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结合海拉尔盆地储层地质特征和开发现状,分析了其不同岩性储层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海拉尔盆地属于复杂断块油藏,具有含油面积小、断块破碎、构造倾角大、扇三角洲沉积、非均质性强、油层变化快等地质特点,储层岩性包含砂砾岩、裂缝性潜山、含凝灰质砂岩及特低渗透致密砂岩储层。投入开发以来,受复杂地质条件影响,砂砾岩油藏含水上升快、潜山油藏底水锥进快,含凝灰质储层特低渗及致密砂岩储层水井注入困难,难以建立有效驱动体系。针对不同岩性储层暴露的开发矛盾,以油藏精细描述为指导,实施井网加密、注聚调剖、周期注水、注CO_2混相驱及大规模压裂等调整对策。通过近10年开发调整,改善了海拉尔盆地复杂断块油藏开发效果,形成了一套适合海拉尔盆地复杂断块油藏不同岩性储层的综合调整技术。  相似文献   

2.
综合分析了鄂尔多斯盆地席家湾地区的测井资料及所钻取的岩心等资料,对席家湾地区长81储层四性(岩性、物性、含油性、电性)特征及其相关性进行了研究,并结合该储层测井曲线与岩心分析数据,识别出了含油层、油水混合层、含水层,利用交会图技术对测井曲线做进一步完善分析,旨在为该储层的后期有效勘探和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J油田深层低孔低渗复杂砂砾岩储层岩性变化大、孔隙结构复杂、储层非均质性强,传统的孔隙度-渗透率模型无法准确计算渗透率。利用物性分析试验数据和测井资料,对J油田深层低孔低渗复杂砂砾岩储层岩性及渗透性表征规律进行了研究,主要开展了岩性识别、孔隙结构评价和储层分类等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不同岩性的渗透率计算模型。计算结果与钻井取心资料符合度较高,有效提高了研究区深层低孔低渗复杂砂砾岩储层的测井解释精度。  相似文献   

4.
针对兴古潜山岩性复杂、储层类型多样的特点,根据钻井资料、岩心资料及测井资料,对兴古潜山储层岩性、电性和物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兴古潜山由变质岩和侵入岩组成,储层主要以混合花岗岩、黑云母斜长片麻岩和混合岩为主;储集空间类型主要为构造裂缝和破碎粒间孔,其中构造裂缝占主导地位,按照储层划分标准可将储层划分为3类,其中以Ⅰ、Ⅱ类储层为主;储集层和非储集层测井曲线响应有明显不同,可根据电测曲线进行有效识别;储层具有十分优越的成藏地质条件,油层分布受裂缝发育程度控制,具有较强的非均质性。  相似文献   

5.
通过收集鄂尔多斯盆地王家河地区的测井、录井、岩心、分析化验和试油生产等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对王家河地区长61储层四性(岩性、物性、含油性、电性)特征及其相关关系进行研究,并结合测井曲线与岩心分析数据识别出砂岩层、泥岩层以及泥质、粉砂质夹层,利用交会图技术得出常规油、水和干层的测井解释标准,对测井数据重新解释,划分出有效层段,为储层的有效勘探和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致密油层具有储集孔隙空间小,渗流能力差,非均质性强,岩性、电性变化大,油水关系复杂、流体测井识别难度大等特点,如何有效利用测井资料评价该类油层,对油田的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以鄂尔多斯盆地合水油田庄9区致密油层长82油层为例,充分利用测井、取心、录井、测试分析等资料,建立了合水油田长82油层测井参数解释模型:研究区开发井密度曲线较少,选用声波时差建立了孔隙度解释模型;孔隙度与渗透率相关性较好,利用两者交会图法获得渗透率模型;采用阿尔奇公式计算得到研究区的含油饱和度解释模型.并确定了储层评价下限标准:渗透率下限为0.1mD,孔隙度下限为8.0%,声波时差下限为220μs/m,电阻率下限为20Ω·m,含油饱和度下限为45%.该模型及下限标准为研究区致密油层的识别、储量的提交与升级提供了依据,也为复杂致密储层的测井评价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7.
针对镇287井区部分油井含水上升、产能递减较快以及单井产能不稳定的问题,从地质方面着手,应用测井、岩石薄片、扫描电镜、X衍射、粒度分析、压汞分析等资料,对长81油层储层的岩石学、物性、孔喉及其非均质性等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长81油层储层岩性主要为岩屑长石砂岩、长石砂岩;属低孔、特低渗储层;发育粒间孔和溶蚀孔,孔喉组合类型属于小孔隙、微细喉道类型;储层控制因素主要为成岩作用和沉积环境。通过计算得出,长81油层储层渗透率变异系数为0.68,表明其非均质性较强。根据储层物性和孔隙结构参数,将研究区储层分为3类,即Ⅰ类为优质储层,Ⅱ类为较好储层,Ⅲ类为一般储层。  相似文献   

8.
油田开发中会产生大量的含油污泥,其成分复杂,处理费用高,对油田开发及环境存在很大的隐患。马厂油田最初采用回注的方式对含油污泥进行处理,虽然一定程度上处理了含油污泥,但是时间久了对井筒和地层产生了很大的损害,效果并不理想。马厂油田结合自身含油污泥特性开展新的研究应用,通过分析污泥成分,发现马厂油田含油污泥主要成分为悬浮固体物,含水率在85%左右,含泥率14%,而含油率很小,只有0.19%,将其代替土般土填充到凝胶颗粒中用来调驱,对含油污泥处理提出了新的思路,并对含油污泥填充凝胶颗粒性能进行了评价,发现其在不同矿化度下膨胀性能差别不大,高温稳定性较好,抗剪切能力良好,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既处理了含油污泥实现了环保,又实现了含油污泥再利用增加了产量提高了采收率,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9.
利95-利98井区沙河街组四段砂砾岩储层主要为多期叠合的近岸水下扇-浊积扇沉积复合体,岩性复杂多样,分选差,物性变化大,整体表现为低孔、低渗储层,勘探开发难度大。对砂砾岩储层有效性及有效储层预测的研究,首先要利用经验统计法和正逆累积法综合确定有效储层的物性下限,其中渗透率下限为0.878mD,不分岩性时孔隙度下限为8.0%(砾岩+砾状砂岩组合孔隙度下限为6.0%,砂岩+含砾砂岩组合孔隙度下限为10%);然后通过储层电性分析,落实油层、油水同层、干层的电性界限。考虑到实际操作的可行性,通过地震正演模拟分析,优选出均方根振幅进行孔隙度预测,最终在各期次砂砾岩体的孔隙度预测平面图基础上,勾绘出有效储层分布范围。  相似文献   

10.
蜀南鹿角场-李子坝地区茅口组(P1m)为区内的有效储集层,结合岩心观测、薄片鉴定、分析化验等资料,详细研究了该层位的储集空间类型及物性特征,深入剖析了储层发育主控因素。结果表明:区内P1m沉积时期为台内滩沉积环境,岩性以颗粒灰岩为主,亮晶红藻灰岩、虫屑灰岩等次之;主要储集空间类型包括溶孔、溶洞、构造裂缝等;储层物性较差,为超低孔、超低渗储层;储层发育主控因素包括岩石类型、古地貌以及构造作用。  相似文献   

11.
以南海西部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的大量岩心油水相渗试验、压汞试验为依据,从储层样品的物性、岩性、润湿性、微观孔隙结构等方面,对区域主要含油储层的水驱油效率主控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域储层岩心样品以水湿为主,以细砂岩为主的样品驱油效率好于粗砂岩与砂砾岩。从物性角度分析得出在不同渗透率级别范围内,驱油效率受物性的影响规律不同。整体上,水驱油效率受微观孔隙结构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2.
通过岩心观察、薄片鉴定、物性分析和沉积相研究,阐述了笔架岭油田东三段和沙一段岩石学特征、孔喉特征和物性特征,分析了影响储层物性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该研究区储层岩石类型以长石岩屑砂岩为主;沙河街组沙一段储层孔隙类型主要以原生粒间孔为主,东营组东三段孔隙类型以次生粒间溶孔为主;该研究区的储层属于中孔隙度、中渗透率储层;储层物性控制因素中,断裂是控制沉积微相及储层性能分布的主要因素,沉积微相控制砂体储层性质,成岩作用影响砂体储层性质。  相似文献   

13.
苏里格气田致密砂岩储层孔隙空间细小,微观孔隙类型多样,结构复杂,储层非均质性强,造成地震吸收衰减影响因素复杂、波场响应复杂。对地震波吸收系数、衰减系数、地层品质因子Q的概念做了区别;并对提取吸收衰减属性的常见方法做了简要分析。结合苏里格气田上石盒子组8段致密砂岩储层吸收衰减属性预测的研究实例,对其预测储层存在的风险做了阐述。研究表明,按照致密砂岩储层的岩性、物性、孔隙流体性质等因素对吸收衰减的影响级别,利用控制变量逐级别分析,预测储层准确性更高。  相似文献   

14.
对广泛分布于江汉盆地潜江凹陷的盐间泥质白云岩油藏储层的岩性和物性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盐间储层主要以白云石、泥质和钙芒硝3大类矿物为主,矿物成分复杂,储层物性根据各矿物含量不同而有所差异,储集空间丰富,孔隙结构特征差异大,储层受岩石类型影响,为中孔低渗-特低渗储集层。  相似文献   

15.
采用钻井、测井、地震等技术,综合化验分析等资料,对钱家店凹陷胡力海洼陷储层的岩性、储集物性及储集空间特征等进行了研究。胡力海洼陷储层的岩性为一套结构和成分成熟度均很低的陆源碎屑岩(主要为中暧性喷出掣、变质岩岩屑和长石),主要储集空间是粒间溶孔、粒内溶孔和微孔,储集物性为低孔、低渗,储层物性主要受岩性、埋藏深度、沉积相、纵向分布层位的影响,且以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为主。  相似文献   

16.
昌德气田具有含气层系多、岩性复杂、岩性岩相变化快、构造发育复杂、物性差、非均质性强、气井产量低、开发难度大的特点,因而一直未能得到有效开发。从储层岩性岩相特征、储集空间特征、物性特征和有效厚度发育特征等对昌德气田储层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昌德气田主要产层为登娄库组河流相沉积的砂岩、营城组营四段扇三角洲沉积的砂砾岩和营一段火山喷发形成的火山岩;主要产层储集空间主要为砂岩和砂砾岩的粒间孔和粒间溶蚀孔以及火山岩的气孔、溶孔和微裂缝,储层整体上属于中-低孔、低-特低渗储层;影响碎屑岩储层形成的成岩作用主要包括机械压实和压溶作用、胶结作用和交代作用;影响火山岩储层形成的成岩作用主要包括冷凝收缩破裂作用、溶解作用和挥发份的逸散作用。  相似文献   

17.
针对复杂小断块砂岩油藏取心资料较少、测井评价困难的问题,提出了建立有效孔隙度、原始含油饱和度的理论测井解释图版。该方法以苏北盆地区域资料为基础,统计有效孔隙度、含油饱和度与岩心骨架成份、粒度、渗透率、油藏埋深等之间的关系,利用上述关系建立了有效孔隙度、原始含油饱和度的理论测井解释图版,并在未参与上述研究的苏北盆地A油田进行验证,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该方法对小断块油田勘探具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地层缺失类型的确定是复杂断块构造描述的重要步骤之一。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为基础,将呼和诺仁油田贝301区块南屯组二段一油组划分出14期超短期基准面旋回,建立开发区块单砂体级(17个)地层格架,通过短期基准面旋回约束,应用超短期地层格架进行单砂体细分层统层对比,结合上覆地层岩性、电性等特征识别出区块东部目的层顶部存在剥蚀,与上覆地层呈角度不整合接触,纠正了以往目的层断失的错误认识,认清地下油藏的构造形态,为改善油田开发效果提供了科学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9.
柴达木盆地的柴西南地区是油气资源分布最富集的地区。对柴西南古近系上部的岩性进行了储层物性分析,研究了其烃源岩和油气成藏特征,并对研究目的层有利储层进行了评价。该区目的层主要以断块油气藏和岩性油气藏为典型特征,其中断块油气藏以裂缝为主要的油气储集空间,不整合面是油气运移的良好通道;岩性油气藏主要受远源沉积体系斜坡坡折带的控制。  相似文献   

20.
从含不同流体的储层地层水矿化度及地层水电阻率特征入手,基于电成像测井能够反映储层电性及含油性特征,结合阿尔奇公式推导出视地层水电阻率谱计算方法,定性描述含不同流体的储层视地层水电阻率谱分布特征,并进行特征变量的量化及优选,通过地层水电阻率谱形态及特征参数交会图分析,较为直观地对研究区进行储层有效性及流体判别。该方法在F油田进行了多口井的应用,取得了良好效果,拓展了成像测井的处理方法及解释评价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