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前言代谢能和粗蛋白水平是鸡饲养标准中的两项基本指标。以肉用鸡为例,美国科委(NRC)的《家禽营养需要》(第七版)中规定肉用仔鸡日粮代谢能为3,200千卡/公斤,0—3、3—6、6—9周龄日粮粗蛋白含量分别为23%、20%、18%。我国《鸡的饲养标准试行方案》中,推荐肉用仔鸡0—4周龄日粮  相似文献   

2.
用4组(每组23只♀和23只♂鸡)肉仔鸡进行重复试验,把一日龄到52日龄日粮中的部分大豆粉用白羽扇豆饲料代替,其用最为2.5%、5.0%及7.5%。无白羽扇豆日粮组为对照组,各组日粮代谢能相同,但蛋白质和精氨酸试验组均低于对照组。试验结果证明当日粮中白羽扇豆含量,为5~7.5%时肉用  相似文献   

3.
为确定8至22日龄的肉用仔鸡对组氨酸和色氨酸的需要量进行了本实验。在以玉米、羽毛粉和豆粉为原料的低组氨酸和低色氨酸的饲粮(总组氨酸0.32%,总色氨酸0.18%,粗蛋白25%,代谢能3200千卡/千克)中,添力 L-组氨酸或 L-色氨酸,并使添加量呈梯度增长,目的在于产生增重效果。结果,饲喂完全强化饲粮的实验组与饲喂未经强化饲粮(粗蛋白23%,代谢能3200千卡/千克)的对照组,其鸡的生长率和饲粮效率基本相同。在饲粮混和蛋白质(玉米、羽毛粉和豆粉)中,组氮酸和色氨酸的实际消化率分别为81.4%和83.3%,这与切除盲肠后成年小公鸡的饲养实验得出的结果相同。最大体重增长和最高饲料效率所要求  相似文献   

4.
热带地区饲养肉用仔鸡前期和后期日粮的蛋白质和代谢能含量多少最适宜?什么时候由前期日粮更换为后期日粮最好?为了探讨这两个问题,Olomu 等人(1978)在尼日利亚进行了试验。试验日粮分为四种粗蛋白质水平(17、20、23和26%),每种蛋白质水平又有三种代谢能水平(2800、3000和3200千卡/公斤),即共有12种日粮。0—5周龄为前期,6—9周龄为后期。每种日粮喂给两组肉用仔鸡,每组50只。自由采食和饮水,供给全日光照。雏鸡保温4周。  相似文献   

5.
许多科学工作者都认为,肉用仔鸡对必需氨基酸的需要量取决于饲料中蛋白质含量和质量。又指出,低蛋白饲料会阻碍仔鸡的生长。我们做了二个试验,一个是验证在低蛋白饲料中添加多少L—赖氨酸就可以不阻碍仔鸡的生长,一个是验证高蛋白饲料是否还应添加赖氨酸。第一个试验中1~10日龄为预试期,所用饲料含粗蛋白23.2%、赖氨酸1.25%、代谢能3100  相似文献   

6.
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家禽系,用6组384只1日龄肉用雏鸡做试验,试验期为21天。方法是在玉米——大豆粉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0.9,2.0,2.8,3.6和4.4毫克/千克维生素B_2。基础日粮粗蛋白含量为22%,代谢能为3200千卡/千克饲料和维生素B_2 2.6毫克,试验结果表明,未  相似文献   

7.
去毒桐籽粕饲用价值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桐籽粕含有多种醇、二萜脂等有毒物质,因而长期以来只能用于肥料。桐籽粕中含代谢能5.46MJ/kg,粗蛋白质约36.13%,赖氨酸1.43%及较多的铁。小白鼠、肉用仔鸡饲养试验及屠宰测定试验表明:在肉用仔鸡前期日粮中加入5%~8%的桐籽粕,虽然略逊于优质蛋白质饲料,但作为中、低档蛋白质饲料资源,仍具有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8.
胭脂鱼幼鱼对粗蛋白质的需要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单因素梯度试验设计,以酪蛋白为蛋白源配制9种粗蛋白含量为23.92%~56.12%的精制试验饲粮,喂养胭脂鱼(11.96±1.42)g幼鱼40d,以探讨胭脂鱼幼鱼的粗蛋白质需要量。结果表明:粗蛋白质水平为40.02%的试验组的特定生长率、蛋白质效率指标均显著高于其他试验组(P<0.05);对特定生长率和蛋白质效率2项指标的二次曲线回归分析表明,胭脂鱼幼鱼饲料粗蛋白最适值分别为39.99%和39.73%。  相似文献   

9.
为了确定鱼粉在肉用仔鸡饲料中的添加量,用育雏期(0~21日龄)和育成期(28~63日龄)的肉用仔鸡进行了10次试验。喂给育雏期仔鸡以粗蛋白总量为24%的4种饲料(其中白鱼粉的添加量分别为8%、6%、4%、2%),各组饲料的代谢能均为3050千卡/公斤;喂给育成期小鸡以粗蛋白总量为19.2%的4种饲料(其中白鱼粉的添加量分别为6%、4%、2%、0),各组饲料的代谢能均为3250千卡/公斤。以上所有各  相似文献   

10.
雌肉用后备鸡易于过肥,采用限饲或隔日喂饲可抑制增重,但都不令人满意。文献表明,饲料和水分的消耗在时间上密切相关,肉用仔鸡当不给料时,饮水量下降。反之,当不给饮水时,则耗料减少。因而对鸡限制饮水,会自动减少吃料。本试验用肉用后备鸡,以自由采食、隔日喂饲。每天停止供水3小时和每天停止供水23小时等法作饲养试验。其中:隔日喂饲法是22~35天控制喂料(47~48克/只/天),38~56天隔日喂饲(90~109克/只/隔一天);每天停止供水23小时法是15~56天每天供水1小时,饲料自由采食。所有后备鸡1~35日龄的日粮内含粗蛋白20%和代谢能2970千卡/公斤,36~56日龄的日粮内含粗蛋白16%和代谢能2805千卡/公  相似文献   

11.
将4个品系的133只8周龄平养肉用仔鸡分成两组,日粮水平:1组为粗蛋白27.7%,每公斤饲粮代谢能2800千卡/公斤;2组为粗蛋白24.4%,饲料代谢能3000千卡/公斤。试验结果表明,两种日粮组的屠宰活重、胴体率、去内脏胴体重和鸡杂碎重无显著差异;但2组的活重减缩率却比1组高;屠宰活重、  相似文献   

12.
高英  李建国 《中国饲料》2003,(21):14-15
1 肉用仔鸡的能量需要各国肉仔鸡能量需要标准不尽相同。我国肉用仔鸡饲养标准的日粮浓度比NRC低 1 0 %左右 ,见表 1。表 1 肉用仔鸡能量需要中国0~5周 5周以上NRC0~3周 3~ 6周 6~8周代谢能 (MJ/kg) 1 2 1 3 1 2 55 1 3 391 3 391 3 39  注 :引自动物营养学 ,杨凤主编 ,1 991 ,农业出版社。吴成坤等 ( 1 980 )测定了 1~ 1 0周龄白洛克肉仔鸡的能量需要 ,对进食代谢能和增重能量进行回归分析 ,得出肉仔鸡的维持代谢能需要量为0 5 38MJ/kgW0 75。肉仔鸡增重代谢能需要量平均约为每千克增重 :1~ 4周龄 1 0 46MJ/kg ,5~ 1…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较低的能量、蛋白水平下,日粮中添加维生素D3(VD3)对0~6周龄肉仔鸡的影响。玉米-豆粕型日粮,0~3周龄和4~6周龄代谢能和粗蛋白分别为12.13MJ/kg、20.0%和12.55MJ/kg、18.0%。单因素三水平试验设计,3个VD3添加水平分别为(IU/kg):200、400和800。将540只1日龄AA肉仔鸡(公母各半)随机分为9组,每组3个重复,每重复20只。结果:本试验中,日粮添加VD3200、400IU/kg不能满足肉仔鸡生长和骨骼代谢的需要,添加量800IU/kg较为适宜;日粮添加VD3对血液指标影响不明显,因此,血液指标只能作为判定日粮维生素是否缺乏的辅助指标,要研究维生素的需要量还需要依靠生物学方法来进行。  相似文献   

14.
为探索扬州鹅能量、蛋白和粗纤维营养需要量,试验采用3×3×2设计,育雏期日粮粗蛋白含量分别设为17%、19%和21%,粗纤维含量分别为3%、4%和5%,代谢能含量分别为11 MJ/kg和12 MJ/kg。育肥期日粮粗蛋白含量分别设为14.5%、16%和17.5%,粗纤维含量分别为4%、6%和8%,代谢能含量分别为10.5 MJ/kg和11.5 MJ/kg。将刚出壳扬州鹅雏鹅随机分为18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公母各5只,每组饲喂不同营养水平的日粮,观测不同营养水平日粮对扬州鹅增重和饲料转化比的影响。结果显示:育雏期日粮粗蛋白为17%组的增重显著大于19%和21%组(P0.05),饲料转化比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增重饲料成本低于其他两组;粗纤维为3%组的增重和4%组差异不显著(P0.05),但显著高于5%组(P0.05),饲料转化比和增重饲料成本显著低于4%和5%组(P0.05);代谢能为11 MJ/kg组的增重和12 MJ/kg组差异不显著(P0.05),饲料转化比显著高于12 MJ/kg组(P0.05),但增重饲料成本低于12 MJ/kg组。育肥期日粮粗蛋白为14.5%组的增重要显著大于16%和17.5%组(P0.05),饲料转化比和增重饲料成本显著低于其他二组(P0.05);不同粗纤维水平的增重差异不显著(P0.05),但4%组的饲料转化比和增重饲料成本显著低于6%和8%组(P0.05);代谢能为11.5 MJ/kg组的增重要显著大于10.5 MJ/kg组,饲料转化比显著低于10.5 MJ/kg组。研究表明:扬州鹅育雏期适宜营养需要量为粗蛋白17%、粗纤维3%、代谢能11 MJ/kg,育肥期适宜营养需要量为粗蛋白14.5%、粗纤维4%、代谢能11.5 MJ/kg。  相似文献   

15.
0~3周龄肉用仔鸡色氨酸需要量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360只肉用仔鸡随机分成5个处理 ,各试验处理在色氨酸水平为0.161 %的玉米—玉米蛋白粉半纯合基础日粮上分别添加晶体L—色氨酸0 %、0.03 %、0.06 %、0.09 %、和0.12 %。试验结果表明 :玉米—玉米蛋白粉半纯合基础日粮中添加L -色氨酸可以显著改善0 -3周龄肉用仔鸡的生产性能 (P<0.05)。在基础日粮中略微提高色氨酸水平 (0.03 % )就可以显著提高平均日增重 (P<0.01)、平均日采食量和饲料转化率 (P<0.05)。析因分析表明其原因主要在于提高了日粮营养物质的利用效率 ,同时也增加了一定的采食量。随着日粮色氨酸水平的升高 ,每鸡每日摄入色氨酸量极显著增加 ,每摄入1mg色氨酸对平均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的作用均呈现边际递减规律 (P<0.01)。通过测定血浆中5 -羟色胺含量 ,表明它与采食量有相似的变化规律 ,因而采食量的变化可能部分是由于外周5 -羟色胺的变化而引起的 (相关系数 +0.34 ,P=0.003)。回归分析结果认为 ,0~3周龄肉用仔鸡日粮色氨酸需要量为0.236 % ,表观可利用色氨酸需要量为0.210 %,每日可利用色氨酸需要量69.73mg/天 ,可利用色氨酸需要量占日粮蛋白比例为0.96 %。  相似文献   

16.
360只肉用仔鸡随机分成5个处理,各试验处理在色氨酸水平为0.161%的玉米-玉米蛋白粉半纯合基础日粮上分别添加晶体L-色氨酸0%、0.03%、0.06%、0.09%、和0.12%.试验结果表明:玉米-玉米蛋白粉半纯合基础日粮中添加L-色氨酸可以显著改善0-3周龄肉用仔鸡的生产性能(P<0.05).在基础日粮中略微提高色氨酸水平(0.03%)就可以显著提高平均日增重(P<0.01)、平均日采食量和饲料转化率(P<0.05).析因分析表明其原因主要在于提高了日粮营养物质的利用效率,同时也增加了一定的采食量.随着日粮色氨酸水平的升高,每鸡每日摄入色氨酸量极显著增加,每摄入1mg色氨酸对平均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的作用均呈现边际递减规律(P<0.01).通过测定血浆中5-羟色胺含量,表明它与采食量有相似的变化规律,因而采食量的变化可能部分是由于外周5-羟色胺的变化而引起的(相关系数+0.34,P=0.003).回归分析结果认为,0~3周龄肉用仔鸡日粮色氨酸需要量为0.236%,表观可利用色氨酸需要量为0.210%,每日可利用色氨酸需要量69.73mg/天,可利用色氨酸需要量占日粮蛋白比例为0.96%.  相似文献   

17.
本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测定低蛋白育肥日粮(42~49日龄)对内用雄仔鸡的影响。从商业孵化厂购买860只1日龄肉用型公雏,圈内平养,0~20日龄喂幼雏日粮(23%蛋白质,每千克含3200千卡代谢能),21~41日龄喂生长期日粮(20%蛋白质,每千克含3200千卡代谢能)。42天时将仔鸡随机地分为4种处理,每种处理设五个重复,每个重复组内5只鸡,然后开始试验至49日龄止。  相似文献   

18.
本文探讨了饲料中配入甘薯烧酒糟(以下简称烧酒糟)对肉用仔鸡生产性能和肉质等的影响。供试鸡选用杂交肉用仔鸡80只。2~21日龄饲喂市售肉用仔鸡前期料(CP23%以上,ME2900Kcal/Kg以上),22~84日龄饲喂市售肉用仔鸡后期料(CP18%以上,ME3200Kcal/Kg以上)。以此基础饲料作对照组(C组),50%基础饲料和50%烧酒糟组成试验饲料组(S组)。自由采食和饮水。  相似文献   

19.
奥本大学E.T.Moranjr博士研究了有关饲料赖氨酸水平对肉鸡产肉量的影响。试验设日粮赖氨酸为0.85、0.95和1.05%3个水平,喂给28~42日龄的肉用仔鸡。日粮代谢能(ME)为3,200kcal/kg(按照NRC标准)。试验结果表明,鸡肉总产量随赖氨酸  相似文献   

20.
为确定8至21日龄快长型(哈伯德×哈伯德)和慢长型(新汉夏×哥伦比亚)肉用仔鸡对赖氨酸需要量进行了本实验。在以玉米、羽毛粉和豆粉为原料的低赖氨酸饲粮(可消化赖氨酸0.51%,粗蛋白23%,代谢能320千卡/千克)中,添加 L-赖氨酸盐酸盐,并使其赖氨酸含量呈10个梯度,目的在于产生3到4倍的增重效果。结果,两个品系最大增重所要求的可消化赖氨酸含量均不高于饲粮的1.01%,两个品系的增重量与饲料之比的最大值所要求的赖氨酸含量均不高于饲粮的1.21%。快长型鸡的饲粮消耗是慢长型鸡的两倍多。同时,要达到最高饲料效率,快长型鸡需要赖氨酸为675毫克/天。慢长型鸡则为318毫克/天。在这两个品系中,蛋白质的比例大致相同。据此看来,很明显,慢长型肉用仔鸡品系与快长型肉用仔鸡品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