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玉米是南阳市主要秋粮作物之一。南阳玉米品种从1950年至今,经历了6次品种更换。品种每更换一次,在其栽培技术措施的配合下,产量大幅提高。主要就南阳玉米6次品种更换进行了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2.
农作物品种更换,是关系到农业生产能否持续增产的重要问题。正确而合理的品种更换,能使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达到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之目的。但是,每次品种更换的速度快慢、规模大小、效果好坏,无不受着社会背景、自然条件、新旧品种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小麦种子产业的发展,小麦品种更换呈现明显加快的趋势.本文分析了小麦品种更换速度加快的主要原因,明确了制订小麦种子生产策略应遵循的基本原则,进而提出了品种更换加快条件下应采取的小麦种子生产策略.  相似文献   

4.
南阳小麦栽培历史悠久,全市各地都适宜小麦生长,因产量瓶颈、病害流行、虫害爆发、大面积倒伏、耕作条件限制等原因,南阳农作物品种不断进行更换,每一次品种更换,小麦的产量和质量就上一个新台阶。介绍了建国以来南阳市小麦生产和品种更换情况,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三十多年来,我国南方稻区水稻育种经历了三次品种更新:即五十年代以改良品种更换地方品种;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初、中期以矮秆品种更换高秆品种;七十年代后期至八十年代初期推广了杂交水稻;近年来开展了优质米研究,并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实践证明,每一次品种的更换,都获得了突破性的效果,并带动了其他措施的改革,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品种更换的基本原则河南省种子公司宋新敏根据我们的经验,结合生产实际,进行品种更换时应掌握以下基本原则:一、产量提高。通过更换,作物产量要有一定程度的增加。二、综合抗性增强。通过更换,品种的区域适应性、抗病性、抗逆性、成熟期、休眠期等应能提高或保持,综...  相似文献   

7.
一、京郊小麦品种第六次更换的形式建国以来,京郊小麦品种已历经五次更换,每次更换都给小麦产量带来突破性提高。尤其是以丰抗号为主体的第五次更换,更是极大地促进了京郊小麦生产。但是,任何品种只能适应一定的生产水平和生态环境。近几年,京郊小麦生产条件不断改善,肥水投入不断增加,并形成了以小麦、玉米两茬  相似文献   

8.
一、定期更换品种增产显著临汾市棉田属枯、黄萎混生病区。棉花抗病主干品种1978年推广陕401,1981年更换为86-1,1983年更换为陕1155,1984年更换为晋棉7号,1989年更换为中棉12号,平均三年更换一次。每次更换都显著增产,全市亩产皮棉平均递增30%左右。 60年代育成的抗病品种陕401在本市1981年枯萎病暴发年显示了抗病保苗稳产作  相似文献   

9.
农作物品种是在一定的生态条件下,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定向培育的结果.任何一个品种总有一定的适应范围,因此,这就有一个品种选择的过程.品种的选择过程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品种更新,即对每年使用经受了各种自然条件的考验,表现出高产、稳产、质佳、抗逆性强的品种,通过提纯复壮,保持和提高品种特性,继续利用.二是品种更换,即对一些丰产性能下降、混杂、退化失去利用价值的品种进行淘汰,不再利用.品种更新更换是一个科学的选择与决策的过程,因此,必须持慎重的态度.本文以杂交玉米品种为例,通过对品种丰产性、稳产性的分析,提出品种更新更换的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0.
张连平 《作物杂志》2004,20(3):43-45
对京郊大豆品种更换各阶段产量、产量要素、品质的变化进行了客观地分析,提出在现有生产条件下大幅度提高单产难度较大 ,应探讨应用新技术 (如大豆杂种优势利用等 )培育超高产品种;20世纪90年代后期北京市新品种层出不穷,既有丰产型品种,又有专用型品种 ,通过这些品种的推广,有望实现“以优质、外观好、商品性好的品种为主栽品种,以专用品种为特色 ,高产与优质并重”为特点的第五次品种更换  相似文献   

11.
聂发中 《种子》1998,(4):68-69
文章简略概述了全省三次品种大更换的历史发展、已经取得的主要成绩和相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速实现第四次品种大更换应采取的措施、主要目标和任务。  相似文献   

12.
业界动态     
<正>小麦主要品种的推广情况近年来,黄淮海小麦主产区品种更新速度明显加快,主导品种5~8年更换1次,搭配品种3~5年更换1次。当前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主要是2005~2008年审定的品种,如2005年国审的百农AK58、郑麦366、西农979等,2006年国审的济麦22、衡观35、良星99等,2007  相似文献   

13.
宋思平 《种子世界》2000,(10):21-22
农作物品种是在一定的生态条件下,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定向培育的结果。任何一个品种总有一定的适应范围,不存在适应一切地区、一切年份的“万能”良种,因此,这就有一个品种选择的过程。品种的选择过程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品种的更新,即对每年使用经受了各种自然条件的考验,表现出高产、稳产、质佳、抗逆性强的老品种,通过提纯复壮,保持和提高品种特性,继续利用。二是品种更换,即对一些丰产性能已经严重下降,严重的混杂、退化失去利用价值的品种进行淘汰,不再利用。品种更新更换是一个科学的选择与决策的过程,因此,必须持慎重的态度。本文以杂交玉米品种为例,通过对品种丰产性、稳产性的分析,提出品种更新更换的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4.
种子是农业科技的载体。实践证明,农业生产的发展史,实质上就是种子的更新更换史。近几年的品种展示工作表明,农作物品种展示是新形势下种子管理部门加快种子科技成果转化,向农村和广大农民推荐新品种,加快新品种推广速度,促进品种更新更换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5.
保留一个种植了10年的老的好品种绝对不会错,不要听从广告鼓吹而轻易去购买那些所谓“流行”品种。如果你有许多优良品种,并且你的客户都喜欢它们,当然就不需要更换了。只有新品种更有经济价值,产量更高,瓶插寿命更长,花瓣更耐运输或能给你现有品种增添新奇颜色,提高它们的平均价格时才更换品种。  相似文献   

16.
建国以来,黔西北地区小麦品种经历了几次大的更换,小麦的种植面积、单产、总产以及总产占该区粮食总产的比例均有较大提高,为该区粮食生产作出巨大贡献.为了继续促进小麦育种及品种推广工作,确保小麦生产的持续发展,本文在总结建国以来黔西北小麦品种的组成、更换和对主要品种系谱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该区小麦育种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正>多年来,我省的品种科技创新工作取得了可喜成果,先后选育出玉米品种丹玉13、丹玉39、东单60,水稻品种盐丰47、辽星1号,番茄品种L402、合作90系列等各类农作物优良新品种,为我省农作物品种更新更换,保证农业增产增收做出了突出贡献。但随着国内外种子贸易的发展,品种竞争愈加激烈,特别是国外大批优质新品种涌入中国市场,给我省乃至全国种子产业带来巨大冲击,因此,加快品种科技创新,促进品种更新更换,对保证粮食安全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8.
近30年来我国水稻主要品种更新换代历程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波 《作物杂志》2018,34(3):1-73
综合分析1985-2015年全国水稻主要品种推广及更替情况表明,我国水稻主栽品种更新速率明显放缓,主导品种经历了5~6次更新换代,其中,常规水稻品种经历了约5次更换过程,杂交水稻品种约经历了6次主要的更换过程,品种的抗病性等是主导品种更迭的主要原因,研究同时发现杂交水稻主导品种亲本同质化现象比较普遍。为进一步推动我国水稻品种更新换代,需发掘和创制新的种质资源及亲本,加强抗病性育种,更加注重主要性状的综合协调,选育、审定和推广更多优质、高产、多抗、广适于一体的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19.
加速品种更换促进种子产业化江西省种子管理站(南昌330046)胡智品种更换既是多项先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结合点,也是农业科技、推广、生产工作的着力点;既是保持农业经济持续发展的增长点,也是实现种子产业化和农业产业化的切入点;同时还是种子行业在市场...  相似文献   

20.
安阳市地处豫北,小麦常年种植面积28万hm^2左右。建国60年来,小麦生产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建国初期单产645kg/hm^2左右,2008年达到6075kg/hm^2,增长9.4倍。60年间,我市小麦经历了10次大范围的品种更换,平均每6年更换一次。由于品种的优良性状不断得到改进提高,配合以栽培条件的改善,每次更换都使小麦单产递增10%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