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辽西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油松人工纯林不同保留密度下单位面积林分蓄积量、林分天然更新、林内卫生条件等指标的调查研究和综合分析,提出本地区油松中龄林抚育间伐适宜保留密度应为1 000株/hm2,这一密度指标既符合辽西现有油松林的实际,亦符合可持续经营要求,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林分密度管理图(又称控制图)系根据林分密度效应法编制而成的一种森林经营图.它由等树高线、等直径线、最大密度线、等疏密线、自然稀疏线组成.林分密度管理图主要用来控制林分各生长阶段的立木密度,以达到森林经营的最高经济收益,具有准确、直观、便于使用等优点.随着森林经营集约度的提高,林分密度管理图将逐渐成为确定森林经营类型、定量间伐、资源清查、生长预测和造林设计的重要工具之一.  相似文献   

3.
指出了不论是人工林还是天然林,在未遭受到严重干扰并且经过长期的自然生长枯损与演替的情况下,林分内部许多特征因子,都具有一定的分布状态,而且表现出较为稳定的结构规律性,在测树学中称其为林分结构规律。林分结构包含着反映林分特征因子的变化规律,以及这些因子之间的相关规律。探讨了这些规律对森林经营技术、编制经营数表及林分调查的重要意义。以河北平泉地区30、40、50年生的人工油松林样地资料为依据,应用正态分布法拟合平泉人工油松林的直径分布规律作出了方程。研究结果表明:正态分布能对3个林龄的人工油松林进行很好的拟合。由此,可以将研究出的直径分布规律用于平泉地区人工油松林的经营管理中,为合理经营人工油松林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油松人工林林分密度控制图是根据林分密度与各项测树因子之间数量关系而编制的。以林分蓄积量为因变量,以林分密度为自变量,建立各种数学模式,绘制在双对数纸上,图上有等树高线、等直径线、最大密度线、等疏密度线和自然稀疏线等五条曲线。该图经过几方面检验,证明精度较高,可以作为定量间伐、生长预测和资源清查等科学经营森林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通过在辽西地区进行廊道式皆伐油松林栽植山杏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油松林廊道式皆伐后栽植山杏,调整了油松林树种结构,形成复层林分,增加了单位面积生物产量,减少了地表径流及产沙量,经济效益较油松纯林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6.
本文编制的湖南马尾松经营计算图,是在改进林分密度管理图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将林分密度管理图的等树高线、等直径线简化成两排刻度线,用一“弓形指针”对点移动,即可进行应用,使构图简明而清晰。同时,将最大密度线与标准表统一起来,提出了配合最大密度线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7.
林分密度是影响林木胸径和材积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林分的产量结构,林分密度又是在营林工作中能够有效控制的因子,因此研究林分的最佳经营密度对实现林业产出最大化具有重要意义。分析山西省寿阳县国营罕山林场12个不同密度的人工油松林样地5年内的胸径生长量和生长率、蓄积生长量和生长率数据,拟合曲线回归方程,分析最佳经营密度。研究认为,以培养大径阶木材为目的的人工油松林最佳密度宜在900株/ha左右;以发挥森林生态功能或提升总体林分产量为目的的的人工油松林最佳密度宜控制在1320株/ha左右。寿阳县国营罕山林场油松人工林全部为生态公益林,培育目标是实现森林生态效能最大化,因此株密度应控制在1320株/ha左右。  相似文献   

8.
沙地樟子松天然林林分密度控制图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沙地樟子松天然林林分密度控制图是依据林分密度效应理论编制的 ,它由等树高线、等直径线、密度管理线、最大密度线和自然稀疏线等五组曲线组成。该图的单位面积、蓄积量估计值平均检验精度为 88.4% ,能满足生产实践中的估测需要。它能广泛应用于林分定量抚育间伐、生长收获预估、森林资源清查、造林设计、森林类型划分等许多方面 ,是集约化经营森林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9.
<正> 林分密度管理图是以林分密度效应规律为基础,根据林分密度与林分各测树因子之间的数量关系,建立各种数学模型来编制的。其图式模型是由等树高线、等直径线、最大密度线、等疏密度线和自然稀疏线五组曲线组成的,以数图的形式较为直观地表达林分生长与密度之间的数量关系。日本吉良夫存1953年发现的草木植物密度与生长之间的数量关系,是编制林分密度管理  相似文献   

10.
抚育间伐是森林经营管理的重要措施之一,辽西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确定合理的森林经营方式将是维持当地生态的重要工作。通过研究可知,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 Carr.)林的适度抚育间伐,土壤理化性质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和其它处理。说明适度的抚育间伐可改善辽西半干旱地区油松林下土壤肥力,保持林分的稳定,促进林分的生长。  相似文献   

11.
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是云南省的主要用材树种。为进一步研究和掌握云南松林分生长与立木密度间的数量关系,经营好我省的云南松林,合理利用林地生产力,确定林分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最适宜的立木密度,从而提高林分生长量,缩短培育期。我们针对滇中地区的自然特点及林分生长情况,应用林分密度这个可控变量和林分因子中可测定变量之间的联系,在引用国外吸取国内编制林分密度控制图的理论、方法的基础上,编制了该地区云南松林分密度控制图。林分密度控制图是以林分密度效应规律为基础,根据林分密度与林分各测树因子之间的数量关系,建立各种数学模型来编制的,  相似文献   

12.
辽西北地区实施森林分类经营以来,山地油松公益林经营一直以保护管理为主,忽视了规范的经营技术对公益林经营的重要意义。本文在总结归纳以往油松林经营技术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生产实践的要求,对本地区山地油松林抚育技术、低质低效林改造、更新采伐、封山育林等规范的经营技术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3.
掌握林分密度与生长之间的规律,提供不同立地条件、不同年龄阶段林分合理密度的数量指标,是营林生产中急待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此,我们根据国内外有关经验,结合本地区情况,编制了黄龙、乔山林区的油松林分密度管理图。林分密度管理图是森林定量间伐和生长预测的重要工具,可用于造林、抚育间伐设计和资源估测等方面。一、基本材料的收集和整理我们在黄龙、乔山林区测设各种立地条件、各年龄阶段的油松同龄纯林标准地共387块,其中人工林171块,天然林216块,  相似文献   

14.
林分密度控制图,是表达林分生长与密度之间数量关系的图具。它由林分的等树高线,等直径线,等疏密度线,最大蓄积量——密度线和自然稀疏线组成。在森林经营工作中主要用于林分的定量间伐,生长量预测预报和资源清查规划等方面。为了在次生林经营中准确确定各项作业措施类型,合理控制间伐强度。我们在中国科学院林业  相似文献   

15.
林分密度控制盘是改进密度控制图而成的一种先进营林工具。密控盘的编制方法是,基于树种等上层树高线、等直径线与经营指数线相关,按经营指数大小把设计的不同半径同心圆叠合在一个盘上。密控盘的数字简要清楚,精度高,且便于野外携带,为森林经营提供了科学的可靠的数据。  相似文献   

16.
林分密度管理图是日本林学家根据林分密度法则理论,以林分密度效应规律为基础,用密度与各测树因子之间数量关系建立数学模式来编制的。这个图式模型是由最大密度线、等直径线、等树高线、自然稀疏线、经营管理线等五组曲线构成。它们之间关系是以林分蓄积量为变量,以密度为自变量建立起各种数学模式集中在双对数纸上,便构成林分密度管理图。它是进行定量间伐、生长予测的重要工具;对森林资源的调查,造林设计和经营管理工作也能提供参考性数量指标。  相似文献   

17.
自然稀疏线是林分密度管理图中五组曲线之一。林分密度管理图是根据密度效应规律,用密度和各测树因子之间的数量关系,建立各种数学模型而编制的。自然稀疏线就是描述未经人工抚育间伐的林分的自然稀疏过程的数学模型,是笔者在编制铜鼓县杉木人工林林分密度管理图时推导并应用的,现提出供生产上参考。  相似文献   

18.
旱柳生长快,繁殖容易,生命力、适应性强,是我市汶河沿岸林地主要造林树种之一。在汶河沿岸14万亩有林地中,旱柳林面积达3万余亩,占21.4%,总蓄积量12万立方米,此林分多为中幼龄林。为了提高旱柳林生长量,缩短培育期,明确不同林龄,不同立地条件上林分密度,制定合理经营措施,编制了旱柳林分密度管理图,作为间伐、生长预测、资源清查和造林设计的依据。 林分密度管理图是以林分密度效应规律为基础,用密度与各测树因子之间相关关系所建立的数学模型编制的,是由最大密度线、等树高线、等直径线、经营管理线和自然稀疏线所组成。这五组线既独立,又相互联系,同时,均受着林分密度限制。 一、材料收集和整理 编表材料均是取自我市汶河沿岸现有旱柳林分。基本上代表着各种林分生长状况。蓄积量按标准木解析材料计算。标准地调查因子有平均树高、优势木树高、平均直径、单位面积株数、单位面积蓄积量等。计算时,  相似文献   

19.
一、经营计算图的提出经营计算图是在改进林分密度管理图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目前国内外的林分密度管理图均是由等树高线,等直径线,等疏密度线和自然稀疏线四组线列组成。在绘制等树高线和等直径线的问题上,我们认为有两点是值得改进的。其一,等树高线和等直径线由  相似文献   

20.
探讨了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在山杏林地栽植密度研究中的应用.以辽西地区山杏林为例,利用灰色关联分析计算评价因素权重,构造模糊综合评价模型.通过模糊综合评价对辽西地区山杏林分的不同密度生长结实情况分析得出,辽西地区山杏林在幼龄期以2 m×2 m经济效益最好;对20龄林分以2 m×3 m效益最佳,对于进入30 a的盛果期林分,密度为3 m×4 m经济效益最高.据此根据山杏生长特性,适地适树,创造良好的经济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