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剑英 《云南林业》2003,24(5):17-17
林木种质资源是陆地上最完整、最重要的复合生态系统的基础资源,也是容易被破坏或灭绝的活资源。随着森林的消减和衰退,林木种质资源以物种为单位及种下的群体、个体的遗传丢失日趋严重,部分物种灭绝或濒危灭绝。许多树种的生物多样性在等级上虽未濒危,但表现出较多的渐危群体与濒危群体。因此,保护和保存林木种质资源,提高森林质量,保护生物多样性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人们普遍关注的重要课题。种质资源的保存方法依据林木繁殖方式不同、种子类型不同而异。对多年生林木种质资源可采用就地保存和迁地保存。对就地保存、迁地保存有一定困难或有…  相似文献   

2.
种质保存是指利用天然或人工创造的适宜环境,借以保存种质资源,使个体中所含有遗传物质保持其遗传完整性,有高的活力能通过繁殖将其遗传特性传递下去。如果某个离体培养的基因型或物种目前需求量不大,但今后有推广的可能性,就可以把它们的培养物做为种质资源保存起来,从而可以节省采用连续继代或重新培养所需的时间和经费。我们实验室本着节约成本的理念,对仙人掌和草莓的种质资源做了初步试验。  相似文献   

3.
根据森林遗传资源保存的对象,把森林遗传资源分为当前生产和研究利用频度较高的材料、濒危珍稀材料和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材料。根据在林遗传资源保存林与其繁殖的后继林,在基因及基因型频率方面的稳定程度,将森林遗传资源保存方法分为四类,以此对各保存对象拟定了相应的保存对策。  相似文献   

4.
中国林木遗传改良研究现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徐刚标 《经济林研究》2003,21(4):120-122
从林木遗传资源发掘与引进、选择育种、杂交育种、无性系育种、遗传资源收集与保存以及现代生物技术、生物信息学在林木遗传改良中应用等7个方面概述了我国林木遗传育种工作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新世纪我国林木育种工作的战略重点。  相似文献   

5.
生物技术在林木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木种质资源是一种重要的生物资源,具有独特的属性和非常重要的作用.生物技术的发展又为林木种质资源的创新提供了新的途径.近年来,林木遗传育种工作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本文从对优质、高产、抗性和稳定林木新品种需求的紧迫性出发,分析了我国林木遗传育种工作的现状,提出了以细胞工程和基因工程为主体的生物技术、常规育种和林木种质资源保存等方面的工作,是新世纪中国林木育种技术需求的重点内容.现代生物技术正日益应用于林业生产的各个领域,并取得了重大成果,为林业育种技术的改造、更新和林业新技术革命提供了可能.对细胞工程和基因工程在林木遗传育种中的应用进行了概述,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林木的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由于基因的非加性效应,使基因型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产生不同程度的分化。一个种源(品种或家系)能够调节其遗传型的状态以适应于环境的瞬间变动,由此它就能在一定地区和年份产生高产和稳产的经济效益。因此,遗传稳定性的研究不仅是理论上的需要,也是生产实  相似文献   

7.
SSR分子标记与林木遗传育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阐述了一种新兴的基于PCR的微卫星分子标记技术在林木遗传育种中的应用情况及发展趋势.由于微卫星位点多态性高、共显性、中性突变及遍布于整个基因组,因此使之广泛应用于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与QTL定位、亲缘关系分析、遗传结构分析、基因流监测、基因突变以及系统发生等领域.文中指出SSR标记可以为林木遗传改良、种质资源保存、濒危物种保护、基因定位及分子克隆等许多应用研究领域提供理论依据,它将是一种近乎理想的新一代的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8.
林木种质资源是遗传多样性的载体,是良种选育和遗传改良的重要物质基础。介绍了山西林木种质资源调查保存现状,提出了山西种质资源保存利用指导思想、总体布局、实施途径和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9.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和人类赖以生存的主要自然资源 ,是地球上功能最完善、结构最复杂、产量最大的生物库、基因库、碳储存库和绿色水库 ,是维持陆地生态平衡的重要因素。森林所包容的丰富多样的生物 ,是地球上经历 4 0亿年的自然演化、自然选择、自然资源优化配置的人类最珍贵的资源。林木遗传资源是地球上保存最完整、最重要的复合生态系统的基础资源 ,是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的基础。因此 ,开展林木遗传资源保存对策研究是保存和利用林木遗传资源 ,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发挥森林多功能效益的重要课题 ,保存林木遗传资源 ,对于为…  相似文献   

10.
分子标记技术在林木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子标记是一种新型的遗传标记,它为包括林木在内的植物遗传育种研究提供了新的手段,在缩短育种周期、提高育种效益等方面展现了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着重介绍分子标记技术在林木遗传育种中的应用:(1)指纹图谱绘制和基因型鉴定;(2)种质资源和育种群体的遗传结构分析;(3)遗传连锁图谱构建;(4)数量性状定位;(5)分子标记辅助选择;(6)目的基因定位与分离。  相似文献   

11.
林木种质资源是遗传多样性的载体,是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基础。介绍了山西省林木种质资源调查保存现状,提出了山西林木种质资源保存利用指导思想、总体布局、实施途径与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2.
中国林木遗传(种质)资源保存与研究现状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4  
系统全面地报道了中国林木遗传(种质)资源保存与研究现状,包括:背景,保存策略和原则的研制,保存地域分层与树种分类计划,种质保存的样本策略、保存模式与相关技术的研究进展,中国林木种质保存与利用的成绩,保存工作中急待解决的问题和阐明的认识等6方面问题.还列述了最新研究成果与大量数据.  相似文献   

13.
生物分子标记在林木种质资源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了生物分子标记技术在林木种质鉴定与群体遗传研究、亲缘关系分析、数量性状的基因定位与分子遗传图谱构建、遗传改良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研究中的应用,提出了当前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林木种质资源保存、评价、利用研究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4.
林木遗传育种基础研究热点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木由于世代周期长、个体高大、遗传负荷高等自身固有的一些特性,一直被认为是一种非常难以操作的遗传学材料,导致林木遗传育种在基础研究方面远远滞后于模式动、植物和其他重要作物,成为限制林木遗传改良进程的主要因素。分子育种是突破林木育种周期长的关键技术,通过基因组学研究,分析和阐明林木基因的功能是进行林木分子育种设计的前提。近年来随着生命科学领域新技术的快速发展,林木遗传育种基础研究也出现一些新的热点。本文主要阐述林木基因组和功能基因组学、连锁与关联分析、木材形成机制及分子育种技术的研究进展,虽然目前相关研究成果实际应用的条件还不成熟,但作为技术储备是急需加强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青海省林木种质资源保存和利用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林木种质资源是林木遗传多样性的载体,是林木良种选育的物质基础,关系到国家生态安全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文章探讨了青海省林木种质资源保存意义及紧迫性,保存方法、原则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保存与利用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6.
林木种质资源是森林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遗传多样性的载体,是良种选育和遗传改良的重要物质基础。本文调查分析了太子山保护区林木种质资源保护现状,提出了对林木种质资源保存及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7.
林木种质资源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在分析林木种质资源保存重要性的基础上,指出发掘林木种质资源的经济利用价值,把作物遗传保存和持续利用有效结合是提高农业生产率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8.
林木种质是指决定林木“种性”并将其丰富的遗传信息从亲代传给后代的遗传物质总体。也称为“遗传资源”。本世纪四十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在林木育种工作中都十分重视种质资源的调查和搜集,并建立了不同类型的基因库,作为开展杂交育种和基因重组进行多世代群体改良的基础。同时,通过调查,搜集和选择了一批优良树种、品种和类型,经推广后在林业上已收到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一、林木种质资源破坏的严重后果林木种质资源的流失原因很多。大自然  相似文献   

19.
国外林木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分享现状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生物多样性公约》所达成的《名古屋议定书》, 世界各国对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的重视程度又提高了一个层次, 而林木资源作为遗传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逐渐成为了人们所关注的重点。文中对国内外林木遗传资源获取和惠益分享的现状、发展趋势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从我国现有的林木遗传资源法律法规框架出发阐述我国林木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分享所面临的困难和机遇, 同时提出对我国林木遗传资源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近些年来,关于丧失遗传多样性的问题,曾进行过深入的讨论。本文提出的一些事实不仅与制定育种方案有关,而且影响到林木品种和基因资源的保存,应该引起人们的注意。在农业生产中,由于过分的限制遗传基础,已造成过损失、甚至灾难。如在爱尔兰,马铃薯是当地居民的基本食物,栽种了大量的单无性系马铃薯,后因感染了晚疫病,致使大面积失收,从1841年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