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越年蚕种的冬季保护(浴消和冷藏)是蚕种生产过程中的重要一环,浴消整理工作是否适时合理、认真细致,直接影响蚕种质量和孵化率。因此必须按照蚕卵冬季生理要求,掌握标准,认真操作,杜绝差错,加强浴消技术处理工作,确保越年蚕种的质量。  相似文献   

2.
邱习平 《江苏蚕业》1998,20(3):38-39
<正>越年蚕种在越冬保护期间,为了清洁卵面,除去附着在蚕卵面上的鳞毛、蛾尿、尘埃等不洁物,并彻底消灭卵面上可能附着的病原体,防止蚁蚕孵化后受到感染,必须进行蚕种的浴洗和卵面消毒.越年蚕种的浴消整理是关系到蚕种质量的好坏和孵化量的多少、蚕种规格化的重要操作过程,必须认真对待,精细操作,安全、合理、严肃地执行各项技术规格和技术要求,减少对蚕种的理化刺激,防止再出卵.在蚕种冷藏入库适期之前必须将蚕种整理结束,统计出各批的净种数量.  相似文献   

3.
为了进一步了解现行品种冬季蚕种洗浴对来年孵化率的关系,我们进行了以下二方面的试验。一、浴种日期和水温对孵化率的影响蚕种场浴种时期早,水温过低,摩擦多,浴种后自然温度还较温暖,部分已解除滞育的蚕卵胚子会慢慢发育,甚至孵化,即使不到孵化程度,而胚子已有相当发育的蚕卵,在以后自然低温或冷藏中,对低温抵抗力也将减弱,将来易成催青死卵,至少也将  相似文献   

4.
秦琪芳  徐亮 《江苏蚕业》2007,29(3):35-36
<正>蚕种的冬季浴消整理阶段时间长操作繁杂而精细,为更好地提高良卵率,我们经过历年的实践总结,体会到在蚕种的冬季浴消过程中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5.
家蚕春制越年种在产卵后15—35日(23—26℃)浴消(水温和液温20—28℃,有效氯0.1%—0.2%,10分钟),以散卵方式保存,对蚕卵的滞育性有微弱影响,但不会出现再出卵,冬季也不会过早活化;其不良卵的发生率比平附型保护种低0.5%—1.0%,霉死卵率低1.0%—3.0%;蚕卵的实用孵化率、疏毛率和减蚕率等均未受到影响。除防止蚕种发霉、生虫,提高卵质外,该法还有很大的经济效益,能提高设备利用率近1倍,还可大幅度节省保种成本。  相似文献   

6.
云南一些地方春季养蚕时间早,导致云南早春用地方品种云7×云8孵化不整齐,孵化率达不到生产上的要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对这部分计划早春用蚕种在冬季浴消时进行浸酸处理试验,盐酸比重为1.075,温度为43.3℃,浸渍时间中系和日系都为6min,然后按常规方法入库进行复式冷藏。来年春季三月上旬,对浸酸处理试验种与常规浴消处理的蚕种进行孵化率对比调查和蚁蚕72h绝食生命率对比调查。试验结果表明:用这种浸酸方法处理的蚕种比常规浴消的蚕种一日孵化率和二日孵化率有了显著的提高,蚁蚕72h绝食生命率与常规浴消的蚕种无明显差异,有效地提高了早春用蚕种的孵化率,在生产上应用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正> 越年散卵蚕种经过浴洗、消毒等过程受到理化刺激,加深了蚕种活性化的进程,如保护不当,易造成死卵增加,孵化率降低。为了掌握好越年散卵蚕种的冷藏技术,摸索其科学的保护技术措施,完善散卵制造的配套技术。我站曾组织南充、三台等蚕种冷库对不同发育时期的蚕卵在5℃中保护的最佳经过  相似文献   

8.
叶夏裕 《中国蚕业》2011,32(4):85-86
8蚕种的浴消和整理8.1蚕种浴消的目的及适期8.1.1蚕种浴消的目的生产的蚕种卵面因附着有很多的母蛾鳞毛、蛾尿和病原体,为了保持卵面的清洁和达到彻底消灭病原体的目的,就需要将蚕种在清水中洗刷干净,同时还必须结合浴种进行卵面消毒。一代杂交种的制种形式分为散卵和平附种,散卵就要结合浴种把产在布上或纸上的蚕卵洗落下来,然后再经过卵面消毒和盐水比重进行选卵。平  相似文献   

9.
陈龙 《广西蚕业》2012,(4):70-71
为提高蚕种质量,冬季蚕种浴消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浴消时间的确定;二是做好各项准备;三是严把浴消的程序,即取种-浸种-脱浆-消毒-脱药-比选-脱盐-脱水-干燥-保护蚕种。  相似文献   

10.
蚕种冬季浴消尝试用盐酸进行浴种处理,云南楚雄鼎丰蚕种有限公司经过6年的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浴消效果。  相似文献   

11.
孵化率是衡量蚕种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对养蚕单产及效益有着重要影响.影响孵化率的因素较多,有内在的、外在的,有先天的、也有后期形成的.春制越年蚕种从蚕种繁育到出库催青大约经过10~12个月,这一过程中,蚕卵要经过越夏、解除滞育、浴消、冷藏、感温、冷藏、催青等许多技术处理,蚕卵的营养消耗较大,胚子发育受外界的影响明显.一日孵化率反映了蚕卵胚子发育的整齐程度,提高越年蚕种一日孵化率对降低养蚕成本,控制蚕病发生,提高蚕茧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正> 初冬是越年蚕卵逐渐解除滞育,开始活性化的时期。在此期间,一般自然越冬感受低温时间长,蚕卵解除滞育充分,活性化率高,明春催青孵化齐。反之,冬季接触的温度忽高忽低,易使蚕卵胚子发育不齐,出现异常胚子,导致春期催青孵化不良。为了摸清本省现行品种蚕卵的冬季解除滞育早迟,于74年、75年、78年、79年进行了调查,作为蚕种冬季浴消适期和入库冷藏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春制越年蚕种保种时间长.从六月上中旬蚕卵产下至十二月上中旬浴消整理入库,要经过高温多湿的盛夏,也要经过温度多变的秋天和初冬.稍有不慎,就会发生霉变,产生大量死卵,再出卵,胚子过早活性化,不耐冷藏,增加冷藏死卵等.增大折扣率,降低蚕种质量.尤其是川东地区,经常发生伏旱和秋干,保种任务就显得格外艰巨了.如是设计和建设好保种室就成了保好蚕种最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蚕种低温冷藏过程中含氮率与孵化率相关性的研究徐厚 ,周淑香,沈素芬,李庆宝(安徽农业大学蚕桑系)(安徽农牧渔业厅蚕桑站)蚕卵从母体产下到孵化出蚁蚕,所感受的各种环境条件,要通过卵的内在因素起作用,能发育的蚕卵,必定是活性化非滞育性。蚕卵内氨基酸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正>越年蚕种的冷藏保护是蚕种保护的重要阶段,每年12月蚕种浴消后,越年蚕种要进入冷库用低温冷藏保护,目的是使滞育蚕卵整齐地活性化,获得健全而发育整齐的蚕种,同时利用蚕卵胚子各个发育时期所具有的耐冷藏特性的不同,控制其孵化,达到按需出库、催青饲育[1]的目的。冷藏保护方法有单式冷藏和复式  相似文献   

16.
袁桂阳  李文书  龚大刚 《四川蚕业》2011,39(3):30-31,35
通过对2004--2009年蚕种冬季浴消入库时抽样进行试催孵化率调查的汇总分析,发现蚕种的滞育性对5℃的温度极其敏感,夏秋用种比春用品种容易解除滞育,日系品种比中系品种容易解除滞育。从而根据这些特性来调整5℃的冷藏时间。  相似文献   

17.
多年来 ,在蚕种浴消生产中 ,经常遇到蚕卵从连纸或夏布上脱粒时好、时坏的问题 ,如蚕种脱粒困难时 ,将会不同程度地产生冷藏死卵 ,对蚕种的产、质量影响较大。为了调查产生此问题的原因 ,我们于1999年进行了该试验 ,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1 供试材料与方法1 1 上桨材料鲜木薯淀粉 (分常规配方和大比例配方 )、玉米淀粉、精制面粉、鲜木薯淀粉和玉米淀粉的混合粉(比例 3∶2 )。1 2 调浆比例和方法1 2 1 调浆比例每种材料各取 6 3g(鲜木薯淀粉大比例配方为10 0g) ,加水 10 0 0ml,硼酸 4~ 5g ,滑石粉 50g(即常规配方 )1 2 …  相似文献   

18.
毛林迪 《四川蚕业》2008,36(2):44-45
采用蚕卵活性化调查和丁1发育度调查的科学管理技术手段,对减少越年种冷藏死卵发生,提高蚕种孵化率具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9.
为实现当今蚕种的包装标准化、规格化,我市目前各蚕种场所生产的一代杂交种已由平附全部改为散卵制造。除即浸种和冷浸种不采用漂白粉澄清液进行卵面消毒外。春制越年种,在洗浴整理过程中,必须经药消处理,借以杀灭蚕卵表面病源,提高蚕种质量,它是浴洗散卵整理过程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环节之一,其中包括消毒液浓度、液温、消毒时间三大因素,而起影响作用之一的消毒液浓度,无论对蚕卵生理,群体质量,是否会造成死卵,死蚕关系都极大。浓度低于标准范围(0.30—0.35%)则达不到卵面消毒之目的,易使当代蚕发病,浓度高过标准范围时又会带来死卵,轻者增加不良卵率,重者群体受损。为使消毒液浓度保持在标准范围内,尽量达到中心浓度(0.33%),笔者通过近三年生产实践,初步得到以下认识,此认识,在这里仅起抛砖引玉之效。  相似文献   

20.
一般认为气温降到略低于水温时为蚕种洗浴适期。从蚕卵生理说,大部分蚕卵处于不完全解除滞育卵阶段。本省实际浴种时期大多在12月上旬。由于洗落过程中摩擦、振动等物理刺激,加速了解除滞育过程,以及浴种后在5℃中保护,使群体蚕卵胚胎俗称胚子)发育趋向整齐,大约到1月中旬,达到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