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试验选取1日龄健康、体重相近的金定蛋雏鸭180只,随机分为5个处理组,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试鸭。采用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Ⅰ组试验鸭饲喂基础饲粮,Ⅱ~Ⅴ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10、220、550、1000 IU/kg维生素D的试验饲粮,试验期4周。旨在研究不同维生素D添加水平对1~28日龄蛋雏鸭生长性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以探讨维生素D的适宜添加量。结果表明,添加550 IU/kg维生素D能显著提高蛋雏鸭平均日增重、降低料重比(P<0.05),显著提高IgA、IgG、T3、T4含量(P<0.05),并显著降低Cort含量(P<0.05)。由此可见,在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中添加适量的维生素D可提高蛋雏鸭生长性能及免疫功能。通过二次回归模型分析,估测蛋雏鸭日粮中维生素D的适宜添加量为523.1~560.6 IU/kg。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锌水平对笼养蛋雏鸭生长性能、抗氧化功能及免疫器官发育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分组设计,选择健康1日龄金定蛋雏鸭180只,随机分成5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鸭.对照组(Ⅰ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Ⅱ~Ⅴ组)分别饲喂在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中添加20、40、60、80 mg/kg锌(ZnSO4·7H2O)的试验饲粮.试验期4周.结果表明:1)Ⅲ、Ⅳ组蛋雏鸭的料重比和Ⅲ组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雏鸭平均日增重、料重比随饲粮锌水平的增加呈明显的二次曲线变化,以此为指标估测的锌适宜添加水平分别是50.4和54.7 mg/kg;2)Ⅲ组血清和肝脏总抗氧化能力(T-AOC)、血清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 CuZn-SOD)活性、肝脏丙二醛(MDA)含量、肝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估测的锌适宜添加水平分别是44.6、47.8、55.7、43.4、54.2 mg/kg,而血清MDA含量、血清GSH-Px活性和肝脏CuZn-SOD活性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3)Ⅲ组胸腺指数、脾脏指数、法氏囊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蛋雏鸭采食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含锌33.3 mg/kg)时,锌的适宜添加水平为55.7 mg/kg.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维生素D添加水平对1~28日龄蛋雏鸭免疫及抗氧化功能的影响,以探讨饲粮维生素D的适宜添加量。试验选取健康、体重相近的1日龄金定蛋雏鸭180只,随机分为5组(Ⅰ~Ⅴ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试鸭。采用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Ⅰ组(对照组)试鸭饲喂基础饲粮,Ⅱ~Ⅴ组试鸭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10、220、550、1 000 IU/kg维生素D的试验饲粮,试验期4周。结果表明:饲粮添加550 IU/kg维生素D可显著提高胸腺指数、脾脏指数(P<0.05),并显著增强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P<0.05),降低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及血清和肝脏丙二醛(MDA)含量(P<0.05);饲粮添加220、550 IU/kg维生素D可显著提高血清总蛋白(TP)和白蛋白(ALB)含量(P<0.05),并显著增强血清SOD和GSH-Px活性及血清和肝脏总抗氧化能力(T-AOC)(P<0.05)。综合本试验结果,在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中添加适量的维生素D可提高1~28日龄蛋雏鸭的免疫及抗氧化功能。综合考虑各指标,通过二次回归模型估测得出维生素D适宜添加量为512.8~550.0 IU/kg。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旨在研究牛磺酸对笼养蛋雏鸭生长性能、抗氧化功能及免疫器官发育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分组设计,选择健康1日龄金定蛋雏鸭240只,随机分为5个组(每个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鸭),分别饲喂在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基础上添加0.05%、0.10%、0.15%、0.20%牛磺酸的试验饲粮.试验期4周.结果表明:饲粮...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植物硒———富硒苜蓿、无机硒———亚硒酸钠和生物硒———酵母硒3种硒源对蛋鸡生产性能、蛋硒含量及转化率的影响。选取50周龄健康罗曼蛋鸡300羽,随机分成5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5羽。试验1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2组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5%普通苜蓿粉的试验饲粮,试验3、4组饲喂在试验2组饲粮中分别添加1.60 mg/kg亚硒酸钠和730 mg/kg酵母硒的试验饲粮,试验5组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5%富硒苜蓿粉的试验饲粮,试验期为38 d。结果表明:1)基础饲粮中添加富硒苜蓿能显著提高蛋鸡产蛋率和日产蛋量(P<0.05),显著降低料蛋比(P<0.05);添加酵母硒可显著提高产蛋率(P<0.05),而添加普通苜蓿、亚硒酸钠和酵母硒对日产蛋量和料蛋比均无显著影响(P>0.05)。2)基础饲粮中添加亚硒酸钠、酵母硒和富硒苜蓿均可极显著提高蛋硒含量(P<0.01),其中富硒苜蓿组蛋硒含量极显著高于添加亚硒酸钠组(P<0.01),却极显著低于酵母硒组(P<0.01);各组蛋硒含量随试验期的延长而增加,3种硒源组蛋硒转化率大小顺序为:酵母硒>富硒苜蓿>亚硒酸钠,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由此可知,蛋鸡饲粮中添加富硒苜蓿,其生产性能略优于添加酵母硒,明显优于添加普通苜蓿和亚硒酸钠;蛋鸡的蛋硒含量极显著高于亚硒酸钠,但极显著低于酵母硒,3种硒源蛋硒转化率大小顺序为:酵母硒>富硒苜蓿>亚硒酸钠。  相似文献   

6.
冯望宝  王安 《中国家禽》2007,29(11):14-17
采用玉米-豆粕型饲粮,4周龄健康金定育成鸭120只随机平均分为5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4只鸭,锌添加水平依次为0、30、60、200、1000mg/kg,试验期为8周,研究饲粮锌水平对育成蛋鸭生长及免疫性能的影响。试验表明,缺锌(第1处理组)和高锌(第5处理组)均能显著影响育成鸭体增重和免疫性能,笼养蛋鸭育成阶段在饲喂玉米-豆粕型实用日粮(含锌32.9mg/kg)时再添加锌30mg/kg可满足生长需要,适当增加日粮锌含量可提高免疫功能,建议蛋鸭在笼养条件下育成阶段饲粮锌的添加水平为30~60mg/kg。  相似文献   

7.
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添加不同水平的维生素B(2VB2)对笼养蛋雏鸭(1~28日龄)生长性能的影响。选用1日龄平均体重相近[(43.13±1.19)g]的金定蛋雏鸭288只,采用单因素随机分组试验设计。共分为6组,每组6个重复,试验期4周,饲粮中添加VB2水平分别为0、4、6、10、20、50mg/kg。试验结果显示:①在试验全期添加VB2水平第10、20mg/kg组的日增重显著高于不添加VB2处理组(第Ⅰ组)(P<0.05),②试验期内每一周各处理组蛋雏鸭的采食量差异不显著(P>0.05),③在试验第1、4周和全期添加VB2的第Ⅳ组的料重比显著低于不添加VB2的第Ⅰ组(P<0.05)。全期平均料重比最低的是添加VB2水平为10mg/kg组。故试验研究认为,为了降低饲料成本,保证饲料安全,饲粮中添加10mg/kgVB2能显著增强蛋雏鸭的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8.
试验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分组设计,研究色氨酸(tryptophan,Trp)对笼养蛋雏鸭生长性能、抗氧化功能及免疫器官发育的影响。选择1日龄健康金定蛋雏鸭288只,随机分为6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鸭。Ⅰ组为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Ⅱ、Ⅲ、Ⅳ、Ⅴ、Ⅵ组在基础饲粮(含色氨酸0.24%)的基础上分别添加0.02%、0.04%、0.06%、0.08%、0.24%的色氨酸,试验期4周。结果表明:在日粮中添加0.04%的色氨酸可显著提高蛋雏鸭的平均日增重(ADG)、平均日采食量(ADFI)、血清及肝脏中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肝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与总抗氧化能力(T-AOC)、脾脏指数(P<0.05),显著降低血清丙二醛(MDA)含量(P<0.05),但对血清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与总抗氧化能力(T-AOC)及料重比无显著影响(P>0.05)。结果显示,日粮中添加0.04%的色氨酸可显著改善蛋雏鸭的生长性能,提高机体的抗氧化能力,促进免疫器官的发育。  相似文献   

9.
试验通过在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辣木黄酮,研究其对1~28日龄蛋雏鸭生长、免疫及抗氧化功能的影响,以探讨辣木黄酮的适宜添加量。试验选取健康、体重相近的1日龄三穗蛋雏鸭135只,随机分为3组(Ⅰ~Ⅲ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试验鸭。采用基础饲粮加辣木黄酮进行饲喂,Ⅰ组(对照组)试鸭饲喂基础饲粮,Ⅱ、Ⅲ组试鸭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2%、0.4%辣木黄酮的试验饲粮,试验期4周。结果显示:饲粮添加0.4%辣木黄酮可显著降低三穗鸭蛋雏鸭料重比(F/G)、提高蛋雏鸭血清免疫蛋白A(IgA)含量(P0.05),降低血清丙二醛(MDA)含量(P0.05)。结果表明:在基础饲粮中添加适量的辣木黄酮可提高1~28日龄蛋雏鸭的饲料利用率、免疫及抗氧化功能,对辣木黄酮在蛋雏鸭的应用上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旨在比较酵母硒和亚硒酸钠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和蛋硒含量的影响,以确定能够替代亚硒酸钠的酵母硒适宜使用量。试验选用30周龄体况良好、产蛋率接近的健康海兰褐蛋鸡360只,随机分成5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不额外添加硒源),试验组饲喂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0.30 mg/kg硒的亚硒酸钠以及0.10、0.20和0.30 mg/kg硒的酵母硒(试验饲粮中实测硒含量分别为0.176、0.342、0.278、0.302、0.359 mg/kg)。预试期14 d,正试期28 d。结果表明:1)各试验组产蛋率、平均蛋重、平均日产蛋重、平均日采食量、料蛋比和蛋品质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均不显著(P>0.05)。2)亚硒酸钠组和酵母硒组蛋硒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酵母硒组蛋硒含量均显著高于亚硒酸钠组(P<0.05),并随酵母硒添加量的增加显著增加(P<0.05)。由此可见,相对于亚硒酸钠,蛋鸡对酵母硒吸收和向鸡蛋中的转移效率更高;饲粮添加硒能显著提高蛋硒含量,且蛋硒含量随着酵母硒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饲粮中添加0.10~0.30 mg/kg硒的酵母硒对蛋鸡生产性能和蛋品质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1.
苏莉娜  王安 《中国饲料》2012,(12):35-37,42
试验旨在通过研究饲粮中不同水平的锌对蛋雏鸭的生长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确定其在饲粮中适宜的添加量。试验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分组设计,选择1日龄金定蛋雏鸭180只,随机分成5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鸭。第Ⅰ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第Ⅱ~Ⅴ组在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基础上分别添加20、40、60、80 mg/kg锌(ZnSO4.7H2O)。试验期为4周。结果表明,适量添加锌有利于提高雏鸭的生长性能、促进蛋白代谢、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和增加含锌酶碱性磷酸酶(ALP)和乳酸脱氢酶(LDH)的含量。通过对差异显著的指标与锌添加量间拟合二次回归曲线确定的蛋雏鸭基础饲粮中锌的适宜添加量为51.8 mg/kg。  相似文献   

12.
试验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分组设计,选择1日龄健康金定鸭雏288只,随机分为6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鸭,研究色氨酸对笼养蛋雏鸭生长性能和营养物质代谢的影响。Ⅰ组为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Ⅱ、Ⅲ、Ⅳ、Ⅴ、Ⅵ组在基础饲粮(含色氨酸0.24%)基础上分别添加0.02%、0.04%、0.06%、0.08%、0.24%色氨酸,试验期4周。结果表明,在日粮中添加0.04%色氨酸可显著提高蛋雏鸭的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血清中的总蛋白的含量(P<0.05),显著降低血清葡萄糖和甘油三酯含量(P<0.05),但对料重比未产生显著影响(P>0.05)。在日粮中添加0.06%的色氨酸可显著提高血清中白蛋白含量,显著降低血清中总胆固醇含量(P<0.05)。由此可见,日粮中添加0.04%~0.06%的色氨酸可显著改善雏鸭的生长性能,促进蛋雏鸭对各种营养物质的代谢。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硒添加水平对产蛋高峰期临武鸭产蛋性能、蛋品质、血清抗氧化指标和蛋硒含量动态变化的影响。试验选用29周龄体况良好、产蛋率接近的正处于产蛋高峰期的临武鸭20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不额外补充硒源,实测硒含量为0.15 mg/kg)45 d,Ⅰ组、Ⅱ组、Ⅲ组、Ⅳ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以酵母硒形式添加0.10、0.20、0.40、0.80 mg/kg的硒,饲喂35 d添加硒饲粮后改喂基础饲粮10 d。结果显示:1)饲粮中硒添加水平对蛋鸭产蛋性能和蛋品质各指标均无显著影响(P0.05)。2)与对照组和Ⅰ组相比,饲粮中添加0.40和0.80 mg/kg的硒可以显著提高蛋鸭血清中硒和谷胱甘肽(GSH)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P0.05),显著降低血清中丙二醛(MDA)含量(P0.05)。3)随试验天数的增加,对照组和Ⅰ组蛋硒含量无显著变化(P0.05),而Ⅱ组、Ⅲ组、Ⅳ组蛋硒含量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且均在试验第9天达到峰值。试验第7、9、13、17、21、28和35天,Ⅱ组、Ⅲ组、Ⅳ组蛋硒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Ⅰ组(P0.05);停喂添加硒饲粮的第1~4天,Ⅱ组、Ⅲ组、Ⅳ组蛋硒含量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停喂添加硒饲粮的第5~8天,Ⅲ组和Ⅳ组蛋硒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停喂添加硒饲粮的第9天,各试验组蛋硒含量均衰减至与对照组相同水平(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酵母硒形式的硒对产蛋高峰期临武鸭的产蛋性能和蛋品质均无不良影响。饲粮中添加0.40和0.80 mg/kg酵母硒形式的硒可以提高产蛋高峰期临武鸭的蛋硒含量、血清硒含量和抗氧化能力,延长蛋硒的存留时效。综合考虑各因素,产蛋高峰期临武鸭饲粮中硒(以酵母硒形式添加)的适宜添加水平为0.40 mg/kg。  相似文献   

14.
维生素C对笼养蛋雏鸭生长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富  Wang An 《饲料工业》2008,29(12):5-7
试验在玉米-豆粕型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维生素C,研究其对笼养蛋鸭育雏期(1~28d)生产性能的影响。采用单因素随机分组设计的方法,选用1日龄平均体重相近(43.02±1.19)g的金定蛋雏鸭288只,随机分为6个处理组,各处理组日粮中分别添加VC0、150、300、400、800、1400mg/kg,结果表明:雏鸭日粮中适当的添加VC可提高雏鸭生产性能,VC的添加量过高过低都会影响蛋雏鸭的生产性能;在1~7日龄日粮添加VC800mg/kg,8~28日龄添加VC300~400mg/kg为适宜。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采用单因子随机试验设计,在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0、250、500、750、1 000 mg/kg)的胆碱,以研究饲粮胆碱添加水平对产蛋期绍兴鸭产蛋性能、蛋品质、生殖器官发育的影响,并探讨产蛋期绍兴鸭对胆碱的需要量。试验选用刚进入产蛋期的绍兴鸭54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8只。试验期为20周。结果表明:1)饲粮中添加胆碱可显著提高产蛋期绍兴鸭的平均蛋重(P<0.05)。1 000 mg/kg组的产蛋率、平均蛋重、日产蛋重最高,料蛋比、畸形蛋率最低,但与500和750 mg/kg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2)饲粮胆碱添加水平显著影响蛋黄颜色和蛋壳厚度(P<0.05)。其中,蛋黄颜色随饲粮胆碱添加水平的升高而降低,0、250、500、750 mg/kg组显著高于1 000 mg/kg组(P<0.05),其他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蛋壳厚度以500 mg/kg组为最大,显著大于0、750 mg/kg组(P<0.05),其他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饲粮胆碱添加水平对蛋形指数、蛋壳强度、蛋白高度及哈夫单位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蛋白高度及哈夫单位有随饲粮添加胆碱水平的升高而增大的趋势,而蛋形指数、蛋壳强度则以500 mg/kg组为最大。3)饲粮胆碱添加水平对绍兴鸭卵巢指数、输卵管长度指数、输卵管重量指数、优势卵泡总重/卵巢重量、优势卵泡总重量、优势卵泡数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由此可知,在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中添加胆碱可提高产蛋期绍兴鸭的平均蛋重,但会降低蛋黄颜色。综合考虑产蛋性能和蛋品质,在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中添加500 mg/kg胆碱即可满足产蛋期绍兴鸭对胆碱的需要量。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不同水平的维生素E对笼养蛋雏鸭免疫功能及血液中激素指标的影响,将180只1日龄的健康金定蛋雏鸭随机分成5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鸭.第Ⅰ组为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维生素E:15.4 IU/kg),第Ⅱ、Ⅲ、Ⅳ、Ⅴ组为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10、15、20、40 IU/kg的维生素E.试验期为4周.结果表明:(1)维生素E对笼养蛋雏鸭T3、T4、生长激素(GH)影响显著(P<0.05),但对血清皮质醇浓度影响不显著(P> 0.05);15 IU/kg维生素E添加组血清GH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5 IU/kg维生素E添加组血清T3、T4显著升高(P<0.05);以T4、GH估测的维生素E适宜添加量为20.0~20.5 IU/kg.(2)IgA、IgM、IgG、白介素-2含量随着日粮维生素E水平升高有增加的趋势,其中15 IU/kg维生素E添加组IgA、IgM、白介素-2显著升高(P<0.05).(3)饲粮中添加15 IU/kg的维生素E胸腺、法氏囊指数均比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但脾脏指数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以IgA、IgM、白介素-2估测维生素E适宜添加量为18.7~20.5 IU/kg.综合考虑,蛋雏鸭饲粮中维生素E适宜添加量为18.7~20.5 IU/kg.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旨在探讨饲粮中添加酵母硒对杜寒杂交羊生长性能、血常规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用40只体重(34kg左右)相近、健康状况良好的杜寒杂交断奶羔羊,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进行单栏单只饲养。各组试验羊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对照)、0.2、0.4和0.8mg/kg的硒(硒的形式为酵母硒)的试验饲粮,对应的试验饲粮中硒含量的实测值分别为0.074(对照)、0.307、0.491和0.846mg/kg。预试期10d,正试期20d。结果显示:随着硒添加量的增加,平均日增重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硒添加量为0.2mg/kg时平均日增重最大。当硒添加量为0.2mg/kg时,杜寒杂交羊的料重比最低,极显著低于其他3个组(P<0.01)。当硒添加量为0.8mg/kg时,血小板计数最高,极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1)。当硒添加量为0.8mg/kg时,嗜碱性粒细胞百分数最高,极显著高于0.4mg/kg组(P<0.01)。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硒对其他血常规指标均无显著影响(P>0.05)。当硒添加量为0.8mg/kg时,血清中总蛋白、尿素氮和肌酐含量均最高,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或P<0.01)。0.8mg/kg组血清中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的活性最高,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对照组血清中碱性磷酸酶的活性最高,与0.2mg/kg组差异不显著(P>0.05)。当硒添加量为0.8mg/kg时,血清中γ-谷氨酰转移酶的活性最高,极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1)。当硒添加量为0.8mg/kg时,血清中磷含量最高,极显著高于0.2和0.4mg/kg组(P<0.01)。当硒添加量为0.8mg/kg时,血清中铁含量最低,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同时0.4mg/kg组血清中铁含量也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综合本试验测定指标,杜寒杂交羊饲粮中酵母硒形式硒的适宜添加量为0.2mg/kg(饲粮中硒含量的实测值为0.307mg/kg)。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旨在研究酵母硒和亚硒酸钠对临武鸭血清抗氧化能力、蛋品质及蛋硒存留动态变化的影响。试验选用29周龄产蛋率接近的健康临武鸭24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6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不补充外源硒,硒含量为0.183 mg/kg);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补充0.3 mg/kg亚硒酸钠或酵母硒,饲喂42 d后,撤除外源硒,连续饲喂基础饲粮10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补充亚硒酸钠或酵母硒对临武鸭生产性能和蛋品质无显著影响(P0.05),饲粮补充0.3 mg/kg亚硒酸钠或酵母硒极显著提高了临武鸭血清中硒含量(P0.01),显著提高了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P0.05);饲粮补充0.3 mg/kg酵母硒显著降低了血清中丙二醛含量(P0.05)。2)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补充亚硒酸钠或酵母硒极显著提高了蛋硒含量(P0.01);停止补充后的5 d内,试验组蛋硒含量仍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停止补充后的7、8 d,酵母硒组蛋硒含量极显著高于亚硒酸钠组和对照组(P0.01);停止补充后的9、10 d,试验组蛋硒含量衰减至对照组相同水平(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补充亚硒酸钠或酵母硒对临武鸭生产性能和蛋品质无显著影响,但能改善临武鸭血清抗氧化能力,提高血清和蛋中硒含量;与亚硒酸钠相比,饲粮补充酵母硒可延长硒在蛋中的存留时效。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饲粮添加亚硒酸二葡萄糖酯对产蛋后期蛋鸭生产性能、蛋品质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用240只50周龄、产蛋率接近的健康临武鸭蛋鸭,随机分成5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重复8只鸭。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并添加0.2 mg/kg(以硒计)的亚硒酸钠,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1、0.2、0.3、0.4 mg/kg(以硒计)亚硒酸二葡萄糖酯。预试期7 d,正试期42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亚硒酸二葡萄糖酯对临武鸭的产蛋性能和蛋品质各项指标均无显著影响;添加0.1~0.4 mg/kg亚硒酸二葡萄糖酯能够显著提高4℃贮藏3个月后鸭蛋的哈夫单位;添加0.3 mg/kg或0.4 mg/kg亚硒酸二葡萄糖酯显著提高了蛋鸭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含量,添加0.4 mg/kg亚硒酸二葡萄糖酯还可显著提高蛋鸭血清中碱性磷酸酶含量,血清其他指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结果提示,与添加0.2 mg/kg(以硒计)亚硒酸钠相比,饲粮添加0.1~0.4 mg/kg(以硒计)亚硒酸二葡萄糖酯对蛋鸭产蛋性能和蛋品质指标无显著影响,但能显著提高贮藏期鸭蛋的哈夫单位,有利于蛋保持新鲜;亚硒酸二葡萄糖酯在蛋鸭饲粮中的推荐添加量为0.2 mg/kg(以硒计)。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旨在探讨茶多酚和酵母硒及其互作对绿壳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及蛋黄中胆固醇和硒含量的影响。试验选用810只44周龄健康绿壳蛋鸡,随机分成9个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8只鸡。采用2因素3水平试验设计,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不同剂量的茶多酚和酵母硒构成试验饲粮,茶多酚设0、200、400 mg/kg 3个添加水平,酵母硒(按硒计)设0、0.25、0.50 mg/kg 3个添加水平。预试期7 d,正试期28 d。结果表明:1)饲粮中添加茶多酚和酵母硒均有提高平均蛋重的趋势(P>0.05),添加200、400 mg/kg茶多酚能显著提高产蛋率且显著降低料蛋比(P<0.05);2)饲粮中添加茶多酚和酵母硒对蛋黄指数、蛋黄色泽和哈氏单位均有提高的趋势(P>0.05),添加0.50 mg/kg酵母硒能显著提高蛋形指数(P<0.05),同时使蛋壳厚度显著下降(P<0.05),添加200、400 mg/kg茶多酚能显著减缓鸡蛋在贮藏过程中哈氏单位的下降(P<0.01);3)饲粮中添加200、400 mg/kg茶多酚均能显著降低蛋黄胆固醇含量(P<0.01),添加0.25、0.50 mg/kg酵母硒均能显著提高蛋黄硒含量(P<0.01);4)茶多酚和酵母硒的互作对生产性能、蛋品质及蛋黄中胆固醇和硒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由此可见,在基础饲粮中采用400 mg/kg茶多酚和0.25 mg/kg酵母硒的添加组合对蛋鸡生产性能和蛋品质不会产生拮抗作用,并可有效生产"富硒+低胆固醇"的绿壳鸡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