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母猪产前不食是指母猪在妊娠末期发生的一种以饮食大幅度下降或不食而体温不高为主要特征的疾病。母猪产前短时间的食欲稍有减退是正常现象,但在产前长时间不食可导致流产、死胎、产后无乳,甚至母、仔死亡。  相似文献   

2.
母猪产前不食的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母猪产前不食是指母猪在妊娠末期发生的一种以饮食大幅度下降或不食而体温不高为主要特征的疾病。母猪产前短时间的食欲稍有减退是正常现象,但在产前长时间不食可导致流产、死胎、产后无乳,甚至母、仔死亡。1主要发病原因分析1.1内分泌机能紊乱妊娠后期即妊娠84天至分娩,此时孕  相似文献   

3.
兽医临床上母猪顽固性不食的发病率在逐年上升 ,尤其是在产前、产后发病 ,严重影响母猪的正常繁殖 ,给养殖户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笔者在临床上采用增液承气汤加味治疗母猪顽固性不食取得了一定疗效 ,其中 1剂治愈 42例 ,2剂治愈 1 3例。1 病因母猪产前或产后由于生理状态发生很大变化 ,容易产生应激反应 ,或产前、产后饲料中精料突然增加 ,粗纤维含量急剧减少 ,造成胃肠运动机能减弱 ,或生活环境的突然改变等均可导致该病的发生。2 临床症状精神沉郁 ,食欲减少或废绝 ,体温正常或略高 ,举尾拱背 ,不愿行走 ,易卧 ,不排粪或排出少量干硬…  相似文献   

4.
母猪产前与产后情况不一样,产前不食,主要症状是怀孕后期的母猪不食或采食很少,体温、呼吸、脉搏都正常,粪干。  相似文献   

5.
1不食症母猪在产前、产后不吃食,精神沉郁,便秘,无乳并拒绝仔猪哺乳现象在我市部分养猪场时有发生。养殖户多采用消炎、退热和健胃疗法,收效甚微。产前不食可导致母猪流产、产死胎、产后无乳,甚至母、仔死亡。母猪通常产前1星期食欲减退或绝食,精神萎顿,体温、呼吸、脉搏基本正常,卧地不起或时起时卧,尿量和次数减少,也有的体温下降至38℃或更低。  相似文献   

6.
雏禽的选择     
母猪瘫痪包括产前瘫痪和产后瘫痪,是母猪在产前产后,以四肢肌肉松弛、低血钙为特征的疾病,主要原因是钙磷等缺乏或比例不当。在饲养管理粗放、饲料条件较差和气候寒冷的情况下,母猪极易发生。该病发生后,不但影响母猪的利用价值,也影响仔猪的质量,给生产造成很大的损失。1发病时间与症状母猪瘫痪多发生在产前产后数天及产后30天左右,瘫痪之前,母猪食欲减退或不食,行动迟缓,粪便干硬成算盘珠状,喜饮清水,有拱地、啃砖、食粪等异嗜现象,但体温正常。瘫痪发生后,起立困难,扶起后呆立,站立不能持久,行走时后躯摇摆、无力。驱赶时后肢拖地行走,并…  相似文献   

7.
在饲养管理粗放、饲料较差和气候寒冷、夏季中暑的情况下,母猪极易发生瘫痪。通常发生在产前数天及产后30d左右,母猪食欲减退或不食,行动迟缓,粪便干硬成算盘珠状,喜饮清水,有拱地、啃砖、食粪等异常现象。  相似文献   

8.
发病时间与症状:母猪瘫痪一般发生在产前数天及产后30d左右,个别母猪在产后几天内就会出现腰部麻痹、瘸腿及瘫痪现象。瘫痪之前,大多数母猪食欲减退或不食,行动迟缓,粪便干硬成算盘珠状,喜饮清水,有拱地、啃砖、食粪等异食现象,但体温正常。瘫痪发生后,起立困难,扶起后呆立、站立不能持久,行走时后躯摇摆、无力。驱赶时后肢拖地行走,并有尖叫声,最后瘫卧不动。 发病原因:一是母猪日粮中精料比例过高。据观察,在饲喂粗饲料较多的猪场,母猪产仔前后很少发生瘫痪,这说明母猪发生瘫痪与日粮中粗饲料所占比例大小有密切关系。据…  相似文献   

9.
洪学 《北方牧业》2005,(15):16-16
<正> 1 发病情况母猪在饲养管理上粗放、饲料条件较差和气侯寒冷的条件下极易发生瘫痪。母猪瘫痪一般发生在产前数天和产后30左右,个别母猪在产后几天内就出现腰部麻痹、瘸腿及瘫痪现象。瘫痪之前。大多数母猪食欲减退或不食,行走迟缓,粪便干硬,喜饮请水,有拱地、啃砖、食粪便等异常现象,但体温正常。瘫痪发生后,母猪起立困  相似文献   

10.
母猪瘫痪一年四季均会发生,但在饲养管理粗放、饲养条件较差和气候寒冷的情况下极易发生。1 发病时间与症状母猪瘫痪一般发生在产前数天及产后30天左右,个别母猪在产后几天内就出现腰部麻痹、瘸腿及瘫痪现象。瘫痪之前,大多母猪食欲减退或不食,行动迟缓,粪便干硬成算盘珠状,喜欢清水,有拱地、啃砖、食粪等异食现象,但体温正常。瘫痪发生后,起立困难,扶起后呆立、站立不能持久、行走时后躯摇摆、无力。驱赶时后肢拖地行走,并有尖叫声,最后瘫卧不动。2 发病原因一是母猪日粮中精料比例过高;二是母猪日粮中钙磷不足;三是精料中谷类、豆类比例…  相似文献   

11.
母猪瘫痪一年四季均有发生,但是在饲养管理粗放、饲养条件较差和气候寒冷的情况下更易发生。 1发病时间与症状 母猪瘫痪一般发生在产前数天及产后30d左右。个别母猪在产后几天内出现腰部麻痹、瘸腿及瘫痪现象。瘫痪之前,大多母猪食欲减退或不食、行动迟缓,粪便干硬成算盘珠状,  相似文献   

12.
正(一)母猪产后不食母猪产后不食是一种常见病,发生的原因很多。一般是指母猪产后胃肠功能紊乱、食欲减退的的疾病。1.发病原因。引起母猪产后不食的原因很多,主要是产前饲喂精料过多,或突然变更饲料,分娩过程体力消耗过大,造成胃肠消化机能失调所不食。产后母猪患其他疾病,如产褥热、子宫炎、低血糖、缺钙等也会影响食欲下降,表现为不食。2.临床症状。患猪表现精神疲  相似文献   

13.
正有些猪场饲养管理技术和必要的饲料条件一时未能跟上,因而出现母猪产前产后瘫痪症,不但影响母猪的经济利用,而且也影响仔猪的质量,给生产上造成很大损失。据观察,母猪的生产力愈高,瘫痪的现象也就越多,一般发生在产前数天及产后20~40 d,也有产后几天内发生腰部麻痹现象。瘫痪前食欲减退或拒食,行动迟缓,但体温正常,粪便干硬,喜欢喝清水,但不饮料水,有拱地、啃砖、食粪等异嗜现象。母猪分娩,突然发生的一种急性严重的神经  相似文献   

14.
多年来,临产母猪发生便秘现象非常普遍,由于重视程度不够、方法措施不正确,常常导致母猪产前虚弱,发生难产、死胎或母猪死亡,造成的损失较大,因此,明确母猪便秘的主要原因对防治该病有重要意义. 1 母猪便秘的症状 初期常因感冒、应激等因素导致体温稍高,食欲减退,精神不振,粪便发干;中期粪便干硬,排便困难,食欲废绝,体温回至正常;后期不见排粪,食物废绝,肚腹胀满,体温低于正常体温,眼结膜呈暗青色,如治疗不及时可导致母猪死亡、死胎或难产.  相似文献   

15.
母猪产后不食(非产褥热)在临床上比较多见,近几年病例有所增加,尤其是一些大型猪场发病率更高一些。积多年临床体验,将其分为四种类型: 1 应激反应型 1.1 临床症状 多发生于皮特兰、杜洛克、长白等纯种猪。未入产房前食欲正常,产前7天转入产房即发生便秘,食欲减少。产后食欲废绝,对外界刺激敏感,稍有触摸或惊动就发生惊恐、鸣叫,随即进入昏睡状态。  相似文献   

16.
母猪产前产后由于饲养管理、疾病预防、应急处理、产后护理不当等种种原因,致使母猪常常发生或继发产前产后不食、厌食,顽固性便秘,跛行以及产后无乳少乳、产褥热、瘫痪、脱肛、产后不发情、屡配不孕、流产或异常分娩、死胎、畸形胎等多种疾病.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养猪质量和经济效益.因此,做好母猪产前产后疫病预防及诊治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正>山东地区1母猪产前不食低温症此病多发生在天气突变季节,体质虚弱、农村散养的带仔或怀孕前、后期母猪多发,尤其是定位栏舍、水泥地面饲养或长期饲喂生粉料、饮用凉水的母猪发病率最高。患猪主要表现:发病初期1~2天体温  相似文献   

18.
母猪瘫痪的原因很多,但饲料条件差是最常见的原因。母猪瘫痪多发生在产前数天及产后30天左右,个别母猪在产后几天内就会出现腰部麻痹、瘸腿及瘫痪现象。瘫痪之前,大多数母猪食欲减退或不食,行动迟缓,粪便干硬,喜饮清水,有拱地、啃砖、食粪等异食现象,但体温正常;瘫痪发生后,母猪起立困难,扶起后呆立,站立不能持久,行走时后躯摇摆、无力,驱赶时后肢拖地行走,并有尖叫声,最后瘫卧不动。母猪瘫痪严重影响母猪的生产性能和仔猪的育成率,进而影响规模猪场效益。  相似文献   

19.
<正>母猪瘫痪症在饲养管理粗放、饲料条件较差和气候寒冷的情况下极易发生,一般发生在产前数天及产后30d左右,个别母猪在产后几天内就会出现腰部麻痹、瘸腿及瘫痪现象。瘫痪之前,大多数母猪食欲减退或不食,行动迟缓,粪便干硬,喜饮清水,有拱地、啃砖、食粪等异食现象,但体温正常。瘫痪发生后,母猪起立困难,扶起后呆立、站立不能持久,行走时后躯摇摆、无力,驱赶时后肢拖地行走,并有尖叫声,最后瘫卧不动。  相似文献   

20.
母猪瘫痪的原因很多,但饲料条件差是最常见的原因。母猪瘫痪多发生在产前数天及产后三十天左右,个别母猪在产后几天内就会出现腰部麻痹、瘸腿及瘫痪现象。瘫痪之前,大多数母猪食欲减退或不食,行动迟缓,粪便干硬,喜饮清水,有拱地、啃砖、食粪等异食现象,但体温正常。瘫痪发生后,母猪起立困难,扶起后呆立、站立不能持久,行走时后躯摇摆、无力,驱赶时后肢拖地行走,并有尖叫声,最后瘫卧不动。母猪瘫痪严重影响母猪的生产性能和仔猪的育成率,进而影响规模猪场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