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基于英国国际发展署的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利用内蒙古灌区农户的调研数据,比较分析参与和未参与灌溉管理改革农户的生计资本状况。结果表明:2种类型农户5种生计资本存在显著性差异,改革地区农户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指标明显高于未改革地区农户,自然资本两种类型农户没有差别,几乎相同,而未改革地区农户金融资本略高于改革地区农户。总体看,灌溉管理改革地区农户的生计资本状况好于没有实行灌溉管理改革地区的农户,但要进一步改善灌区农户的生计还需要得到多方面的帮助。  相似文献   

2.
通过农户对参与式灌溉管理可持续性态度的决策模型,从农户角度分析了用水户参与式灌溉管理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并基于2007年苏北地区189户农户的调查数据,利用ORM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参与式灌溉管理可持续性受农户家庭负担系数、用水者协会的运行时间、农户是否可参加主席选举、是否开展培训、是否公开帐目等诸多因素影响,并随着这些因素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因此,需要进一步关注弱势农户、完善参与式灌溉管理中农户参与方式和方法等。  相似文献   

3.
曹雪梅 《甘肃农业》2016,(14):31-32
进行参与式灌溉管理建设,有助于提升灌溉管理透明度、提升人民群众参与用水管理的积极性,对灌溉管理的健康持续发展有着明显的推动作用。针对这样的情况,本文将具体结合北方某县的具体参与式灌溉管理制度,并对其参与式灌溉管理的具体内容、职能进行探索研究工作,并从参与式灌溉管理的管理机制层面进行探究,探索如何通过完善现有的农户用水行为机制,控制农户用水行为,降低灌溉水资源消耗,进而为后续的灌溉管理改革完善工作提供相应的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4.
参与式灌溉管理是灌溉制度改革中一项重要、影响深远的制度设计,正在成为灌溉管理系统的主要特征.从农户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个角度,对国内外有关农户参与灌溉管理行为的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梳理和评述.运用社会资本理论和计划行为理论分析农户参与灌溉管理行为,一方面可以给农户的参与行为提供理论解释,另一方面可以拓展社会资本理论和计划行为理论在农户参与管理行为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灌溉管理中的农户参与和激励机制:国际比较与借鉴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参与式灌溉管理可以有效地保障农业高效用水和农业灌溉可持续发展。本文借鉴国外参与式灌溉管理的成功经验,分析了国外保障农户积极参与灌溉管理的激励机制设计,并针对中国农户参与现状,提出了激励农户参与灌溉管理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农户生计方式不仅决定了农户的收入,还对区域环境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不同乡村地域类型是影响农户生计资本和生计策略的重要因素。本研究通过参与式农村评估和问卷调查获取于桥水库流域512份农户生计的一手数据,构建了农户生计资本评价指标体系,依据收入结构划分农户生计策略,分析不同乡村地域类型的农户生计资本和生计策略特征,并利用多元回归方程解析生计资本对生计策略的影响。结果表明:流域内农户生计非农化成为普遍现象,纯非农型和非主农辅型生计策略占比分别为 29.5%和 42.6%。不同生计策略农户的生计资本存在显著差异:纯非农和非主农辅农户的总生计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本显著高于纯农业和农主非辅农户,纯农业和农主非辅农户的自然资本显著高于纯非农型农户。不同乡村地域类型农户的生计资本水平和生计策略选择具有明显差异。经济作物区农户的总生计资本、自然资本显著高于其他地区,传统粮产区的金融资本最低。水库周边区生计策略主要为纯非农型,山地林木区和城镇周边区主要是非主农辅型,传统粮产区和经济作物区主要是纯非农型和非主农辅型,文化旅游区主要是非主农辅型和农主非辅型。人均耕地面积、人均林地面积、耕地破碎化程度、土壤肥力、劳动力占比、家庭人口平均年龄、交通工具和家庭人均收入等指标对农户生计策略选择具有显著影响。不同乡村地域类型生计资本和生计策略差异主要与地理区位、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和政策相关。最后,提出基于乡村地域特征的农户生计的针对性优化策略,为促进农户生计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深入分析新冠疫情对贫困农户可持续生计的影响,基于贫困农户入户调查数据,采用英国国际发展署提出的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从农户的自然资本、物质资本、金融资本、社会资本、人力资本5个方面,运用熵权法测度农户生计可持续性指数;通过对比新冠疫情前后贫困农户可持续性指数的变化,探讨新冠疫情对贫困农户可持续生计的影响。结果表明,新冠疫情对贫困农户可持续生计的影响在自然资本、金融资本方面影响大,在社会资本、人力资本方面影响较大,而对物质资本影响较小。为降低新冠疫情对贫困农户可持续生计的影响,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农户积极参与农业生产,提升当地贫困农户的生计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8.
孙彩虹 《吉林农业》2013,(1):174-175
我国自引进参与式灌溉管理模式以来,已经建立不同形式的农民用水户协会动员农民参与灌溉管理,但是组织在现实运行中暴露很多问题,本文通过对现有文献关注的焦点问题进行整理、分析和总结,以期对今后我国农户参与灌溉管理的发展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喀斯特高原山地农户生计的可持续性和精准扶贫提供参考依据,采用问卷调查与参与式评估法,以贵州省毕节市撒拉溪为例,依据问卷调查数据并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当地农户生计资本状况与生计策略转化的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农户主要采取纯农型、农兼型和兼农型的生计策略,农户生计资本整体表现失衡;金融资本指数最高,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物质资本次之,自然资本最低;自然资本和物质资本是影响纯农型生计策略选择的主要因素;人力资本、物质资本和金融资本是影响纯农型向农兼型和兼农型生计策略转化的关键因素;获得信贷的机会和亲友提供帮助的可能性是影响毕节撒拉溪农户生计策略转化的生计关键指标,对纯农型向农兼型和兼农型的生计策略转化起促进作用。针对毕节撒拉溪不同生计策略类型农户,提出改善农户生计状况和促进当地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基于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以秦巴山区684个农户微观调查数据为例,测度农户的生计资本现状及生计资本指标值,实证分析农户的生计资本对其生计策略的作用机理。研究表明,非农型农户生计资本存量最大,纯农型农户生计资本存量最小;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自然资本显著影响农户生计策略的选择,物质资本和金融资本对农户生计策略选择的影响不显著。建议提升农户生计资本存量,丰富农户生计方式选择,促进农户生计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针对灌溉设施和农村公路的供给不足,管护滞后,难以满足农业和社会发展需要等问题,采用比较分析法和总结归纳法,对中国灌溉设施和农村公路存在的问题、基础设施建设和管护的国际经验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为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效率,应该注重公共支出效率、创新供给制度、加强财政专项资金整合与使用监督、促进投资前期的民主决策,而管护机制多元化、改革产权体制、完善预算与社会资本投入机制、建立责任明确的管护体系等措施有利于提高农村基础设施的管护效率。  相似文献   

12.
家庭生命周期、社会资本与农户生计策略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基于家庭生命周期视角,采用农户实地调查数据,运用Mlogit回归模型,分析社会资本对农户生计策略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湖北农村家庭的兼业化程度较高,家庭结构呈现"纺锤形"分布,社会资本积累会促使农户选择偏非农型的生计策略。通过检验社会资本的影响机制,发现社会资本在家庭生命周期对生计策略的影响中既存在调节作用,又存在部分中介作用,其中介效应的大小为35.2%。为促进农户生计多样化,加强农户抗风险能力,防止生命周期阶段两端的家庭遭受生计风险,建议政府通过职业教育或者技能培训提高农户的人力资本,加强对农户资金、贷款方面的支持,扩大农户的社会网络。  相似文献   

13.
提升或损伤?易地扶贫搬迁对农户生计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讨易地扶贫搬迁对农户生计能力的影响,采用陕南安康项目区657户农户的实地调研数据,通过选择基于生计资本测量农户生计能力的方法,考虑易地扶贫搬迁的内生性和选择偏差问题,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实证检验易地扶贫搬迁对农户生计资本的影响作用,以考察和理解农户生计能力的变化。结果表明:易地扶贫搬迁对农户物质资本和生计资本总值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而不同搬迁类型对农户五大资本的影响表现各异。结合计量估计结果,提出相关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4.
针对农户面临多种销售渠道时的选择问题,在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下从生计资本角度出发构建评价指标,对不同地区菜农的生计资本进行评价;并采用多元选择模型(Multivariate Probit)分析生计资本对于农户销售农产品途径的影响及不同销售渠道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1)北京地区除自然资本外,其他几类资本拥有情况均较好;辽宁地区较为缺乏人力资本、山东地区主要缺乏金融资本。2)人力资本、自然资本对于自己零售、中间商收购、通过批发市场销售和超市直供有着显著影响,物质资本、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本影响农户对于合作社和订单农业这2种渠道的选择。3)农户在不同销售方式之间的选择通过替代或互补效应产生相互影响:中间商收购与自己进行零售、订单销售与超市直供、订单销售与合作社销售之间存在着显著的互补作用,批发市场销售与自己进行零售、批发市场销售与中间商收购、合作社销售和批发市场销售3对销售方式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替代关系。  相似文献   

15.
农民工是城市产业工人的主体,对城市建设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由于各种生计资本的匮乏影响到城市农民工的生活质量,提高生计资本存量和多样化成为消除农民工贫困、提高其生活满意度的基础与关键。文章对杭州市农民工的生计资本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并通过二元logistic模型评估了生计资本对农民工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在杭农民工生计资本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近郊区农民工的生计资本总值最高,中心城区次之,远郊区最低;②在杭农民工各类生计资本转化能力普遍不高,突出表现为物质资本薄弱、人力资本不足、金融资本虚化、社会资本匮乏;③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是影响在杭农民工生活满意度的核心要素。最后,提出了增强农民工生活满意度的调控对策,以期为实现在杭农民工生计可持续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6.
冉璐  邓晓霞  秦琴 《广东农业科学》2013,40(23):214-218
通过公共品自愿供给的理论模型,将博弈行为尧政府补贴、农户的认知等因素纳入分析框架,通过农户调查所得数据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偏好因素、价格因素与经历因素对农户在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中的出工意愿与出资意愿均有显著影响,而收入因素、博弈因素对农户的出资意愿有显著影响,对农户的出工意愿则无显著影响,农户的个人特征对投入意愿基本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7.
利用重点国有林区3省24个林业局1454户职工家庭微观调查数据,考察重点国有林区开展的各项改革创新对职工家庭人均收入的影响,旨在为国有林区改革方案的制定提供有价值的实证支持。在采用逆概率加权法控制样本损耗偏误的基础上,通过极大似然估计法和最小二乘法估计重点国有林区各项改革对职工家庭人均收入的影响。研究发现:重点国有林区职工家庭人均非林业收入、非国有部门收入占家庭人均收入的比例持续上升,职工家庭对林业和国有部门的依赖程度逐渐下降。重点国有林区实施的市场化改革和森林资源承包管护责任制显著增加了职工家庭人均收入;加工企业转制和一次性安置富余职工则对职工家庭收入结构的变化有显著影响。重点国有林区推行的各项改革为完善改革方案提供了直接经验,同时现有改革也使改革的阻力和成本明显降低,深化改革的时机已经到来。  相似文献   

18.
研究不同生育期调亏及亏缺程度对土壤水盐分布和河套蜜瓜产量的影响。采用田间滴灌试验,分别在蜜瓜伸蔓期和结果期进行20%、30%和40%灌水量亏缺处理。试验结果表明:充分灌溉处理(T1)的土壤剖面含水率随时间波动最为剧烈,伸蔓期和结果期亏缺处理的土壤剖面含水率平均极差分别比T1低48.5%和80%。各处理的土壤剖面盐渍度随时间均有增长趋势,T1的土壤剖面平均电导率在生育期前后的增幅为0.026ds/m,亏缺灌溉处理的增幅为0.073~0.098ds/m。伸蔓期和结果期亏缺处理的产量平均值分别比充分灌溉处理显著降低16.0%和20.5%,但2个时期亏缺处理的产量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伸蔓期亏缺处理的平均灌溉水利用效率比T1低11.6%,而结果期亏缺处理比T1高6.5%。在结果期亏缺处理中,进行30%灌水量亏缺的T7产量最高,并与伸蔓期各亏缺处理相对于T1的减产幅度相差不大,但灌水量比T1低25.0%,灌溉水利用效率比T1高9.0%。因此,为取得较好的节水效应和灌溉水利用效率,T7是滴灌条件下河套蜜瓜覆膜起垄种植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