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种植实践调查,把上茬小麦下茬葱改为上茬土豆下茬葱的种植模式,可使种植效益翻一番,由原来的每亩2000元左右达到4000元左右。栽培技术措施如下。⒈土豆种植为减少病害提高产量,最好选用脱毒种薯(如费乌瑞它、荷兰7号、鲁31“1“号等)。提前1个月暖种催芽,惊蛰前后足墒播种,播前亩施优质农肥3~4立方米、15%硫酸钾复合肥50千克,耕翻整地,耙匀耙细。按大行距80厘米、小行距40厘米、株距20厘米种植,亩株数5000株左右。播后覆膜,一膜盖双行。  相似文献   

2.
1982年,金县四十里公社东三十里大队第三生产队地覆膜盖土豆0.83亩,亩产5951.8斤,比相同条件下0.17亩不覆膜土豆亩产3817.6斤增产55.6%。覆膜栽培主要好处是:1.地温高、出苗早。从3月20日播种到4月13日的25天调查,覆膜的10厘米累计地温是347.9℃,日平均地温13.9℃,比不覆膜增加79.9℃,日平均地温提高3.2℃。由于覆膜地温高,土豆生根发芽快,出苗、现蕾、开花和结薯也早,覆膜土豆4月11日出苗,比不覆膜提早16天;5月7日现蕾,比不覆膜提早13天;5月15日开花,比不覆膜提早13天。2.上市早、收入多。覆膜土豆6月20、25、30日分三次收获(比普通栽培提早一个月左右),平均单价0.13元,覆膜亩产值777.65元,扣除地膜、除草剂费用为737.65元,比不  相似文献   

3.
不同覆膜栽培模式对土壤水分及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充分挖掘旱作区增产潜力,有效提高水土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开展了不同覆膜栽培模式对土壤水分及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收获期,以秋季全覆膜栽培模式土壤含水量最高,露地种植模式土壤含水量最低。不同覆膜栽培模式对玉米生育期的影响比较明显,在玉米生长发育的各个时期,株高、叶片数、茎粗均为露地种植模式较其他模式低,且差距较大;各覆膜栽培模式产量差距很大,秋季覆膜处理产量较露地种植高314.70%。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以花育52为供试品种,设4种种植模式,研究不同种植模式对花生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覆膜起垄种植模式下农艺性状表现较好,能显著提高花生产量,花生产量最高;其次是覆膜培土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5.
在风沙半干旱区设置4种花生种植模式(大垄双行覆膜、大垄双行裸地、大垄三行、单垄),以花生品种"阜花17号"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种植模式对花生土壤酶活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花生大垄双行覆膜种植能显著提高土壤脲酶与蛋白酶的活性,大垄双行覆膜与大垄三行种植模式产量较高。因此,大垄双行覆膜与大垄三行种植模式较适宜本地区。  相似文献   

6.
孙巍 《农业科技通讯》2014,(10):116-117
在风沙半干旱区设置四种花生种植模式(大垄双行覆膜、大垄双行裸地、大垄三行、单垄),以花生品种"阜花17号"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种植模式对花生土壤酶活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花生大垄双行覆膜种植能显著提高土壤脲酶与蛋白酶的活性,大垄双行覆膜与大垄三行种植模式产量较高。因此,大垄双行覆膜与大垄三行种植模式较适宜本地区。  相似文献   

7.
土豆适应性强,甚至在一般作物不宜栽培的条件下也可种植,且生长期短,栽培技术简易,能与多种作物套种,提高复种指数。邢台市近几年发展了棉花与土豆间作套种高效种植模式,起到了以土豆保棉,以棉促土豆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覆膜处理对恩施地区超稀植模式种植油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每平方种植1株油菜(Brassica napus L.)的超稀植模式种植油菜并进行覆膜处理,可适当提升油菜的株高,提升抗倒伏能力,对油菜冠幅、分枝角度、茎粗等性状没有明显影响。但覆膜种植油菜对油菜子品质有一定的负面影响,覆膜种植后,油菜子中芥酸含量、硫代葡萄糖苷含量、蛋白质含量都有所升高,含油率下降。综合分析认为,超稀植模式下覆膜种植油菜不是较好的种植方式。  相似文献   

9.
2013年,由磁县农牧局和磁县禾下土种植业专业合作社共同承建的磁县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观台),采用国内最先进的起垄、覆膜、播种、施肥、施药综合一体的机械化种植与和现代农艺技术,试验示范了120亩脱毒马铃薯与脱毒甘薯连作种植模式获得成功,亩产土豆2500公斤、夏红薯1800公斤,亩效益6000元以上,如用作种薯亩效益近万元。现将栽培技术概括总结,供各地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10.
河北省玉田县大安镇农民在土豆种植上从过去跟着别人转,变成了跟着市场变。他们根据市场的需求,采取铺膜加拱棚的温室种植模式,大大缩短了土豆的生长周期,土豆产量高,成熟提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不同种植模式对花生产量的影响,以豫花9326为供试品种,采用麦套、麦后直播起垄喷施液态膜、麦后直播起垄覆膜三种种植模式。试验结果表明,麦后直播起垄覆膜、麦后直播起垄喷施液态膜种植均较麦套种植增产,麦后直播起垄覆膜增产最多。  相似文献   

12.
籽用南瓜、角瓜是黑龙江省农垦总局红兴隆分局近些年种植结构调整后的主要经济作物。种植方法上,在经历了垄垄种、大小垄间隔覆膜定向栽培、大垄双行覆膜混作玉米的发展过程后,又开发了利用机械进行大垄行间覆膜、精量点播一次性作业的省时、省事、省力、精准的大垄垄上行间覆膜栽培模式,较不覆膜常规栽培增产20%以上,大板率提高10个百分点以上,提早成熟10d以上。  相似文献   

13.
棉花与土豆(马铃薯)间作套种一般每667平方米收籽棉300千克,土豆1500~2000千克,在棉花产量基本不受影响的情况下,土豆产值1500~2000元。其技术要点如下。一、种植模式。采取2行土豆1行棉花,130厘米1带的种植模式。如用120厘米宽的地膜,可一膜两用,即膜上两  相似文献   

14.
近年,麦—莱—薯—棉—姜种植模式.在湖北荆州地区部分棉田种植证明,该模式可亩产小麦250千克、小白菜750千克、土豆1000千克、棉花皮棉80千克~100千克、生姜400千克,比传统棉麦两熟种植方式的效益约高2倍~3倍。该模式不仅充分利用土地、季节、时间和劳力,还能有效增加单位面积的整体经济效益。本模式中的土豆、小白菜和生姜等产品,足日常不可缺少的蔬菜,上市后不愁销路,棉姜套种可以减少棉田病虫害有利于棉花高产,模式中的几种  相似文献   

15.
定西旱作区马铃薯覆光-生物双降解膜种植模式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马铃薯品种青薯9号为指示品种,在定西旱作区利用光-生物降解膜进行马铃薯不同种植模式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大垄微沟覆膜种植的马铃薯折合产量最高,为54 850 kg/hm2,较对照无垄平作增产32.6%;单株块茎重最重、单株块茎数最多,大薯率最高,为70.7%。综合考虑认为,在定西旱作区马铃薯生产中,宜选用光-生物降解膜进行大垄微沟覆膜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16.
垄上微沟覆膜种植作为一种新型的种植技术在干旱区半干旱区马铃薯种植上得到了大面积的推广应用,对于探索干旱半干旱地区马铃薯增产栽培方式,促进马铃薯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就推动干旱半干旱地区马铃薯垄上微沟覆膜种植模式的种植优势进行分析,提出了推进马铃薯秋覆膜垄上微沟种植的对策建议,为提高马铃薯高效种植模式的规范化程度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正>棉花与土豆(马铃薯)间作套种一般每667平方米收籽棉300千克,土豆1500~2000千克,在棉花产量基本不受影响的情况下,土豆产值1500~2000元。其技术要点如下。一、种植模式。采取2行土豆1行棉花,130厘米1带的种植模式。如用120厘米宽的地膜,可一膜两用,即膜上两  相似文献   

18.
[目的]明确不同土壤质地及种植模式对花生品质的影响。[方法]设砂土、两合土、黏土3种不同土壤质地和麦垄套种、麦后起垄和麦后起垄覆膜3种种植模式。[结果]黏土上种植花生脂肪含量、亚油含量最高,砂土上种植花生蛋白质含量、油酸含量和O/L比值最高;不同种植模式中脂肪含量麦垄套种﹥麦后起垄﹥麦后起垄覆膜,蛋白质含量麦后起垄覆膜﹥麦后起垄﹥麦垄套种,且麦后起垄覆膜种植使花生的蛋白质含量和油酸含量增加,亚油酸含量下降,O/L比值提高。[结论]不同土壤质地和种植模式对花生品质的影响较大,应该根据不同的生产目标,选择不同的土壤质地及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19.
少耕穴灌聚肥节水种植模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选择在长治县北张村进行了穴灌施肥覆膜播种;施肥覆膜播种;人工穴灌施肥覆膜播种;施肥播种;常规播种等五种节水模式的种植试验,筛选出少耕穴灌聚肥节水种植技术,是集节水、节肥、高效、低耗的一种机械化种植模式,可以在山西省广大干旱、半干旱地区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在辽西风沙半干旱区设置4种花生种植模式,以花生品种"阜花17号"为材料,研究不同种植模式对花生生理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坐畦双行覆膜种植模式的LIA、干物质积累等生理性状表现相对较好,能显著提高花生产量。其次是垄上双行单粒交错裸地种植模式。因此,坐畦双行覆膜种植与垄上双行单粒交错裸地种植模式较适宜本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