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通过血常规,血清钙,无机磷,碱性磷酸酶活及其同工酶酶谱,尾椎X线检查等方法,在北京市郊区某农场,选出10头健康成年黑白花乳牛作为对照组,10头骨软病乳牛作为试验组。分别对其肝功能,血清维生素D3,25-羟维生素D3(25-OH-D3)和1,25-双羟维生素D3(1,25-(OH)2-D3)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骨软病乳牛血清硫酸锌浊度及γ-球蛋白明显高于健康水平(P〈0.05和P〈0.01),而血清  相似文献   

2.
从北京某农场选取5头骨软病乳牛作为试验组,5头健康乳牛作为对照组,然后进行了血常规,血清学检测。结果表明,试验组乳牛血清钙水平呈下降趋势;血清无机磷水平显著下降。知清AKP活性显著升高,其同工酶特征性酶谱中骨带染色谱宽变深;血清维生素D3活性代谢产物(25-OH-D和1,25-(PH)2-D3)均显著下降;血清骨钙素(BGP)水平极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3.
乳牛口服过量维生素A对维生素D3及钙磷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北京郊区某农场选取10头健康成年黑白花乳牛,随机分为试验(5头,每周每头口服维生素A100万单位)和对照(5头,不作任何处理)两组。8周以后检测发现,试验组血清钙和无机磷水平呈下降趋势;尾椎骨皮质变薄,密度下降,呈现骨质吸收现象;血清碱性磷酸酶显著下降(P<0.05);其活性代谢产物25-羟维生素D3(25-OH-D3)极显著下降(P<0.01);1,25-二羟维生素D3[1,25-(OH)2-  相似文献   

4.
乳牛口服大量β-胡萝卜素对维生素D3及钙磷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6头健康成年荷斯坦乳牛被随机均分为2组。试验组牛第1周每头口服β-胡萝卜素23.0g,以后每周每头口服11.5g,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试验期共8周。结果表明,试验组乳牛血清钙及无机磷水平呈下降趋势;血清维生素D3活性代谢产物25-OH-D3和1,25-(OH)2-D3均呈现明显下降;至第5周末,血液β-胡萝卜素水平最高,25-OH-D3水平下降非常明显。据此认为,乳牛对β-胡萝卜素的吸收存在一阈值,大剂量的β-胡萝卜素进入机体,可能直接干扰维生素D3的羟化,使其活性代谢产物呈下降趋势,但由于吸收阈值的存在,其对维生素D3和骨骼钙磷代谢的干扰作用可得到一定程度的减缓。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乳牛骨代谢病的发病机理,测定了骨代谢病乳牛血清1,25-二羟胆钙化醇(DHCC)以及维生素D、羟脯氨酸的含量,并测定了肝、肾功能。结果表明,骨代谢病乳牛血清中维生素D含量升高,DHCC降低,羟脯氨酸降低,肝功能未见异常,肾功能发生了某些变化等。由此认为,乳牛骨代谢病是由肾功能障碍致维生素D转变为DHCC过程受阻,使DHCC含量降低引起的。其实质是骨基质分解降低,骨晶体即骨盐减少性疾病。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乳牛骨代谢病的发病机理,测定了骨代谢病乳牛血清1,25-二羟胆钙化醇(DHCC)以及维生素D、羟脯氨酸的含量,并测定了肝、肾功能。结果表明,骨代谢病乳牛血清中维生素D含量升高,DHCC降低,羟脯氨酸降低,肝功能未见异常,肾功能发生了某些变化等。由此认为,乳牛骨代谢病是由肾功能障碍致维生素D转变为DHCC过程受阻,使DHCC含量降低引起的。其实质是骨基质分解降低,骨晶体即骨盐减少性疾病。  相似文献   

7.
25羟胆钙化醇对鸡的营养生理学作用麻益良(化工部饲料添加剂技术开发服务中心)何瑞国(华中农业大学畜牧兽医学院)25羟胆钙化醇(英文名为25-Hydroxychole-calciferol,简写为25-OH-D3)是维生素D3(VD3)在动物机体内代谢...  相似文献   

8.
1998年10月至1999年3月,在宁夏吴忠宁兰奶牛繁殖场,对试验组(n=15)乳牛按每100kg混合精料添加含Ge^132促长素1.5kg,对照组(n=15)添加畜禽用微量元素添加剂,共饲喂182d。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每头乳牛多产奶25.5kg,可提高血清GSH-PX、CuZn-SOD的活性,降低血清MDA的含量,提高全血Ge^132、Se、Zn、Cu的含量,提高乳牛越冬抗春乏的能力及繁殖性能  相似文献   

9.
在枯饲期间(春季),对选取的10头健康荷斯坦乳牛,测得其血清维生素A和β-胡萝卜素的浓度分别为274.38±95.93μg/L和139.16±110.83μg/L,二者呈显著性正相关(r=0.36,P<0.05)。之后,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5头,一组作为实验组,每周每头乳牛口服维生素A100万U,另一组作为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8周以后检测发现,2组乳牛血清维生素A和β-胡萝卜素的浓度显著高于枯饲期(P<0.05),试验组乳牛血清维生素A和β-胡萝卜素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乳牛血清维生素A和β-胡萝卜素之间显著性正相关(r=0.43,P<0.05)。据此说明:(1)乳牛血清维生素A和β-胡萝卜素在测定的这2个时期内有一定的相关性;(2)乳牛口服大量的维生素A影响β-胡萝卜素的吸收和代谢;(3)饲料的季节性变化可影响乳牛血清维生素A和β-胡萝卜素的水平。  相似文献   

10.
35周龄海兰种蛋鸡150只,随机分成5组,每组30只,第Ⅰ、Ⅱ、Ⅲ、Ⅳ组于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β-羧乙基锗倍半氧化物(Ge-132)50、100、150、200mg/kg,第Ⅴ组作为对照组,只喂基础日粮。持续饲喂25d。于试验前及试验后第5、10、15、20日分别测定血锗含量、血清SOD活性、全血GSH-Px活性以及血清LPO含量。试验结果:(1)第Ⅰ~Ⅳ组鸡血锗含量比对照组(Ⅴ)显著增多(P<0.01),而第Ⅰ~Ⅳ组间未见明显规律性剂量依赖关系;(2)第Ⅰ~Ⅳ组鸡血清SOD活性和全血GSH-Px活性比对照组(Ⅴ)明显增强,而血清LPO含量却显著降低(P<0.01);(3)血锗含量与血清SOD和全血GSH-Px活性呈正相关(r=0.463和0.529),而与血清LPO含量呈强负相关(r=-0.751)。试验结果表明,Ge-132能明显地增强鸡体抗氧化系统功能。  相似文献   

11.
实验研究了不同投喂方式下,牙鲆口服A3α-PG(A3α肽聚糖)对其血清及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dismutase,SOD)、酸性磷酸酶(Acidphosphatase,ACP)及碱性磷酸酶(Alkalinephos-phatase,AKP)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投喂方式对各组织(肝脏、肾脏、肌肉、粘液)中的SOD、ACP和AKP的诱导能力各异。各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不同投喂方式下对SOD的影响,在肝脏、肾脏、肌肉中未见显著差异(P>0.05);而粘液中的SOD活力在“连续”组“、1+1”组和“4+3”组上升较快,其值约为对照组的两倍,差异显著(P<0.05)。ACP活性在肝脏中以“连续”组和“1+1”组诱导力最强,其与对照组“、4+3”及“7+7”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而肾脏和肌肉中ACP活力在实验中未表现出差异显著性(P>0.05)。AKP活力在肌肉与粘液中各饲喂频度下未见明显差异;而仅在肝脏与肾脏中表现出对AKP的增强作用,尤以“连续”组和“1+1”组最为明显(P<0.05)。就不同口服方式下,A3α-PG对牙鲆血清中酶活的影响,其诱导能力是有限的,SOD和AKP在血清中的水平均未见明显提高,各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基本持平。ACP活性也只在“1+1”方式下有较大提高,并显现出与对照及其它各组之间的差异显著性(P<0.05)。此次实验结果显示,A3α-PG作为一种天然的免疫多糖,能对牙鲆体内氧化酶与水解酶系统产生积极的调理作用,但其作用效果并非以不间断的连续刺激好,而是存在一个较为合适的刺激频度及投喂方式的选择。从实验的总体结果来看,对以上3种酶的调节力以“1+1”和“4+3”方式为好。  相似文献   

12.
天祝白牦牛乳中酶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不同放牧地和季节的天祝白牦牛乳的淀粉酶(AMS)活性,均不随地点的变化而呈现差异显著性(P〈0.05)。岱乾的牦牛乳中GSH—PX活性显著高于南泥沟牦牛乳(P〈0.05)。AKP活性在五月份显著低于一月和八月份。  相似文献   

13.
对新西兰白兔、加利福尼亚兔、布列塔尼亚兔 (A系 )、齐卡兔 (G系 )、布列塔尼亚兔 (A系 ,♂ )×加利福尼亚兔 (♀ )、布列塔尼亚兔 (A系 ,♂ )×新西兰白兔 (♀ )、齐卡兔 (G系 ,♂ )×加利福尼亚兔 (♀ )、齐卡兔 (G系 ,♂ )×新西兰白兔 (♀ ) 1 0 0日龄血浆碱性磷酸酶 (AKP)活性 ,及其与1 0 0日龄体重、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齐卡兔 (G系 )、齐卡兔 (G系 ,♂ )×新西兰白兔 (♀ )、布列塔尼亚兔 (A系 )血浆 AKP活性显著高于其他 5个品种 (或组合 ) (P<0 .0 5) ,其他 5个品种 (或组合 )间血浆 AKP活性差异不显著 (P>0 .0 5)。 8个品种 (或组合 )血浆AKP活性与 1 0 0日龄体重、平均日增重均呈正相关 ,总相关系数达极显著水平 (P<0 .0 1 ) ;与料重比均呈负相关 ,但不显著 (P>0 .0 5)  相似文献   

14.
季节和胎次对白牦牛乳中酶活性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吸光光度法测定了不同季节和胎次的天祝白牦牛乳中酶的活性.结果表明:在5月份,碱性磷酸酶(AKP)和乳酸脱氢酶(LDH)活性显著低于1月份和8月份,酸性磷酸酶(ACP)和黄嘌呤氧化酶(XOD)活性在1月份、5月份和8月份之间不具有差异显著性(P>0.05).AKP在第一胎活性最大,第二、三、四和五胎均显著低于第一胎,但此几胎间差异不显著(P>0.05);前三胎LDH活力较强,显著高于第四、五胎(P<0.05);ACP和XOD不因胎次发生显著变化.说明季节所导致的牧草营养状况与AKP和LDH活性成正相关,但不影响ACP和XOD的活性;AKP第一胎活力最大,之后较平稳,LDH的活性前三胎较强,之后显著下降,胎次的变化不影响体内ACP和XOD的活性,可能是由于ACP和XOD在体内较稳定.  相似文献   

15.
血浆BGP、AKP对笼养蛋鸡骨质疏松症的诊断学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180只19周龄伊莎笼养蛋鸡随机均分为对照(A)、低钙Ⅰ(B)、低钙Ⅱ(C)和低钙Ⅲ(D)4组,分别饲喂钙含量为3.55%,2.50%,2.05%和1.27%的日粮,定期检测血浆骨钙素(BGP)、碱性磷酸酶(AKP)、钙及无机磷含量,观察低钙日粮诱发蛋鸡骨质疏松症的情况.结果显示,BGP和AKP随日粮钙含量降低而升高,A,B,C和D组BGP分别为0.625±0.377,1.393±0.204,2.171±0.230和4.266±1.427,组间差异极显著(P<0.01);AKP分别为39.49±30.68,52.44±15.09,64.61±29.23和74.42±21.58,仅A与B,C和D组差异显著(P<0.05).BGP来源简单,各组变异程度小,而AKP来源复杂,各组变异程度较大,可作为笼养鸡骨质疏松症的诊断生化标志物,但BGP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比AKP好.血浆钙随日粮钙含量降低而降低,组间差异多数极显著(P<0.01);血浆无机磷平均值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在低钙情况下,部分血浆钙、磷从骨骼中动员出来,故测定血浆钙、磷诊断蛋鸡骨质疏松症意义不大.  相似文献   

16.
中草药添加剂对中华绒螯蟹生长及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以河蟹作为研究对象,在蛋白含量为35%与38%的两种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5%的中草药,并监测其生长性能及生化指标。结果显示:蛋白含量为38%的2号基础饲料对河蟹的促生长效果最优,中草药添加组对河蟹的生长性能并无显著性作用,但是添加中草药后,显著提高了河蟹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并降低了碱性磷酸酶(AKP)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试验结果证实,添加中草药饲料可有效地提高河蟹机体的非特异性及抗氧化水平。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采用玉米淀粉—大豆分离蛋白半结合型饲粮,研究了不同小麦麸水平(0.8,16,24,32,40%)蛋用雏鸡全血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血清碱性磷酸酶活力变化情况,结果表明①小麦麸水平为24、32、40%的试验组雏鸡全血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小麦麸水平为8、16%组低于对照组(P<0.05)。②各试验组间血清碱性磷酸酶活力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酶花鹿血清羟脯氨酸、碱性磷酸酶活性年周期变化的研究结果表明:血清的羟脯氨酸含量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变化,生茸期均极显著地高于非生茸期(P<001)。血清的羟脯氨酸含量(X)和碱性磷酸酶活性(Y)在年周期变化上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其回归方程为Y=5.34X+13.26(r=0.55,n=25)。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研究了经膨化、纤维素酶、碱、酸处理的小麦麸对蛋雏鸡全血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血清碱性磷酸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各处理组间全血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差异不显著(P>0.05);2.经纤维素酶、酸、碱处理的麦麸组,血清碱性磷酸酶活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膨化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血清碱性磷酸酶活力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20.
饲料锌水平对肉用仔鸡肝脏中含锌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选择10日AA肉用仔鸡300只,随机分成6组,每组50只。第一组为对照组,饲以含锌30mg/kg的玉米~豆饼基础日粮,其它五组依次含锌60、110160、210和260mg/kg。至50日龄时,测肝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乳酸脱氢酶(LDH)、谷丙转氨酶(GPT)、碱性磷酸酶(AKP)的活性和肝组织中的含锌量。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SOD活性随饲料锌水平的提高基本不变,LDH、AKP、GPT活性及锌含量随饲料锌水平的提高而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