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1 毫秒
1.
近年来,我市西瓜种植面积逐年加大,2004年上半年种植两瓜20万亩(1亩=1/15公顷),以大棚设施栽培模式为主。随着种植规模的扩大以及种植年限的加长,连作田块面积增加,2004年西瓜枯萎病大面积发生,部分田块损失严重。据调查,2004年大棚两瓜枯萎病发病棚率40%,病株率10.12%,是发生面最普遍、发生程度最重的一年,枯萎病已严重制约了西瓜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随着农业种植业的调整,西瓜种植面积呈逐年扩大的趋势。但由于西瓜重茬面积较大、抗菌素病品种较少等原因,使西瓜蔓枯病发生与为害呈加重的趋势。据调查,常年西瓜蔓枯病发病株率为20%~30%,重发病年发病株率高达50%~60%,严重影响西瓜的高产、稳产和瓜农的经济收入。因此,应加强调查,及时防治。  相似文献   

3.
王福全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8):126-126
于2009年进行了应用紫外线杀菌灯防治大棚西瓜病害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应用紫外线杀菌灯的大棚西瓜与未使用的对照棚差异显著,病株率降低44%,667m。增产21.3%,667m2增产值近800元。  相似文献   

4.
西瓜立架吊蔓栽培较传统的地爬西瓜栽培种植密度明显增加,通常每亩1000株~1500株,产量可提高70%~100%。病害较轻,并且果形美观,优果率可达99%,市场售价高,是西瓜高产高效的一项新技术,适合在保护地中应用。大棚西瓜栽培技术关键是:一、施足基...  相似文献   

5.
西瓜蔓枯病的发生与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砀山县西瓜种植面积年约1万公顷左右.但由于西瓜重茬面积较大、抗菌病品种较少等原因,使西瓜蔓枯病发生与为害呈加重的趋势.据调查,常年西瓜蔓枯病发病株率为15%~25%,重发病年发病株率高达60%~80%,严重影响西瓜的高产、稳产和瓜农的经济收入.因此,应加强调查,及时防治.  相似文献   

6.
大棚西瓜具有种植时间长、成熟早、产量高、经济效益好等特点,通过开展大棚西瓜栽培密度试验,笔者分析了不同种植密度对西瓜不同批次产量、品种、效益的影响。在不同种植季节,如大棚西瓜全年收获,以每667m2种植1520~1800株种植最佳;以春季采收为主,则以每667m2种植2128~2400株获得的效益最高。  相似文献   

7.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采用大棚种植的方法可以改良西瓜的栽培环境,进而西瓜的种植产量也能得到更多的保障。在现代大棚西瓜的种植技术上,还有很多需要不断探索的地方,田间管理对于大棚西瓜的栽培也有很大影响。基于此,本文从大棚西瓜的种植技术要点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大棚西瓜的田间管理策略,旨在提高大棚西瓜的种植水平,提高大棚西瓜的产量,以期为种植户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8.
正大棚种植与普通种植相比来说具有很多的优势,比如说可以一年四季都可以给种植物提供适宜的温度条件。本文主要对大棚西瓜-大棚果蔗种植模式的经济效益以及栽培技术进行分析。一、大棚西瓜-大棚果蔗种植模式的概述大棚西瓜-大棚果蔗种植模式是指利用种植西瓜的大棚来进行果蔗种植的种植模式,这样的种植模式既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又可以提高果蔗的产量。据统计这种大棚西瓜-大棚果蔗的种植模式比大棚西瓜-果蔗种植模式果蔗  相似文献   

9.
早春大棚嫁接西瓜每667m^2产量3000~3500Kg。由于这一茬西瓜在五一节前上市,正值北方春季水果淡季,销售价格较高,近几年科研机构相继培育出适宜早春大棚生产的抗低温早熟新品种,大大提高了大棚西瓜的品质,因此早春大棚西瓜的销路好,生产的效益也很高。保定市南王庄西瓜由于土壤为沙性土,加上瓜农种植经验丰富,目前已成为河北省有名的大棚西瓜产地。现将种植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文山县大棚西瓜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瓜是文山县的新兴产业,为加快西瓜产业发展步伐,提高瓜农收入,文山县先后从浙江引进大棚西瓜种植技术和从海南引进大棚西瓜嫁接栽培技术,实现西瓜的连作栽培及大棚等综合配套设施在西瓜生产上的持续利用。结合多年参与大棚西瓜生产的实践,总结大棚西瓜高产栽培技术,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户县大棚西瓜面积已达1.8万亩,取得了很大的经济效益,创造出了知名的“同兴”西瓜品牌。近些年来,户县发展设施秋茬西瓜一秋延番茄、苦瓜、黄瓜、豇豆等作物栽培模式。2006年,我县在山东引入西瓜苗,带进了根结线虫病,目前根结线虫病在我县发展很快,已对我县的大棚西瓜产业构成了严重威胁,据调查全县发病棚达到80.9%,平均病株率43.5%,严重田达到84.6%,病情指数45.1%。一般病田损失10%-30%,严重田可造成绝收。由于根结线虫在地下为害,虫体非常小,肉眼不易察觉,所以根结线虫具有极强的隐蔽性和威害性,给防治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相似文献   

12.
西瓜枯萎病菌分离及致病力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采自我国不同地区的西瓜枯萎病病株,进行了病原菌分离鉴定和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西瓜枯萎病病原菌是尖孢镰刀菌,对西瓜幼苗的平均病株率为72.8%;分离到的茄镰刀菌和半裸镰刀菌对西瓜幼苗也有一定的致病力,造成西瓜幼苗下胚轴基部水浸状腐烂,平均病株率分别为18.1%和20.0%。尖孢镰刀菌不同菌株的致病力也存在差异,除来自海南的菌株外,来自其他各地区的菌株平均病株率均〉70%;只有采自海南的菌株中出现了对西瓜幼苗没有致病力的菌株,海南所有菌株的平均病株率仅为33%。2010年研究结果显示,来自海南的菌株与来自其他地区的菌株之间存在致病力差异。  相似文献   

13.
大棚西瓜秋季栽培一般于国庆前后上市,相对于其他作物,种植效益较高,一般每667m2产量在2000kg左右,产值30000删元.相对于大棚春西瓜,大棚秋西瓜栽培,技术难度大,种植效益低,栽培成功率大大降低.为提高本地秋季大棚西瓜的种植效益,笔者进行了大棚西瓜秋季栽培优质高效配套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14.
西瓜是孟连县种植的主要水果品种之一。近年来,孟连县日光温室大棚西瓜种植面积逐年增加。本文根据作者的生产实践并通过对日光温室大棚西瓜生产的调查了解,分析了孟连县大棚西瓜的生产现状、发展前景及有利条件,并介绍了孟连县日光温室大棚西瓜的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5.
为促进保基高寒山区的农业发展,于2011年引进了西瓜优良品种豫星7号,并进行大棚栽培,于2012年进行该品种的大棚种植技术推广示范。通过对推广示范的经济效益进行分析表明:保基乡高寒山区大棚西瓜示范效果显著成效,棚内标准化栽培总收入达14 664元/667 m2。加快了保基乡新品种的引进推广,提高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促进了保基乡优质西瓜种植水平的提高,增加了农民收入;填补了保基乡优质西瓜的空白,推动了西瓜新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并推广了大棚西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为保基乡种植农户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6.
大棚三膜西瓜一栽多熟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丘地区大棚三膜西瓜一栽多熟,充分利用大棚种植秋菜前的休闲季节,使西瓜产量增加1倍以上,效益提高50%~80%,促进了大棚三膜西瓜的发展。提出了大棚三膜西瓜一栽多熟品种选用的依据,介绍了商丘地区大棚三膜西瓜一栽多熟高产优质栽培综合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省地处寒带,早春到初夏,在露地不能生产出成熟西瓜。大部分西瓜在8~9月份集中上市,市场价格低,种植效益差。进行保护地栽培,是提高西瓜种植效益的有效措施,当前保护地栽培主要有2种方式:第一是温室生产;第二是大棚生产。但温室生产由于生产成本高、面积有限,不受农民欢迎,笔者通过2007~2009年试验、示范,总结出寒地大棚小型西瓜栽培技术,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小型西瓜"拿比特"优质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型西瓜"拿比特"系日本育成,我市于1998年引入,1998~2001年全市种植面积分别为50、200、1500和6000亩,2002年已成为我市小型西瓜生产的主栽品种,种植面积占同类西瓜面积的60%以上."拿比特"西瓜在我市春季作大棚早熟栽培,亩产1500~2000kg.夏秋季大棚遮雨栽培亩产1000~1500kg.其中2001年嘉兴市省级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区春季种植"拿比特"面积12亩,亩产高达3800kg,亩产值超8000元;秋季种植面积6亩,亩产为1600kg,亩产值超3000元.  相似文献   

19.
<正>西瓜汁多味美,是人们喜食的瓜果之一。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温室大棚西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为选出优于现有的温室大棚种植的西瓜品种,我们引进了区内外  相似文献   

20.
郓城县地处鲁西南地区,常年种植夏玉米33000公顷,近年来,玉米粗缩病连年发生,并呈加重趋势。1996年该病开始在本县零星发生,1997~2000年发生面积均在70公顷左右,病株率也都低于2%;2005年发生面积5000公顷,病株率26.8%.2007年发生面积达到8600公顷,平均病株率32.7%,绝产面积510公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