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油茶的低产低效是阻碍油茶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为解决高原山地低产油茶林改造技术问题,促进老油茶林增质增效。2004年来,通过开展油茶低产林整形修剪、良种换接、保花保果、配方施肥、土壤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技术研究,并用研究成果进行油茶低产林改造,产量从改前的产鲜果202.5 kg/hm2,产值324元,提高到产鲜果4 725 kg/hm2,产值7 560元/hm2,产量和产值提高了23倍。2009年以来,用此技术在云南省文山州共推广改造油茶低产林1.33万hm2,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
贵州旱坡地油茶低产林改造及抚育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贵州油茶产量低和效益差是阻碍油茶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为解决贵州山区老油茶林低产低效的技术问题,促进老油茶林增产增收,从低产林现状、低产林改造技术、高接换优、提高坐果率、病虫防控、适时采收等方面阐述了旱坡地油茶低产林改造及抚育管理技术,以供茶农参考。  相似文献   

3.
毛云光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7):233-234
本文根据安徽省油茶低产林规模大、效益低的实情,通过在休宁县实施油茶林低改积累的经验,提出了皖南山区改造油茶低产林应采取的措施是改善生态环境、改造林相、改良品种和精细管理。  相似文献   

4.
杨江文 《农业与技术》2013,(10):63-63,109
广西那坡县油茶产业发展良好,但老油茶林逐渐增多,产量低而不稳,进行低产改造势在必行。本文先介绍油荼的功能价值以及广西那坡县油茶种植现状,然后重点分析了油茶低产改造技术,详细解读了低产林改造的相关措施和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5.
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那坡县现有油茶林面积大,但普遍存在单位面积株数过多、冠幅小、交叉重叠枝多、单位面积产量低的现象。4年来,"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研究与示范"课题组通过调查分析低产成因,开展施肥和修剪等油茶低产林分改造技术研究,探索适合种植农户操作的油茶改造技术。监测数据显示,改造后油茶林鲜果产量比改造前增长72.8%,是对照林的2.1倍。本文对课题组所应用的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进行总结,旨在指导当地油茶种植,增加油茶产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参照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对舒城县油茶低产林业进行样地调查,通过采取不同油茶低改措施的对比试验,对油茶高接换优技术在油茶低产改造中的运用效果进行研究和分析,经过连续跟踪调查试验,得出高接换优技术对油茶低产林改造见效快、投入产出比大、技术可行、适宜推广,对改变油茶林低产现状、提高油茶产量与效益、对油茶低产林改造意义重大,并对其优点和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金秀县油茶产业的发展前景和制约因素,促进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的推广应用,在深入调查金秀县油茶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油茶林低产的现状和制约因素,列举了金秀油茶林低产主要是由于种质低劣良种率低、经营管理粗放、密度严重偏小或偏大、茶林老残、采收不当等原因造成。针对性地提出了6大措施和对策:包括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落实;出台激励措施加大资金扶持力度;通过宣传提高对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推广的重视度;示范基地助推油茶产业可持续发展;以现代化带动油茶产业化发展;加强技术应用,以科研协作带动油茶种植技术升级;通过以上多个措施和对策应对未来的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推广以及油茶产业发展的对策和思考。  相似文献   

8.
油茶是兴宁市重要的经济林树种之一,针对当前存在一定比例的油茶低产林现状,该市实施了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示范,成效明显。本文分析了油茶低产林的形成原因,介绍了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最后对兴宁市推广应用这一技术后的效果进行了分析,以期为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油茶是兴宁市重要的经济林树种之一,针对当前存在一定比例的油茶低产林现状,该市实施了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示范,成效明显。阐述了油茶低产林的原因,提出了几点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最后对兴宁市推广应用这一技术后的效果进行了分析,为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低产油茶林已经成为制约赣州市油茶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立足于低产油茶林研究现状,初步分析了赣州市油茶低产林形成因素,并对主要改造技术措施进行总结和提炼,旨在为赣州市低产油茶林综合改造措施的形成提供一定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湖南省普通油茶主要形态特征、年生长周期及其生态特性,总结了从林地选择、规划与整地、苗木选择与栽植、抚育管理到果实采摘等油茶丰产栽培技术,以期为油茶的丰产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本文测定了茶花、油茶花和杂花粉中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含量。首次使用高浓度茶皂甙对群蜂进行现场毒性试验。结果表明,茶花粉中蛋白质、游离氨基酸和水解必需氨基酸的总量高于油茶花粉和杂花粉。试验证实了茶皂甙对蜜蜂无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不同药剂喷施处理对海南油茶保花保果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油茶试验基地设定15个处理,分别在花期喷洒不同类型及浓度的药物进行保花保果处理,并以喷洒清水为对照;采收成熟果实,测定其产量和单果重、横纵径、籽粒重等果实指标,进行生物统计分析,并结合喷洒成本,计算经济效益,筛选出海南油茶最适宜的保花保果药物及浓度。结果表明:0.5%硼砂、20 mg/L GA_3、800倍爱多收和0.1%硼砂+800倍爱多收+800倍高美施处理的株产量显著高于对照组;0.5%硼砂处理的果实横纵径显著高于对照组;20 mg/L GA_3、0.1%硼砂、800倍爱多收处理的单果重显著高于对照组;各处理的籽粒重和出籽率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说明赤霉素、硼砂、爱多收、高美施等药物处理对增加油茶产量和提高单果重有显著性作用。这些药剂价格低廉企且易购买,对提高海南油茶的经济效益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水稻不同源库类型品种的栽培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盐粳2号(库限制型)、汕优3号(源限制型)和IR661(源库互作型)品种为材料,按统—设计分别在江苏省新沂、邗江、建湖、如东、沛县、赣榆、江都等7个县进行栽培对策研究。结果表明:1、穗粒肥施用期对不同类型品种的增产作用不同,盐粳2号以促花肥、汕优3号以粒肥、IR661以保花肥增产效果最大;2、产置构成因素对不同类型品种产量形成的作用不同,盐粳2号以总颖花量、汕优3号以结实率的作用最大,IR661的总颖花置与结实率对产量的作用相近;3、分蘖肥对所有供试品种均有增产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一、前言植物油在国家工业建设和人民日常生活中均占着重要的位置。随着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普遍提高,植物油更感到供不应求。党和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油料作物以满足国家和人民不断增长的需要"的指示是及时的和完全正确的。油料植物的种类很多,其中可供食用的也不少,主要的包括花生、大豆、油菜、芝麻、油茶等。这几种当中,从土地的充分利用和不与粮棉争地等方面来看,油茶更适合于长江以南各省的丘陵和山地大力发展。因为油茶有如下的几个特点:(1)油茶是多年生木本油料作物;(2)结果的年限长、产量高、收益的时间长;(3)对土壤条件要求不高,喜爱强酸性反应;(4)适合于丘陵和山地种植;(5)管理比较一年生草本油料作物简易省工。福建是我国多山的省份,适合于发展油茶生产的荒丘荒山很多,在本省大力发展油茶确实有远大的前途。在这个工作中,应当注意的问题不少,主要的包括:  相似文献   

16.
油茶高产种植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信阳市浅山丘陵的特点,笔者在走访信阳市知名油茶种植企业的基础上,总结出一整套适合信阳市的油茶种植技术。种植油茶应选择阳坡地建园、做好园地整体规划、进行带状整地、科学合理施肥、加强抚育管理、及时采收并在采收时注意不伤及茶树上的油茶花。  相似文献   

17.
基于机载激光雷达和高光谱数据的树种识别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训练样本的选取是影响监督分类精度的直接原因之一,数据空间分辨率越高,训练样本要求越准确,而人机交互训练样本选取推广力有限。利用机载高光谱(AISA)和激光雷达(LiDAR)主被动遥感数据,探讨基于高分辨率影像的训练样本自动提取技术以及适合树种识别的遥感变量。根据树木的结构和高度差异,开展树高分层掩膜试验,并计算光谱间夹角,在每个高度层中自动化优选树种的高纯度训练样本。计算植被指数、主成分分析等特征变量,基于支持向量机分类器对研究区进行树种精细分类。实验表明:通过对阔叶林、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油茶Camellia oleifera的训练样本分层自动提取后再进行分类,激光雷达和不敏感色素指数变量能有效提高树种分类精度。其中高光谱+激光雷达+结构不敏感色素指数变量组合的分类精度最高,其总体精度和Kappa系数分别为89.12%和0.86,阔叶林、马尾松、毛竹、杉木、油茶的用户精度分别为75.00%,100.00%,86.36%,90.91%和96.55%。该方法对本研究区森林树种的识别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8.
水稻氮磷钾肥“3414”肥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仙游县稻田进行氮磷钾肥"3414"完全肥效试验,结果表明:氮是限制水稻产量的主要养分因子,施氮的增产效果最明显,其次是钾,再次是磷。每667 m^2水稻的最高产量施肥量为N 11.45 kg、P2 O5 5.20 kg、K2 O 8.24 kg,最佳经济效益经济效益施肥量为N 10.11 kg、P2 O5 3.47k...  相似文献   

19.
仙游县于2009年和2010年冬季采取省工节本高效的栽培技术试种、示范雪玉糯6号,该品种从出苗至采青日数84.5d左右,表现生育期适中、产量高、品质较好、市场前景好、效益高等特点。该文介绍雪玉糯6号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0.
寡日照低辐射区不同重穗型杂交水稻品种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不同杂交水稻品种在贵州省遵义县种植的综合增产效应,2006年引进四川省宜宾市农业科学院12个高产杂交水稻组合,以汕优63为对照,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冈优2815、冈优1525和冈优2524均具有一定的增产潜力,可在遵义地区进行试验性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