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通过对汾河下游地区民国期间旱灾历史资料的整理、分析及数据处理,对该时期的旱灾等级、成因作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民国的39年中汾河下游共发生旱灾31次,平均每1.25年就有一次,说明当时遭受的旱灾比较严重,大旱灾和特大旱灾占到了29%,而中度以上旱灾也占到67.7%,超过了旱灾总数的一半以上。民国早期的旱灾数量很少,1927年以后,几乎年年有旱灾,且等级以中度旱灾以上为主。这也极大增加了难民数量,加剧了社会动乱。旱灾频次与气候波动变化有密切关联,在气候的暖干化趋势,降水偏少,气温升高明显,旱灾频发;而人为因素又是旱灾的助推剂。研究旨在帮助揭示当时旱灾发生特点规律,为当代防灾减灾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2.
通过相关资料研究分析,近年来,我国的每年都存在洪灾问题,而且非常严重。据统计显示,我国每年的洪灾面积已达到近920万hm~2,占到我国的农业播种面积的6.4%。与此同时,由于我国自然环境遭到大肆的污染与破坏,使周围的生态环境的恶化加剧,尤其是气候也受到很大的影响,致使水文水资源方面也受气候与生态环境的影响,洪灾发生的频率也呈现上升态势。就目前来说,我国在防洪工程方面还不是很健全,需要进一步的完善治理。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历史资料的整理分析,研究了清代岷江上游地区洪涝灾害发生的频次、等级、周期性、成因等。结果表明:清代岷江上游地区洪涝灾害共计45次,约每6年发生1次;中度以上洪灾比例高达77.8%;清代早期洪灾频次较少,后期洪灾激增;岷江上游洪灾的主周期为17 a,同时还存在6 a和9 a的次周期;气候变得更加湿润、年降水增多是引发洪灾的主要因子,人地矛盾突出、拓荒毁林等人为因素加剧了洪灾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历史资料的整理分析,研究了清代岷江上游地区洪涝灾害发生的频次、等级、周期性、成因等。结果表明:清代岷江上游地区洪涝灾害共计45次,约每6年发生1次;中度以上洪灾比例高达77.8%;清代早期洪灾频次较少,后期洪灾激增;岷江上游洪灾的主周期为17 a,同时还存在6 a和9 a的次周期;气候变得更加湿润、年降水增多是引发洪灾的主要因子,人地矛盾突出、拓荒毁林等人为因素加剧了洪灾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正连日来,山西出现大范围降雨,汾河、沁河、浊漳河等多条河流发生涨水及险情,晋中市、吕梁市、临汾市先后发生多起山体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为了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山西省供销合作社系统闻"汛"而动,全力以赴战洪灾,千方百计护民安。河津市供销合作社积极参加全市汾河抗洪救灾,在马家坝上供销合作社人顶风冒雨守岗位,24小时细观察,鏖战汾河保度汛。  相似文献   

6.
在对陕西省自然灾害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开展了对陕西省洪涝灾害的统计分析,利用数量分析法与文献研究法,分别从陕西省气象特点分析、陕西省自然灾害统计与分析、陕西省洪涝灾害统计与分析3个方面展开论述。结果表明:陕西省洪灾损失情况年际变化较大;洪涝灾害占自然灾害比例较大。受灾人口最大占比为52.93%,死亡人数最大占比达75.00%,紧急转移安置人口最大占比达99.35%,直接经济损失最大占比为78.78%。洪灾区域性特点显著,规律明显。受气候条件及地理环境的影响,洪灾损失从总体上来看最严重的地区是陕南地区,其次是陕北地区,关中地区情况最好。  相似文献   

7.
福州城市绿地斑块景观结构和异质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福州城区绿地生态系统景观结构和异质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附属绿地数量最多,占城区绿地斑块总数的87.35%,但面积只占城区绿地总面积的14.60%;其它绿地的数量最少,但面积却占到了城区绿地总面积的31.82%;防护绿地只有25块,但面积却也占到了城区绿地总面积的23.81%.福州城区绿地生态系统斑块大小其它绿地和防护绿地平均值较大,分别达到326.2和29.30 hm2;公园绿地和生产绿地斑块平均值次之,分别是10.87和9.30 hm2,但斑块大小变化范围较大;而附属绿地斑块平均值最小,斑块大小变化范围也相对较小.总得来说,各类型的各级斑块在面积上的变化比块数上的变化要大得多.其它绿地多样性指数最低,次低的是生产绿地,最高的是附属绿地.优势度在福州城区的5个区的不同绿地中都比较小.相比之下,附属绿地的分布最为均匀.绿地分布不均衡,应加强土地规划,同时造林绿化,优化生态环境,建造具有本城区特色的景观斑块和廊道.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明代晋北地区干旱灾害的变化规律及其原因,搜集晋北地区的历史资料并进行整理和分析,利用数理方法对该地区旱灾年际变化、季节变化以及周期性变化进行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明代晋北地区共发生旱灾100次,平均每2.7年发生1次。其中,中度以上旱灾比重高达90%,表明明代该地区域受灾程度严重。明代晋北地区旱灾年际变化呈现出一个不太典型"W"型摆动式,主要特点为多发期和少发期交替波动。该地区春旱、夏旱和春夏连旱时常发生,占旱灾总数的86%。晋北地区具有指示该时代气候特征的2次干旱事件,分别是明代1521—1525年的连续5年大旱和1628年的大旱灾。明代处于气候史上的干冷期,年降水量减少、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厄尔尼诺现象和太阳黑子的数量变化等自然因素易引发旱灾。人地矛盾突出,人类大肆垦荒与砍伐树木加剧旱灾频发。  相似文献   

9.
依据安庆历史时期以来的洪水灾害史料、水文站记录、水文碑刻等资料,主要考查了西汉初元五年(44BC)至2013年的洪水发生频率及其与气候变化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安庆历史时期洪灾在隋唐温湿时期并不多发,而在明清和两宋的气候异常波动和冷暖交替时期,在册次数较多,且灾情严重。1440年以来,安庆地区为多灾期,特别是清后期(1840年)至民国,是安庆洪水发生频率最高的时期,洪水发生频率为31.00次/50年,明末至清朝中期,洪水发生频率分别为19.00次/50年,元初至明朝末期,洪水发生频率为6.83次/50年;北宋中后期至元初、三国后期至东晋、西汉末年为少灾时期,洪水发生频率为2次/50年。从灾害程度来看,1440年以来,安庆发生1级洪灾有71次,2级灾害(偏涝)有154次;1440年以前,2级洪灾有3次,1级洪灾0次。  相似文献   

10.
李鹏飞 《农业考古》2013,(1):142-146
明代开国之初,今天津地区的军事屯田即大规模展开,洪武、建文、永乐时期,今天津地区先后设立、迁置了一定数量的军事卫所,这些卫所均承担着军事屯田的任务.明代前期,国力强盛,军政也能有效运转,这一时期天津地区的军事屯田获得了较好发展.进入明代中期以后,随着明代国力的下降,军政体制的各种弊端愈演愈烈,自然灾害也频频发生,种种因素导致天津的军事屯田逐步废坏.深入研究明代天津军事屯田的地亩数量、屯田科则、军士境遇、发展演变等,对研究明代的农业史和军事史都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1.
依据安庆历史时期以来的洪水灾害史料、水文站记录、水文碑刻等资料,主要考查了西汉初元五年(44BC)至2013年的洪水发生频率及其与气候变化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安庆历史时期洪灾在隋唐温湿时期并不多发,而在明清和两宋的气候异常波动和冷暖交替时期,在册次数较多,且灾情严重。1440年以来,安庆地区为多灾期,特别是清后期(1840年)至民国,是安庆洪水发生频率最高的时期,洪水发生频率为31.00次/50年,明末至清朝中期,洪水发生频率分别为19.00次/50年,元初至明朝末期,洪水发生频率为6.83次/50年;北宋中后期至元初、三国后期至东晋、西汉末年为少灾时期,洪水发生频率为2次/50年。从灾害程度来看,1440年以来,安庆发生1级洪灾有71次,2级灾害(偏涝)有154次;1440年以前,2级洪灾有3次,1级洪灾0次。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明代江西地区历史文献中干旱灾害记载的整理统计,分析了该时期江西地区旱灾的时间变化特征、等级和成因。结果表明,在明代276年间,江西地区共有140个年份发生过旱灾,占比为50.7%。明代江西地区旱灾主要分为2个发生阶段:1370~1500年代旱灾偏少和1510~1630年代旱灾多发期。整个明代时期,江西地区旱灾发生次数较多,频次呈较明显增加趋势,特别是中后期为旱灾发生波动变化较明显的时期。明代江西地区干旱灾害可划分为4个等级:(1)一级轻度旱灾和二级中度旱灾,各发生109次和107次,分别占旱灾总次数的44.5%和43.7%;(2)三级大旱灾发生24次,平均每11.5年发生1次,占旱灾总次数的9.8%;(3)四级特大旱灾发生次数最少,仅有5次,约占旱灾总次数的2.0%。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明代江西地区历史文献中干旱灾害记载的整理统计,分析了该时期江西地区旱灾的时间变化特征、等级和成因。结果表明,在明代276年间,江西地区共有140个年份发生过旱灾,占比为50.7%。明代江西地区旱灾主要分为2个发生阶段:1370~1500年代旱灾偏少和1510~1630年代旱灾多发期。整个明代时期,江西地区旱灾发生次数较多,频次呈较明显增加趋势,特别是中后期为旱灾发生波动变化较明显的时期。明代江西地区干旱灾害可划分为4个等级:(1)一级轻度旱灾和二级中度旱灾,各发生109次和107次,分别占旱灾总次数的44.5%和43.7%;(2)三级大旱灾发生24次,平均每11.5年发生1次,占旱灾总次数的9.8%;(3)四级特大旱灾发生次数最少,仅有5次,约占旱灾总次数的2.0%。  相似文献   

14.
采用实地调查与抽样调查、典型调查、资料查询相结合的方法,对安康市中心城区10个代表地点的木兰科植物的种类、数量、园林应用绿地类型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安康市中心城区木兰科植物的种类共7种,3属;广玉兰、二乔玉兰和玉兰的数量较多,分别占到了调查总数的32.7%、29.9%和26.5%;应用于公共绿地的有7种,应用于道路绿地的有2种,应用于学校附属绿地的有6种。并根据安康市中心城区木兰科植物应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在对陕西省自然灾害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开展了对陕西省洪涝灾害的统计分析,利用数量分析法与文献研究法,分别从陕西省气象特点分析、陕西省自然灾害统计与分析、陕西省洪涝灾害统计与分析3个方面展开论述.结果表明:陕西省洪灾损失情况年际变化较大;洪涝灾害占自然灾害比例较大.受灾人口最大占比为52.93%,死亡人数最大占比达75.00%,紧急转移安置人口最大占比达99.35%,直接经济损失最大占比为78.78%.洪灾区域性特点显著,规律明显.受气候条件及地理环境的影响,洪灾损失从总体上来看最严重的地区是陕南地区,其次是陕北地区,关中地区情况最好.  相似文献   

16.
河南商水县舒庄乡汾河村村民邵四中,近几年利用汾河水草资源,既养生态鸭,又捕河中鱼,靠养鸭和捕鱼走上了致富路。 白天,邵四中把鸭群赶到汾河里实行生态放养。由于汾河里有很多小红虫,鸭子吃后很容易产双黄鸭蛋。而双黄鸭蛋每个售价4元,  相似文献   

17.
河南商水县舒庄乡汾河村村民邵四中,近几年利用汾河水草资源,既养生态鸭,又捕河中鱼,靠养鸭和捕鱼走上了致富路。 白天,邵四中把鸭群赶到汾河里实行生态放养。由于汾河里有很多小红虫,鸭子吃后很容易产双黄鸭蛋。而双黄鸭蛋每个售价4元,  相似文献   

18.
韩锦涛  李素清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8):9744-9746,9775
根据汾河上游区域1985~1995年水质资料,采用单因子评价方法和水质指数法,对汾河上游沿途进行取样分析。结果表明:在2003年黄河水进入前后,汾河上游污染物浓度和种类有一定变化,主要表现在水质类别大多从Ⅱ、Ⅲ类上升为Ⅳ类以上;黄河向汾河输水期间沿程水质化学需氧量、氨氮及高锰酸盐指数从喇嘛湾—万家寨水库—汾河头马营口—宁化—东寨—河岔—汾河水库均呈明显下降趋势;东寨水质好于其他取样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汾河运城段非点源污染进行模拟与分析,为该流域非点源污染控制提供依据。【方法】构建汾河运城段的非点源污染SWAT(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tool)模型,根据河津水文站2005-2010年的实测逐月径流、泥沙和水质数据对模型进行率定和验证,并利用率定好的模型对研究区域的非点源污染进行模拟研究与分析。【结果】建立了包括土壤侵蚀、水文过程和污染负荷子模型的汾河运城段非点源污染模型,该模型对研究区域的适应性较好,可用于流域非点源污染的模拟研究;对非点源污染负荷时间分布规律的分析表明,研究区域各水文年的非点源污染负荷为丰水年平水年枯水年,而且发生在汛期(7-10月)的TN、TP流失量分别在60%和70%以上;对非点源污染空间分布特征的分析发现,研究区域内污染的关键区域主要为万荣与新绛县部分子流域,该部分区域降雨量、土壤侵蚀性均较大,并且坡度也相较其他区域大,因而产沙量相对较大,再加上农业活动的影响最终导致非点源污染相对较大,由此可见控制非点源负荷产出的关键在于减少流域的水土流失;对研究区域内TN、TP各类污染源贡献率进行分析可知,研究区域的非点源TN、TP负荷中分别有46.3%和53.5%为土壤养分流失所产生。【结论】汾河运城段非点源污染的控制重点在汛期(7-10月),采取相应措施减少水土流失、降低土壤养分流失、减少农业用肥量可以有效地控制研究区域的非点源污染。  相似文献   

20.
采用田间试验方法,利用城市垃圾粗堆肥对建筑用废弃沙坑地进行了改造研究。结果表明,垃圾粗堆肥对废沙坑地土壤微生物数量影响显著。播前,土壤微生物数量随堆肥量的增加而增加,且各堆肥处理间土壤微生物数量差异显著,此时期土壤微生物中土壤细菌数量可占到土壤微生物总量的78.8%~93.8%。收获期,各堆肥处理中土壤微生物数量均比播前明显增加,土壤微生物数量均随堆肥量的增加而增加,且各堆肥处理间差异显著。同时,垃圾粗堆肥还影响作物产量,随堆肥量的增加4种作物产量也随之增加,且各堆肥处理间作物产量差异显著。堆肥量为225t.hm-2时4种作物产量均达到最大,此时各堆肥处理经济效益并不是最高,经济效益最高的处理组合是堆肥量为75t.hm-2,种植油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