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年新植试验表明:公顷产蔗量以粤糖85-177表现最好,其比主对照种新台糖10号和副对照种桂糖11号分别增产18.6%和20.8%;其次为桂糖84-332和闽糖86-877,比主对照种新台糖10号分别增产17.8%和17.5%,比副对照种桂糖11号分别增产19.9%和19.6%。甘蔗蔗糖分以闽糖85-68和桂糖86-267为最高,11~2月平均蔗糖分分别达16.34%和16.29%,依次比主对照种  相似文献   

2.
李德芳  谭石林 《中国麻作》1999,21(1):20-21,29
利用红麻种子特殊颜色低产材料SCS1与高产抗病新品种KB2,KB11回交两次,从后代中选育出种子特殊颜色SCS11-06-1,SCS11-09等六个品系用74-3和KB2作双重对照,其中SCS11-06-1,SCS11-9表现突出。三三重复产量对比试验中,比74-3分别增产35.4%和37.5%,达到或超过KB2的产量水平。  相似文献   

3.
平衡施肥对麦棉套种小麦产量和水分生产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淮麦区棉两熟种植小麦平衡施肥,增加了小麦的有效穗粒、穗粒数、千粒重,从而提高了小麦量水平,小麦比不施肥的对照增产24.3-56.8%;施肥能显著提高水分生产效率,其效率与施入化肥养分总量之间呈典型的抛物线关系,施肥处理每毫米水在每公顷土地上比不施肥的对照增产小麦1.9886-4.2656kg。麦棉两熟小麦最佳施肥量为377.12-389.15kg/hm^2,N:P2O5:K2O=1:0.5:0.  相似文献   

4.
赣棉96—1系江西省棉花研究所于1991年采用强优组合9115(泗棉2号×苏棉2号)与中棉所12号进行复合杂交,系统选育而成。1996、1997两年进行新品系比较试验,1998年参加江西省区域试验,均表现良好,单产皮棉比对照泗棉3号增产2-11%~16-60%。列参试各品系之首。纤维品质经中棉所测定:2-5%跨长28-9mm,比强21-6CN·tex-1,马克隆值4-7,符合优质棉标准。抗枯萎病测定,三点次,发病率两点为零,属抗枯萎病品种。该品系平均株高108-5cm,生育期135天,单株成铃2…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22份红麻品种材料中初选出的7个品种(系)的干茎产量,纸浆得率,抗炭病性及构成产量的主要经济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夏播麦茬麻中ZGR5,ZGR15,ZGR8和红11的干茎产量分别比对照青皮3号增产29.4%,21.9%,21.6%和20.2%,其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在春播试验中分别比对照增产15.4%,19.6%,21.4%和11.9%,它们的纸浆得率平均比对照提高0.21-1.44介百  相似文献   

6.
地膜小麦较常规小麦0~10cm地温提高2.25~2.82℃;0~10cm、11~20cm、21~30cm、31~40cm、41~50cm土壤含水量依次比CK提高1.96%、1.34%、2.32%、1.64%和1.04%;穗分化提前3~5d;分蘖质量和数量均发生了显著变化。冬前、返青和拔节期的增蘖幅度依次为11.5%、30.3%和10.6%;成穗数增加9.7%;扩源增库效果显著,拔节到抽穗期主茎叶面积增加11.5%~30.4%,各器官物质积累量大幅度提高,产量结构发生明显变化,成穗数增加52.5万/hm2,穗粒数增加4.6粒,每公顷净增产1306.5kg,增产幅度22.6%。  相似文献   

7.
V20A/TO435     
TO435恢复系是湖南省衡阳市农科所用TO494为母本,IR26为父本的杂交后代经测交选育而成。1产量表现1985年参加湖南省杂交早籼新组合联合鉴定,6个点平均亩产448.35kg,比对照广陆矮4号增产9.96%,达极显著水平,日产4.015kg,全生育期平均111.7天,比广4迟熟1.1天。1986和1987年连续参加湖南省早稻区试,18个点和16个点平均亩产分别为498.5和442.4kg,比对照湘早籼1号分别增产1.28%和3.3%,日产为4.32和3.85kg,比对照高0.11和0.21…  相似文献   

8.
台杂2号     
台杂2号(台2A/T806)是浙江台州地区农科所选育的早熟晚粳杂交组合。其不育系台2A(原名76-27A)是典型矮秆晚粳型不育系,具有矮子占矮源。T806属大穗中粳型,花粉量充足、恢复力强。均中抗稻瘟病和白叶枯病。1产量表现1985和1986年两年参加南方稻区双季稻区试,平均亩产为418.5和468.3kg,分别比对照增产16.33%和8.66%,名列第一和第三。1985和1986年参加浙江省粳杂品比及区试,亩产分别为381.5和417.2kg,比对照增产18.4%和4.1%,均名列第二。大面积…  相似文献   

9.
甲基磺酸乙酯诱发大豆合子突变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不同浓度的甲基磺酸乙酯(EMS)处理大豆合子,对M1 植株生长发育有强烈的抑制作用,M2 出现的突变类型较多,比较明显的有晚熟、黄化、矮化、缺绿素、半不孕等,且多数性状仍在分离,M3 继续出现新的变异。对有益变异进行定向选择,选育出4 个新品系,比对照冀豆7 号增产11.8% ~26.5%  相似文献   

10.
V20A/8312     
V20A/8312由湖南宁远县农业局1983年在测64—7恢复系中选择的早熟单株,与V20A配组选育而成。1产量表现该组合1986年参加零陵地区区试,亩产448.7kg,比对照湘矮早9号亩产394.5kg,增产13.74%,达极显著水平,居参试品种第二位,比威优49亩产466.2kg减产18.9kg,减产4.2%。无显著差异,但生育期短4天以上。日产量为4.19kg,与威优49同居首位。1987年参加湖南省区试,16个点平均亩产462.5kg,比对照威优49减产4.6%19比湘早籼1号增产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