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2 毫秒
1.
应激(Stress)是由加拿大病理专家Hansseyk博士在1936年提出的。热应激是指处于极端高温环境温度中的动物机体对热环境提出的任何要求所做的非特异性的生理反应的总和。随着集约化、规模化、工厂化现代养猪业的发展,热应激对猪的生产性能、繁殖、健康等的影响日趋严重,大大降低了经济效益。本文就热应激对猪调控措施予以介绍。  相似文献   

2.
热应激对鸡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热应激的概念应激(stress)是动物对不良因素或应激原(stressor)刺激的应答。热应激是指动物机体对热应激原的非特异性防御应答的生理反应。鸡是恒温动物,不同类、年龄鸡理想的温度范围问题上存在着很多争议,这是因为很多因素影响鸡对温度变化的反应,如空气湿度、风速、鸡以前所处的温度环境及时间等是重要的因素。当环境温度超过其等温区中的舒适区上限值时,鸡就会出现热应激。热应激不仅可影响鸡的正常生理功能,而且对鸡的免疫功能及所用疫苗发挥正常的免疫作用产生影响,这将会成为多种疾病的诱因,因此,热应激影响鸡免疫功能的研…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种公牛热应激的原因入手,综述了热应激对公牛的危害,尤其是对精液品质的影响,并提出了加强环境控制、饲养管理、营养调控等抗热应激措施。  相似文献   

4.
高温热环境会导致肉鸡的呼吸、心跳加快,采食量显著降低,饮水量增加,精神萎靡不振,机体免疫能力降低,肠道微生物的多样性下降,肉品质下降,导致肉鸡的整体生产性能明显降低,甚至引发鸡群大量死亡,给养殖者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通过改善养殖环境、降低饲养密度,或者日粮添加抗热应激剂能够降低热应激环境对肉鸡的不良影响。本文简单阐述了肉鸡在热应激环境中的表现,以及热应激对肉鸡生产性能、肠道微生物的影响,同时还提出了几点预防肉鸡热应激的建议,以供养殖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慢性冷热应激对放牧蒙古牛血液指标的影响,试验从锡林郭勒草原放牧的蒙古牛中采集夏、春、冬季的蒙古牛血清样品,采用ELISA方法检测蒙古牛血清内分泌激素、免疫指标以及与营养代谢相关的血液生化指标。结果表明:热应激期肉牛的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甲状腺素(T4)、促甲状腺激素(TSH)、生长激素(GH)含量显著低于冷应激期和非应激期(P0.05),而谷草转氨酶(GOT)活性在热应激期间则显著升高(P0.05);在冷应激期间,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尿素氮(BUN)含量显著高于热应激期和非应激期(P0.05),热应激期和非应激期差异不显著(P0.05);丙二醛(MDA)含量在冷热应激期间显著高于非应激期(P0.05)。说明冷热应激对蒙古牛内分泌激素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机体通过内分泌系统的主要激素调节机体的生理功能,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进而适应外界的环境应激。  相似文献   

6.
热应激是指处于极端高温环境中的机体对热环境所做的非特异性生理反应的总和.在炎热的夏季,尤其在7、8月份极端高温的环境下,猪群极易发生热应激.生活的环境温度一旦超过27℃,母猪便会产生热应激.热应激可引起猪生产力的下降,最终导致经济效益的降低.Pierre等(2003)统计发现,热应激给美国养猪业每年造成的损失高达3亿美元.寻求缓解猪群热应激的措施越来越迫切.本文主要从营养方面阐述减少母猪热应激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在连续3年时间里测定了上海地区热应激周期变化对泌乳中期奶牛生产性能和牛奶品质的影响。通过实地测定并计算分析,绘制了上海地区热应激周期变化图谱,揭示了整个热应激周期中不同热应激程度的分布状况。研究对比了自然生产环境下无热应激与中度热应激对奶牛生产性能和牛奶品质的影响,发现中度热应激极显著降低了奶牛采食量、产奶量、乳脂校正乳产量、能量校正乳产量、乳脂率、乳蛋白含量、总固体含量(P<0.01),而且显著增加了乳中尿素氮含量(P<0.05)。在热应激周期变化研究中发现,中度热应激显著升高泌乳奶牛的直肠温度和呼吸频率(P<0.05),而且呼吸频率比直肠温度对热应激变化的反应更快、更敏感。热应激周期变化对奶牛干物质采食量、产奶量的影响取决于热应激程度,2012年整个热应激周期的热应激程度比较低,热应激周期变化对奶牛干物质采食量、产奶量无显著影响(P>0.05),但是2013年热应激程度更加严重,热应激周期变化对奶牛干物质采食量、产奶量产生了极显著影响(P<0.01)。在牛奶品质中,受热应激影响最大的是乳蛋白合成量(P<0.01)。2012年和2013年2个热应激周期变化对其他乳成分含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但是两年的热应激周期变化都导致乳蛋白含量显著下降(P<0.05)和乳中尿素氮含量显著升高(P<0.05)。尤其值得注意的是,2012年热应激周期变化并没有导致奶牛采食量下降(P>0.05),而且产奶量也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是仍然出现了乳蛋白含量下降和乳中尿素氮含量升高(P<0.05)。这表明热应激周期变化改变了泌乳中期奶牛氮代谢的途径,发生了氮营养重分配(repartitioning)现象,而且这种现象不依赖于采食量和产奶量,可以称之为“热应激乳蛋白降低征”(heat-stressed milk protein decrease syndrome,HS-MPD)。  相似文献   

8.
Selge在 196 3年首先提出了应激学说 ,该学说已被世界所公认。应激 (stress)即动物有机体对于各种环境刺激(生理和心理 )所产生的应答。对鸡来说 ,热应激是众多应激原中最难处理的一种。在炎热季节 ,由于热应激造成蛋鸡产蛋不同程度的降低 ,严重地造成了鸡的死亡 ,给养殖户带来较大损失。本文主要阐述产生热应激的机理和针对热应激可采取的一些建议 ,供大家参考。1 热应激对鸡的影响1.1 生理生化的变化在热应激条件下 ,鸡通过喘息散热 ,会使呼出的CO2 过量 ,由于散热的需要饮水量大大增加 ,以致粪便稀薄。血液中 pH值升高 …  相似文献   

9.
热应激对肉仔鸡增重和饲料蛋白质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肉仔鸡热应激模型,设计4组试验,分为热应激组(Ⅰ、Ⅱ、Ⅲ组)和对照组,测定热应激对肉仔鸡增重和蛋白质利用率的影响。结果发现,随着热应激时间的延长,肉仔鸡的体重增加减慢,蛋白质利用率下降。蛋白质利用率下降是热应激造成肉仔鸡增重减缓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家禽热应激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集约化高密度的家禽饲养方式的迅速发展以及全球气候的温室效应的不断加剧,环境应激对家禽的危害已日益严重,尤其是热应激对家禽的影响更为突出。本文综述了热应激对家禽的危害、热应激的作用机理以及怎样减缓家禽的热应激。 1家禽热应激的概念   早在 1936年加拿大病理学家 Selye博士就提出应激学说并定义为:应激是机体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非常刺激所产生非特异性应答反应的总和,是动物对机体内外刺激或挑战的反应。其主要特征有:①垂体前叶和肾上腺变大,血浆皮质酮水平升高;②胸腺、脾脏和淋巴系统萎缩,血中嗜酸性白细胞…  相似文献   

11.
1基本概念应激是机体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非常刺激(如高温、寒冷、饥饿、运输、缺氧、转群、饲料突变等)所产生的非特导性应答,热应激是指外界环境温度过高(蛋鸡超过25℃,肉鸡超过28℃),由于体温调节及生理机能趋于紊乱而发生的一系列异常反应,并出现生产性能下降,甚至出现休克和死亡等现象。白天特别是午后,气温较高,鸡只处于热应激环境下,晚上气温下降,特别是凌晨,使鸡体所遭受的热应激得以缓解,这种短时的热暴露称之为急性热应激,而长时间的间歇性热暴露称之为慢性热应激。热应激多发生于夏季高温时期,特别多见于密集饲养的集约化鸡群中,…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讨持续性环境热应激对公羊血液生理化指标、生殖激素等的影响,本研究选用15只海南黑山羊种公羊开展2个阶段的饲养试验(春季非应激期和夏季持续性热应激期),分别测定不同阶段种公羊血液生理指标和生化指标,以及血清生殖激素水平和精液品质。结果表明,热应激显著增加种公羊血液红细胞数(RBC)和血红蛋白含量(HGB)(P0.05),白细胞数(WBC)显著降低(P0.05),对血小板数(PLT)、淋巴细胞数(LYM)无显著影响(P0.05);热应激造成碱性磷酸酶(ALP)、乳酸脱氢酶(LDH)活性的显著提高(P0.05),甘油三酯(TG)、尿素氮(BUN)含量和免疫球蛋白浓度显著降低(P0.05);种公羊血清生殖激素FSH和LH水平在热应激期极显著下降(P0.01),睾酮T浓度也显著低于非应激期(P0.05);持续性的热应激还造成种公羊精液品质的下降。因此,持续性的热应激可导致海南黑山羊种公羊血生理生化指标的显著改变,血清生殖激素水平降低,精液品质下降,生产实践中要防范持续性环境热应激对种公羊健康及繁殖性能造成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3.
对湖北地区特定气候环境下的奶牛热应激的特点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缓解奶牛热应激的思路及措施。  相似文献   

14.
通过研究高温应激对肉兔的肠道组织结构及肝脏抗氧化机能的影响,以及中药复方的调控作用,为研制肉兔抗热应激中药提供试验依据。选取35日龄健康新西兰肉兔随机分为对照组、热应激组、中药组。对照组饲喂于25℃28℃,65%湿度环境中,热应激组及中药组饲喂于高温(30℃28℃,65%湿度环境中,热应激组及中药组饲喂于高温(30℃37℃、湿度65%)环境中。经21 d后,采集样品测定各指标,结果表明,热应激可引起肉兔十二指肠、空肠组织结构损伤,导致肠道黏膜机械屏障的破坏,中药复方可维持肠道黏膜结构的正常;热应激可引起肉兔肝脏组织中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指标下降,丙二醛(MDA)含量上升,导致肉兔肝脏组织抗氧化能力下降,中药复方可维持热应激肉兔肝脏抗氧化能力于正常水平,可有效减轻夏季热应激对肉兔的肠道组织结构和肝脏抗氧化能力的损害。  相似文献   

15.
选用24只3月龄新西兰白兔,研究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维生素E(320mg/kg和640mg/kg)对急性热应激环境下血液抗氧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高水平的维生素E对急性热应激环境下肉兔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无显著影响,热应激过程中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生成量显著减少(P<0.05),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改善(P<0.05)。  相似文献   

16.
热应激对泌乳奶牛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对比研究热应激与非热应激期奶牛血液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发现夏季慢性热应激使奶牛血清中甲状腺激素(T3与T4)、催乳素(PRL)和皮质醇(cort)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同时,热应激显著降低奶牛血清中钙(Ca)、钠(Na)、钾(K)水平(P<0.05),但对血清镁(Mg)无显著影响(P>0.05);血清中乳酸脱氢酶(LDH)活性显著降低(P<0.05),而肌酸激酶(CK)活性极显著升高(P<0.01)。试验结果表明热应激使泌乳奶牛内分泌紊乱。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西南地区夏季热应激对肉兔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本试验选择8只健康肉兔,分别测定非热应激期和热应激期兔舍环境温度和相对湿度,并测定试验肉兔血清中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1)热应激期试验肉兔的直肠温度、耳根温度、尾根温度和呼吸频率均极显著高于非热应激期(P0.01),颈部温度显著高于非热应激期(P0.05);(2)与非热应激期相比,热应激期肉兔血清中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_3)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甲状腺素(T_4)含量在第30天显著降低(P0.05),皮质醇(COR)含量极显著增加(P0.01),热休克蛋白70(HSP70)含量显著增加(P0.05),丙二醛(MDA)含量在第1天升高而后逐渐恢复正常(P0.05)。这表明夏季高温高湿环境诱发了肉兔的热应激反应,热应激肉兔表现为直肠温度、耳根温度、颈部温度、尾根温度及呼吸频率升高,内分泌系统紊乱,抗氧化能力降低。  相似文献   

18.
刘成武 《警犬》2003,(5):4-5
犬的一生总是处在一定的环境之中,以各种方式与环境之间发生联系并互相影响,不适的环境就会刺激犬产生应激。应激是指犬对各种非常刺激所产生的全身非特异性应答反应的总和。在养犬过程中,引起犬应激的因素和环节很多,根据应激源不同可分为很多种,如热应激、冷应激、运输应激、断奶应激、转群应激等。犬的汗腺不发达,通过出汗的形式散热很微弱,皮下脂肪又较厚,不利于热量散发,所以犬对高温十分敏感,因高温引起的热应激对犬影响最大,也最常见。本文针对热应激对犬的影响以及预防措施作一沦述?  相似文献   

19.
热应激是鸡在夏季高温环境下生理机能紊乱而发生的一系列异常反应,表现为生产性能迅速下降,甚至出现大量休克和死亡。阐述了热应激对蛋鸡的不利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20.
导读:本文阐述了热应激对猪生理、增重、繁殖性能、免疫调节等方面的影响,提出了夏季热应激时,通过改善环境、加强管理和调节日粮营养等方面的综合调控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