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为探讨口蹄疫O型灭活苗、猪瘟活疫苗、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活疫苗不同免疫程序的免疫效果。我们选择了6个规模养猪场,对其采用的2种免疫程序的免疫效果进行调查分析。调查分析结果表明,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活疫苗的免疫对猪瘟疫苗和口蹄疫疫苗的免疫具有一定免疫干扰或抑制作用;免疫程序中,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活疫苗先于猪瘟疫苗和口蹄疫疫苗免疫,其猪群中猪瘟与口蹄疫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疫苗免疫效果均好;猪瘟疫苗和口蹄疫疫苗同时分点肌内注射,猪群中猪瘟与口蹄疫免疫抗体平均合格率可达到70%以上。建议在实际免疫工作中对生猪进行免疫时,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活疫苗要先于猪瘟疫苗和口蹄疫疫苗免疫,且猪瘟疫苗和口蹄疫疫苗可同时分点肌内注射。  相似文献   

2.
正为了解河南省南阳市2019年规模化猪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和猪瘟疫苗免疫效果,并探讨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和猪瘟退出强制免疫病种后,规模化猪场的防控情况。从南阳市辖区12个县(区)规模化养殖场户采集猪血清样品,采用ELISA方法对免疫抗体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南阳市2019年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群体免疫抗体平均合格率均超出农业农村部70%以上的要求。2017年,因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和猪瘟退出强制免疫病种后,两种病的群体免疫抗体水平均接近80%,能较好地保护猪群。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民和县峡门等乡镇的生猪进行了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免疫抗体检测,其结果为:O型口蹄疫免疫抗体群体合格率为91.5%、猪瘟免疫抗体群体合格率为89.1%、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免疫抗体群体合格率为79.6%;规模养殖场O型口蹄疫免疫抗体群体合格率为91%、猪瘟免疫抗体群体合格率为94.1%、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免疫抗体群体合格率为88%;散养户O型口蹄疫免疫抗体群体合格率为91.9%、猪瘟免疫抗体群体合格率为86.0%、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免疫抗体群体合格率为74.4%;免疫抗体合格率达到农业部规定的≥70%以上,且规模养殖场免疫抗体高于散养户,表明"三病"的免疫抗体效果好,具有较强的保护力。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小规模猪场猪瘟和猪蓝耳病的免疫效果,采用ELISA法对某个年出栏千头的自繁自养猪场的猪瘟、猪蓝耳病免疫抗体进行监测。结果表明:猪瘟免疫抗体合格率为54%,猪蓝耳病免疫抗体合格率为65%。其中后备母猪和育肥猪的免疫效果较好,合格率均达采样数的83%;经产母猪免疫效果一般,猪瘟的免疫抗体合格率为其采样数的50%,蓝耳病免疫抗体合格率为其采样数的67%;断奶保育猪的免疫效果较差,尤其是猪瘟的免疫抗体合格率仅为其采样数的13%,蓝耳病的免疫抗体合格率为其采样数的38%。建议错开猪瘟和猪蓝耳病免疫时间,并尽量延长间隔时间,提倡福利养猪,及时进行免疫监测,确保猪瘟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5.
针对西安市阎良区养猪场户疫病防控中疫苗免疫接种的实际情况,分别采集7个镇街27个养殖场户671血清样品,对猪瘟和猪O型口蹄疫疫苗免疫抗体水平进行了检测。调查表明,西安市阎良区2013年和2014年猪瘟免疫抗体合格率分别为82.8%和84.3%,猪O型口蹄疫免疫抗体合格率分别为88.5%和88.3%。猪瘟和猪O型口蹄疫疫苗免疫抗体阳性合格率均高于农业部要求的70%的标准。  相似文献   

6.
为了掌握双江县2020—2022年规模化养殖场和散养户猪群中猪瘟、猪蓝耳病免疫抗体现状,随机在双江县内接种过猪瘟、蓝耳病疫苗的规模场和散养户中采集猪血清样品584份,应用ELISA方法进行猪瘟、猪蓝耳病抗体的检测和分析。结果:2020—2022年猪瘟抗体合格率分别为92.41%、91.67%、85%,其中规模场抗体合格率分别为80%、84%、72%,散养户抗体合格率分别为95.98%、94.61%、90%,均达到国家强制免疫标准(70%);2020—2022年猪蓝耳病抗体合格率分别为88.84%、62.78%、58.33%,其中规模场抗体合格率分别为100%、76%、62%,散养户抗体合格率分别为85.63%、62.5%、56.92%。近三年猪瘟免疫效果理想,但猪蓝耳病免疫效果不理想,猪瘟、猪蓝耳病抗体水平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需进一步采取应对措施,提高区域内的生猪疫病防控水平,并为双江县内猪瘟、猪蓝耳病的有效防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生猪采用"三苗两点、一次注射"免疫中猪瘟疫苗的剂量变化对免疫效果的影响,进行猪瘟疫苗加量免疫对比试验。结果:猪蓝耳病、猪口蹄疫、猪瘟3种疫苗均采用标准剂量与猪瘟疫苗加1倍量使用时,对3种疫苗免疫抗体合格率没有影响;猪瘟疫苗增加2~3倍后,可显著降低猪瘟或猪口蹄疫免疫抗体合格率。结论:3种疫苗采用标准剂量"三苗两点、一次注射"免疫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用108头2月龄以上健康猪,先用猪瘟细胞苗单独免疫,间隔10 d后用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活疫苗和猪口蹄疫O型灭活苗同时分点注射。结果表明:猪瘟的免疫抗体合格率达79.63%,猪口蹄疫抗体合格率达94.44%,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抗体合格率达87.96%,均超过农业部规定的免疫抗体合格率≥70%的要求,并且免疫过程中未出现不良反应,猪口蹄疫与猪高致病性蓝耳病活疫苗可以同时免疫。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三明市某大型猪场进行猪瘟、普通蓝耳病、高致病性蓝耳病、伪狂犬病的病原学和血清学检测,以更好地了解这些疫病在猪场的流行情况,为猪场这几种疫病的防控和净化奠定基础。本次调查分别检测45份后备母猪血清、92份生产母猪血清、13份生产公猪血清,共计150份血清,150份扁桃体样品。通过ELISA方法分别检测了猪瘟、普通蓝耳病、伪狂犬病gE和伪狂犬病gB。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了猪瘟、高致病性蓝耳病。结果猪瘟和高致病性蓝耳病病原学阳性率分别为8%和5.3%。一个月后对病原学检测阳性猪采样复查,结果猪瘟阳性率4.6%,高致病性蓝耳病阳性率2.6%。猪瘟免疫抗体合格率93.3%,普通蓝耳病免疫抗体合格率96%,伪狂犬病gB免疫抗体合格率100%,伪狂犬病gE感染抗体2%。生产母猪胎次越多,猪瘟和普通蓝耳病的免疫抗体水平越高。  相似文献   

10.
为探索哺乳仔猪免疫蓝耳病弱毒疫苗对猪瘟免疫抗体水平的影响,本试验通过对哺乳仔猪14日龄免疫猪蓝耳病弱毒疫苗,21日龄免疫猪瘟弱毒疫苗,50日龄(猪瘟免疫后30d)检测猪瘟抗体水平。结果:经典猪蓝耳病弱毒疫苗(CH-1R株)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JXAl-R株)对猪瘟免疫抗体的产生均有抑制作用(分别为P〈0.05、P〈0.01),且高致病性蓝耳病弱毒疫苗(JXA1-R株)对猪瘟免疫抗体产生的抑制作用显著高于经典蓝耳病弱毒疫苗(CH-1R株)。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由于采取疫苗预防为主要的控制措施,使典型的鸡ND发生明显减少,但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先后出现临床症状不典型的鸡"非典型"ND,对养鸡业的发展带来严重危害.为有效预防和控制鸡"非典型"ND的发生,我们对鸡ND弱毒疫苗和灭活疫苗的免疫效果进行了测定,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表位疫苗是依据抗原表位来设计的一种新型疫苗。由于具有安全性好、诱导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强,在抗感染免疫、免疫逃避、抗肿瘤免疫中具有良好应用前景。本文就表位疫苗的设计、构建、优化及其在动物疫苗中的应用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紫锥菊(紫松果菊、紫锥花)属菊科紫锥菊属,该属有8种,原产美洲,20世纪初期传入欧洲,药用价值很高.已开发为药品者主要为狭叶紫锥菊和紫锥菊,因其头状花序形似松果而得名[1].在美洲民间被广泛应用于多种细菌性和病毒性感染.  相似文献   

14.
15.
猪蓝耳病灭活疫苗与弱毒疫苗免疫后的抗体水平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比较猪蓝耳病灭活疫苗与弱毒疫苗的免疫抗体水平,本试验在惠城区某猪场随机选取100头仔猪,分成两组,分别免疫猪蓝耳病灭活疫苗与弱毒疫苗,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的抗体水平,并对两组抗体的S/P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猪蓝耳病弱毒疫苗产生的抗体水平比灭活疫苗高,灭活疫苗免疫效果较差,且抗体持续时间短。本研究为猪场蓝耳病的防控及免疫程序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在食用性动物中使用抗生素饲料添加剂和抗微生物的化学药品就像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可以防止疾病的爆发、促进动物的生长;但另一方面,耐药性细菌的出现也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因此,一些国家已经禁止在饲料中使用抗生素,为此,为了有效地控制疾病,肉类生产商正急于寻找一种新的替代物。细胞因子是在机体被感染或接种疫苗后产生的一类蛋白质.能够影响免疫应答的类型和水平.是一种绝佳的替代物。随着越来越多的禽类细胞因子基因的发现,在家禽中使用细胞因子成为可能。下面就禽类细胞因子最近的进展做一综述.并侧重阐述细胞因子作为免疫治疗剂和疫苗佐剂的功能及前景。  相似文献   

17.
Thirty-one outbreaks of Marek's disease (MD) were reported in the Netherlands and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The outbreaks occurred mostly in vaccinated commercial layer and a few breeder flocks of several breeds; however, the cause of the outbreaks could not be established. Therefore, in a prospective study, the occurrence of true vaccine failures was assessed onfive hatcheries. The plaque-forming units (PFU) of MD vaccine per chicken dose were determined through in vitro assays on vacine ampoules (2 to 5 per hatchery) and samples of reconstituted vaccine (approximately 22 per hatchery). All forty reconstituted vaccine samples of hatcheries 1 and 4 showed PFU doses <10(3). In hatchery 4, 14 samples showed extreme low PFU (< or = 10 PFU). In hatcheries 2, 3, and 5, the numbers of MD vaccine suspensions with a titer > or = 10(3) PFU, which is the standard required, were 1 (5%), 17 (77%), and 3 (14%), respectively. Some vaccine ampoules showed < 10(3) PFU per chicken dose. This study shows the usefulness to assess the PFU per chicken dose of reconstituted MD vaccine and vaccine ampoules to unravel true vaccine failures, which could result in disease outbreaks in the field.  相似文献   

18.
蜂胶与蜂胶疫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蜂胶是蜜蜂群体的一种副产物,是一种有较强粘性的固体状、棕黑色、有芳香气味的物质。蜂胶是一种纯天然的广谱抗菌素。它有树脂、蜂腊、芳香油、花粉及黄酮类的物质。其高强度和黏度、杀菌防腐能力都是其他天然品无法比拟的。它是天然药材、辅料及兽药、医药、植物和肉食品加工、食品防腐保鲜的好材料。  相似文献   

19.
20.
疫苗的第三次革命—核酸疫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预防疾病的各种手段中,免疫预防是一种比较方便、有效和经济的措施.继第一、二代疫苗实践应用后,核酸疫苗以其特有的可诱导机体产生全面的免疫应答,对不同亚型的病原体具有交叉防御作用以及安全、可靠、生产方便等优点被称之为"疫苗的第三次革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