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苗木失水最快的部位是根系,苗木假植后土壤的保水性会降低,加之操作不细,透风和通气不良,造成苗根失水和烂根,影响成活。因此应尽量缩短从起苗到栽植的时间,使起苗与植树紧密衔接。尽量做到随起苗、随栽植。  相似文献   

2.
苗木从圃地经起苗,分级,打捆,越冬,贮藏和长途运输至造林地,体内部分水份已经失去,故仅有形态指标已不能确定其是否保持较高的活力。本研究通过对红松,云杉的落叶松换床苗和造林苗晾晒试验及其研究分析,探讨了失水对苗木生理指标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杉苗移植成活力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杉苗出圃定植过程苗木失水、剪根与发根关系的试验分析表明:杉苗水分是定植成活的要素;苗根中1-2mm粗根对发根最重要;细根失水较快,长途运输杉苗宜剪去部分细根;杉苗失水率在35%以下可以发根。  相似文献   

4.
苗木含水量与造林成活率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造林后成活的关键在于苗木能否迅速生长出新的根系和恢复其生理功能。苗木的新根再生长及生理机能的恢复,主要决定于整个苗木,特别是根系生活力的大小。一般的说,影响苗木生活力的主导因子是水分。为了探讨苗木含水量对造林成活率的影响,我们于1985年和1986年,对辽宁东部主要造林树种苗木的不同含水量,进行了浸根、失水和造林等试验,以求探明成活率与苗木含水量的关系及苗木根系水分等情况,为在起苗、运苗、假植、造林等工序中,确定保护苗木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苗木从圃地经起苗、分级、打捆、越冬、贮藏和长途运输至造林地,体内部分水份已经失去,故仅有形态指标已不能确定其是否保持较高的活力。本研究通过对红松、云杉和落叶松换床苗和造林苗晾晒试验及其研究分析,探讨了失水对苗木生理指标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提高造林成活率的方法刘凤英一、苗木保护起苗前,要提高苗木含水量。起苗前2~3天,对苗床进行灌水,可提高苗木含水量10~16%。起苗时,为减少起苗过程中苗木失水,要在上午10时前、下午4时后或阴雨天起苗。起苗后苗木的失水随时间延长而增多,缩短起苗到栽植...  相似文献   

7.
为明确SH40中间砧苹果苗在起苗至假植期间中间砧段率先失水的原因,以1年生红富士/SH40/八棱海棠为材料,测定不同失水强度下苹果苗木各部位的生理指标及其对苗木成活率的影响,以期明确苗木所能承受的极限失水率。结果表明,(1)苗木失水快的部位在根系,根系失水快的部位在于细根;(2)苗木失水对后期的生长量有显著性的影响,苗木失水15%后其幼树总生长量较未失水的苗木显著降低,失水20%后,其树势明显减弱;(3)在各项生理指标中,束缚水/自由水与苗木的成活率呈显著负相关,通径系数为-0.936;其次为自由水,通径系数为0.878,呈显著正相关,苗木水分含量多少对苗木栽植成活率有显著影响。因此起苗至栽植期间,要做好苗木根部保护,尤其防止细根过多失水最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环境条件对杨树花粉生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花粉生活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杂交育种的成败。在花粉的采集及贮存过程中,许多因素如花枝培养的条件、花粉采集的日期,收粉后的失水时间及含水率,花粉的贮存温度及贮存时间等对花粉的质量和生活力等均具有重要的影响。为了确定这些因素对杨树花粉生活力的  相似文献   

9.
北方春季造林因冬季干燥、少雪,春季风大、少雨,苗圃地墒情小使苗自身失水严重,苗木在运输过程中根系裸露时间较长,毛细根因失水干枯,会影响其成活率。因此春季造林应采取几项关键措施.能大大提高其成活率。  相似文献   

10.
春季造林技术要点□李亿坤保持苗木水分。试验表明,从起苗到栽植完毕,以及栽后的一段时间内,保持苗木体内的水分平衡,是苗木成活的关键。苗圃地里越冬的苗木,一般失水厉害,因此,在起苗造林前的三五天,要对苗圃地灌一次透水。一来能补充苗木体内的失水,二来苗圃地...  相似文献   

11.
枝接是苗木嫁接的主要方法之一,一般在春季进行。枝接时,为了节省接穗,一般将1 根枝条剪截成若干个接穗,嫁接后,由于接穗顶部切口暴露在空气中,易失水枯萎,降低生活 力,影响嫁接成活。2000年春季开始,在果树苗、绿化树苗上开展枝接保湿方法研究。结果表 明:用塑料薄膜封盖接穗顶部切口减少接穗水分蒸发8%~10%,平均嫁接成活率达96.4%。  相似文献   

12.
苗木出圃后若不能及时栽植,需要进行假植,以防根系失水.失去生活力。苗木假植就是用湿润的土壤对根系进行暂时的埋植处理,分为临时假植和越冬假植两种。  相似文献   

13.
苗木失水的一般趋势──苗木失水状况研究(Ⅰ)马阿滨,张丽华,尹淑清,康迎昆(黑龙江省林科院)(黑龙江省朗乡林业局)(黑龙江省林科院)(黑龙江省林科所)苗木在正常情况下的蒸腾失水问题是人们所熟知的,但起苗后苗木离开土壤,生存环境发生了改变;随之而来的水...  相似文献   

14.
容器苗造林与裸根苗造林比较,具有根系完整、缓苗时间短、造林成活率高、延长造林季节等优点。但在常规栽植覆土踏实过程中,存在着影响造林成活率的两个重要技术问题。挤压不实、不均,造林苗木的土坨与土壤之间形成缝隙,如遇降水量少的年份,造林苗木就会因失水而干枯。挤压用力过大,造成伤根,造林成活率将会降低。为了解决上述栽植过程中的问题,笔者摸索着制作了容器苗植苗挤实铲。制作技术。容器苗植苗挤实铲由铲面、连杆、手柄三部分组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笔者经常到林场蹲点、检查,常常发现行与行、地块与地块之间苗木成活率相差很大。对此,过去简单地将其归结为操作人员不认真、苗木窝根所致。但笔者在进行了针对性地调查之后,却发现实际的原因往往不单于此。1 影响造林成活的因素据有关资料介绍,造林苗木的成活是一项系统工程,受很多因素的制约,其中主要有3个因素:一是生活力较强的苗木;二是较高的土壤水分;三是适宜的造林技术。所谓生活力是指苗木生根成活的能力。针叶树苗木在生活力方面,存在着再生能力弱,只有直径小于2mm的细根才能分化出新根,而起苗后由于苗…  相似文献   

16.
起树苗应注意的问题文/王立忠一、起苗时间。一般应在苗木进入休眠期至春季苗木即将萌动前起苗,最好随栽随起。起得过早,树苗蒸发失水时间长,对造林成活和生长均不利。二、圃地浇水。冬春干旱地区,圃地土壤板结,起苗困难起苗前5-6天圃地要浇透水,这样既便于起苗...  相似文献   

17.
罗旭  高文革 《林业科技》1995,20(4):1-3,12
本文通过大兴安岭地区落叶松S1-1苗19个形态指档的PCA分析,确定各指标的重要程度;通过对不同等级苗木的6个生理指标测定,分析生理指标与形态指标的关系;通过不同失水程度苗木水势测定和造林试验,确定苗木活力指标。  相似文献   

18.
过去,有些地方造林没有做到适地适树,见地就挖,见苗就起,有苗就栽,不分壮苗化树,因此造林成活率低,甚至失败。现造林季节到,在此,据我们在实践中一些成功的经验介绍于下供各地参考。起苗起苗好坏直接影响造林的成活率,是造林成败的一个关键环节。1.起苗时间。一般在春季苗木休眠将萌动前起苗为佳。应注意,刮大风下大雨不宜起苗,刮大风易失水,下大雨枝叶易沾泥,影响造林成活率。2.起苗技术。浇水。起苗要提前2-3天给苗床淋浇透水,这样既易挖,伤根又少,苗木充分吸收了水分,抗御干旱能力增加。起苗挖泥深度。根据各种树种…  相似文献   

19.
一、湿藏法 把种子放在低温和湿润时条件下贮藏。贮藏期间要保持低温。一般在0℃-3℃左右。要温润和通气,使种子不致失水过多,以利于种子保特生活力。  相似文献   

20.
通过研究,运用X射线摄影技术,经浸种、培养、干燥、射线摄影,在4天内即可准确判断出华山松种子的潜在发芽能力———生活力。制作了射线判图的标准图片,确定了最佳判图条件是:25℃浸种48h,25℃培养48h,40℃干燥5h;判图标准是:有生活力的种子,胚及胚乳之间界线模糊不清,胚隐约可见,胚乳亮度均匀。证明了华山松种子生活力强弱与其本身干燥后失水量关系极大,发芽种子的平均失水量为144%,死亡种子的平均失水量是25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