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天幕毛虫(Malacosoma neustria testacea Mots.)俗称顶针虫、窝虫、毛毛虫等,是春季柞树的主要害虫。近几年在辽宁南部蚕区大发生,猖獗为害,致使大片柞蚕场柞叶被吃光,严重影响柞蚕生产。天幕毛虫一年发生一代,以卵(卵块)在枝条上越冬。在盖县4月中旬越冬卵开始孵化。幼虫历经5个龄期,1~3龄群居,结网幕。4~5龄分散取食,并有转移习性。5月下旬6  相似文献   

2.
午毒蛾(Lymantria dispar Linné)又称秋迁毛虫、舞蛾等,俗称红刺毛虫、红蹦子,是危害柞树的一种大害虫。国内分布广泛,成周期性大发生,常造成灾害性为害,有过大面积吃光柞、杨、柿、杏、落叶松、桦树叶的记载。1974—1976年,此虫在辽宁省南部和东南部11个市、县大量发生,吃尽柞叶或不能放养柞蚕的蚕场达二万余把,给柞蚕生产带来较大的损失。午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国外有过一些研究,但据 Magnoler(1970)和片桐一正(1978)  相似文献   

3.
秋千毛虫(Lymantria disparl)属于鳞翅目毒蛾科。别名赤杨毛虫、苹果毒蛾、午毒蛾等,俗名意合虫、毛毛虫。寄主植物有苹果、山楂、樱桃、山荆子等。1978~1979年间,我们采摘田间秋千毛虫越冬卵块进行室内剖卵观察,发现与历来文献记载相反,秋千毛虫是以卵内幼虫态越冬,而不是“卵态”越冬(图2)。1.1979年7月15日至9月3日,再次取室内饲养的秋千毛虫卵块十块,检查卵粒50个,卵内幼虫率为100%。2.同期在本溪千金果园、汤岗子畜牧场、辽阳吉洞公社、锦西钢屯公社、前所果树农场、熊岳农科所各采卵块10块,总计60块,分别检查卵粒100粒,总计600粒,卵内寄生率均  相似文献   

4.
盗毒蛾在临猗县的发生规律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盗毒蛾属鳞翅目毒蛾科,俗名桑毒蛾、黄尾毒蛾、金毛虫等,是果树、林木上一个主要食叶害虫,寄主植物有苹果、梨、桃、杏、李、樱桃、柿及杨树、柳树、榆树等。2005年本县开始见到个别幼虫,随着时间的推移,该虫发生不断增加。2007年灯光诱  相似文献   

5.
美国白蛾属鳞翅目灯蛾科,有成虫、卵、幼虫、蛹4个虫态,以幼虫群集结网大量取食植物叶片生活,故又称为网幕毛虫、秋幕毛虫。它是一种食性杂、繁殖量大、适应性强、传播途径广、危害严重的国际性检疫害虫,也是我国重要的检疫性林业有害生物,危害植物达300多种。  相似文献   

6.
栎枮叶蛾 Bhima sp.,俗称栎毛虫,属鳞翅目枯叶蛾科,是一种重要的林业害虫。过去,国内外对此虫研究甚少,尚无系统报道。此虫在辽宁柞蚕区均有发生并为害柞树,大发生年份常将柞叶食光,使柞蚕饥饿而死,严重影响柞蚕生产。1985~1986年,笔者对此虫的生物学和防治进行一些研究,现将结果整理如下。一、寄主及为害此虫在辽宁所有柞蚕区均有分布,以辽东、辽南受害最重。寄主植物有:蒙古栎、辽东栎、麻栎、槲栎、外(木冈)、榛、苹果、梨等,但最喜食槲栎和蒙古栎。  相似文献   

7.
假眼小绿叶蝉,俗名叫浮尘子,是茶区茶树上主要的害虫之一。受其危害,轻者芽叶受损,产量降低,重者芽叶被毁,造成失收。现将其防治方法介绍如下,供参考。1、形态特征假眼小绿叶蝉本虫属同翅目,叶蝉科。一生分为卵、若虫、成虫3个阶段。(1)卵。新月形,长约0.8毫米,宽约0.15毫米,初  相似文献   

8.
柞蚕场天幕毛虫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幕毛虫是果、蚕、林业的大害虫,越冬卵孵化能形成明显的高峰期,并与毛叶迎红杜鹃的盛开前期相吻合。1~3龄幼虫吐丝结幕群居生活,4龄后迁移分散,转移寄主,4~5龄取食量约占总取食量的95%,结茧化蛹于迁移后的寄主上。成虫嗜好在辽东栎、蒙古栎上产卵,在柞蚕场内卵块分布有其规律性,成虫有较强的趋光性。天敌有20余种,其中寄生蝇、卵寄生蜂、核型多角体病毒等对此虫的发生数量有很大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正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 Drury)俗名秋幕毛虫,是我国森林植物检疫害虫。该虫在我国北方一年发生二代,产卵量大,繁殖率高,成活率高,以蛹越冬、越夏,近几年夏秋季节多高温多雨气候、湿度大,有利于美国白蛾发生和繁衍。美国白蛾喜光喜温,因此在绿地、农田林网、四旁树、疏林地、公路两侧树带发生危害较常见;美国白蛾寄主多,分布广,适应能力极强,可随运输工具进行远  相似文献   

10.
通过不断实践摸索,我们找到防治柞蚕场害虫的有效药剂,并提出了具体的施用方法,可以解决杀虫与保蚕的矛盾。柞蚕场内害虫通常分为三类:第一是食柞叶类,如天幕毛虫、舞毒  相似文献   

11.
叶甲是林木和经济作物重要害虫,为害植物的叶部、茎部或根部,给次期性害虫为害创造有利条件.本文报导紫茎甲、蓝负泥虫、红胸负泥虫、十点宽卵萤叶甲、双带方额叶甲、黄守瓜、野膝蓝胸跳甲、大毛叶甲、黑纹宽卵萤叶甲、十四班隐头叶甲等10种主要叶甲害虫的生物学特性,以及黑茎甲等19种福建新纪录.  相似文献   

12.
苹果绵蚜别名苹果绵虫、血色蚜虫、苹果枝绵蚜、俗名白毛虫,属世界胜害虫,主要借苗木、接穗、果实及其他包装物远距离传播。近几年,普兰店市同益乡苹果绵蚜发生较重,在苹果上主要以群聚的形式为害枝条、枝干伤口及根部,吸取树体汁液,被害部位膨大成疣,常由该处破裂,阻碍水分养分输导,  相似文献   

13.
小麦吸浆虫,俗名小红虫、黄疸虫、麦蛆等。属双翅目,瘿蚊科,有麦红吸浆虫和麦黄吸浆虫两种,在饶阳县发生的是麦红吸浆虫。它是小麦上的毁灭性害虫,受害麦田一般减产10%~30%,重者减产70%以上,甚至绝收。  相似文献   

14.
桑毛虫(Portkesia xanthocampa Dyar.)属鳞翅目毒蛾科,别名桑毒蛾、黄尾白毒蛾,俗名毒毛虫、花毛虫、洋辣子等。桑毛虫是绵阳市桑园的主要害虫之一,近年来我们对绵阳市涪城区桑毛虫的发生及危害情况做了一些调查,桑树被害率达80%以上,桑芽被害率达75%以上,严重地影响了桑树的正常生长,使当地蚕业经济损失巨大。  相似文献   

15.
斜纹夜蛾,俗名夜盗虫、夜老虎、露水虫、芋虫等,是一种世界性分布的害虫。在商州烟区危害较重,观将其危害与防治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杨树食叶害虫的特征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气候干燥异常,哈密地区树种较为单一,以杨树为主栽树种。杨树食叶害虫春尺蠖、杨二尾舟蛾、天幕毛虫等常常在杨树纯林中大面积发生,同时也危害沙枣、榆、柳、桑等,幼虫取食嫩芽、叶片和花蕾,特别是尺蛾、舟蛾类食叶害虫极有可能爆发成灾,往往在短短几天内将树叶吃光,严重影响树木的生长。现将杨树食叶害虫的特征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1形态特征1.1春尺蠖成虫:性二型,雌虫触角丝状,无翅;雄虫触角羽毛状,体长10~15mm,翅展28~37mm。卵:长圆形,有珍珠光泽,卵壳上有整齐刻纹,  相似文献   

17.
桑毛虫属鳞翅目毒蛾科,别名桑毒蛾、黄尾自毒蛾,俗名毒毛虫、花毛虫、洋辣子等,是一种咀食性桑叶害虫,属于主要桑树虫害之一.桑毛虫对桑树危害较大,据调查,桑树被害率达80%以上,桑芽被害率达75%以上,严重地影响了桑树的正常生长,使当地蚕业经济损失巨大,因此,认真防治桑毛虫,对发展蚕桑生产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水稻食根叶(虫甲)又名水稻食根金花虫,俗名饭豆虫,是云南普遍发生危害的水稻害虫.成虫和幼虫都危害,但以幼虫咬食稻根为主,稻根受害后,稻株生长缓慢,稻叶发黄,严重危害时,根发黑,叶发黄红枯焦,稻株轻拔即起,造成落塘,很象坐秧田.一般损失率10%~15%,严重受害的田颗粒无收.在云南稻区,低洼田、常年积水和靠近水库的稻田发生多,危害重.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9.
《农技服务》2017,(11):67-68
侧柏毒蛾Parocneria furva(Leech)是柏树上的主要害虫。该虫在青海海东1a发生1代,主要以卵在被害叶下越冬。越冬卵于次年4月上旬开始孵化,孵化的幼虫开始大量取食针叶,4月下旬-6月上旬为危害高峰期。6月上旬开始化蛹,虫口密度开始减低。采用人工、生物等无公害防治措施既可有效防治,又不破坏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20.
郑和斌 《湖南农业》2012,(11):17-18
(续2012年第10期17页)四、赤眼蜂放养技术1.主要作用稻田释放人工饲养的赤眼蜂,赤眼蜂成虫在某些害虫卵内产卵,卵孵化为幼虫后,取食害虫卵内的营养物,使害虫卵不能发育孵化而杀死害虫。几天后,卵寄生蜂化蛹,不久变为成虫,咬破寄主卵壳飞出再寻找新的寄主,从而达到以蜂治虫,减轻害虫危害的目的。目前在水稻上应用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