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正>2014年我国农产品市场运行面临的形势十分复杂。一方面,推动市场偏弱运行的因素依然较多。从国际看,大宗农产品供大于求格局将持续,这将导致国内外农产品价格倒挂现象加剧,进口压力进一步增强。从国内看,粮食生产"十连增",大宗农产品库存居高不下,供求关系短期宽松特征明显。另一方面,导致市场波动上行的因素不容忽视。从国际看,近几年极端天气、资本投机等往往驱动大宗农产品价格  相似文献   

2.
基于传统计量经济预测方法无法解决非线性、小样本的价格预测的问题,建立了基于EMD(经验模态分解)-SVM(支持向量机)的农产品市场价格短期预测模型,以1997-2011年中国农产品集贸市场小麦月度价格序列为例对其进行方法应用。结果表明,与常用传统计量经济预测方法和智能化模型比较,基于EMD-SVM的农产品市场价格预测模型精度有明显提高,提供了适用于中国农产品波动规律的农产品价格短期预测的新方法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最近几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均有涉及深化农业保险发展的内容,在进一步推进农业保险前,探究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是否有效降低农产品市场风险有显著的政策和现实意义。本文以首批中央财政农业保险保费补贴的农产品水稻、玉米、小麦、大豆和棉花为例,首先利用Chow检验判断中央财政出台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是否为大宗农产品价格变化的一个间断点,之后利用GARCH模型探究中央财政施行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后,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的风险是否发生显著变化。结果表明,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实施后,水稻、玉米、小麦、大豆和棉花价格的变异系数明显下降;中央财政对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是这5类农产品价格变动的一个间断点。GARCH模型证实了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降低了这5类农产品价格的波动程度,即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缓解了大宗粮棉油农产品市场风险。研究表明,中央财政补贴农业保险保费的政策,实际上是利用市场化手段间接管控农业风险,这种方式是有效的,夯实了农业保险扩面、增品、提标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4.
我国大宗农产品进口价差变动与调控空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近年来我国大宗农产品价格调控面临"价差扩大引发进口激增"和"农民增收要求继续提价"的两难局面,通过构建进口压力系数及价差对比等方法,分析了我国大宗农产品国内外价格变化趋势及调控空间。结果表明,我国大宗农产品国内外价差逐步扩大,进口压力不断增加,进口压力系数与净进口呈正相关关系,且均呈快速增长趋势;棉花和食糖已经没有进口配额调控空间,而大米、玉米、小麦的进口配额调控空间逐渐变小;小麦尚有一定的价格调控空间,大米、玉米的价格调控空间不大,而食糖、棉花和大豆基本已失去价格调控空间。因此,在边境保护基本失效的情况下必须调整我国现有的大宗农产品价格干预政策,探索农民收入保障和价格干预相分离的调控体系。  相似文献   

5.
2012年上半年,国际市场大宗农产品价格除大米外同比均不同程度下跌,原因一是产量增加供应充足,二是全球经济萧条,大宗农产品需求低迷。综合供需面情况分析,下半年小麦、大豆、玉米、豆油和棕桐油价格将走高,食糖价格近升远跌,大米和棉花价格走势受政策影响可能出现震荡。  相似文献   

6.
基于不同属性的农产品长期价格形成与波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不同属性农产品的价格形成和波动成因存在差异。本研究采用1965-2013年香蕉、橙子、大米、小麦、棕榈油和大豆油的国际市场年度价格数据,考察了国际农产品长期价格形成与波动的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各因素对2004年后农产品价格上涨的贡献度。研究结果表明:国际农产品价格在波动中上升,长期上升趋势明显,短期波动剧烈;上期价格是影响农产品当期价格的主要因素,六种农产品上期价格对当期价格均有显著影响,平均影响水平0.5,且对水果的影响最显著;石油价格显著影响植物油和小麦价格,不影响水果价格,原因是油价上升引致谷物、植物油等生物燃料替代能源需求扩张;上期库存对除香蕉外的其他五种农产品价格均有显著影响,对谷物影响最显著,对水果影响最弱;收入、通货膨胀仅分别对水果、谷物价格有影响。在国际农产品价格不断上涨的形势下,为保持国内农产品价格稳定,建议适当提高农产品价格上涨容忍度、增强国内农产品供求信息透明度和加强国内农产品储备。  相似文献   

7.
《农家顾问》2014,(10):10-10
<正>农业部市场预警专家委员会、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发布的8月《农产品供需形势分析月报》,对大宗农产品后市进行了分析,其中:1.小麦国内小麦价格稳中有涨,国际价格继续下跌。饲料消费增加及面粉消费旺季来临,国内小麦市场呈现阶段性供需偏紧格局,预计短期内小麦价格将维持稳中有涨态势。长期看,今年托市收购小麦的拍卖时间和拍卖底  相似文献   

8.
<正>2014年我国农产品市场运行面临的形势十分复杂。一方面,推动市场偏弱运行的因素依然较多。从国际看,大宗农产品供大于求格局将持续,这将导致国内外农产品价格倒挂现象加剧,进口压力进一步增强。从国内看,粮食生产"十连增",大宗农产品库存居高不下,供求关系短期宽松特征明显。另一方面,导致市场波动上行的因素不容忽视。从国际看,近几年极端天气、资本投机等往往驱动大宗农产品价格大幅上涨,进而传导影响国内。从国内看,在需求持续刚性增长背景下,我国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求紧平衡趋势并没有根本改变。2014年农业生产面临的资源环境压力继续加大,自然灾害影响可  相似文献   

9.
一、制约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 1.农副产品市场价格持续走低。目前农产品总量供大于求,出现了结构性、阶段性和低水平的“过剩”,由过去的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导致农产品市场价格持续下跌。从1996年开始粮食、畜产品、蔬菜、油料等大宗农产品市场的价格一降再降,持续走低。去年小麦、玉米、瓜干等价格较上年下降0.15元~0.25元/公斤,花生较上年下降0.8元/公斤,棉花较上年下降2.6元/公斤,瓜菜较上年下降0.4元~0.6元/公斤。 2.农副产品品质差。近几年农产品价格下跌,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在质量差异上。一方面大宗农产品没有销路,另一方面,优质农产品供不应求。同样的产品,质量不同,价格相差很大,甚至成倍、几倍。特别是目前我国已经加入WTO,在蔬菜、果品、肉类产品等农副产品上有较强的价格优势,但农产品的质量较差,仍然是限制出口的壁垒。  相似文献   

10.
目前,农业部国际合作司召开专门会议,对2010年的农业外事外经工作进行了全面的部署。 一、坚持以农产品贸易政策协调和贸易促进为重点,稳定农产品贸易形势,努力扩大农产品出口,减轻国际农产品价格波动及进口对我粮棉油糖等大宗农产品生产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1.
汇率是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是影响对外贸易的重要因素。本文综合考虑了金融危机前后国外收入巨变的情况,通过构建结构突变模型采用福建省农产品月度出口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金融危机前后实际汇率变动对福建省农产品出口产生微弱的正向冲击,长期存在协整关系,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受国外物价和国外收入水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对农户种植结构调整意愿的影响,基于吉林省359个农户数据,运用二元Logit离散选择模型,研究了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对东北主产区优势产区农户和非优势产区农户收入及种植结构调整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1)优势产区玉米产量、品质、玉米生产者补贴标准都明显高于非优势产区,优势产区农户种植玉米仍可获得合理收益,非优势产区农户种植玉米则普遍亏损;2)优势产区农户种植结构调整意愿不高的影响因素主要有:玉米出售价格(正相关)、土地流转难易程度(负相关)、对玉米生产者补贴标准的满意程度(正相关)。非优势产区农户种植结构调整意愿较高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农业劳动力数量(正相关)、耕地面积(负相关)、贷款状况(正相关)、玉米出售价格(负相关)、是否了解玉米收储制度改革的具体内容(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
中国大豆进口量持续保持高位,其价格波动一直是关注焦点。为研究不同大豆市场价格传导的差异,选取中国、巴西、阿根廷和美国大豆市场2014年1月—2021年5月的日度价格数据,采用小波模型与Copula函数对中国与各国大豆市场价格关联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大豆市场价格与各国大豆市场价格之间均存在显著正向关联,关联程度随时间尺度的扩大而增强,其中与巴西关联性最为显著;尾部价格联动效应存在差异,价格波动超过1个月,与阿根廷、美国分别对价格下降、上涨更敏感;中国与巴西、美国大豆市场价格都存在明显的非对称价格传导,不同国家正/负向传导效应在时间尺度上存在差异。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了提高国内油料生产,丰富进口来源,加强市场监测预警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为了深入研究宏观经济指标对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影响,分析在宏观经济指标冲击下农产品价格波动的特征, 探讨农产品价格波动的政策作用机制。采用经济计量学方法,建立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脉冲分析和方差分析,以研究多个宏观经济指标对农产品价格波动的综合影响。研究表明: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与狭义货币供应量指数、社会平均工资指数以及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等宏观经济指标之间存在协整关系;狭义货币供应量指数、社会平均工资指数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等宏观经济指标是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的Granger原因;宏观经济指标对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影响由强到弱依次为:狭义货币供应量、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社会平均工资指数。  相似文献   

15.
温丽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3):19148-19151
在阐述国内外学者研究情况的基础上,依据19902007年农村劳动力流动和农产品价格数据,利用VEC模型分析了农村劳动力流动和农产品价格的动态均衡关系,采用Chow′s断点检验测算了农村劳动力流动影响农产品价格的阶段性特征。结果表明,农村劳动力流动量和农产品价格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农村劳动力流动正以一种内生的力量影响着农业生产,从而影响着农产品价格的变化;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农产品价格的影响力度呈由弱到强,又逐渐减弱的态势,峰值在1998年达到最高;随着我国市场化进程和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劳动力流动影响着农产品价格,而且这种影响具有阶段的特征。为了实现农村劳动力流动和农产品价格的双重稳定,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一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大对农业生产的支持力度;二是制定积极的就业措施。  相似文献   

16.
2012年中国农产品市场供给充足,但需求低迷。农产品价格整体稳中偏弱,受国家宏观调控影响较大。由于国内外价格差距较大,2012年中国农产品进口总额为1124.8亿美元,同比增18.6%,进口大幅增加对国内部分产业造成一定影响。展望未来,受宏观经济及农产品供求形势影响,2013年农产品需求低迷态势将有所缓解,但具体产品价格走势受各自供求因素决定。  相似文献   

17.
廖杉杉 《广东农业科学》2013,40(12):219-222
从农产品产-供-销一体化的视角出发,全面系统地归纳总结了以美国、欧盟和日本为代表的主要国家和地区在农产品价格调控方面的具体做法,并对这些做法的共性进行了抽象概括;同时,在紧密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指出了国外农产品价格调控经验对我国的启示,认为我国要确保农产品价格的基本稳定,政府应从农产品产-供-销一体化的每一个环节着手,不仅要重视农产品的均衡稳定供给,还需要重视农产品的流通与销售.  相似文献   

18.
Monitoring and early warning is an important means to effectively prevent risks i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consumption and price. In particular, with the change of modes of national administration against the background of big data, improving the capacity to monitor agricultural product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macroeconomic decision-making. Agricultural product information early warning thresholds are the core of agricultural product monitoring and early warning. How to appropriately determine the early warning thresholds of multi-temporal agricultural product information is a key question to realize real-time and dynamic monitoring and early warning. Based on the theory of abnormal fluctuati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 information and the research of substantive impact on the society, this paper comprehensively discussed the methods to determine the threshold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 information fluctuation in different time dimensions. Based on the data of the 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 of China(NBSC) and survey data, this paper used a variety of statistical methods to determine the early warning thresholds of the production, consumption and price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Combined with Delphi expert judgment correction method, it finally determined the early warning threshold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 information in multiple time, and carried out early warning analysis on the fluctuati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 monitoring information in 2018. The results show that:(1) the daily, weekly and monthly monitoring and early warning threshold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play an important early warning role in monitoring abnormal fluctuations with agricultural products;(2) the multi-temporal monitoring and early warning threshold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 information identified by the research institute can provide effective early warning on current abnormal fluctuati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 information, provide a benchmarking standard for China's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consumption and price monitoring and early warning at the national macro level, and further improve the application of China's agricultural product monitoring and early warning.  相似文献   

19.
冯华 《农业展望》2014,(5):30-33
农产品生产价格波动与农村耕地利用关系密切,事关中国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以甘肃省为例,通过实地调查和统计数据分析,对主要农产品生产价格波动对农地利用影响的状况进行实证研究,从而为政府相关部门针对影响的不同状况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政策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玉米既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价格能否稳定对居民生活和国民经济发展至关重要。近年来,我国以玉米为原料的加工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市场对玉米的需求出现了大幅增长的态势,玉米市场价格在不同阶段表现出了不同的波动特点。玉米价格的波动不仅直接影响人民的生活,而且对以种粮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农业生产经营者影响较大。通过对玉米价格短期和长期波动阶段趋向的分析,研究国家农业调控政策和技术创新在玉米价格波动中的作用特点,为玉米产业实现良性循环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