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苹果树腐烂病发病因素调查及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永寿县地处陕西渭北旱塬西部南缘地带,全县栽植苹果面积1.29万hm2,其中85%面积的树龄在10年生以上。随着树龄的增大,挂果量的增加,腐烂病也逐年偏重发生。据永寿县植保站对全县苹果园调查,结果为:10年生以下树龄发病株率8.5%;10~13年生树龄发病率15.7%;14年生以上树龄发病株率21.8%,严重果园达61.2%,有些地方甚至出现毁园现象。我们通过2004年以来对苹果树腐烂病发生因素的调查研究,初步明确腐烂病之所以逐年偏重发生,除与树龄、地理、气侯等因素有关外,也与人们在田间管理与防治操作、措施上存在误区密切相关。生产实践证明,防治苹果树腐烂病必须加强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
<正>我国苹果树腐烂病广泛分布于全国各苹果产区,尤以北方果区发生最为严重。虽然在长期的腐烂病防控过程中,人们已经积累了不少经验,但是,截止到目前,腐烂病依然是各苹果产区造成毁园的最严重的病害。调查发现,大部分树龄较高的果园病株率在30%以上,粗放管理的重病果园甚至高达90%,只有少数小面积果园或精细管理的果园发病株率不到10%。  相似文献   

3.
苹果腐烂病综合预防治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随着苹果主产区树龄的不断老化,抗病性减弱,腐烂病日趋严重。结果园腐烂病发病株率达38%,有的园片达90%,最多的1株树有21处腐烂病,严重威胁苹果生产。为了防治该病,现将该病发生规律和特点及生产中有效的预防治疗方法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正>苹果腐烂病,俗称烂皮病,臭皮病,主要危害6年生以上的结果树,造成树势衰弱、枝干枯死、死树,甚至毁园。笔者所在永寿县地处陕西省中西部,渭北旱塬南缘,年均降雨600多毫米,年平均气温10.8℃,无霜期210天,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是苹果优生区。全县栽植苹果40万亩,苹果产业已逐步成为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其中65%面积的树龄在10年以上。随着树龄的增大,挂果量的增加,腐烂病也逐年加重发生。2009  相似文献   

5.
<正> 苹果树腐烂病是当前苹果产区的严重病害,一般苹果树进入结果期即可发生,随着树龄的增长和产量的逐年提高,腐烂病也渐趋严重。据1985年在宽城、滦平、兴隆和承德等县调查,15—20年生的树发病株率达40%,20年生以上的大树发病株率在60%以上。由于此病为害,缺枝少杈的树随处可见,造成全国毁灭的更不乏其例。  相似文献   

6.
黔北地区随着桔园面积的增加,柑桔煤烟病的发生、蔓延越来越严重.据2004-2007年调查,一般桔园发病株率15%左右,减产10%左右;严重桔园发病株率高达80%~100%,减产60%以上;煤烟病造成果实污黑、个小、品质差,无商品价值.笔者对此进行了分析,防治试验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2006年3月14~20日,笔者对陕西省三原、大荔、礼泉、淳化、旬邑、长武和甘肃省泾川等县苹果园进行考察时发现,许多刚进入盛果期的果园,苹果树腐烂病发生相当严重,著名苹果病害专家王金友预言的“去冬今春苹果树腐烂病将迅猛上升”已被证实。1发生情况多年来,苹果树腐烂病呈一般发生态势,并未引起果农的重视,最近2~3年,该病逐年加重。据观察,管理水平高的果园,病株率多在10%~20%,中等管理水平的园病株率在30%~40%,重者60%以上,个别果园已被毁掉。据陕西礼泉县新时乡果协秘书长郭生乾反映,今年苹果树腐烂病特别重,一般发病株率30%左右,管理…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陕西苹果腐烂病发生较为严重,而且范围广泛,从幼树到老树不同程度均有发生。2010年3月对志丹县山地苹果园调查,盛果期苹果园腐烂病发病株率高达47.2%,幼树达0.01%。为防止腐烂病的进一步蔓延,2010年进行了50%菌毒清水剂、拂蓝克防治苹果腐烂病的田间试验,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1)果园基本情况。试验设在志丹县双河乡河李家湾村郝建堂山地果园。该园是缓坡地,土壤管理采取清耕法,树势中庸,管理水平中等。果园面积0.8公顷,主栽品种为富士,树龄21年生,共248株。2010年3月  相似文献   

9.
陕西渭北地区盛果期苹果树腐烂病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陕西渭北3县区苹果树腐烂病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陕西渭北地区13 a生红富士苹果树腐烂病发病株率平均达56.14%,平均单株病疤数最低1.3个;中干剪锯伤口部位与主枝基部夹角处病疤百分率合计达56.8%以上;主枝基部开张角度与基部发生腐烂病率之间存在着极显著的负相关性,此结果反应出陕西渭北地区盛果期苹果树腐烂病流行早、发病重的现实及其危害特点.增强树势、尽量减少中干剪锯伤口量、开张主枝角度、重视对剪锯伤口和主枝基部的保护等是防治腐烂病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今年是继2001年以来,陕西周至猕猴桃溃疡病发生最为严重的一年,持续时间长达50余天,直至4月初猕猴桃展叶才逐渐停止发展.据调查,全县平均病园率70%,平均病株率24.8%,严重果园病株率达80%以上,有的甚至造成毁园,平均产量损失10%~15%,严重者达50%以上.笔者对该病进行了专题调研,弄清了重发原因,并总结出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1.
侧耳属3种食用菌解剖学性状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PDA培养基和棉籽壳为培养料,培养了姬菇、榆黄蘑和鲍鱼菇,并对其解剖结构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姬菇、榆黄蘑和鲍鱼菇菌丝均具有锁状联合,子实体菌柄都侧生,每个担子顶部产生4个担孢子,孢子内含油滴,孢子印皆为白色。姬菇和鲍鱼菇菌盖颜色为灰黑色,榆黄蘑为黄色,姬菇和榆黄蘑菌丝生长快,姬菇菌丝浓密,榆黄蘑和鲍鱼菇菌丝稀疏,鲍鱼菇菌丝能产生黑色分生孢子。姬菇和榆黄蘑子实体小而多,出菇早、产量高,鲍鱼菇子实体较大内部组织紧密,担子、担孢子梗粗壮,孢子饱满油滴大。  相似文献   

12.
直立迷迭香不同木质化程度插条扦插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林  朱莉  孙奂明  赵菲 《北方园艺》2010,(5):114-115
以直立迷迭香不同木质化程度插条为试材,进行扦插对比试验,旨在筛选出最适合北京地区直立迷迭香生产的插条类型。结果表明:在嫩梢、半木质化和完全木质化3种插条类型中,完全木质化插条生根早、根量大、分枝多,扦插效果最好,适合在生产中推广。  相似文献   

13.
鸡腿蘑菌丝体的同工酶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用8种不同培养基配方,培养鸡腿蘑菌丝体,其同工酶分析结果表明,鸡腿蘑菌丝体酯酶(EST)同工酶谱差异明显,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谱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14.
采用火焰原子分光光度法,测定了保定市市售的3种类型共16种蔬菜中的Ca、Cu、Zn、Fe、Mn 5种矿质元素,为指导人们日常饮食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不同类型蔬菜中矿质元素含量不同,叶菜类蔬菜中的(Ca、Cu、Zn、Fe、Mn含量高于果菜类蔬菜、根茎类蔬菜;而不同品种的蔬菜其矿质元素的含量也存在很大差异,油菜中的Ca和Mn含量最高,分别为7.6 g/100g和8.98 mg/100g;Zn含量最高的为香麦16.72 mg/100g,其次为菠菜12.63 mg/100g,洋白菜的Zn含量最低仅为0.73 mg/100g;菠菜中Fe含量最高138.43 mg/100g,其次为香麦111.11 mg/100g.综合分析结果,香麦、菠菜、油菜的Ca、Cu、Zn、Fe、Mn含量要高于其它种类的蔬菜.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种子层积处理前进行的不同预处理方法和层积天数的试验,对影响美国东部黑核桃种子层积催芽因素进行了探讨。催芽前进行冷水浸种5d(天),沙藏层积催芽150d(天),发芽率最高,发芽最快,播种后60d(天)调查,出苗率达75%。  相似文献   

16.
采用香菇菌株Cr-02为实验材料。简易开放式生料栽培为栽培方法,观察到了香菇子实体形态发育的全过程。初步将之分为纽结期、褐变期、成型期和成熟期四个时期,确定了子实体形态分化的关键时期是褐变期。  相似文献   

17.
香菇原生质体单核体杂交方法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试验通过三种方法收集菌丝体 ,经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后得到其单核体 ,将不同菌株的单核体杂交配对后得到了不同于亲本的杂交后代  相似文献   

18.
以美国大速生菜为试材,以腐熟与未腐熟玉米秸秆替代草炭作为莴苣无土栽培基质中的主要材料,研究其对莴苣产量、叶面积、干物质量、光合速率、根系活力、维生素C和硝酸盐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T3处理(腐熟玉米秸秆∶蛭石=3∶1)基质配方最有利莴苣的生长。  相似文献   

19.
检测了真姬菇菌丝对卡那霉素、头胞霉素、氨卞霉素、潮霉素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卡那霉素、头孢霉素、氨苄青霉素对真姬菇菌丝生长基本没有影响,与对照比较3种抗生素不同浓度对菌丝生长的影响效应均没有显著性差异。真姬菇菌丝对潮霉素非常敏感,10mg/L的潮霉素能够完全抑制真姬菇的菌丝生长,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建立真姬菇的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采用室内培养的方法 ,来研究白蚁蚁巢的热水浸提物对鸡菌丝生长的影响 ,探索鸡菌丝的营养特征。研究发现蚁巢热水浸提物对黄褐纹鸡菌丝的生长具有至关重要的、必不可少的作用 ,而蚁巢热水浸提物的量的多少对菌丝生长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