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为了准确地预测未来原木进口量,利用已知中国进口原木数据,使用灰色模型GM(1,1)模型以及最小二程法多项式拟合的经验公式对1993-2013年的国内原木进口数据进行预测,通过预测值与实际值的对比,分析两组预测模型的准确性。结果表明:基于GM(1,1)模型的预测结果,在RMSE、MAE、MAPE三个指标上均优于基于最小二乘法函数拟合的预测方法。利用GM(1,1)模型预测2014和2015年国内原木进口量分别是4 170.58万和4 358.99万m3。  相似文献   

2.
利用2015年西昌市二类调查数据和2014年遥感影像数据,选择最小二乘法、基于AIC准则的逐步回归法、主成分法和偏最小二乘法分别建立云南松蓄积量线性回归模型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4种模型均为显著回归关系,除最小二乘法外,3种模型中的自变量T检验与因变量均显著相关。2)最小二乘法易导致模型自变量产生共线性,其他3种方法可有效消除共线性影响。3)模型综合评价由高到低为:偏最小二乘法逐步回归法主成分法线性最小二乘法,通过预留样本进行检验,精度由高到低为:偏最小二乘法逐步回归法为线性最小二乘法主成分法。综合分析认为,偏最小二乘法和逐步回归法综合效果最优,结果可为今后准确、高效地估测森林蓄积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将灰色模型GM(1,1)、最小二乘法和拓扑模型相结合,提出了一种灰色拓扑改进预测算法。用此算法对我国人均生活消费能源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证明灰色拓扑改进预测算法更加准确。  相似文献   

4.
对陕西省生猪及猪肉生产进行准确预测,力求避免盲目扩大或缩小生产规模给陕西省生猪产业造成经济损失是本文的研究主题。首先,利用1999~2008年陕西省生猪及猪肉生产的相关数据,对其生猪及猪肉生产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其次,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了不同维的常规GM(1,1)模型群,根据不同维预测模型的相对误差优选出基础GM(1,1)模型,并建立了灰色新陈代谢GM(1,1)模型,对陕西省未来五年的生猪及猪肉生产进行了预测;最后得出结论并提出适应陕西省生猪及猪肉生产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采用1979~2008年肇庆地区近30年的降水资料,根据《干旱评估标准》,确定肇庆干旱的灾变数据序列,建立GM(1,1)模型,采用最小二乘法求解参数a、b,得到肇庆地区GM(1,1)数列预报模型。经后验差方法检验,预测精度为"好"等级,故可用该模型对肇庆地区未来20年可能发生干旱的年份进行预测。预测结果显示,肇庆地区将在2009~2010、2013~2014、2018~2019、2022~2023、2028~2029年期间发生干旱。  相似文献   

6.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预测时,其参数的选取大部分只依赖于人工经验,无法实现自适应寻优,阻碍了其学习与泛化能力。针对该问题,采用灰狼优化算法对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参数寻优,以1978—2016全国红枣产量数据为研究对象,利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最优参数对红枣产量数据进行拟合与预测。为避免过拟合现象,将1978—2007和2013—2016年数据分别作为模型的训练与预测数据,2008-2012年数据用于交叉验证,同时为检验该模型的预测性能,将其与ARIMA模型的预测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实证分析表明,基于灰狼优化算法的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模型预测的平均相对误差小于ARIMA模型预测的平均相对误差,其可适用于红枣产量的预测,也进一步表明灰狼优化算法对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参数优化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基于近红外技术的落叶松木材密度预测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近红外光谱对落叶松(Larix gemelinii Rupr)样品密度进行了研究,分别运用偏最小二乘法及主成分回归建立预测模型,并用建立的模型分别对每一个样品进行了预测。基于偏最小二乘法的校正模型及验证模型相关系数分别为0.964和0.918,校正标准误差及预测标准误差分别为0.016和0.021,模型预测值与实测值决定系数为0.93;主成分回归模型中,校正模型及验证模型相关系数分别为0.954和0.911,校正标准误差及预测标准误差分别为0.017和0.023,模型预测值与实测值决定系数为0.91。研究表明:基于主成分回归法与偏最小二乘法的近红外光谱分析建模,都可以实现对落叶松木材密度的有效预测,但相比较而言,偏最小二乘法略优于主成分回归法,所建立的模型对落叶松木材密度预测更加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8.
西非海域包括中东大西洋和东南大西洋两个渔区,是全球重要的渔业生产区域,科学预测其未来渔获量变化趋势,有利于该海域渔业资源的科学管理和开发。根据2000—2020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提供的渔获量数据,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和灰色预测理论,分别分析了影响中东大西洋和东南大西洋总渔获量的主要渔获类别,建立多种 GM (1,N)模型并进行比较分析,同时利用2018—2020年渔获量数据进行验证,获得最优GM(1,N)模型预测2021—2025年中东大西洋和东南大西洋总渔获量。本研究分析发现两海域最优预测模型均为GM(1,6),模型预测值与原始值的灰色关联系数均最大,分别为0.825和0.867,平均相对误差均为最小,分别为2.705%和1.734%;2018—2020年渔获量预测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4.63%和8.24%;2021—2025年中东大西洋和东南大西洋总渔获量预测值分别为497.67~588.79万t和138.20~147.41万t。研究认为,中东大西洋总渔获量在十四五期间最多增长约为48万t,增长幅度较小,建议加强资源养护、管控捕捞规模,制定和实施禁渔期等有效管理养护措施,建立科学合理渔业合作机制;东南大西洋总渔获量呈平稳波动状态,建议加强重点鱼种的养护管理,深化区域渔业合作,适当扩大捕捞海域范围,实现渔业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9.
基于近红外光谱无损检测的水果品质定量分析与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近红外光谱原理、检测技术及特点,利用近红外光谱检测漫反射技术在水果品质检测方法上的定量分析进行了深入系统研究.在光谱数据预处理上平滑和导数法最常见.建立模型以偏最小二乘法较常见.以遗传算法结合偏最小二乘法、小波分析结合偏最小二乘法等为代表的建模方法,其测量精度有所提高.模型优劣评价指标主要以相关系数(R)、校正集标准偏差(RMSEC)和预测集标准偏差(RMSEP)等参数决定.最后对相关研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0.
范菲菲 《河南农业》2012,(22):61-62
在平稳性时间序列判定的基础上,对GDP增长率建立适当的ARMA(p,q)模型,根据样本自相关函数和偏自相关函数,可以判定河南省GDP增长率的时间序列模型为AR(1),即该模型的模型阶数为1。对AR(1)分别进行YuleWalker方程估计和最小二乘法估计,确定两模型均可用作随机时间模型分析。分析结果显示,通过最小二乘法估计的模型能够更好地用于预测。预测显示,河南省GDP增长在未来仍会持续,只是增长率会逐步下降。  相似文献   

11.
文章基于灰色系统理论,根据2014—2019年全国、北京、河北、河南和山西的猕猴桃市场价格变化,建立了GM(1,1)预测模型,对猕猴桃价格进行分析预测。结果显示,灰色预测模型GM(1,1)适用于猕猴桃价格预测,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全国和这4个省(市)的猕猴桃价格呈现周年波动和下降趋势。在不采取干预措施前提下,预计到2020年,全国、北京、河北、河南和山西的猕猴桃平均价格分别为8.96元/kg、11.18元/kg、8.13元/kg、5.21元/kg和8.65元/kg;到2021年,全国、北京、河北、河南和山西的猕猴桃平均价格分别为8.99元/kg、11.58元/kg、8.32元/kg、5.31元/kg和9.05元/kg。  相似文献   

12.
基于灰色新陈代谢模型的我国棉花产量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预测2011年我国棉花产量,基于灰色预测建模思想和新陈代谢原理,建立了灰色新陈代谢预测模型,并结合实际情况分析了常规GM(1,1)模型和新陈代谢GM(1,1)模型的预测结果,表明新陈代谢预测模型比常规预测模型精度高。用新陈代谢GM(1,1)模型预测的我国2011年棉花产量为614.968 3万t。  相似文献   

13.
为准确预测四川油料作物的产量以保障市场供给,根据2001—2015年四川油料作物单产数据,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GM(1,1)预测模型,并通过残差、级比偏差、关联度、后验差检测及模拟数据检查对模型的合理性和精度进行误差检验,并应用模型预测未来3年四川油料作物的单产。结果表明:P~0=98.22%90%、ρ(avg)=4.52%10%、r=0.97760.6、P=1,F=1.1141F_(0.05)=19.00,由此可见,灰色系统理论GM(1,1)适用于油料作物单产预测,并具有较高精度。预测得出,2016年、2017年、2018年的油料作物单产分别为162.25kg/667m~2、164.71kg/667m~2和167.22kg/667m~2,与2015年相比,分别上涨2.70%、4.26%和5.84%。  相似文献   

14.
采用黑色预警方法,以价格波动率为警情指标,CPI 月度波动率平均值1~2 倍标准差确定警限,建立我 国重要农产品价格异常波动预警模型并展开预警分析。结果显示,2013 年我国稻米价格异常波动较少,猪肉和鸡蛋 价格异常波动较为剧烈。最后提出需从加快农业科技研发尧加快农资市场整治尧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以及完善农产品 消费市场宏观调控能力等方面出台政策,以保证农产品市场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魏代俊  曾艳敏  邹迎春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4):19399-19400,19427
采用五点滑动法优化原始数据,建立新的灰色马尔科夫预测模型。在分析利用湖北省恩施州1995~2004年稻瘟病历史资料的基础上,分别应用五点滑动优化无偏和无偏GM(1,1)模型预测2005~2010年稻瘟病发生面积。预测结果表明:五点滑动优化无偏GM(1,1)模型预测精度较高,应用于稻瘟病预测切实可行。结合五点滑动优化无偏GM(1,1)模型预测结果,笔者给恩施州2010年稻瘟病的防治提供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赵晓东  王汉雄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4):4314-4315
利用灰色系统理论的预测和决策功能,对粮食产量进行统计和预测。结果表明:用GM(1,1)模型对粮食产量预测,建模简单,预测精度高,在预测粮食产量、气候变化、农田灾害等方面有较大的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研究区年均径流量资料进行分析,根据径流量和时间的关系,建立GM(1,1)模型,并将其应用于年径流量的预测,为相关部门的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基于GM(1,1)模型的我国水产品产量预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预测“十二五”时期我国水产品总产量,为渔业产业发展总体规划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根据1997~2010年我国水产品产量指标数据,利用GM(1,1)模型对“十二五”期间我国水产品产量进行预测。【结果】按照“生产方式”预测的结果为:在2013年水产品总产量将达6000万t,同年养殖产量在水产品总产量的比重将达到75%;按照“生产水域”预测的结果为:2013年我国淡水产品产量将首次超过海水产品产量,同时在2014年水产品总产量将达到6000万t。按“生产方式”预测的水产品产量略高于按照“生产水域”预测的结果。【建议】“十二五”期间,有关部门应切实加强监测,制定相应的渔业发展规划,协调不同水域下的生产增长水平,实现海淡水生产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