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0 毫秒
1.
【目的】香稻中香味的产生是由于水稻第8染色体上面Badh2基因的功能缺失而导致2-乙酰-1-吡咯啉(2AP)前体物质的增多,进而2AP积累使稻米产生香气。【方法】本研究利用Badh2基因开发的7个功能标记,针对豫南地区16份香稻品种进行了检测与分析。【结果】4份香稻品种属于第2外显子突变类型,2份香稻品种属于第4~5外显子突变类型,5份香稻品种属于第7外显子突变类型;并没有发现Badh2基因启动子区及第12~14外显子突变类型的香稻品种。【结论】通过Badh2基因功能标记的检测与分析,本研究鉴定了豫南香稻品种对应的突变类型,为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培育优质香稻新品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碳-14诱发水稻突变方向与诱变品种遗传背景,处理剂量和处理时期的关系,结果表明:碳-14诱发突变方向与诱发品种遗传背景呈逆相关,即早熟,矮秆的品种产生迟熟,高秆突变,迟熟,高秆的品种产生早熟,矮秆突变;熟期和株高中等的品种产生早熟和迟熟,矮秆和高秆双向突变,此外,突变方向还与处理剂量和时期有关。  相似文献   

3.
结合水稻品种改良,进行理化因素综合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新育出的品种比老品种有更多的形态突变。2.水稻种子经秋水仙碱预浸减轻了辐射生理损伤和遗传效应。3.从M_2和M_3代出现的突变型及其分离比例情况推断种胚原体细胞的突变机理:M_1代穗可以是由原胚单个突变细胞发育而成的异质穗——非嵌合体;M_1代穗也可以是突变细胞和非突变细胞共同发育而成的异质穗——嵌合体。一个突变穗行不但可以产生一种突变类型,而且可以产生二种或二种以上的突变类型;多种突变类型也可以由单一突变细胞所发育的穗产生。4。获得一个有希望的早熟突变品系。  相似文献   

4.
为了对安徽地方猪霍寿黑猪和引进猪种长白猪TLR4 基因进行多态性分析,采用PCR-SSCP结合PCR产物双向测序的方法研究了86头霍寿黑猪及44头长白猪2个群体共130个样本TLR4 基因外显子3部分片段的单核苷核多态性,并对检测到的突变位点进行群体遗传学分析。结果检测到1个突变C1027A,C1027A突变为错义突变。群体遗传学分析表明,该多态位点基因型的分布在霍寿黑猪和长白猪2个中外猪种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C1027A位点多态性在地方猪品种和引进品种间的差异,是否与品种抗病性有关,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采用PCR-SSCP技术及测序技术,研究了秦川牛、夏南牛、南阳牛、郏县红牛和鲁西牛五个牛品种THRSP基因第一外显子257 bp处C/G突变的遗传多态性及其与肉质性状的关系。结果显示,该位点引发THRSP基因第75位氨基酸发生同义突变,五个牛品种基因频率一致,多态信息含量以南阳牛最高,属于中度多态,其他牛品种属于低度多态。经χ2适合性检验,五个牛品种群体257C/G位点的突变均达到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关联分析结果显示,AA,AB基因型个体的胴体长、眼肌面积差异显著。该位点可能是影响胴体长和眼肌面积的突变位点或与之紧密连锁,可做为肉牛肉质选育的候选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6.
突变育种技术是运用中子、射线和离子等物理辐射因素亦或是空间环境诱变种子或是植物离体组织,最终获取有益突变体,极大的缩减育种周期,诱变育成品种数据库统计研究表明,到二零一六年五月份,全世界在200余种植物品种的基础上,已经有超过三千个突变品种,小麦突变体共有200余种,我国诱变小麦有164种,基于此,笔者针对小麦诱发突变技术育种研究进展进行了相应的分析,以下为详述。  相似文献   

7.
绵羊BMP15和GDF9基因多态性与产羔性能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采用PCR-RFLP和PCR-SSCP技术分别对骨形态发生蛋白15(BMP15)基因FecXG突变和FecXL突变、生长分化因子9(GDF9)基因外显子Ⅰ、外显子Ⅱ部分核苷酸多态性及其与小尾寒羊、中国美利奴(新疆型)绵羊多胎品系、肉用品系、体大品系、萨福克、无角陶赛特、中国美利奴(新疆型)和德国肉用美利奴产羔数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1)利用PCR-RFLP技术分析了小尾寒羊等8个品种BMP15 FecXG突变,在该位点未发现多态性;(2)利用PCR-SSCP技术分析了小尾寒羊等8个品种BMP15 FecXL所在区域的多态性,在BMP15基因存在G1047A转换,但并不引起BMP15氨基酸序列的改变,该突变与FecXL(G962A)不同,是在BMP15中新发现的一个突变。G1047A突变对小尾寒羊等7个品种的平均产羔数无显著影响;(3)在小尾寒羊等8个群体的GDF9外显子Ⅰ均未发现多态性;(4)在小尾寒羊等8个群体中发现存在G4突变,该突变对绵羊平均产羔数均无显著影响。以上结果提示:上述2个基因的4个分析区域不宜用于小尾寒羊等7个品种绵羊多羔性状的分子标记位点。  相似文献   

8.
绵羊产羔性状主效基因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BMPR-IB、BMP15、GDF9基因是影响绵羊多胎性状的主效基因,目前已经报道的多胎品种都是由于BMPR-IB基因的FecB突变,BMP15基因的FecXI和FecXH、FecXG,FecXB突变,以及GDF9基因的FecGH突变所造成的。还有一些品种未能确定主效基因和突变。本文综述了国内外研究现状,并提出应加强地方多胎品种的分子遗传机制研究,以有利于地方品种的保护和利用。  相似文献   

9.
适逢突变技术应用于植物遗传改良80周年之际,国际粮农组织和国际原子能机构(FAO/IAEA)联合署将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国际原子能机构总部主办“2008年国际植物诱发突变学术研讨会”。为了促进更多的中国科学家积极参与国际植物诱发突变学术活动,了解国际植物诱发突变技术的发展动态,加强与FAO/IAEA联合署的联系,中国农业生物技术学会作物生物技术分会将协办此次大会,并积极组织国内科学家参加。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1关于2008年国际植物诱发突变学术研讨会时间:2008年8月12~15日地点:维也纳国际原子能机构总部大会议题:自然突变、理化诱变及插入突变的分子遗传学与生物学;高通量突变筛选技术(TILLING及其它反向遗传学策略);诱发突变新技术(离子注入、航天诱变等);植物突变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鉴定与利用;植物突变新种质的创制与新品种培育;农作物抗病、抗逆、品质及营养性状的突变分析与相关基因发掘;重大突变品种的社会经济效益分析等。会议免收注册费。会议工作语言为英语。2参会有关事宜中国农业生物技术学会作物生物技术分会是本届会议的协办单位,经研究决定组团出席2008年国际植物诱发突变学术研讨会。具体要求如下:(1...  相似文献   

10.
以小麦条锈菌条中29号的6个突变菌株测定了我国18个重要抗源品种和31个后备品种的抗锈稳定性。结果表明,5个抗源高感5个突变菌株,3个抗源感染3~4个突变菌株、6个抗源感染1~2个突变菌株,7个抗源抗所有的突变菌株。这7个抗源在目前育种中有应用价值。31个后备品种中有些品种感染1~6个突变菌株,并对这些品种应用和推广前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孟猛  宗美娟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4):14942-14944
[目的]研究基于NDVI的气候突变对植被的影响。[方法]基于我国1982~2000年的NDVI与气候数据,利用Mann-kendall(MK)突变检测方法,检测气候突变和NDVI突变,从而讨论2种突变之间的联系。[结果]大面积的月平均温度和降水量的突变发生在1983年,而在1999年发生范围最小;植被大面积突变现象出现在1983和1984年。温度突变引起的NDVI突变现象比降水突变引起的次数多,降水量的突变并不是发生NDVI突变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小范围的温度突变很难在短期时间内对植被活动产生立即的影响,大范围的温度突变现象的发生将会对植被活动产生长期的影响。[结论]该研究为气候突变现象分析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利用10个高粱品种(9个酒用高粱品种和1个非糯性品种),在进行单籽粒粳糯性检测、淀粉含量测定的基础上,进一步对Waxy基因位点进行鉴定分析。结果表明,9个糯高粱品种糯性籽粒所占的比例基本上达到了100%;非糯性品种(BTx23)直链淀粉含量为13.83%,9个糯性品种的直链淀粉含量在0.18%~3.26%之间,与非糯性品种差异极显著;在所有糯高粱品种中有2个为wa突变类型,其余7个均为wb突变类型,非糯性品种属野生型(W)。  相似文献   

13.
本文是几年来诱变研究的总结。我们利用γ射线、快中子、热中子和叠氮化钠处理了矮秆齐、早熟三号和佚名三个品种的大麦种子,迄今已得到了8类突变(芒长、株高、穗型、穗部叶绿素缺失、蜡质、抽穗期、不育和裸粒等)18种突变体。研究表明它们大多属于单基因隐性突变,少数属于半显性突变。本文还阐明不同的遗传背景具有不同的诱变谱,隐性不足是普遍存在的,但多见于致死突变,在非致死的形态突变中较少;提出了克服突变基因多效性的几个途径。  相似文献   

14.
Pita是最早被定位的抗稻瘟病基因之一,并广泛应用于世界各稻区的抗稻瘟病品种选育中。研究不同地区水稻品种中Pita等位基因的类型及其对田间流行病原菌的抗性对于水稻抗病育种具重要意义。本研究选用17份辽宁地区粳稻品种,通过对供试材料的Pita等位基因进行测序,发现该基因在这些品种中只有两种类型(Pita-A,Pita-B),他们之间存在7个单碱基突变(SNP),未发现插入缺失突变,这些突变导致5个氨基酸发生变化,没有导致基因表达的提前终止;通过人工接种鉴定,发现含有Pita-A的水稻抗病率仅为20%,而含有Pita-B的水稻抗病率高达70%,表明Pita-B对辽宁地区稻瘟病菌具一定抗病性,但当将Pita-B克隆并转化于感病品种辽星1号时,转基因T0代植株对同样的病原菌仍表现感病,进而表明单独携带Pita抗病基因的水稻品种对辽宁地区稻瘟病菌抗性较差,在进行抗病品种选育时,需与其它基因聚合使用,以提高品种的广谱抗性。  相似文献   

15.
以27个鸡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目标捕获测序技术检测NFKB1基因SNPs位点多态性,分析鸡NFKB1基因的遗传效应;通过最大简约法进行系统进化树构建,探讨NFKB1基因的多态性与不同鸡品种的关系。结果表明:27个鸡品种的NFKB1基因上共存在233个突变位点,其中外显子存在6个突变位点,显示出丰富的基因多态性;外显子14上的SNPs位点特异性存在于隐性白羽鸡和AA鸡,并引起了相应的氨基酸变化,该位点可作为这一基因的特异性候选位点。同时,NFKB1基因在外来鸡品种与地方鸡品种、蛋用型与肉用型鸡品种间存在差异,为进一步研究不同鸡品种间的差异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6.
根据GenBank上已经公布的鸭生长素(Ghrelin)基因的DNA全序列(GenBank登陆号:EF613552)设计8对引物,通过PCR-SSCP和DNA测序方法寻找高邮鸭、金定鸭、北京鸭、建昌鸭、连城白鸭、攸县麻鸭、绍兴鸭及莆田黑鸭等8个国家级保护鸭品种Ghrelin基因单核苷酸突变位点.结果发现3个突变位点,分别为157 bp处9 bp的缺失、431 bp处T→C的突变、909 bp处A→G的突变(该突变引起了苏氨酸→丙氨酸的变化).北京鸭的等位基因A频率显著高于其他鸭品种;绍兴鸭的等位基因C频率显著高于其他鸭品种;攸县麻鸭等位基因E频率高于其他鸭品种;连城白鸭的等位基因A、C和E的频率均低于其他品种,反映了连城白鸭独特的种质特性.  相似文献   

17.
三系水稻保持系航天育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三系水稻保持系航天诱变突变株的育性变化情况。[方法]以籼型水稻单株纯系品种特B、湛B、双青B和II-32B的种子为材料,各品种取1/2种子进行航天诱变,余下1/2种子为对照,研究航天诱变突变株测交和回交后代的性状表现及遗传变异。[结果]4个保持系突变株测交后代可育花粉率变幅为0~25.6%,回交一代可育花粉率变幅为0~72.2%。各突变株测交后代自交结实率变幅为0~8.2%,突变株对不育系的不育性保持能力表现出一定的下降趋势;回交后代自交结实率与对照差异显著,II-32A×II-32B3-1的后代自交结实率最高,为33.4%。回交后代农艺性状与对照的差异比上一代更明显。[结论]三系水稻保持系航天诱变突变株回交后代的育性有较大变化。  相似文献   

18.
EMS对不同大豆品种M2代农艺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吴秀红 《农学学报》2012,2(5):29-31
为了明确甲基磺酸乙酯(EMS)对不同大豆品种的诱变效果,利用0.5% EMS溶液处理4个大豆品种种子,对M2代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变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品种的农艺性状均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异,分枝数的变异系数最大,其次为单株粒数、单株荚数和单株粒重,而株高和主茎节数的变异系数较小,但在早熟品种当中这些变异大多达到显著水平,而在晚熟品种中均未达显著水平。从熟期的变异来看,各品种都诱变出早熟或晚熟的变异株,总的熟期变异株比例达43.1%,且早熟突变比例(24.6%)大于晚熟突变(18.5%),但在早熟品种中无论是早熟突变还是晚熟突变的比例都大于晚熟品种。  相似文献   

19.
【目的】类胡萝卜素裂解双脱氧酶基因(Carotenoid Cleavage Dioxygenases 4,CCD4)控制桃果肉颜色(白/黄),CCD4存在3种等位基因。本研究利用Indel、SSR荧光标记毛细管电泳及SNP鉴定等基因分型技术分析我国主要桃黄白肉品种(系)中CCD4等位基因的差异,为主要黄/白肉品种(系)的基因型鉴定、亲本选配和选择相应的分子标记对不同来源子代的果肉颜色进行鉴定奠定基础。【方法】利用已经报道的桃不同果肉颜色中CCD4等位基因3种突变类型,合成不同引物进行PCR扩增,LTR反转录转座子插入突变经1%的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CT单元重复的PCR产物在ABI3730XL测序仪上进行SSR荧光标记毛细管电泳检测,SNP标记经Sanger测序后利用ContigExpress软件分析CCD4等位基因的碱基替换(A→T)。综合以上结果,统计每份材料中CCD4等位基因的突变类型与果肉颜色的一致性。【结果】通过对不同来源的122份桃品种(系)材料进行基因型分析,发现CCD4发生LTR反转录转座子插入突变材料的基因型共有31份,占总材料的25.4%,其中纯合插入突变材料的片段扩增长度为729 bp,共有8份,占总突变的25.8%;CCD4发生微卫星重复序列突变材料存在2 bp的插入,扩增片段长度为179 bp,该类型共有68份,占总材料的55.7%,其中纯合插入材料25份,占总突变的36.8%;CCD4发生A→T碱基替换突变的材料较少,仅有1份,占总材料的0.82%,实际应用中可以不考虑该种类型。CT和LTR插入的两种突变类型的黄肉品种(系)有7份,占总材料的5.7%。研究结果表明,LTR反转录转座子插入突变和微卫星序列重复突变是黄肉桃中CCD4等位基因的主要突变类型。其中CCD4发生一种纯合突变或两种杂合突变桃品种(系)为黄肉类型,分子标记鉴定结果与调查的122份桃品种(系)黄白肉表型性状完全一致,准确率为100%。【结论】采用分子标记明确了122个桃品种(系)黄/白肉性状的基因型,为不同亲本组合子代表型鉴定的标记类型选择提供了技术支撑,为建立桃种质材料黄/白性状的分子辅助育种体系和黄肉桃的选育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EMS诱导水稻中花11突变体的筛选和鉴定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用化学诱变剂甲基黄酸乙脂(Ethyl metbane sulphonate简称。EMS)对粳稻品种“中花11”进行诱变处理,以构建突变体库。结果表明:0.5%EMS溶液处理的水稻种子,再经0.5%和0.7%EMS溶液复合处理,发生突变的频率为12.4%,复合处理的诱变效果优于一次性处理。EMS诱变产生的突变体,后代发生分离的基因数量少,稳定性较好,但不同的株系所产生的突变类型丰富。EMS诱变产生的主要突变类型有:穗部形态突变、籽粒形态突变、茎秆形态突变、叶片性状突变、育性突变及熟期突变等。通过近四年的诱变、筛选,已鉴定EMS诱变产生的突变体861份;同时对部分突变性状如簇生穗、树稻等进行了遗传分析试验;另外在M3筛选到一个生产上能推广使用的水稻突变新品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