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在保持粮食生产稳定的基础上,提高农田的种植效益是当前和未来农业生产的中心任务,要实现这一任务,就必须转变农业的增长方式,对传统耕作制度进行改革。低热坝区推广的甜玉米—稻—稻模式是根据当地实际开发出的新型农作制度,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江苏泗洪县西瓜—水稻—蔬菜种植模式,对该模式的劳动力优势、成本和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该模式易于操作,投资少,效益高,可在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工程中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该文从茬口安排、产量及经济效益分析早春大棚西瓜、秋西瓜、大叶菠菜关键技术,总结了早春大棚西瓜—秋西瓜—大叶菠菜一年三熟高效种植模式。应用该种植模式,2017~2019年3年平均每亩效益13008元,优化了农业种植业结构,提高了单位面积种植效益,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4.
浦城是闽北山区农业大县,耕地复种指数较低,种植单一,效益不高。为了解决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一难题,自1995年以来,浦城县政府积极调整粮经结构,大力发展烤烟生产,烤烟面积逐年扩大,目前种植烤烟已超过3000公顷。为了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在试验、示范基础上,近年来大力推广烤烟—水稻高产栽培模式。这种一年两熟栽培模式效益高,两季纯收入可达3000元左右;这种种植模式,还改变了以往只种一季水稻、效益  相似文献   

5.
详细介绍了诏安县"沼气—香蕉"生态农业模式和沼气池建造、启动与运行管理的技术要点及主要技术指示,举例分析了该模式的效益及其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结合罗平县鲁布革、长底等低热河谷槽区实际,研究探索"蔬菜—水稻—蔬菜"一年三熟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模式,以期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推广应用"水稻—免耕秋甜玉米—白菜花—绿肥"稻田耕作模式,为实现稳粮增收、可持续发现展提供参考。【方法】以兴安县为例,分析兴安县推广应用该模式的现状、模式效益优势和推广应用存在的问题,针对性的提出新形势下的发展对策,形成配套的标准化生产技术体系。【结果】"水稻—免耕秋甜玉米—白菜花—绿肥"模式成为兴安县特色、效益农业生产新模式,应用面积不断扩大,可实现667m~2"500公斤粮,万元钱",对促进了粮食生产可持续和农民增收效果显著。【结论】"水稻—免耕秋甜玉米—白菜花—绿肥"稻田耕作模式,集水旱轮作、免耕栽培、种田养地于一体。具有绿色、高产、高效、钱粮双增、循环农业等特点,是绿色高效稻田耕作模式,推广应用前景广。  相似文献   

8.
"果蔗—四季豆"农业模式是福建省12种类型生态农业建设模式中的一种重要模式。介绍该模式的结构与特点及其技术实施要点,分析其投资与效益可知,"果蔗—四季豆"模式作为一种人工的农业生态系统,其效应是通过多熟间套耕作制,对时空资源更加充分而持续地利用,提高系统生产力。  相似文献   

9.
“青花生—荞麦—洋葱”模式关键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高效规模农业的不断发展,青花生—荞麦—洋葱种植模式在泰兴市高沙土地区得到了较大面积示范应用,推广结果表明:在高产栽培条件下,青花生一般产量为9 000kg·hm~(-2),纯效益24 000元·hm~(-2);荞麦一般产量为1 125kg·hm~(-2),纯效益6 000元·hm~(-2);洋葱一般产量为67 500kg·hm~(-2),纯效益52 950元·hm~(-2),全年纯效益82 950元·hm~(-2),对该模式关键栽培技术的总结为地区性高效农业的发展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在大化县山区实行黑糯稻—紫色红薯一年两季栽培模式,可提升稻、薯品质和效益。本文总结了优质黑糯稻—紫色红薯富硒高效栽培技术,以期为特色农业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总结丝瓜—花椰菜轮作绿色高产栽培模式,并分别介绍该模式下丝瓜、花椰菜的栽培技术,以期为提高种植效益、促进农业增产增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稻—鸭—牧"生态种养模式在传统稻鸭共生的基础上又加一环,以物质循环利用,增益减害为宗旨,在响应国家"两减政策"的同时,既大幅提高种稻产量、产质,又有效培肥地力、改善耕地质量,集种植、养殖、畜牧于一体的新型农场模式。以衡山县绍祥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经营的"稻—鸭—牧"生态农场模式为例,介绍了"稻—鸭—牧"生态系统的结构以及该种养模式的稻田准备和改造、水稻种植、禽畜饲养、病虫害防控和管理措施等技术流程。从生态学视角,利用食物链原理,物质循环利用原理,分析了该模式的生态学机制,并分析了该模式经济、生态、社会的综合效益,探讨了其发展前景。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形势下,对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探索具有科学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深入调整,永安市大湖镇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与气候条件,经过探索和实践,总结出早熟糯玉米—优质稻—莴苣一年三熟高效栽培技术模式,目前推广面积达3000多亩。该模式每亩糯玉米产值2400元,优质稻亩产值1200元,莴苣亩产值4500—5000元,合计亩产值8100—8600元,粮经效益显著。水旱轮作可有效减轻病虫害发生,实行秸秆还田,对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培肥地力、提升产品质量有利。  相似文献   

14.
稻—稻—木耳轮作栽培是一种典型的提高冬闲田利用率和增加农民收入的模式,具有生态高效的特点,不仅可以优化农田生态系统,而且可以提高经济效益。本文以稻—稻—木耳轮作栽培模式为对象,阐述了这一栽培模式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并结合贺州市八步区稻—稻—木耳轮作栽培情况,提出了发展建议,以期为提高该栽培模式的效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根据世行农业科技项目的特点、宗旨、目标,对安徽省20个子项目设计的机制模式进行了系统研究,归纳出5类11种创新性的机制模式。即新时期农业技术转化、推广的机制模式,包括以企业为主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为主体的农业技术推广模式,政府主导的"政府农技部门+科研单位"技术推广模式;公共财政资金支持公益事业的途径和模式,包括支持公益性事业单位开展转基因、种子纯度、饲料质量等检测,安徽省动物地方品种保护、鸭粪处理、秸秆气化;保持项目效益"持续性"的机制模式,包括"贷羊还羊"模式,养鸭技术"孵化器";保护小农户参与权的机制模式,包括农民利用世行资金入股,为推广新技术对农户直接补贴;世行农业科技项目"全程合同制管理"。  相似文献   

16.
为了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水平,要积极加强农业栽培新模式的推广,近年来各个地区积极开发大棚,多渠道、多产业、多方法推进多元化经营。该文对葡萄—草莓套种栽培模式进行分析,旨在提高单位面积生产效益和多元化栽培生产水平。  相似文献   

17.
日光温室内进行套种可以充分利用生长季节,变一收为多收,提高复种指数,有效提高日光温室的利用率,平顶山市农业科学院自2010年开始试验日光温室礼品西瓜—豇豆—西芹高效栽培模式,以地养地,大幅度提高了日光温室的种植效益。  相似文献   

18.
安徽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现状及进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娜  谢雨蒙  李柱石  陈悦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4):15042-15043,15050
政策性农业保险被誉为农业发展的"稳定器"和"助推器",是增强农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化解农业生产风险,维护粮食安全的一项创新制度。安徽省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如建立了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体系,逐步形成了"省—市—县"3级农业保险服务网络,实现了全省17个市、93个县农业保险全覆盖,采用了"信贷+保险"的新型保险模式,率先试点了"天气指数险",无人机航拍和GPS定位技术以及"一卡通"服务,推动了安徽省农业的发展。然而,其农业保险中还存在法律法规不完善、保险公司经营风险得不到有效分散、农业保险专业人才缺乏等问题。需要通过加快农业保险的立法进程、建立健全农业再保险体系、利用金融市场深入探索"信贷+保险"模式、加强农业保险专业人才的培养、依靠科学技术提高农业保险的质量以及增强理赔流程的规范性等措施来完善安徽省政策性农业保险。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阳信县翟王镇春玉米—蔬菜一年二熟高效种植模式下的玉米与蔬菜栽培技术,分析其产量与效益情况,为鲁北及自然条件相似地区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正>荷兰豆又称食荚豌豆,在我国种植地区主要分布于长江、黄河流域。荷兰豆的主要食用部位为嫩荚,质脆,味甜,富含蛋白质。产品经速冻加工后远销至日本、美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是一种重要的出口创汇蔬菜品种。为了适应荷兰豆产业发展的需求,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南通市农副产品加工技术协会等单位相继投入科研力量对荷兰豆的高效栽培模式进行了研究,形成了一批结构合理、效益突出的高效种植模式,其中"鲜食大豆—西兰花—荷兰豆一年三熟种植模式"就是典型的代表,荷兰豆产量为每公顷8250公斤、鲜食大豆产量为每公顷11.7吨、西兰花产量为每公顷18吨,三熟累计产值达每公顷12.5万元左右,纯效益达每公顷9万元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