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内蒙古荒漠草原优势牧草营养价值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测定内蒙古荒漠草原26种优势牧草的常规养分含量、纤维组成、两极离体消化率,分析了不同牧草对放牧内蒙古白绒山羊的营养价值,同时应用随意采食量、静能估测模型计算了荒漠草原优势牧草的分级指数(GI值),对牧草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用营养成分和消化率指标评定,紫花苜蓿和五星蒿的营养价值最高,其次为中间锦鸡儿、圆头藜,最次为驼绒藜;(2)紫花苜蓿、五星蒿、中间锦鸡儿、圆头藜、碱蓬、全叶马兰、蒺藜草、沙打旺、阿尔泰狗娃花9种牧草GI值较高,牛枝子、甘草、猪毛蒿、松叶猪毛菜、软毛虫实、小针茅居中,灰绿藜、冷蒿、中亚狼尾草、针茅、无芒隐子草、西藏锦鸡儿、驼绒藜、黑沙蒿、刺叶柄棘豆、芨芨草、差巴嘎蒿11种牧草的GI值较低。  相似文献   

2.
驼绒藜属牧草是耐旱、抗寒、高产、优质的半灌木优良牧草.各种家畜均喜采食,用于冷季补饲更为理想.内蒙古草原化荒漠及荒漠区分布有驼绒藜,干草原及荒漠草原区分布有华北驼绒藜.探讨了内蒙古驼绒藜属牧草的生态生物学特性、种类分布及利用情况、栽培要点.  相似文献   

3.
驼绒藜属牧草是耐旱、抗寒、高产、优质的半灌木优良牧草。各种家畜均喜采食,用于冷季补饲更为理想。内蒙古草原化荒漠及荒漠区分布有驼绒藜,干草原及荒漠草原区分布有华北驼绒藜。探讨了内蒙古驼绒藜属牧草的生态生物学特性、种类分布及利用情况、栽培要点。  相似文献   

4.
驼绒藜属植物全世界有7种,主要分布于北温带干旱、半干旱地区.经多年调研及栽培测试,发现内蒙古驼绒藜属植物有3个种群,分别为华北驼绒藜、驼绒藜、内蒙古驼绒藜.介绍了内蒙古驼绒藜属植物牧草的生物学特性,以期为该属牧草的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掌握西藏自治区岗巴县高寒草原天然牧草养分含量及消化率季节变化规律,选取垫型蒿、高原鸢尾、藏羊茅、藏西嵩草和线叶嵩草5种牧草,分别分析8月、10月和12月各种牧草的粗蛋白质、脂肪、灰分、钙、磷和中、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及干物质和纤维组分体外消化率.结果 表明:5种牧草中垫型蒿的粗蛋白质含量最高(17.28%)、线叶嵩草次之...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内蒙古荒漠草原主要植物营养成分含量及消化率随时间的动态变化规律,以内蒙古荒漠草原4种主要植物短花针茅、克氏针茅、羊草、冷蒿为研究对象,对其生长期的粗蛋白、粗灰分、粗纤维及消化率的月份动态情况进行分析,对比同一物种不同月份间、同一月份不同物种间各营养指标的差异。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变化,牧草的体外消化率呈现出递减趋势;粗灰分含量在不同物种之间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规律;冷蒿的粗蛋白含量无明显变化,短花针茅、克氏针茅、羊草则表现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粗纤维含量随着时间的推移有所升高。牧草的消化率与粗蛋白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粗灰分与粗蛋白含量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研究结果为提高该地区荒漠草原生物资源利用效率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驼绒藜属植物全世界有7种,主要分布于北温带干旱、半干旱地区。经多年调研及栽培测试.发现内蒙古驼绒藜属植物有3个种群,分别为华北驼绒藜、驼绒藜、内蒙古驼绒藜。介绍了内蒙古驼绒藜属植物牧草的生物学特性,以期为该属牧草的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内蒙古典型草原牧草再生性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1993年在内蒙古正蓝旗典型草原研究了羊草等20种牧草的再生性,测定了每种牧草的再生草产量、再生速度和再生强度。结果表明,大针茅、麻花头等能再生6-7次,细叶鸢尾,克氏针茅能再生4-5次,小叶锦鸡儿、砂韭再生量很少,牧草的再生速度与水热条件密切相关,7-8月份水热同期,牧草的再生速度最快。通过研究,作者提出了合理利用草地的意见。  相似文献   

9.
应用RFV评价鄂尔多斯荒漠草原优势牧草营养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采自内蒙古鄂尔多斯地区的禾本科牧草3种、豆科牧草3种和菊科牧草3种分别于6月、7月和9月刈割晾干,共制得27个样本。通过应用饲料相对指数(RFV)进行综合评定可知:将6月、7月和9月分别刈割的同一品种牧草混合后,品质最好的为中苜2号,其次是沙打旺,再次是沙蒿,最差的是花棒;同种牧草不同刈割期比较可知:对于禾本科牧草来说,针茅、冰草和中苜2号在不同刈割期营养价值的大小顺序为6月7月9月;对于豆科牧草来说,花棒、沙打旺在不同刈割期营养价值的大小顺序为6月7月9月,但草木樨在不同刈割期营养价值的大小顺序则为6月9月7月;对于菊科牧草来说,沙蒿、猪毛蒿、籽蒿在不同刈割期营养价值的大小顺序为7月6月9月。  相似文献   

10.
试验对16种从国外引进的禾本科牧草在荒漠草原的适应性及营养价值评定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美国赖草、美国灰赖草、沙生冰草及西伯利亚冰草越冬率较高,均在90%以上;披碱草和赖草属牧草生长速度较快,尤其是灰赖草;美国赖草、灰赖草鲜重均达到6000kg/hm2以上,加拿大新麦草、保加利亚新麦草鲜草产量均在4000kg/hm2以上;护坡型冰草、西伯利亚冰草、沙生冰草营养价值较高、适应性强、抗逆性好,是优质牧草,可以作为荒漠草原地区推广种植的首选牧草;美国赖草、灰赖草虽然产量高,抗逆性强,能够适应荒漠草原地区低温和干旱等极端条件,但适口性较差,可作为生态用种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11.
以内蒙古鄂温克草原的8种禾本科牧草为对象,通过主成分分析法确定牧草营养价值评价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在此基础上运用基于变异系数赋权的灰色关联综合评价法对8种禾本科牧草的营养价值进行了综合评价,采用双标图方法对牧草种类与评价指标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对应分析。结果显示:8种禾本科牧草的综合营养价值由高到低依次为羊草、冰草、羽茅、■草、糙隐子草、草地早熟禾、贝加尔针茅、大针茅。  相似文献   

12.
焦树英  韩国栋 《草地学报》2007,15(4):327-334
于2000-2004年,采用小区试验法研究了来源于中国、美国和加拿大的23个禾本科牧草材料在内蒙古高原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小针茅荒漠草原的适应性、产草量和营养价值。结果表明:内蒙沙芦草、沙生冰草、沙芦草、蒙古冰草新品系、新麦草P2、新麦草P3和错行新麦草的越冬率大于80%,生产性能好,根量大,水平根幅大,垂直入土深,粗蛋白含量高,可作为荒漠草原地区推广种植的优质牧草。  相似文献   

13.
    
随着气候干旱变化和重牧利用对草地的影响,我国北方草原退化日益加重,沙化的面积逐步扩大,严重破坏了自然生态环境平衡.研究适应北方干旱环境的旱生、超旱生植物资源,改良退化植被,恢复生态环境,是我国目前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 驼绒藜属[Ce ratoides(Tourn.) Gagnebin)]植物是干旱、半干旱地区草原植被类型中的重要植物,属旱生、超旱生半灌木,在荒漠和半荒漠化草原地区是马、羊、骆驼等家畜四季喜食的优良饲草.此外,该属植物还具有良好的防风固沙作用,被誉为沙漠中的"绿色卫士",是改良天然放牧草地最有前途的牧草之一.因此,驼绒藜属植物在改良草原及荒漠化防治中的应用研究具有深远意义. 驼绒藜属牧草是藜科一个最古老的属.全世界共有7个种,主要分布于北温带干旱、半干旱地区,世界分布范围较广,在欧亚大陆,西起西班牙、东至西伯利亚、南至伊朗和巴基斯坦都有分布.我国有4个种和1个变种,分别为:华北驼绒藜(Ceratoides arborescens)、驼绒藜(C.latens)、心叶驼绒藜(C.ewersmanniana)、垫状驼绒藜(C.compacta)和长毛垫状驼绒藜(C.compacta var.longipilosa),主要分布于内蒙古、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和西藏等省(区).  相似文献   

14.
黑龙江省主要栽培的禾本科牧草对奶牛的营养价值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常见的13种栽培禾本科牧草的常规营养成分测定及用尼龙袋法测定的干物质在瘤胃72 h降解率(RDMD)的测定,结果表明:l)用营养成分和RDMD等指标进行评定,2个冰草Agropyron cristatum品种营养价值最高,猫尾草Phleum pratense次之,3个披碱草Puccinellia tenuiflora品种居中,羊草Leymuschinensis和墨西哥玉米Zea mays较差,谷莠子Setaria anceps和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最差。2)禾本科牧草RDMD与ADF、ADL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5)。利用回归方程可以用ADF、ADL含量来预测禾本科牧草的RDMD。3)应用干物质采食量(DMI)、产奶净能(NEL)估测模型计算了各种禾本科牧草的分级指数(GI)值,并参照豆科和禾本科牧草质量分级标准对研究测定的禾本科牧草等级进行划分,其结果是:符合优质牧草等级的有高冰草、中间冰草,符合中等牧草等级标准的有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垂穗披碱草、东北羊草、吉生羊草、百特猫尾草、猎犬披碱草、润宝高丹草Sorghum×Sudan。属于劣质牧草的有粗穗披碱草Elymus dahuricus、墨西哥玉米、稗草、谷莠子。4)用单一的营养指标如化学成分、干物质降解率不能准确地评价牧草的营养价值。只有综合考虑DMI、养分含量、消化率和有效能才能对牧草的营养价值做出正确的评价。使用GI值能明显区分养分含量差异很小的不同种类牧草,这说明分级指数是评价牧草营养价值的最权威指标。  相似文献   

15.
以新疆昭苏县域内沙尔套山分布的12种主要牧草为研究对象,对其营养物质和瘤胃体外消化率特征进行分析,以期揭示各牧草营养物质和消化率的季节性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各牧草的营养物质含量和消化率特征指标均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变化规律。通过模糊相似优先比分析,综合营养物质(干物质、粗蛋白、中/酸性洗涤纤维、粗脂肪、粗灰分)和瘤胃体外消化率特征(有机物消化率、代谢能)的8项指标进行综合营养价值评价,主要结论为:1)研究区放牧草地12种主要牧草中针茅、芨芨草、紫花鸢尾综合营养价值最佳季节在春季营养生长期(6月),其余牧草均为夏季开花期(7月)。2)春季营养生长期(6月)和秋季果后营养期(9月),综合营养价值最好的均为鸭茅;夏季开花期(7月),综合价值最好的牧草为西伯利亚羽衣草;秋季结实期(8月),综合营养价值最好的牧草为红花车轴草;冬季停止生长(10月)和枯草期(11月),综合营养价值最好的分别为针茅和紫花鸢尾。  相似文献   

16.
驼绒藜[Ceratoides latens (J.F.Gmel.) Reveal et Holmgren],又名白柠角,分布于内蒙古草原化荒漠及荒漠地带.驼绒藜是耐旱、抗寒、高产、优质的半灌木优良牧草,其当年枝及叶片等为各类家畜喜食.综述了驼绒藜的生态生物学特性,并介绍了驼绒藜的植苗移栽、直播、营养钵植苗等播种方法,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草甸草原8种牧草再生性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1999年在内蒙古锡林敦勒盟东乌珠穆沁旗的草甸草原上,研究了贝加尔针茅等8种牧草的再生性,结果表明,贝加尔针茅、麻花头,草云香的再生能力较强,Qia草等5种牧草的再生性弱。牧草的再生能力除决定于其生物学特性外,也受生长环境条件的制约。  相似文献   

18.
驼绒藜是一种耐寒、耐旱、耐瘠薄、营养丰富的多年生藜科牧草,饲用价值较高.在荒漠草原区大规模人工种植,可以恢复植被,改良草场,提供饲草,改善生态环境,将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有机结合起来,以实现草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介绍了荒漠草原区驼绒藜资源的概况、经济价值、驼绒藜的培育与管理方法,以及种植驼绒藜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9.
不同类型草地牧草消化率季节动态与营养品质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选用5只瘤胃瘘管羊,用尼龙袋法对采自甘肃玛曲高寒草甸、沼泽化草甸、甘肃张掖平山湖荒漠草原及新疆温性草原天然混合牧草的干物质消化率(DMD)和营养成分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高海拔地区的高寒草甸和沼泽化草甸牧草干物质消化率显著高于低海拔地区荒漠草原,且随着时间的推移,高寒草甸和沼泽化草甸牧草干物质消化率先升高后降低,且在6月体内消化率达到最高,而平山湖荒漠草原表现相反趋势。新疆温性荒漠草原则随着季节的变化,从花期—果期—枯草期牧草干物质消化率逐渐降低。玛曲高寒草甸牧草干物质消化率与牧草粗蛋白含量(CP)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牧草中酸性洗涤纤维(ADF), 中性洗涤纤维(NDF)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牧草生育期与CP含量和DMD呈极显著负相关,与DM, ADF, NDF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说明在高寒牧区,6,7和8月牧草营养价值较高,可满足放牧家畜维持和生产能量需要。  相似文献   

20.
华北驼绒藜枝叶繁茂,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及钙,为羊、马、骆驼等家畜所喜食.其茎叶在冷季保存良好,并具有抗旱、抗寒、耐瘠薄的特性,是干旱地区的优等半灌木饲草,也是建植灌草结合旱作草地的重要草种之一.概述了华北驼绒藜的开发利用、形态特征、生态型与细胞学研究、生长发育、适应性和生境条件、建植技术与草地管理、营养价值,并介绍了华北驼绒藜的同属植物,以期为更好地推广种植和合理开发利用华北驼绒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