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 毫秒
1.
为了加快新品种推广利用步伐,南阳市种子管理站把河南省近年来审定和即将审定的一批抗虫杂交棉进行展示比较,进一步鉴定其在南阳盆地棉区的丰产性、适应性、抗逆性及其他重要特征特性,为我市确定棉花主导品种和品种合理布局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三系杂交棉中棉所83在江苏盐城示范种植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苏省盐城市是我国棉花生产的优势区域,也是江苏省棉花生产的重点地区。20世纪末开始推广种植抗虫杂交棉品种,并迅速发展应用,到2010年抗虫杂交棉种植面积已达到植棉面积的95%以上。但是由于抗虫杂交棉品种在制种方面劳动强度大、成本高、纯度难保证,因此近几年杂交棉制种规模逐步缩小,制种产量逐年下降,种子价格不断上升,已严重影响抗虫杂交棉品种的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3.
《作物育种信息》2006,(1):19-20
系南京农业大学棉花研究所选育的抗虫杂交棉品种,2005年5月通过国家品审会审定。2004-2005年在金华、海盐等地大面积示范,表现高产稳产、品质好、抗逆性强。一般667m^2籽棉产量260kg,高产田块可达350kg。  相似文献   

4.
由江苏省农科院经作所等单位联合选育的棉花新品种——“苏杂3号”,日前在江苏省通过国家新品种审定。据悉,这是江苏省第一个双价转基因抗虫杂交棉。并对棉铃虫、红铃虫等常见的虫害具有很强的抗虫性。  相似文献   

5.
南农7号(原名南抗7号),是南京农业大学棉花研究所选育的转Bt+CpTI双价基因抗虫杂交棉新品种。2003年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晋审棉2003003;2004年取得农业部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2006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苏审棉200606。其品种选育方法已取得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ZL02116967.5。  相似文献   

6.
1999年在棉花生长期间,通过试验对抗虫杂交棉的增产潜力及其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提出了抗虫杂交棉的治虫原则,以期为生产上最大限度地提高抗虫杂交棉的经济效益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中棉所63系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河南省棉花科学研究所)培育的丰产优质抗病转基因抗虫杂交棉新品种,2007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审定编号:国审棉2007017,适宜河南南阳,湖北全省,湖南北部,四川盆地,江苏、安徽淮河以南(盐城除外),浙江沿海长江流域棉区作春棉种植。  相似文献   

8.
刘磊  张为社 《种子科技》2004,22(4):238-239
鲁棉研15号是山东省棉花研究中心选育的一个抗虫杂交棉新品种,集高产、优质、抗虫、抗病、适应性强于一体,2001年5月通过山东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在近几年的区试及生产试验中表现均十分突出.由于种子价格高,为了降低种植成本,减少用种量,扩大种植面积,2002-2003年我们开展了鲁棉研15号精播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现将有关技术要点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南农7号(区试名南抗7号),是南京农业大学棉花研究所选育的转Bt CpTI双价基因抗虫杂交棉新品种,2004年取得农业部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2006年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苏审棉200606;其品种选育方法已取得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ZL02116967.5.  相似文献   

10.
赣棉杂11号是江西省棉花研究所将M610(赣棉47系×中间材料)×K158配育而成的非转基因抗虫杂交棉新品种。高产、多抗,2006-2007年参加江西棉花区试.2008年3月通过江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编号为:赣审棉2008001。  相似文献   

11.
楚杂180是湖北荆楚种业股份有限公司选育的转基因抗虫杂交棉,该品种于2004—2006年分别通过湖北省、安徽省、江西省、江苏省审定,河南省认定。在2004—2011年累计示范推广面积14.7万hm2,是2005年湖北省荆州市棉花生产主推品种。  相似文献   

12.
鲁 RH- 1是山东省种子管理总站牵头的棉花杂优利用协作组选育的抗虫杂交棉组合。该组合1 997— 1 998年参加全国抗虫棉区域试验 ,1 999年参加全国和山东省生产试验。 2 0 0 1年 4月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选育方法 利用抗 A1核不育系为基础材料选育出新的核不育  相似文献   

13.
转基因抗虫杂交棉新品种新植杂2号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与新乡县新植原种场、利用转基因技术选育出的河南省内首个抗黄萎病杂交棉新品种,转基因名称:GKZ42,基因安全证号:农基安证字(2005)第159号,母本GK44-66,父本新59-4。该品种为单价转基因抗虫杂交春棉品种,2007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豫审棉2007002)。  相似文献   

14.
抗虫杂交棉制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虫杂交棉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与推广,是棉花种植史上新的里程碑.我们于2001年引进抗虫杂交棉制种技术,一般亩产籽棉200~250 kg,高者达275kg.在制种过程中,我们积累了一些经验,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正>冀H156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培育的转基因抗虫杂交棉新品种,2008年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冀审棉2008013号。本文依据区域试验、生产试验的结果和大田示范的表现,对该品种的特征特性和产量结构进行分析,并总结其配套栽培技术,以期提高该品种在栽培管理上的针对性,实现良种良法配套。  相似文献   

16.
《作物育种信息》2006,(5):12-13
由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与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合作选育的国产高强纤维双价抗虫杂交棉苏杂3号,2004年12月获得农业部转基因作物安全证书,2005年4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苏杂3号突出的表现是纤维强力佳、品质优、产量高、综合抗病虫性状好。本研究拟通过对苏杂3号品种特性的分析,为进一步推广利用该抗虫杂交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正>1在种植品种上存在的主要问题1.1品种"多乱杂"的现象较为严重2000年以来,由于转基因抗虫杂交棉的引进推广和棉农的种植需求,加之种子市场的开放,我县棉花种植面积较大,成为种子企业推销杂交棉种的主要市场外省众多杂交棉品种也一起蜂涌而来,种子品种数量剧增,目前全县种植的棉花品种60余个,农民不知道该  相似文献   

18.
冀杂1号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以抗病、高产为目标选育而成的转基因抗虫杂交棉新品种,2006年8月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编号为国审棉2006010,准予在黄河流域棉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9.
抗虫杂交棉新品种邓杂1号选育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杂1号是河南先天下种业有限公司选育的高产、优质转基因抗虫杂交棉新品种。2007年3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20.
标杂A3(豫保66)是由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选育而成的转基因抗虫杂交棉,于2010年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为亚鸡脚叶低酚棉,具有明显的标记性状,可以通过棉酚含量对种子纯度进行初步鉴定,在子叶至4叶期即可快速鉴定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