疫反应产生抑制作用。因此,对霉菌毒素,特别是黄曲霉毒素,影响禽类免疫反应的机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不同的毒素及其对禽类免疫系统的影响概述如下。1黄曲霉毒素B1黄曲霉毒素B1(AfB1...  相似文献   

7.
采用过碘酸钠氧化法研制成功了兔抗赭曲霉毒素A酶标抗体。通过进行ELISA直接试验,对含不同浓度的赭曲霉毒素A纯品和含毒饲料浸提液作了检测。结果证明,用过碘酸钠氧化法制备酶标抗体,方法简便、省时;用ELISA直接法检测赭曲霉毒素A,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用牛O型和A型口蹄疫(FMD)双价灭活苗疫免小白鼠后,通过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分析法检测了其病毒特异性T细胞增殖应答,相应抗原对免疫组淋巴结细胞的刺激增生作用高于未免疫对照组;通过氨基黑-10B比色分析法检测了其致敏淋巴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率,免疫组为14.3% ̄15.5%,未免疫组为3.2%;通过常规毛细管法检测了白细胞移动指数(MI),免疫组为0.75和0.70,未免疫组为1.13。以上  相似文献   

9.
法氏囊病毒感染对肉鸡内分泌机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弱毒疫苗免疫和强毒感染艾维菌鸡,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测定血浆甲状腺素(T3,T4)、促肾上腺皮质素(ACTH)和皮质酮(F)来研究IBDV感染对肉鸡内分泌机能的影响。结果表明:IBDV弱毒疫苗免疫使肉鸡产生高效价抗体,血浆ACTH含量升高;IBDM强毒感染导致肉鸡血浆T2、F急剧升高,法氏囊肿大,血清中也出现IBDV抗体,但效价显著低下;而IBDV强毒感染曾  相似文献   

10.
霉菌毒素几乎对身体的各个器官都有影响。其主要器官是肝脏、肾脏、口腔、胃肠道、脾、大脑和神。经系统。多数情况下,影响肝脏,因为它是霉菌毒素的解毒中心。赭曲霉毒素主要影响肾脏,而单端孢霉毒素主要危害口腔和胃肠道。  相似文献   

11.
用从健康猪胸腺提取的 T 淋巴细胞作抗原免疫 B A L B/c 小鼠。取免疫鼠脾细胞与 S P2/0 骨髓瘤细胞融合,经 3 次克隆,共获得 10 株稳定分泌抗体的杂交瘤细胞。以细胞反应特异性试验、 W esternblotting 分析、流式细胞计数( F C M )等方法,确定了对猪 T 细胞表面抗原特异性反应的单抗( M c Abs),其中 2 D9 、3 B1 0 可以识别相对分子质量 50 000 的 T 细胞膜蛋白,能标记 96% 的胸腺细胞、89% 的外周血 T 淋巴细胞、87% 的脾 T 淋巴细胞,其特性与猪 C D2 抗原相符;另一株 1 G1 2 可识别相对分子质量 63 000 的 T 细胞膜蛋白,能标记 98% 的胸腺细胞、91% 的外周血 T 淋巴细胞、78% 的脾 T 淋巴细胞,其特性与猪 C D5 抗原相符。  相似文献   

12.
采用EAC(红细胞-抗红细胞抗体=补体)花环检测摘除羊只甲状腺1a时B淋巴细胞数目的变化。结果表明,B淋巴细胞的数量,实验组羊只比对照组羊只刘6.25%,差异显著。B淋巴细胞可转变成浆细胞,浆发泌免疫性球蛋白参与体液免疫。提示甲状腺机能与机体免疫反应之间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应用39.7245J/cm^2的He-NE激光连续14d照射健康大鼠脊背正中线皮肤、并同时分别与亚剂量的免疫抑制剂环孢霉素、硫唑嘌呤配合,观察它们对大鼠T,B淋巴细胞数、淋巴细胞转化刺激指数、106个淋巴细胞CPM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大剂量激光和Aza及激光与二者配合均可使淋巴细胞转化刺激指数在试验后4周内较试验前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4.
抗℃型肉毒毒素单克隆抗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透村培养法制备的C型肉毒毒素的类毒素,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系SP2/0融合。经HAT选择培养基选择培养,其细胞融合率平均为74.5%。用间按ELISA法筛选后,共获得94孔产生抗C型肉毒毒素抗体的杂交瘤阳性孔。选其中1C2、1D12、1E8、1G6、1G11、2B12、2C11、2E12、2G11、2H3、3A4、3C5、3D3、3F7、3H6共15孔用有限稀释法进行  相似文献   

15.
霉菌毒素对家禽免疫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黄曲霉毒素B1(Aflatoxin B1)黄曲霉毒素B1(AfB1)是研究得最多的霉菌毒素。它对各种动物的免疫应答反应均产生抑制作用,作用机理尚不十分清楚。但大量实验表明:AfB1可通过减少胸腺的重量和外周T细胞的数量抑制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此外,已证明当日粮中黄曲霉毒素的浓度达到0.5 mg/kg时,禽类体内补体的活性减弱,但抗体反应并不改变。高浓度的黄曲霉毒素能通过降低抗体的效价以干扰免疫接种。2 赭曲霉毒素(Ochratoxin)已经证明赭曲霉毒素A对免疫功能有抑制作用。普遍认为赭曲霉毒素A对某些特定的免疫细胞(特别是对淋巴细胞)起作用…  相似文献   

16.
霉菌毒素对母猪繁殖性能影响及解毒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霉菌毒素是霉菌代谢过程中自然产生的高毒性次生代谢产物。当前,影响我国养猪生产的主要霉菌毒素包括单端孢霉烯族毒素、玉米赤霉烯酮、赭曲霉毒素、黄曲霉毒素以及伏马菌素,这5类毒素能导致猪的生长抑制、氧化应激加剧、机能损伤、降低繁殖性能和后代数量和质量下降等负面影响,预防和解决霉菌毒素中毒已是养猪生产的重要课题。为此,本文针对霉菌毒素对母猪的毒性作用,以及解决毒素措施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给养猪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自从1960年英国10万火鸡X病爆发(即黄曲霉毒素中毒),世界开始注重对霉菌毒素中毒的彻底调查。现在已经知道了许多霉菌毒素,如T-2毒素、赭曲霉毒素、呕吐毒素、串珠镰孢菌毒素、玉米赤霉烯酮和桔霉素也都存在于饲料原料和配合饲料中。霉菌毒素的广泛分布可能是由于:①改进分析程序,提高了霉菌毒素检测的灵敏性;②添加副产品和替代饲料原料来降低饲料成本,这也可能使霉菌毒素的含量提高;③全球气候条件的变化也有助于霉菌的生长,产生霉菌毒素;④畜禽日粮中的成分来源于不同气候条件下生长的谷物;⑤全球贸易的开通,饲料原料在生长、储存和运输中而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  相似文献   

18.
镰刀菌毒素可影响鸡的免疫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镰刀菌毒素可影响鸡的免疫性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的M.A.Qureshi等研究人员,用白色来航康奈尔K系鸡做了镰刀型霉菌毒素对其性能及免疫指标的影响实验。实验各组鸡均在日粮中添加有镰刀菌培养物,这种培养物分别含有镰刀菌毒素fu-monisinB_1、...  相似文献   

19.
陈龙  张传明 《畜牧与兽医》1994,26(5):200-202
本文以12只自然分娩、初生重1.5-4.5kg的新生湖羊羔为对象,研究了7日龄产后期内血液某些免疫功能指标的特点和发育变化。结果表明:羔羊出生时WBC较低,24h内明显升高,然后稍降,3日龄后逐渐回升至相对稳定;中性粒细胞%出生时较低,1日龄明显升高,然后缓慢下降,5日龄后相对稳定,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与中性粒细胞呈相反关系变化,也于5日龄后相对稳定;淋巴细胞中B淋巴细胞比例24h内明显上升,以后随日龄增长呈波动性下降,T淋巴细胞比例变化与其相反;血浆TP、A、G、r-G含量出生时均较低,1日龄吃初乳后明显升高,以后TP保持相对稳定的高水平,A呈下降趋势,G特别是r-G进一步上升,约3日龄趋于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20.
用提取的 A 型产气荚膜梭菌 α毒素包涵体免疫 B A L B/c 小鼠后, 取小鼠脾细胞与 S P2/0 骨髓瘤细胞进行融合和克隆化,经间接 E L I S A 筛选,共获得 1 A8、1 C3、1 D5、1 D8、1 F1、1 H1 和 2 E3 7 株稳定分泌单克隆抗体( M c Ab)的杂交瘤细胞株。经鉴定,7 株 M c Ab 的 Ig 亚类有 Ig G1(1 D8)、 Ig G3(1 A8、1 C3 和 2 E3)和 Ig M(1 D5、1 F1 和 1 H1)。细胞培养上清和腹水抗体效价分别为 1∶512~1∶1 024 和 1∶106 ~1∶108 。尤为重要的是,2 E3 杂交瘤细胞株分泌的 M c Ab 不仅能够中和 α毒素的磷脂酶 C活性和溶血活性,而且能够对致死性腹腔感染小鼠产生良好的被动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