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酉荞1号是应用系谱育种方法育成的优质、高产、稳定的苦荞新品种.该品种在重庆市苦荞区域试验中平均单产为127.38 kg/667 m2,比对照九江苦荞增产18.13%,全生育期83 d,平均株高102 cm,分枝数5.6个,主茎节数14.2节,单株粒重20.0 g,千粒重20.5 g,粗蛋白含量为10.4%,类黄酮含量为2.04%,籽粒出粉率为63.5%,适宜重庆市各荞麦产区种植.  相似文献   

2.
苦荞新品种西荞5号的选育与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安虎  夏明忠  蔡光泽  戴红燕 《种子》2016,(10):106-108
苦荞新品种西荞5号是以60Co-γ射线400 Gy为辐射剂量,以地方苦荞品种旱苦荞为原始材料,对其成熟种子进行辐射处理,并经选育获得.西荞5号具有结实率高、抗落粒性强、株粒数多和株粒重高等优点.它也是一个抗倒伏、适应能力强的品种.该品种种子芦丁含量2.54%,粗蛋白含量17.1%,淀粉含量73.9%.在2010-2011年的区试中,该品系平均单产为180.12 kg/667 m2,比对照九江苦荞增产13.30%.在2012年生产试验中,平均单产为165.7 kg/667 m2,比对照九江苦荞增产10.6%.2013年该品系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3.
苦荞新品种西荞4号是以60Co-γ射线400 Gy辐射剂量,对地方苦荞品种米苦荞的成熟种子进行辐射处理,经选育获得.西荞4号具有结实率高、抗落粒性强、千粒重高、株粒数多等优点.该品种种子芦丁含量2.37%,粗蛋白含量14.5%,淀粉含量70.2%.2012年的生产试验中,该品系平均单产为168.2 kg/667m2,比对照九江苦荞增产12.3%.2013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4.
志远油8号是遵义县农业技术推广站选用ZY 20 A×ZY 08 R组配而成的杂交油菜新品种,该品种抗性好、增产潜力大,2013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5年在遵义县大面积生产示范,平均单产达181.4 kg/667 m2,比遵义县油菜平均单产149.6 kg/667m2增加31.8 kg/667m2,增产21.3%,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云油杂12号是利用甘蓝型油菜萝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093126 A和恢复系092197杂交组配而成的三系杂交油菜新品种.于2010-2014年度通过云南省甘蓝型油菜区域试验及生产试验.区域试验18点次试验中15点次较对照品种花油5号增产,平均单产203.28 kg/667 m2,较对照增产10.24%;2013-2014年度5点次生产试验均较对照品种花油5号增产,平均单产237.1 kg/667 m2,较对照增产19.21%.品质检测芥酸未检出,硫甙含量23.18μ mol/g,籽粒含油量46.70%.全生育期178 d,早熟,抗倒伏.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以沈爆3号为对照种,从爆裂玉米高产、优质新品种选育等方面进一步开展技术攻关,于2015年成功选育出又一个国审爆裂玉米新品种沈爆4号.沈爆4号是以沈爆Z-7为母本,以沈农303(沈爆3号的父本)为父本育成的爆裂玉米杂交种,2013-2014年区域试验,沈爆4号平均单产359.1 kg/667m2,比对照沈爆3号增产17.4%;2014年生产试验,平均单产377.2 kg/667m2,比对照沈爆3号增产18.0%.该品种除了产量突出外,商品性和加工品质也表现较好.籽粒橙黄而光亮,百粒重15 g.粒度64粒/10 g,属于珍珠型大粒品种.膨爆倍数32倍,花形为蝶形花,爆花率为99.5%.  相似文献   

7.
苦荞新品种黔苦荞5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黔苦荞5号(原名:威苦01-374,区试代号:KQ 08-13)系贵州省威宁县农业科学研究所以威宁雪山地方品种小米苦荞为亲本,采用单株选择法系统选育而成.于2010年1月经国家小宗粮豆鉴定委员会鉴定,定名为“黔苦荞5号”,鉴定编号为国品种鉴杂[2010010],证书编号2010-1-26.适宜在贵州、内蒙、宁夏、甘肃、山西、陕西等省种植.2005年进行品种比较试验,平均产量为155.7 kg/667 m2,比九江苦荞(ck1)增产20.3%,地方品种(ck2)增产26.6%.2006~ 2008年国家苦荞品种区域试验(北方组)平均产量为128.1 kg/667m2,比对照九江苦荞增产8.5%,居参试品种第3位.在山西大同,内蒙达拉特,陕西榆林,宁夏盐池、西吉,甘肃会宁、定西等试点平均产量为152.58 kg/667 m2,在增产的点中比对照九江苦荞增产19.2%.2009年在内蒙达拉特、山西大同、宁夏固原3个试点进行生产试验,产量均较统一对照品种表现增产,平均单产134.1 kg,/667m2,较统一对照品种九江苦荞(ck1)平均增产15.03%,在山西大同试点较当地对照品种(ck2)平均增产29.12%.  相似文献   

8.
高产、优质苦荞新品种"黔黑荞1号"的选育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苦荞新品种"黔黑荞1号"(原名威黑4-4),于2002年9月经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准予在贵州省海拔1 800~2 400m的中、下等地推广.该品种经多年试验,平均单产140~1 60kg/667m2,较当地对照细白苦荞增产30%~37.6%.1997~1999年参加第五轮全国荞麦区域试验,参试品种8个,参试点也是西南片区的8个点、.产量汇总结果,黔黑荞1号产量居8个参试品种的第2位,比全国统一对照九江苦荞增产9.5%,比各点当地对照增产7.2%,在6个点比统一对照增产,7个点比当地对照增产.该品种适应性较强,抗病、抗旱、抗倒、稳产,生育期较短,在贵州、陕西、甘肃、宁夏已累计推广面积达50万hm2.  相似文献   

9.
优质、高产苦荞新品种"黔苦2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苦荞新品种"黔苦2号"(原名威93-8),于2004年3月通过全国小宗粮豆鉴定委员会鉴定,定名为"黔苦2号",编号为国品鉴杂2004015,适宜在贵州、四川、陕西、云南、湖南等地区种植.该品种由老鸦苦荞变异单株混合群体选育而成.1995~1996年进行品比试验,平均单产130 kg/667 m2,比对照细白苦荞增产30.7%.1997~1999年参加第五轮全国苦荞区试,参试品种8个,包括统一对照九江苦荞(ck)和当地对照(ck0),3年汇总结果平均单产98.8 kg/667 m2,比ck平均增产1.7%,比ck0平均增产0.76%.2005年在威宁县草海、雪山、么站、盐仓、观风海等5个乡(镇)进行生产试验,平均单产138kg/667m2,比对照细白苦荞增产26.8%.该品种籽粒芦丁含量为2.6%,麸皮含量为6.31%,比全国统一对照九江苦荞的88%,是一般苦荞品种的两倍以上,为目前国内已审定苦荞品种中芦丁含量较高的一个新品种,有望成为优质药用苦荞的原料.  相似文献   

10.
吕美琴 《种子》2016,(4):115-117
泉豆12号系福建省泉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中间材料“泉系9319”为母本,中间材料“泉系9234”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采用系谱法经多年选育而成的春大豆新品种,2015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2-2013年参加福建省春大豆区域试验,平均单产148.30 kg/667m2,比对照福豆310增产11.80%.2014年参加福建省春大豆生产试验,平均单产169.12 kg/667 m2,比对照福豆310增产16.80%.蛋白质含量42.41%,脂肪含量19.48%,室内抗炭疽病接菌鉴定表现抗病.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