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爱玉子(Ficus awkeotsangMakino)是桑科、榕属的多年生、常绿、木质藤本植物,在台湾省,其天然分布在海拔800~1 800 m多雨湿润的天然林内,藉气生根攀生在树杆或岩石上。爱玉子雌雄异株,果实是由多数小花生于花托上形成的1种隐花果。肉质的花托形成一个空心的腔,花分布于腔的内表面,共有4种花,其中雄果有两种花:能产生花粉的雄花和为传粉爱玉小蜂提供栖息场所与营养物质的一种特化的雌花,也称虫瘿花;雌果也有两种花:能产生种子的雌花及部分退化的雌花。其瘦果(雌性果)含有大量的果胶和果胶酯酶,在水中揉洗可形成爱玉子果冻,配以糖水和香料等…  相似文献   

2.
无花果     
无花果为桑科多年生落叶小乔木,丛生多主干形的也为灌木.直接食用部分为花托膨大成的聚合果实,果实自春至秋陆续成熟,果肉软甜似蜜,味甘如香蕉,香气醇厚浓郁.因其微小的单花埋生于肉质花托内,外表只见果不见花,被误认为不开花而得名无花果.  相似文献   

3.
解剖研究表明,鸭梨果实梗端的锈斑是由花托表皮细胞以内的外皮细胞在花后经由薄壁细胞期,厚壁细胞期,木栓形成期和锈斑形成期而形成的,它在开花后40-45天开始出现,形成时期很长。在其开始形成前遮蔽果实,可改进果面外观。  相似文献   

4.
无花果属桑科无花果属(亦称榕属),为多年生落叶小乔木。其小花隐生于囊状花托内,为隐头花序,故名无花果。可食部分是由花托肥大而成的聚合果。干制果中含糖量高达75%左右,鲜果中含糖量15% ̄20%。果实加工品耐储运。我国虽已有千余年栽培历史,但集约栽培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基本上  相似文献   

5.
草莓果实发育过程中IAA及其代谢相关酶的变化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草莓果实中生长素的代谢变化及其发挥作用的机理,利用HPLC定量测定了草莓果实发育过程中瘦果和花托中的吲哚乙酸(IAA),结合生长素运输抑制剂NPA和TIBA处理考察了草莓果实中IAA含量以及不同存在状态的生长素氧化酶(IAO)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变化,综合分析了草莓果实中IAA 的变化特性、可能来源及其与生长素代谢相关酶的关系。结果表明:①盛花期的草莓瘦果(离生雌蕊)和花托中已存在一定水平的IAA,瘦果中的IAA含量远高于花托中的;授粉受精后IAA含量逐渐上升,花托和瘦果中分别在绿熟前期和白熟前期出现峰值,并在转色期出现小峰值。②瘦果和花托之间生长素的运转与生长素极性运输体系密切相关。果实发育前期,花托中IAA含量与细胞质可溶性IAO、以离子键结合的IAO的活性显著负相关;发育前期和后期IAA含量与POD活性显著正相关。表明草莓花托中对IAA的氧化分解起主要作用的可能是IAO,而POD除了参与IAA分解之外,可能还与维持生长素的动态平衡、协同促进果实的生长发育有关。   相似文献   

6.
一、番茄主要病害的识别及防治 1、番茄早疫病是番茄的一种重要病害之一,又称轮纹病、夏疫病。主要危害叶片,也危害茎和果实。叶部受害,中部出现同心轮纹,边缘多具浅绿色和黄色晕环,且轮纹表面生毛刺状不平坦物。果实被害后花托附近的果面产生凹陷斑,近椭圆形,暗褐色,表面生黑色霉层。此病发生严重时,引起落叶、落果和断枝,对产量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7.
吴遵耀 《福建农业》2006,(11):17-17
无花果树干光洁,树冠开阔,枝叶茂密,美观大方,因其生长发育过程中见果不见花,而具有其独特的观赏价值,是著名的观果植物。无花果生长势很强,幼树新梢年生长量较大,可能发生二次或三次枝,形成树冠较快。无花果的萌芽力和发枝比其他原产亚热带的落叶果树(如柿、石榴)较弱,主干非常明显。盆栽无花果的营养生长期一般在4月上旬开始到10中旬落叶为止。果实发育期由花托分化到果实成熟需要50—60天,每年有5个月的时间陆续不断地成熟新果实,无花果观果期长。  相似文献   

8.
Volz.  RK 《绵阳农专学报》1996,13(1):81-90
研究了几个苹果栽培种的枝龄,结果部位和叶面积对果实矿质成份和品质的影响,比较了来自RoyalGala、Braeburn、GrannySmith和富士(Fuji)几个栽培种一年生、二年生和三年生以上结果枝上的果实在小和钙,镁,钾含量,果实采收期二年生短果枝和一年生顶果枝上的果实一般比一年生腋花果枝和三年生以上短果枝上的果实大,与一年生腋花果枝比较,盛花期二年生短果枝上的花托大,盛花期后60~100天  相似文献   

9.
保护地番茄灰霉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可侵染的部位有花、果实、叶片及茎。病菌侵染花瓣、花托和花柱顶部,并随柱头向下到果实的蒂顶尖产生一针头状小黑点,并扩大蔓延,果实的蒂顶或脐部或果柄被害,果皮呈灰白色水浸状软腐,后期表面生灰褐色霉层。幼果不论大小都可被害,但一般不脱  相似文献   

10.
无花果可结春、夏、秋三次果。秋末在新梢顶端叶腋内形成花托原始体,至春季继续分化、开花和结实,这种果实,称为“春果”,又称“一次果”。在结春果的同时,继续抽发新梢,并在新梢基部2~3芽向上形成花托原始体,渐次开花发育,就是“夏果”,也称“二次果”。接着就形成“秋果”,又叫“三次果”。  相似文献   

11.
采集不同成熟期(绿果期、白果期、着色期、成熟期、过熟期)"哈瑞太兹"树莓果实,并利用乙烯利及乙烯抑制剂1-MCP处理白果期果实,测定上述果实不同部位(整果、小核果和花托)乙烯生成速率、呼吸速率、ACC合成酶(ACS)和ACC氧化酶(ACO)活性及RiACS1和RiACO1基因相对表达量变化。结果表明,花托是树莓果实中产生乙烯的主要部位,果实食用部分小核果乙烯生成和呼吸速率在果实发育期间变化平稳,同时结合树莓果实采后无后熟、常温贮存后易腐烂的特性,推测树莓应属于非跃变型果实。乙烯利处理促进树莓果实提前着色,整果、小核果和花托乙烯生成速率短时内增加,ABA含量显著增加,提高ACS和ACO酶活性及RiACS1和RiACO1基因转录水平,而1-MCP抑制此过程。乙烯利处理对呼吸速率影响较小,但1-MCP处理显著抑制小核果和花托中的呼吸速率。  相似文献   

12.
蛇莓为蔷薇科植物的果实,又叫地杨梅、哈哈果、小草莓、鸡冠果、紫苏草、红顶果、三爪龙,为多年生匍匐生长的草本植物,生长茂盛的可长达1米,能结出直径10厘米的红色聚合果,生长在膨大的球形花托上。《本草衍义》上说:“蛇莓,今田野道旁,处处有之……春末夏初结...  相似文献   

13.
新红星苹果发育过程中果实和种子乙烯生物合成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实验对新红星苹果果实和种子的乙烯产生,ACC含量和ACC氧化酶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果实成熟之前,种子一直产生低水平的乙烯,但高于同期果实果产生的乙烯。8月中旬,乙烯开始在子房室内积累,且浓度不断增加,近果心果肉(由于房壁的中外层和花托的髓部发育而成)的ACC含量一直高于近果皮果肉(由花托的皮部发育而成)。果实乙烯大果产生前,各心皮的腹缝线处组织变得疏松,革质化的内果皮上产生许多袭缝。根据实  相似文献   

14.
树莓是蔷薇科悬钩子属多年生半灌木果树,是联合国粮农组织推荐的第3代果树之一。通常把其聚合果成熟时与花托分离的类型称为树莓,而把聚合果成熟时与花托不分离的类型称黑霉。树莓结果早,栽后2年见果,3年丰产,多数品种亩产可达1000公斤以上。果实风味独特,其所含营养价值远远高于苹果、柑橘、葡萄等第1代水果,是近年世界上发展迅速、集营养与保健于一身的新兴水果。  相似文献   

15.
《农村科技》2006,(7):28-28
一、分布与危害梨圆蚧在库尔勒地区主要危害梨、苹果、杏、桃、山楂、葡萄和白杨等多种果树和林木。虫体密集群栖在树冠上部和内膛的枝干上,枝皮光滑部位和向阳面较多。2~5年生枝段上虫口密度最大,1年生枝上多集中于芽基周围。梨圆蚧以雌成虫、若虫刺吸枝干、叶片和果实的汁液。嫩枝、叶片受害后干枯脱落;果实受害后出现紫红色的凹陷斑,形成畸形果;枝干受害后,皮层木  相似文献   

16.
刺梨果实与种子内源激素含量变化及其与果实发育的关系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以刺梨品种贵农5号为材料,对其果实生长发育规律及内源激素含量动态进行了观察测定,结果表明,刺梨幼果花托中GA1+3、IAA和ZRs含量高,随幼果发育,花托中GA1+3、IAA和ZRs含量下降;种子内GA1+3和IAA含量随种子发育而增加,至种子成熟后GA1+3和IAA含量下降。幼果花托和种子中的ZRs和ABA含量较高,随果实发育呈下降趋势。在正常授粉受精的幼果中,GA1+3、IAA、ZRs和ABA含量极显著高于未受精幼果;畸形果实正常发育一侧的花托中,GA1+3、IAA和ZRs含量明显高于畸形一侧的。刺梨果  相似文献   

17.
一、田间症状1.灰霉病主要危害番茄花器及幼嫩青果。多数先侵染青果上残留的花瓣和花托以及残存的柱头,进而向果实和果柄上蔓延,引起果皮变成灰白色、软腐。后期在果面、花托和果  相似文献   

18.
大棚番茄灰霉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正>一、发病症状 番茄灰霉病是大棚栽培番茄的重要病害。病菌主要侵害果实,侵染由残留的花及花托向果实或果柄扩展,使果皮成为灰白色水渍状,变软腐烂;以后在果面、花萼及果柄上出现大量灰褐色霉层,果实失水僵化。灰霉病也危害茎叶,成株期病斑始见于叶片,由边缘向里呈“V”字型发展,并产生深浅相同的轮纹,表面着生少量灰霉,叶片最后枯死。  相似文献   

19.
无花果又名蜜果、映日果,为桑科榕树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叶呈掌状,翠绿,有3~4个深裂.无花果的花隐藏在囊状总花托内,不易发现,并在初夏时和总花托一起形成果实.若将幼果切开,用放大镜可看到其中有一丛浅绿色的花,上为雄花,下为雌花.果生叶腋,呈倒卵形,初为绿色,成熟时为紫褐色,立秋至霜降自下而上相继成熟.肉质绵软,味甜如蜜,可生食,也可制干果、果酱与蜜饯,有开胃止泄、清热解毒的功效.  相似文献   

20.
蓬垒雌雄配子体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蓬垒的雄蕊发育早于雌蕊,雄蕊多数,排列成3轮或4轮,各轮之间的花药发育不同步,具有向基性;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后产生四面体型四分体;成熟花粉粒为2-细胞型,雌蕊屡离生单雌蕊,着生在凸起的花托上;子房内着生两枚胚珠,后期只有一枚发育成熟,另一枚退化;胚珠倒生,单珠被,厚珠心,蓼型胚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