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观察集束化护理干预对降低中心静脉置管并发症效果。方法 386例入住本科行中心静脉置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86例)和观察组(20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集束化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置管后导管堵管、导管脱落、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中心静脉置管期间的导管堵管、导管脱落和CRBSI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且其导管堵管、导管脱落和CRBSI并发症出现的时间亦较对照组的晚(P〈0.01)。结论集束化护理干预可明显降低中心静脉置管患者导管堵管、导管脱落、CRBSI发生率及延长发生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恶性血液病患者行中心静脉置管施护的效果。方法对175例初诊为恶性血液病的患者实施中心静脉置管,置管前后给予患者和置管后给予留置的导管精心细致施护,观察中心静脉导管的留置时间。结果175例患者均能顺利接受至少一个化疗疗程,最短10d,最长13个月。结论精心细致地护理能延长中心静脉导管的留置时间顺利完成化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动脉留置针颈内静脉直接穿刺置管在休克抢救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75例休克抢救患者随机分为A组(29例)、B组(24例)、C组(22例)3组,其中A组行动脉留置针颈内静脉穿刺置管;B组行蝶型静脉留置针颈内静脉穿刺置管;C组行中心静脉导管颈内静脉穿刺置管。对比3组穿刺时间、出血量、静脉通畅情况及并发症的差异。结果 A、B组穿刺时间均比C组短(P〈0.01),A、B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出血量最多,A组出血量最少,3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B组通畅率比A、C组低(P〈0.05),A、C两组通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A、B组,但差异未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脉留置针颈内静脉直接置管是休克抢救时快速建立静脉通道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并发症及非计划拔管率的影响。方法选择行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venous catheters,PICC)化疗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174例,依据护理方案不同分为集束化护理组及常规护理组各87例,分别行集束化护理干预及常规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置管情况。结果集束化护理组治疗期间穿刺点感染、静脉炎、血栓形成及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集束化护理组治疗期间导管渗漏、堵管、管道滑脱、导管尖端异位及非计划拔管发生率均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且平均PICC留置时间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治疗期间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留置管意外发生率,延长留置管留置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血液透析是治疗肾功能衰竭的重要手段,中心静脉置管在血液净化中应用越来越广泛,主要应用于急诊透析和内瘘成熟之前以及没有条件造瘘的患者。同时,中心静脉置管患者会发生相关并发症,如感染、出血、血栓等。这些并发症对患者血透效果影响较大。血液透析专科护士熟练的操作技术、良好的护理观察和应对措施,可以起到较好的预防患者相关并发症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经肘静脉行中心静脉置管术的应用及并发症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经肘静脉行中心静脉置管术并发症的处理方法。方法:对我科1998—2001年施行的经肘静脉行中心静脉置管术50例作一回顾性分析。结果:50例中22例出现不同程度的脱管、管道堵塞、局部肿胀及局部静脉炎,经处理后15例并发症消失,另7例无效则拔除留置管;无l例出现重要器官损伤。结论:经肘静脉行中心静脉置管术操作简单、安全性好,有效留置时间也较长.出现的并发症容易处理.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留置中心静脉导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CVC)目前是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ure unit,ICU)最重要的治疗与抢救措施之一、中心静脉导管具有可进行快速补液、检测血流动力学、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及进行肠外营养等优点。但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是有创操作,由此引起的血源性感染是导致菌血症的重要原因之一。我们对436例行中心静脉置管的患者进行研究,分析ICU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CRI)的病原菌分布及相应的抗生素药物敏感性监测,为临床有效控制CRI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静脉输液是危重患者临床治疗和抢救的重要手段,保持静脉输液通畅是临床护理人员的重要任务之一。神经外科危重病人多,治疗时间长,需长期输注刺激性较强、浓度较高的药物,对血管刺激较大,常发生静脉穿刺困难、液体外渗、静脉炎等现象。我科2008年8月至2009年4月对17例患者进行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的输液技术,通过加强置管前后的健康宣教,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收到满意效果。现就临床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在创伤性休克患者手术中应用超声引导下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的效果。方法 48例创伤性休克患者随机分成超声引导组(25例)和体表定位组(23例)。超声引导组在超声引导下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体表定位组使用传统体表标志定位法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比较两组的穿刺成功率、穿刺时间、试穿次数及穿刺并发症。结果超声引导组一次成功率为92.0%,明显高于体表定位组的60.9%(P<0.05);超声引导组穿刺时间短于体表定位组(P<0.01),穿刺次数少于体表定位组(P<0.01);穿刺相关并发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创伤性休克患者手术中,超声引导下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穿刺成功率明显提高,穿刺时间缩短,穿刺次数减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锁骨下静脉与股静脉穿刺置管在颅脑手术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探讨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选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的颅脑病人45例,分为A组,选行股静脉穿刺的颅脑病人55例,分为B组。分别行穿刺置管后,比较两组病人的穿刺成功率、术中并发症及术后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在穿刺成功率及术中并发症上无明显差异,但在术后并发症中,A组患者明显低于B组。结论对于颅脑手术病人使用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更安全、有效、并发症更少。  相似文献   

11.
PICC置管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恶性肿瘤病人常常以化疗为主,由于化疗方案时间长,周期短,药物对血管刺激大,需放置中心静脉置管以减轻患者痛苦,有效保护血管,保证治疗顺利实施。其中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以下简称PICC)操作简单易实施,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也存在静脉炎、血栓等并发症。我院就针对不同的并发症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并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乳腺癌患者行颈外静脉留置管化疗的护理体会,以确保化疗过程的顺利进行。方法:对78例经颈外静脉留置管化疗的乳腺癌患者做好防治留置管术并发症的护理及心理护理。结果:78例均一次穿刺成功,置管时间最长达180d,最短30d,平均为105d。2例因对无菌薄膜过敏,留置管处局部皮肤轻度发红,经换药及改用无菌纱布固定后症状消失。78例无导管堵塞、静脉炎和药物外渗的并发症发生,拔管后伤口愈合良好。结论:对颈外静脉留置管化疗过程中进行精心的护理、密切观察和预防并发症是导管长时间留置成功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13.
血液净化临时性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菌血症分析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用临时性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情况与影响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分析439例血透患者留置临时中心导管的部位,留置时间与导管相关菌血症的关系。结果:导管相关菌血症的发生率为5.01%。置管方式与菌血症发生无关(P〉0.05),与留置时间有关(P〈0.05),留置时间大于2周,发生导管相关菌血症(CRB)的概率明显加大。结论:加强无菌操作及严格导管的护理,缩短导管的留置时间能有效减少CRB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深静脉导管腹腔置管引流术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100例肝硬化腹水患者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深静脉导管置管引流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腹穿抽液术治疗,对比2组治疗前及治疗3 d时体质量、腹围、24 h尿量及实验室指标变化,并对比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体质量、腹围低于对照组,24 h尿量高于对照组(P0.05),TT、Cr、BUN、GPT、TP、ALP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深静脉导管腹腔置管引流术治疗肝硬化腹水疗效确切,操作简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应用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对大面积烧伤患儿液体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42例烧伤总面积达30% ~ 50%、2~5岁的小儿按前臂肘部皮肤是否被烧伤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2例,采用PICC进行输液治疗;对照组20例,采用静脉留置针进行输液治疗.对比两组方式置管的保留时间和静脉炎发生的情况及程度.结果 观察组留管时间为(100.0±20.3)d,远长于对照组的(5.0±2.3)d,(P<0.01);且治疗期间静脉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9.1%vs 40.0%,P<0.05).结论 PICC置管在救治小儿大面积烧伤时减轻患儿反复穿刺的痛苦和护士工作量,降低了治疗期间静脉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进行婴幼儿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60例拟行颈内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术的婴幼儿,其中30例采用超声引导法,30例采用传统盲穿法,两种方法进行对照研究。观察结果包括置管一次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穿刺时间。结果:采用超声引导法与传统盲穿方法对小儿患者的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成功率分别为100%(30/30)和83.3%(25/30),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0(0/30)和16.7%(5/30)。结论:对于婴幼儿患者超声引导法穿刺成功率明显优于传统盲穿法,并可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血液透析留置临时性中心静脉导管发生并发症的原因,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以降低中心静脉置管并发症的发生,减少患者反复插管的痛苦及医疗费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41例需血液透析治疗的肾内科患者采用中心静脉置管作为治疗的血管通路的并发症发生的原因,提出护理对策.结果 本组堵塞16例(6.6%),局部血肿或出血14例(5...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一种新的对气管切开患者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穿刺的局部护理方法的效果。方法:气管切开并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患者119例随机分为两组、一组用常规护理的方法,另一组采用改进的护理方法,同时观察导管留置时间及局部感染情况。结果:改进的护理方法在导管留置时间,局部红肿、渗液情况等方面与常规的护理方法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0.01)。结论:改进的护理方法对气管切开患者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穿刺点的施护效果优于常规护理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采用PICC管(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和体外负压引流瓶持续引流的效果,总结其护理方法。方法选取确诊为癌症并胸腔积液患者60例,在B超定位后行胸穿,将PICC管置于胸腔并外接体外负压引流瓶持续引流,持续或间断引流5~21d。结果本组60例患者均一次成功置管,无气胸及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结论采用PICC管和体外负压引流操作方法简单、安全,危险性小,患者痛苦少。术前的心理护理、术中配合、术后护理提高了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术的成功率,有效降低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行深静脉穿刺置管适宜方法。方法:严格无菌操作技术,依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结果:152例次病人中,一针穿刺成功102例,占67.11%;再次穿刺成功47例,占30.92%;单侧失败改对侧穿刺3例,占1.97%;双侧穿刺失败0例,总成功率100%。并发症:导管阻塞1例,为1例休克病人;穿刺点出血1例,为1例DIC病人。结论:深静脉穿刺置管有特殊要求,要认真做好每个环节,才能提高置管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