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发生原因 仔鹿在哺乳期内虽然经过补饲消化机能得到锻炼,但由于突然断乳的影响,其消化机能尚未充分发挥作用,断乳后的短期内很难完全适应。特别是气温变化剧烈,饲料的改变和离开成年鹿分群饲养,都会扰乱断乳仔鹿的饲养规律,影响肠道消化功能,而导致断乳仔鹿下痢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雏鸭一般指0~4周龄的小鸭,由于这个时期雏鸭体温调节能力差,常需人工保温;消化能力差,需提供易消化和营养全面丰富的饲料;娇嫩,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差,又是肉鸭饲养管理的基础,所以,育雏期的饲养管理尤为重要,应根据雏鸭生长发育的特点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3.
试验选用21日龄杜长大断奶仔猪240头(6.38±0.35)kg,采用2×2因子设计,研究饲养温度和饲喂方式对断奶仔猪消化酶活性和胃肠道pH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处理组(28~30℃)饲养的仔猪肠道淀粉酶活性显著高于低温处理组(23~25℃)(P0.05)。高温处理组仔猪肠道pH显著低于低温处理组(P0.05)。定时饲喂饲养的仔猪肠道淀粉酶活性显著高于自由采食饲养的仔猪(P0.05)。从饲养温度和饲喂方式互作方面来看,高温自由采食组和高温定时饲喂组的肠道淀粉酶活性显著高于低温自由采食组和低温定时饲喂组(P0.01)。饲养温度对断奶仔猪消化酶活性和胃肠道pH有较大影响。高的饲养温度(28~30℃)有利于提高断奶仔猪体内消化酶活性和降低消化道酸度,增强仔猪的消化性能。  相似文献   

4.
根据羊的生物学特性和各类羊的消化特点、生产能力及适应环境的能力,结合本地条件,实施科学的饲养管理,是提高养羊经济效益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影响奶牛产奶量的因素很多。文章针对在生产实际中,大多数奶牛养殖户只注意品种、饲料、疾病等对产奶量的影响,而忽视奶牛消化生理特征对产奶量影响的问题,就如何利用奶牛消化系统的生理特点科学选用饲料和饲养进行了论述,提出了具体措施。比如,瘤胃的消化功能充分发挥方可增加产奶量,犊牛瘤网胃的发育与采食植物性饲料有密切相关,在犊牛时期,就应给与其一定的植物性饲料,使其瘤胃得到完善的发育。专家强调指出,奶牛饲养者和管理者必须熟悉和掌握奶牛的消化生理特点,根据这些特点制定合理的管理饲养方案,并通过调整、加强饲料配方,使各个阶段的奶牛都保持健康状态,才能达到降低饲养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1 仔猪营养研究 仔猪从胚胎到出生再到断奶的整个过程,经历了营养、心理及环境的3种应激,因此人们从营养学、免疫学和消化生理学等多方面进行探讨,以便通过透视仔猪消化生理结构及功能的发育规律,分析饲养和环境因素对仔猪消化功能发育的影响,从而探讨不同饲喂体系下仔猪的营养对策。  相似文献   

7.
采用消化代谢试验与试猪在试验笼内个体饲养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制定了B系猪生长肥育期消化能饲养标准,给出了推算生长肥育期B系猪消化能需要量回归公式。试验结果还表明:B系猪生长肥育阶段用中能日粮饲喂效果最好,全期平均日增重0781kg,20~90kg体重饲养日90d。高能日粮取得与中能日粮相近的效果,低能日粮饲喂效果差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采用饲粮梯度饲喂法,旨在研究不同饲养水平下,杜泊×小尾寒羊杂交母羊空怀期和泌乳期对主要营养物质的消化代谢特点。选取15只健康的杜寒杂交母羊做同期发情处理,分娩后根据随机区组设计按体重分为3个处理组(自由采食,80%自由采食和60%自由采食),每个处理5只母羊;另安排9只同龄同品种未配母羊为空怀母羊组。在泌乳期20、50和80d分别进行消化代谢试验。结果,随着饲养水平的降低,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和氮(N)表观消化率显著升高(P0.05)。乳氮随着饲养水平的下降有下降的趋势(P0.05),随着泌乳期的延长显著降低(P0.05);沉积氮、沉积氮/进食氮和沉积氮/消化氮均随着饲养水平的下降显著降低(P0.05)。氮表观消化率在泌乳期显著高于空怀期(P0.05),且随着泌乳期的延长呈下降趋势,在空怀期和泌乳第20、50、80天时分别为45.21%~51.34%、73.72%~82.71%、72.79%~80.51%、73.57%~76.47%。饲养水平显著影响饲粮主要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P0.05);泌乳显著提高母羊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利用(P0.05)。  相似文献   

9.
一、前言小熊猫(Ailurus fulgens)在动物分类学上棣属于哺乳纲食肉目浣熊科,分布于川、滇、青、藏,数量较少,我国政府已将它列入国家Ⅱ级重点保护珍贵野生动物。动物学工作者多从小熊猫的形态、生态、分类、分布、数量、动物园驯养繁殖等方面进行研究,国内尚未见关于小熊猫的营养、饲料消化利用的研究报道。本研究通过对动物园人工饲养下的小熊猫现行饲粮的消化试验,了解动物对饲料的消化利用情况,进而对饲粮营养进  相似文献   

10.
犊牛是指从出生到6个月龄的小牛,这一阶段生长速度很快,生理变化很大,由真胃消化逐渐过渡到反刍。所以此阶段小牛相对难养,成活率较低,是奶牛生产的难关,饲养管理非常重要。此时期须根据犊牛不同时期的生理变化进行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11.
犊牛是指从出生到6个月的小牛。犊牛的消化特点与成年牛显著不同,其瘤胃容积小,皱胃容积相对较大。犊牛出生时基本没有消化能力。犊牛期的饲养是牛的关键时期,是提高牛群品质与生产水平,力争实现全活全壮、不断扩大牛群数量的保证。因此,养好犊牛,加强这一时期的饲养管理,是提高其成活率、充分发挥其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12.
大棚饲养肉鸭,生长速度较快,雏鸭长到3周龄后,即进入育成期,在此期间鸭子骨骼和肌肉生长、消化机能已经健全,采食量也大大增加,体重增加很快。夏季,在饲养管理上,要根据其生长特点,采取适当的管理措施,使鸭迅速达到上市的体重标准。  相似文献   

13.
采用,消化代谢试验与试猪在试验笼内个体饲养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制定了B系猪生长有民育期消化能饲养标准,给出了推算生长肥育期B系猪消化能需要量回归公式。试验结果还表明:B系猪生长肥育阶段用中能日粮饲喂效果最好,全期平均日增重0.781kg,20~90kg体重饲养日90天。高能日粮取得与中能日粮相近的效果,低能日粮饲喂效果差。  相似文献   

14.
掌握了羔羊的消化特点是养好羔羊的基础。针对羔羊和生理特点,施以相应饲养管理措施是养好羔羊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中草药添加剂对哺乳母猪泌乳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哺乳母猪的营养需要和消化生理特点,采用先进工艺从几种天然植物中草药中浸提出有效成分,制成以其为主要成分的新型中草药饲料添加剂,选择纯种长白母猪进行饲养试验来探讨其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6.
猪胃溃疡主要是指猪的胃黏膜出现角化、糜烂和坏死或自体消化,胃壁形成溃疡面甚至出现胃穿孔的现象。近年来,由于集约化、规模化养猪的不断发展而管理滞后,猪的饲养密度增大和母猪限位饲养、高床分娩,猪胃溃疡的发病率有不断升高的趋势,常引起死亡。现将本病的发病原因、临床症  相似文献   

17.
姜曲海猪消化性能的测定李筱倩,吴立军(江苏农学院,225001)邓志祥,徐荣松(兴化种猪场)姜曲海猪是江苏省的一个历史悠久.在长江以北分布地区较广、饲养数量也较多的优良地方种猪,对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有不少报道,但尚缺少消化性能的测定资料。我们于199...  相似文献   

18.
羔羊的消化生理和微生物区系在不同日龄阶段有着不同的特点。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为羔羊制定科学的饲养方案可加强羔羊培育效果,而羔羊的早期断奶、开食料的研制及人工补饲方案的制定等都与其消化生理及消化道微生物的变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本文综述了羔羊的瘤胃、小肠和大肠的消化生理以及消化道微生物变化过程,以期为早期培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哺乳仔猪的消化生理 仔猪从出生到断乳为哺乳期,由于各地的饲养和饲料情况不同,仔猪的哺乳期从28~60天不等,在集约化程度较高的猪场则采用35天或28天断乳。仔猪大约在3~4月龄时,胃腺机能才完善,才有反射性胃液分泌,因此仔猪在28天~35天断乳时,其消化机能还没有完善起来。 仔猪的消化酶活性大多随日龄的增长而逐渐增  相似文献   

20.
1肉羊消化紊乱的原因在目前的肉羊生产中,日粮中的粗料以作物秸秆和荒草居多,禾本科和豆科牧草用量很少,因此日粮中的营养浓度达不到肉羊的营养需要,就必需添加许多精料。由于羊是反刍动物,日粮应以饲草为主,肉羊很难适应过高的精料,再加上饲养管理不善和天气因素,处于高负荷消化状态的肉羊尤其是肉用山羊,很容易发生消化紊乱,以结症的表现形式居多。现把原因总结归纳如下:1.1青、粗料没有合理搭配,每天先让羊采食粗干草和作物秸秆,造成消化道先兴奋后抑制。现在大部分种羊场对肉羊采用放牧加补饲的方式饲养,这种方法很好,一方面让种羊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