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松江河林区位于长白山西部,平均海拔在700—1000米左右。目前除山地深处还有成片的原始针阔叶混交林外,其外围大部是阔叶混交林,针阔叶之比约为三比七,阔叶树种以椴木、柞木、曲柳、枫桦、榆木、杨木等为最多。为了认识和掌握树木根部腐朽的规律性,以便合理量材设计,充分利用木材资源,现就本人从事木材检验工作的实践,谈谈对椴木、水曲柳、柞木、枫桦四个树种根部腐朽111例调查情况与墩腐留优。一、柞木、椴木、水曲柳、枫桦根部内腐111例调查及分析 (一) 柞木材质较好,藏量较大,几年来到材约占树种的15—20%。由于它不甚耐腐,透水性、吸  相似文献   

2.
将难于利用的原木加工成圆盘是高效利用原木材、提高其木材经济价值的一条有效途径.为解决圆盘干燥过程中易于出现开裂的问题,以枫桦原木圆盘为对象,研究了采用氯化钠溶液浸泡其圆盘的预处理方式,对枫桦原木圆盘干燥特性的影响,并对氯化钠抑制圆盘开裂的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项预处理方法可使枫桦原木圆盘在40 mm厚枫桦锯材干燥基准条件下获得良好的干燥质量,提高了其干燥效率,很好地解决了圆盘的干燥问题.该预处理对枫桦原木圆盘的径向含水率分布及心表层含水率梯度产生明显影响.指出经此预处理后,其圆盘材弦径向干缩系数间差值的变小,是氯化钠抑制圆盘开裂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3.
柴河林业局是黑龙江省开发较早的大型林业企业,目前年采伐量60万m~3,生产木材50万m~3。由于林区开发较早,生产的木材中次加工和薪材比重逐渐增大,每年生产次加工和薪材18万m~3,占木材年产量的36%,其中枫桦占一多半。过去对这部分木材未能合理利用,绝大部分调往外地,由于次加工和薪材国家调拨价格远远低于木材生产成本,给企业造成严重经济损失。近几年,这个林业局进行产品结构改革,利用枫桦次加工和薪材生产细木工板,为合理利用低价木材,闯出了新途径。枫桦次加工和薪材,一般具有径级大、树干直、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枫桦和红松4种混交造林模式的调查分析,对比筛选出枫桦与红松混交造林的最佳模式为:枫桦红松行间混交。解决枫桦单纯造林成活率低、保存率低的问题,从而为实现扩大枫桦人工林的栽培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
越橘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4种越橘的不同外植体为试材,配合4种培养基进行越橘组织培养试验,结果表明:茎段是越橘组培较好的外植体材料;不同品种越橘各有其适合的培养基。  相似文献   

6.
枫桦是我省天然林中的主要用材树种之一。据1980年全省一类森林资源复查资料统计,枫桦总蓄积量约为3000万立方米,其中成熟林蓄积量2285万立方米。枫桦的优势林分面积约15万公顷,蓄积量1050.5万立方米,占枫桦总蓄积量的35%。可见,绝大多数枫桦林木是作为伴生树种而存在于其他林分之中。因此,合理采伐利用枫桦林,是值得重视的课题之一。特别我省的枫桦木材心腐较严重,出材率低,林区薪材占有一定的比重,且随年令和直径的增加,其心腐程度也更加严重,大大地降低了木材的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本文以临江林业  相似文献   

7.
黑杨派杨树组培再生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12  
建立高效杨树组培再生系统,为杨树良种选育、遗传转化等研究,提供材料和基础手段。采用1/2MS基本培养基,通过不同外植体获得无菌苗,经培养基配方筛选,获得继代和生根苗,再选取组培苗的不同部位为材料,分别诱导形成再生植株,优化成高效的黑杨派杨树组培再生系统。  相似文献   

8.
以野生仙草叶片组培不定芽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仙草组培不定芽生根率和根系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0 mg·L-1 NAA和0.1 mg·L-1 IBA处理根系质量最好,生根率高,生根数多,根长,根粗壮.  相似文献   

9.
对云南省杉木优良无性系组培快繁育苗技术进行了研究,从不同的材料采集和诱导培养、继代增殖培养、壮苗培养、生根培养、炼苗和移栽等方面分析了不同条件下苗木的移栽效果,为杉木无性系组培快繁育苗,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研究不同热处理温度条件下,枫桦锯材心、边材的变色情况,并进行视觉物理参数分析和紫外可见光谱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枫桦综合色差值不断增加,颜色向红色和深色方向发展;其原因在于部分酚羟基被氧化,导致枫桦颜色加深.  相似文献   

11.
该研究以欧李组培继代苗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培养基质、营养液组合对欧李组培苗生根的影响,并且以组培生根苗作对照,比较分析了传统组培生根技术与无糖培养技术对其组培苗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无糖培养技术是欧李组培苗生根的最佳方式,生根率高,生根苗移栽成活率高。  相似文献   

12.
金沟岭云冷杉针阔混交林林分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吉林汪清金沟岭林场1 hm2云冷杉针阔混交林数据为研究基础,对样地内树种组成、直径结构以及树种的空间分布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优势物种云杉Abies nephrole-pis、冷杉Picea koraiensis、枫桦Betula costata大径阶的单木占多数,云冷杉的峰度值小于0,直径分布较为分散,枫桦峰度值大于0,直径分布比较集中。在物种的胸径分布格局解释上,负指数模型的解释程度要优于Weibull模型。2)该群落树种的平均角尺度为0.545,空间分布格局呈聚集分布,3种优势树种的平均角尺度为0.475~0.517,呈现随机分布特征。3)云杉、枫桦的平均混交度较高,而冷杉的平均混交度相对较低。4)样地所有物种的平均大小比数为0.496,3种主要树种的平均大小比数排序为云杉<冷杉<枫桦,表明云杉竞争力最大,冷杉次之,而枫桦的竞争力最小。该林分结构较为复杂,群落内树种以聚集分布为主,所以应调整林分林木分布格局,促进林木向随机分布格局发展,同时伐除上层的"霸王树"以及病腐木、弯曲树等处于竞争劣势的林木,将混交度维持在中度混交,从而尽可能保留维持群落的物种多样性。  相似文献   

13.
以藤本月季品种安吉拉为试验材料,进行诱导、扩繁、生根组织培养研究,优化了适合该品种的组培配比和移栽基质以及组培苗移栽后幼苗期管理等,以期为藤本月季品种组培快繁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大叶榉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内学者围绕大叶榉(Zelkova schneideriana)展开了一系列研究,包括生物学特性、育苗技术、造林技术、遗传育种、木材材性、种群分布及动态、组培快繁等,这些研究对于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大叶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灰毡毛忍冬新品种组培苗生根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灰毡毛忍冬新品种‘金翠蕾’的组培无菌苗为试材,研究了不同生长素、活性炭、培养温度对组培苗生根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生长素、活性炭浓度、培养温度对组培苗生根的影响显著。生根培养的适宜生长素为IBA,适当低温有利于灰毡毛忍冬组培苗生根,组培苗生根培养的适宜温度为20℃。适宜的生根培养基是1/2MS+IBA3.0mg.L-1+活性炭210mg.L-1。  相似文献   

16.
蝴蝶槐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蝴蝶槐的幼叶和茎尖为试材进行离体组培快繁的研究结果表明:幼叶适合于作为繁殖材料,最佳诱导产生不定芽的培养基为MS 6-BA1.0mg/L NAA0.2mg/L,增殖培养基为MS 6-BA2.0mg/L NAA0.2mg/L,生根培养基1/2MS IBA0.2mg/L ABT1.0mg/L。试管苗经适宜条件炼苗驯化后移植大田,成活率可达85%以上,而且生长良好。  相似文献   

17.
对枫桦红松林样地的树高、胸径、郁闭度、林龄等林分因子和坡度、坡向和坡位等立地条件因子的不同时滞地被死可燃物载量进行了分析,并构建了地被死可燃物载量与林分因子、立地条件因子的回归模型。其结果表明,利用郁闭度、坡位和平均胸径能够较好的估算枫桦红松林地被死可燃物载量。  相似文献   

18.
以市场出售的驱蚊香草为试材,进行组培快繁技术的研究。通过对不同部位的外植体的试验结果表明:MS作为基本培养基,NAA、2,4-D对生长分化作用不明显,而6-BA、IBA对生长分化作用明显,且MS 6-BA0.20mg/L IBA0.04mg/L有利于愈伤组织的形成和分化,1/2MS IAA0.3mg/L培养基生根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9.
从钟花樱的观赏、药用、食用、美容、用材、生态等方面,阐述了乡土木本花卉钟花樱的效用价值,探讨了播种、扦插、嫁接、组培等繁殖方式及造林等栽培技术,总结了钟花樱病虫害的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20.
以李砧玛丽安娜为试材,对其组培技术进行了研究。采用L9(34)正交设计,研究了不同激素与浓度对继代培养基和生根培养基的影响。通过对试验结果的观察分析,继代培养基的配方MS+IBA1.5+6-BA0.8,增殖系数为4.07,生根培养基的配方为1/2MS+IBA0.5+蔗糖20g/l,生根率达到95%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