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短梗五加与人参同为五加科植物,与刺五加(老虎撩子)、细柱五加(五加皮)同为五加属植物,是辽东山区人们喜食的野蔬珍品。辽东是短梗五加野生资源的主产区,随着野生资源的日渐减少,人们对短梗五加进行有性繁殖,获得成功,并研制出系列产品。本文简单介绍新资源食品短梗五加开发应用初报,为科学开发短梗五加提供一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2.
短梗五加林下栽培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短梗五加也称少刺五加 ,为五加科落叶灌木 ,与刺五加同科同属。短梗五加茎部、枝上的刺很少 ,近于无刺 ,分布在黑龙江省小兴安岭以南的各山区。短梗五加枝叶茂盛 ,花果奇异 ,除是一种观赏树外 ,还是一种保健野生蔬菜及重要的药用植物。短梗五加根皮含微量生物硷、强心甙及 0 .2  相似文献   

3.
短梗五加为五加科落叶灌木,与刺五加是同科同属植物。其嫩茎俗称"刺拐棒",分布于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地,生长于针阔混交林内,林缘、灌木丛间及溪流附近。由于短梗五加嫩茎具有无污染、口味独特,具有保健功能,所以短梗五加已成为东北传统食用的精品山野菜。文章介绍了短梗五加人工栽培技术,以期为生产实践提供技术帮助。  相似文献   

4.
短梗五加为五加科落叶灌木,主要分布于东三省部分区域.短梗五加除药食两用外,还可作为城市绿化及观赏植物.目前,短梗五加尚无定型品种,只能采用优良株系的无性繁殖苗和实生苗作为生产用苗,而有性繁殖因种子自然成熟度仅在30%左右,并且后熟时间长等因素的制约,因此,繁育短梗五加苗木在生产中处于薄弱环节,本文通过生产实践,克服育苗过程中的障碍因素,为生产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5.
短梗五加为五加科落叶灌木,主要分布于东三省部分区域。短梗五加除药食两用外,还可作为城市绿化及观赏植物。目前,短梗五加尚无定型品种,只能采用优良株系的无性繁殖苗和实生苗作为生产用苗,而有性繁殖因种子自然成熟度仅在30%左右,并且后熟时间长等因素的制约,因此,繁育短梗五加苗木在生产中处于薄弱环节,本文通过生产实践,克服育苗过程中的障碍因素,为生产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6.
采用分光光度法,以芦丁为对照品,在500nm处测定无梗五加叶及刺五加叶总黄酮的含量.结果显示,无梗五加干叶的总黄酮含量为1.078%;刺五加干叶的总黄酮含量为4.284%.本试验为更好地开发利用刺五加和无梗五加资源提供了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由于短梗五加的药膳两用特性,使其市场需求日渐旺盛,人工栽培势在必行。本文总结短梗五加苗木繁育技术,包括种子繁殖育苗、种根繁殖育苗、反季节水生、基生枝压条育苗和苗木出圃等方面内容,旨在为短梗五加的人工栽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短梗五加林间管理技术,包括整地、中耕除草和间作等,以期为更好地保护短梗五加以及加强其林间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正>短梗五加为五加科五加属多年生落叶灌木,是药食两用植物,其嫩茎俗称"刺拐棒",生于山地林下及林缘,主产东北,河北有少量分布,朝鲜也有分布。在短梗五加人工栽培中,病、虫、草害时有发生,影响着短梗五加的质量与产量。1栽培管理防草害1.1田面覆盖短梗五加春季移栽后,立即用稻草或其它作物秸秆覆盖田面,厚度5cm,既可防草,又能保水,同时还可疏松土壤,防止病害,一举多得。1.2加大栽培密度  相似文献   

10.
为短梗五加的引种栽培提供参考,于2016~2018年在宁夏银川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塑料大棚内进行了短梗五加的菜用引种栽培试验,研究了短梗五加作蔬菜栽培的种植密度及最佳采摘时间。结果表明:短梗五加在宁夏采用大棚栽植模式,可以采取双行带状定植,定植株数为每亩5 005株;萌芽后13~25天时采摘嫩芽(嫩茎)较适宜;栽植第3年单株发枝量平均为11.34枝,带状栽植亩产嫩芽达1 365.01公斤。  相似文献   

11.
短梗五加为五加科落叶灌木,为药膳两用植物,是东北三省地区中药材优势种群。而宽甸县地处长白山的余脉,森林植被属于长白植物区系与华北植物区系的交替地带。境内林业用地703万亩,占总面积的75.7%,其中适宜栽植短梗五加等林下中药材的有310多万亩,目前利用率仅占3%。独特的林地资源优势为栽植短梗五加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2.
五加皮,别名南五加皮、加皮、五加、无梗五加皮,为五加科植物五加、无梗五加、刺五加、糙叶五加、轮伞五加的干燥根皮。是常用的中药材。以采挖野生或栽培的五加树根皮加工人药。五加主要分布于我国陕西、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四川、云南、贵州、广西、广东等省(区)。  相似文献   

13.
无梗五加果黄酮的测定及提取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颖  孟宪军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2):2642-2643
以无梗五加的果实为原料,采用乙醇回流法提取黄酮,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提取液中黄酮含量,以确定提取的最佳工艺。结果表明:硝酸铝显色法适于无梗五加果黄酮含量的测定,回收率为98.35%。乙醇回流提取无梗五加果黄酮的最佳工艺为:浓度50%乙醇,液固比为1∶80、提取时间4h,提取1次。  相似文献   

14.
为建立无梗五加果花色苷的研究工艺,比较7种大孔树脂对无梗五加果花色苷的吸附与解吸效果,在此基础上研究X-5型大孔树脂对无梗五加果花色苷的吸附与解吸条件。结果表明:X-5型大孔树脂是纯化无梗五加果花色苷的理想树脂;动态吸附最适浓度为2.0mg·mL-1,上样液pH值3.0,最大上样量42BV,上样流速1.0mL·min-1;动态解吸最适洗脱剂为pH值3.0的70%乙醇,洗脱体积5BV,解吸流速为1.0mL·min-1。该工艺生产的花色苷产品为紫红色粉末,色价为35.2,是未纯化的17倍。说明此方法适合于无梗五加果花色苷的纯化,且纯化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15.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法提取无梗五加果黄酮的提取工艺,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及保留时间定性法对提取物组分进行分离及初步分析,通过测定无梗五加果黄酮类提取物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羟自由基的清除作用,比较无梗五加果黄酮类提取物对不同自由基的清除活性。得到的无梗五加果黄酮超声波提取最佳工艺参数如下:乙醇浓度为30%,料液比为1 g∶50 mL,超声提取时间为40 min。实际测得黄酮提取量为54.21 mg/g,达到预期值的99.71%;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及保留时间定性法分析表明,无梗五加果黄酮提取物中含有芸香苷、金丝桃苷、槲皮素;无梗五加果黄酮提取物对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DPPH自由基都有清除活性,其中对羟自由基的清除活性最强。  相似文献   

16.
《农村百事通》2011,(9):118-119
一、药用与分布 五加皮,别名南五加皮、加皮、五加、无梗五加皮、为五加科植物五加、无梗五加、刺五加、糙叶五加、轮伞五加的干燥根皮。它是常用的中药材。以采挖野生或栽培的五加树根皮加工入药。五加皮主要分布于我国陕西、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四川、云南、贵州、广西、广东等省(区)。  相似文献   

17.
无梗五加是我国传统道地药材,具有多种保健功效。本文综述了无梗五加的生长分布、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短梗五加栽植地选择及整地、栽植技术、栽后管理以及采收和贮运管理4个方面总结其栽培技术,旨在为进一步完善药膳两用短梗五加的人工栽植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赵福玲 《新农业》2010,(11):49-49
<正>短梗五加为五加科多年生落叶灌木,是东北地区优势树种之一,其产品不但有药食、保健等多种用途外,还是城市绿化、观赏最佳植物。目前,原料植物的生产量滞后社会需求量,市场发展空间较大。辽东山区利用山地抚育短梗五加人工林具有较大优势。  相似文献   

20.
于荣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1):17457-17458
对药食两用植物短梗五加的生物学特性和食用、药用、经济价值进行了探讨与分析,提出了保护短梗五加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