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土壤信息系统在国民经济和解决农业问题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构建土壤信息系统(SIS)是近年来国内外土壤学的研究热点和前沿之一。以安徽省为例,采用组件式地理信息系统(GIS)和计算机技术,并从系统的软硬件设计、系统总体结构设计、系统的功能设计等方面,探讨了安徽省1:50万土壤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相似文献   

2.
针对目前已有的区域比较优势分析系统缺少地理信息系统支持以及进一步进行产业结构规划能力的问题,笔者着重探讨如何结合软件工程技术、GIS技术、模型技术构建更加完善的区域农业产业优势分析与规划系统。系统充分利用了轻量级Java EE开源框架的技术特点,采用组件式开发,实现了可重用的线性规划模型组件,并整合了SuperMap GIS平台,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便利的工具。  相似文献   

3.
基于GIS的区域农业规划辅助决策系统开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区域农业规划中存在的数据分散杂乱、定量和空间分析少等问题,引入GIS强大的数据管理和空间分析功能,构建统一有序的多源农业空间数据库,开发区域农业规划辅助决策系统,为规划编制提供计量分析、空间决策和辅助制图支撑,提升规划的规范性、科学性与精准性。  相似文献   

4.
基于GIS的农业经济信息管理与服务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现有的农业经济信息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并建立了一种基于MapBasic的农业经济信息管理与服务系统,为农业经济信息管理与服务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整个系统利用GIS处理空间信息的特点,克服了以往农业经济信息管理过程中结果显示的单一、静态的不直观,不具有空间属性的缺陷,实现了农业经济信息管理与服务的实时可视化。  相似文献   

5.
陈鹏飞  程杰 《中国农学通报》2014,30(29):306-313
随着国家农业信息化建设的进行,农民对农业信息资源的需求持续增加,迫切需要发展“一站式”的农业服务系统。以广东省增城市为研究区,基于Web GIS 技术和B/S 结构构建了面向农民生产全过程的农业资源数据综合服务系统。系统可实现对气象、土壤、水资源、农情、农业服务机构等多种信息的展示、查询与分析。该系统的构建为相关系统的开发提供了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由于管理体制欠完善,使得农村宅基地问题日益突出。为改善农村居民生活环境和秩序,落实新农村建设,所以迫切需要加强农村宅基地的信息化管理。充分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在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管理方面的优势,基于ESRI公司提供的Geodatabase空间数据模型与Arcgis9.2平台,提出了一套农村宅基地管理信息系统的构架设计方案。从需求分析开始探讨系统功能,详细叙述了开发工具的选择、开发方式以及数据库建设等系统的核心内容。分析结果表明,利用组件式GIS开发的农村宅基地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简捷,能够使管理人员掌握管辖区域内宅基地情况,基本能够满足基层国土部门对农村宅基地规范化、信息化管理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农八师、石河子市利用国家863“缩小数字鸿沟-西部行动”项目专项资金,开发的农业园区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平台主要实现了园区综合信息服务系统、园区办公信息服务系统、园区物业管理信息系统、园区地理信息系统,建立、应用和推广“Linux系统在农业园区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平台的应用”项目。将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基于Arc Engine的茶叶生产气象服务业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为适应茶叶生产发展的需求和提高气象为特色农业服务的能力,以现有茶叶气象服务技术及研究成果为基础,基于C/S软件架构,利用Arc Engine作为开发平台,结合C#语言、SQL Server数据库以及网络技术,研制了浙江省茶叶生产气象服务业务系统,并投入业务应用。系统主要包括数据管理、小气候监测、灾害监测预警、农用天气预报、气候品质评价、气候适宜度分析、茶园可视化监测、农业气候区划、产品制作、基础知识等10大功能模块;系统集成了茶叶精细化气象指标、预报评价模型和GIS空间插值技术,在时间上可以开展未来1~8天滚动的预警预报,在空间上可以制作乡镇级或5 km×5 km网格级的服务产品;通过与省内气象数据库的无缝对接,确保了系统的智能化运行。系统不仅在浙江省级气象为农服务中应用,而且已在茶叶主产市县中推广应用,实现了浙江茶叶气象服务的定量化和精细化。  相似文献   

9.
基于生态系统过程耦合的农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徐霞  张勇  李悦 《中国农学通报》2010,26(21):394-399
对农业管理信息系统与生态过程模拟模型耦合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提出构建与生态过程耦合、基于空间信息的农业管理信息系统的设想,为农业管理和生态过程模拟模型在空间区域上的应用提出了一种有效、直观的解决方案。通过系统分析、系统设计及其功能实现技术的研究,采用SuperMap作为开发平台,利用二次开发语言开发了与生态过程耦合的农业管理信息系统(TES_AGRDSS)。该系统充分利用了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强大功能,将各种信息进行综合、抽取,实现了单个模型内部的属性数据和空间数据的双向连接,以及不同模拟模型之间数据的双向连接与耦合,使得生态模拟模型在区域上的应用、生态过程模型与农业管理模型的耦合成为可能,为土地利用的管理与决策提供了强有力的帮助。  相似文献   

10.
现代化的灌溉用水管理是实现农业高效用水的重要措施之一,它可实现灌溉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灌溉系统的优化调度,达到节水增产目的,使有限的水资源获得最大的效益。采用手工方式进行灌溉用水管理,难以及时提供水资源利用最优化方案,因此急需研制出具有网络通信功能的可视化操作界面的灌溉信息管理系统,为灌区水资源评价和利用、规划等工作奠定良好的数据基础。GIS不仅具有强大的空间数据管理功能,还具有丰富的多元地学数据分析处理能力和直观的图形显示效果,因此利用GIS进行灌区的管理与建设将会有效提高灌区的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笔者在实践调研的基础上,根据灌溉信息管理系统的功能规划及结构设计,利用MapX组件工具开发了陕西省冯家山灌区灌溉信息系统,对提高灌溉用水的管理效率进行了实例尝试,并着重对下列关键技术的运用进行了实践与思考:(1)阐述了利用可视化编程工具结合数据库管理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组件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等进行系统开发的过程;(2)着重介绍了基于MapX组件的空间数据库的建立与关联技术、灌溉管理信息的网络通信实现技术;(3)最后对在灌溉管理工作中运用GIS技术进行科学管理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农业经济信息空间竞争力格局分析——以山东百强县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旨在了解县域尺度农业经济信息的空间格局以及结构,探讨影响县域农业经济发展的主导因素,分析农业经济信息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山东省2008年26个百强县为研究对象,重点选取了反映农业经济信息的农业机械总动力等10项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的统计方法,建立了农业经济信息的主成分载荷矩阵,从定量的角度分析了26个百强县农业经济信息状况,基于空间分析技术以可视化的方式展示了农业经济信息竞争力的空间格局,进一步分析了百强县农业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研究表明,2008年度山东省26个百强县农业经济发展潜力呈现3个层次的发展,第一层次4个县市,第二层次8个县市,第三层次14个县市,各个层次的县市发展具有区域特色。  相似文献   

12.
Monitoring and maintenance of sewer system is important to city water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A method for pipeline monitoring and maintenance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PMMDSS) based on geolog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 and decision making system (DSS) is developed for upgrading sewer system maintaining efficiency. Visual basic (VB) and standardized Active X components are employed in PMMDSS, which selected SuperMap Objects as the development platform. PMMDSS integrates the spatial and model system to achieve the decision analysis for the sewer system monitoring and maintenance. An application Software is developed based on a case study in Yuechi Country of Sichuan Province. The software can be used to dynamically monitor the heath condition and provide an optimum visual decision making platform for the city sewer system.  相似文献   

13.
现代农业科技服务的现状与对策研究——以广东为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是农业科技进步的重要支柱,是实现农业工业化、产业化、现代化的基本保障,因而也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在广东省科技厅“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课题的支持下,对广东省的现代农业科技服务进行了充分的调研,在此基础上归纳了以广东为例的现代农业科技服务的主要模式,剖析了现代农业科技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性提出了促进广东及至全国现代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为使农业经济对中国总体经济影响不断加大,城乡一体化进程进一步推进,农业信息需求与信息获取的影响因素越来越得到国家的重视,通过对黑龙江省佳木斯市西格木乡平安村农户进行问卷调查,并用线性回归模型与Logistic二元回归模型对样本农户对农业信息服务的需求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农户的兼业化程度、性别、文化程度、年龄、土地种植面积、家庭收入、风险偏好与家庭劳动力人数都对农户农业信息需求有显著影响。基于此提出:鼓励男性劳动力回流、加强农村基础文化教育、进一步落实土地流转制度、政府加强信息服务工作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嵌入式GIS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嵌入式 GIS是 GIS发展的方向之一, 嵌入式 GIS在农业上的应用促进了农业信息技术的大众化应用。为了发挥嵌入式 GIS在农业上的积极作用, 介绍了嵌入式 GIS的技术体系、 农业嵌入式 GIS的发展现状和农业嵌入式 GIS应用开发的技术路线, 以 Android平台的嵌入式施肥系统展示农业嵌入 GIS应用的功能。嵌入式 GIS随着移动终端和操作系统的更新及用户需求更多样化、 简单化, 在农业信息化方面有重要作用, 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随着资源危机与环境压力日益增大,循环农业在现代农业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以房山区周口店镇南韩继村沼气站和南韩继村养猪场为研究对象,采用能量、能值和经济评价方法分别对北京郊区典型万头猪场、运行十几年的沼气发酵系统及二者相互循环后的生态经济系统效益进行了综合评估,从而对北京郊区循环农业发展的基本形式进行了定量分析,将为京郊循环农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决策依据。研究表明,从能量角度而言,二者循环以后,总能量产出效率为1.77,总能量投入经济产出效率为87%,分别比两个单独亚系统(养猪亚系统:1.37、64.1%,沼气亚系统:0.35、0.31)都大大提高;从能值角度而言,二者相互循环以后,净能值产出率为38.04,比猪场净能值产出率(161.5)降低,但使沼气站净能值产出率由负变为正,有力证明了农业系统经过循环以后,循环效益显著增大;从经济评价角度,二者相互循环以后,财务内部收益率为26.8%,大于设定的基准财务收益率10%。在设定的折现率15%时,财务净现值=261.0万元>0,投资回收期为3年,说明,循环生态经济系统在财务上也具有可持续性,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7.
基于共享服务模式的农业资源管理WebGIS系统构建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根据现有农业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在可视化表达和资源共享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以农业资源共享服务模式为基础,结合富客户端WebGIS可视化表达与空间分析技术,构建农业资源管理系统的思路,并将该设计思想运用在“贵州省安顺市农业资源管理系统”的具体案例中。实践表明,运用共享服务模式来构建农业资源管理WebGIS系统不仅可以满足自身系统的业务需求,还能为其他应用系统提供数据共享服务,可以有效解决目前农业资源信息系统之间资源不能共享、重复建设,互操作难的问题,有效避免“信息孤岛”的产生,还可以直观的描述农业资源的时空分布、动态分析区域农业资源状况,为农业资源的管理、规划和决策提供了快速、直观和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8.
为了预测棉铃品质,对棉铃品质地域分异进行科学评价,以MapObjects(MO)为开发平台,C#为开发语言,基于棉铃品质模型,研制了棉铃品质地域分异评价系统。该系统以棉花品种特性、气候及施氮量等因子为基本输入,实现了对棉铃品质地域分异规律的分析和预测,并可对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棉区238个棉花主产棉县(市)主栽棉花品种的棉子蛋白质、棉子油分、棉纤维长度、比强度、麦克隆值和棉纤维综合品质进行预测计算,运行结果以表格、曲线图、柱状图及专题地图的形式输出。以江苏省为例,对棉铃品质地域分异进行了系统的评价。运行结果表明,该系统操作简单,运行可靠,预测结果空间表达准确直观,站点评价选取灵活。该系统的实现为保障棉花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