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浅谈如何做好鸭病的防治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概述 鸭的主要疾病包括:细菌病、病毒病、寄生虫病及营养缺乏等疾病。任何一种疾病一旦预防不到位引起发病,就会严重危害养殖生产,因此做好疫病的预防对保障养殖效益至关重要。笔者希望通过本文对鸭场养殖生产起到积极地帮助作用。2防疫原则与措施养鸭必须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严格消毒、及时治疗"的原则,建立健全鸭病防疫体系,制定疫病的净化、扑灭措施及实施方案。鸭病的发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您好!我是个肉鸭初养户,想请问一下肉鸭的防疫程序。肉鸭一般在1日龄注射雏鸭病毒性肝炎疫苗;5日龄第一次注射禽流感疫苗;7日龄注射鸭疫里默氏杆菌苗;20日龄第一次注射鸭瘟疫苗;35日龄第二次注射禽流感疫苗;80日龄第三次注射禽流感疫蔬90日龄第二次注射鸭瘟疫蔬120日龄第四次注射禽流感疫苗;450日龄第三次注射鸭瘟疫苗。  相似文献   

3.
育雏前的准备工作 鸭舍卫生要求鸭舍应选在背风向阳,地面干燥易于保温.供排水方便的地方,鸭舍周围3公里内无大型化工厂、矿厂等污染源,离干线公路、居民点至少1公里以上;生产区和生活区相隔离;鸭舍门前应设有消毒池;鸭舍跨度不宜超过9米,墙面光滑不含有毒有害物质;具有良好的防鼠、防虫和防鸟设施。  相似文献   

4.
稻田养鸭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在古农书中,即有用鸭治蝗虫、蜂蝶的记载。稻田放牧养鸭长期以来是我国南方稻区农牧结合、季节性大批量生产肉用鸭的一种主要经营方式。但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特别是化肥、农药、除草剂的大量施用,稻田养鸭在现代精作中已日渐式微,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发展。我国四川、重庆及南方部分省区,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也曾经开展过稻鸭共栖、露宿养殖的工作,  相似文献   

5.
雏鸭病毒性肝炎简称鸭肝炎,是由鸭病毒性肝炎病毒引起雏鸭的一种以肝脏呈现出血性炎症为特征的急性烈性传染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冬春季易发。主要发生于1月龄以内的雏鸭,7-20日龄的雏鸭发生率和死亡率特别高。我县为养鸭大县,年饲养量为130多万只。近几年雏鸭病毒性肝炎屡有发生,且无特效药可治,成为我县鸭的主要疫病,造成的经济损失相当严重,对养鸭业是一个巨大的威胁。因此,如何进行快速诊断,做好防治工作显得至关重要。笔者现将多年来用特异性疗法结合中草药治疗该病的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为减少稻区粮食污染,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品质,我们采取了试验、示范相结合的办法,探索了水稻稻鸭共栖模式。其主要是在水稻生产中期放养鸭子,减少用药量以达到治草、防虫的目的。同时,可获得稻鸭双丰收,从而实现农民增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何世成 《湖南农业》2009,(11):19-19
鸭传染性浆膜炎又名鸭疫巴氏杆菌病,其特征是发生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及关节炎。本病发病率、死亡率高,易发难治,是当前国内外造成养鸭业重大经济损失的最主要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8.
元德发 《饲料博览》1998,10(4):43-43
7活拔毛绒鸭的饲养管理7.1活拔鸭毛绒的意义活拔鸭毛绒,就是利用人工拔取活体鸭毛绒,这样在一年内,可以多次在一只鸭体上获取毛绒,从而迅速增加羽绒产量,而且可以提高羽绒质量。活拔鸭毛绒技术为羽绒生产创造了一条新的途径。我国是养鸭大国,北方寒冷地带,羽绒...  相似文献   

9.
方圆数百里,养鸭界提及管兆银的名字都竖起大拇指,一方面是生产规模较大,年生产上市商品鸭达20万羽,产值400万元;另一方面是致富不忘乡亲,在他的带动下发展养鸭专业户近百家;再者,为进一步发展养鸭产业,以管兆银为首的“民营、民办、民受益”的“曹甸鸭业生产合作社”即将成立。他与前来参观学习者交流最多的成功经验就是如何做好鸭场的兽医防疫工作,现由笔者整理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选用38-45日龄樱 桃谷肉用仔鸭为原料,配以北五味子藤藿者等东北特有的调味料,采用先进的加工工艺,制成了麻,辣鸭摧头的鲜,香的麻辣鸭软罐头。  相似文献   

11.
鸭瘟鸭病毒性肝炎二联弱毒疫苗的研究:VI.二联疫苗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道鸭瘟鸭病毒性肝炎二联弱毒疫苗对雏鸭进行早期免疫的试验结果。试验采用不含鸭瘟和鸭病毒性肝炎母源抗体和含不同滴度母源抗体水平的1日龄的四川麻鸭雏鸭,用鸭瘟鸭病毒性肝炎二联弱毒疫经皮下注射、饮水、滴鼻和喷雾进行免疫,探索不同免疫途径对鸭瘟和鸭病毒性肝炎的免疫效果及免疫持续期,选出最佳免疫途径。试验结果表明:1.对于没有母源抗体的1日龄雏鸭,用鸭瘟鸭病毒性肝炎二联弱毒疫苗进行免疫的最佳是皮下注射和  相似文献   

12.
一、温度恒定。鸭出壳时绒毛稀少 ,自身调节体温能力差。要求温度为29~32℃ ,并保持恒定 ,一般利用小鸭本身自发热量自温取暖。如外界气温较低 ,可用蜂窝煤炉或电灯加温。室温维持在20℃左右 ,加温时间不超过10d。温度适宜与否应根据雏鸭的表现来判断 :雏鸭聚集打堆 ,不断鸣叫 ,说明温度过低 ;雏鸭远离热源 ,张口喘气 ,饮水增加 ,说明温度过高 ;雏鸭分散均匀 ,睡得舒适、安静 ,表示温度适宜。二、饮水开食。雏鸭出壳24~36h内要先饮水 ,后开食 ,最好供给温水。开食饲料宜用大米煮成半熟米饭 ,用清水淘过后 ,撒在木板或竹席上…  相似文献   

13.
推荐了4条设计农—牧—渔结合系统的生物选择标准,即被结合生物在资源利用上互惠共生,在生态功能上协调互补,在维持结合系统特性上都能发挥所长,在群体结构上展现大农业的完整性。还提出一项结合系统的评估指标,为科学预测结合系统增产潜力提供理论依据。所筛选的稻—鸭—鱼、鱼—鸭—猪—草和鱼—鸭—猪等模式具有较好的综合效益。鸭对结合系统能发挥全面促进作用,是水稻长效生防卫士,也是增加溶氧量,提高整体经济效益的生物因素。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道鸭瘟鸭病毒性肝炎二联弱毒疫苗对雏鸭进行早期免疫的试验结果。试验采用不含鸭瘟和鸭病毒性肝炎母源抗体和含不同滴度母源抗体水平的1日龄的四川麻鸭雏鸭,用鸭瘟鸭病毒性肝炎二联弱毒疫苗经皮下注射、饮水、滴鼻和喷雾进行免疫,探索不同免疫途径对鸭瘟和鸭病毒性肝炎的免疫效果及免疫持续期,选出最佳免疫途径。试验结果表明:1.对于没有母源抗体的1日龄雏鸭,用鸭瘟鸭病毒性肝炎二联弱毒疫苗进行免疫的最佳途经是皮下注射和饮水免疫,其中皮下注射效果比饮水稍好:①到3日龄产生对鸭病毒性肝炎部分免疫力,4日龄产生坚强免疫力;②皮下注射到3日龄、饮水免疫到4日龄均产生对鸭瘟的坚强免疫力,保护期持续2个月以上。2.对有母源抗体的雏鸭进行免疫的最佳途经是饮水免疫:①到34日龄产生对鸭病毒性肝炎部分免疫力,5日龄产生坚强免疫力;②34日龄产生对鸭瘟部分免疫力,5日龄产生对鸭瘟的坚强免疫力,其免疫持续期2个月以上。  相似文献   

15.
高邮鸭体脂沉积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高邮鸭为试验素材,屠宰测定1-8周龄鸭腹脂重、皮下脂肪重(腿、颈部)、肌脂率(腿、胸肌)和肝脂率,研究其体脂分布和沉积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高邮鸭生长发育的早期,腿部皮下脂肪、腹部脂肪、颈部皮下脂肪比胸部皮下脂肪沉积早。高邮鸭早期生长过程中,腹脂相对于屠体重的比值呈上升趋势,说明腹部脂肪的沉积速率大于体重的生长速率。3-5周龄鸭的肌脂率、肝脂率的变化曲线是一致的。各周龄鸭肝脏含脂率高于肌肉含脂率,这可能与肝脏是脂肪合成的场所有关。  相似文献   

16.
《当代农业》2011,(13):1-1
江苏省镇江市近年来成功推行“稻鸭共作”,农民种植水稻不施化肥、不打农药,依靠役鸭除草、治虫。据介绍,“稻鸭共作”饲养出来的鸭子叫“稻鸟鸭”,生产的稻米叫“野稻米”。由于采取生态农业循环种植法,产量也不低,而且大米品质、口感俱佳。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道了鸭瘟鸭病毒性肝炎二联弱毒疫苗免疫不同品种成年鸭后,其血清中抗鸭瘟病毒和鸭肝炎病毒的ELISA抗体消长规律,从而为临床上合理地应用二联苗提供理论依据。试验结果表明,二联苗免疫鸭后抗体的消长与鸭的免疫力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肉用种鸭的强制换羽试验赵聘赵云焕魏明奎(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信阳464000)居为堂(潢川华英禽业总公司种鸭场)鸡的人工强制换羽技术,目前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研究报道很多。而鸭的人工强制换羽技术研究尚未见报道。为了在实践中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鸭的强制...  相似文献   

19.
稻鸭共作是利用水稻与鸭这两个不同门类的物种构建起种养复合生态系统,利用役用鸭旺盛的杂食性,吃掉稻田内的杂草和害虫,可不用化学药剂除草治虫,为生产有机鸭肉、稻米探索出一种最有效的种养方式。重点阐述了稻鸭共作的具体操作流程和基础设施要求,介绍了稻鸭共作的鸭饲养技术和水稻栽培技术,以供广大农户参考。  相似文献   

20.
开展了稻鸭共育和稻鱼共育结合灯光诱杀防治有机稻田主要病虫害的研究.结果表明,在4个处理中,灯光诱杀+稻鸭共育对水稻病虫的防效最好,对黑尾叶蝉、稻飞虱、四点叶蝉、水稻枯心白穗的相对防效分别高达80.82%、77.16%、74.13%和59.83%;灯光诱杀+稻鸭共育处理田水稻纹枯病和水稻条纹叶枯病的田间发病率显著低于对照田,相对防效分别达85.38%和70.37%;稻鱼共育、灯光诱杀+稻鱼共育、稻鸭共育、灯光诱杀+稻鸭共育处理的稻田总利润较对照田分别增加了5.95万、5.86万、5.47万和5.31万元/hm2.可见稻田养殖结合灯光诱杀在提升有机稻田主要病虫害防效的同时能稳定增产创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