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5 毫秒
1.
在北京大兴和顺义区2个使用伪狂犬病病毒(porcine pseudorabies virus,PRV)Bartha株基因缺失疫苗的规模化猪场进行为期3年的猪伪狂犬病野毒感染抗体跟踪监测,并进行猪场的临床状况和组织样品的PCR检测,结果显示,北京市2011—2012年间在猪伪狂犬病基因缺失疫苗免疫猪场发生了猪伪狂犬病的流行。提示,应对该状况加以重视,对其发病原因需进行进一步的病毒分离和毒株分子遗传学分析。  相似文献   

2.
猪伪狂犬病是由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引起的猪病毒性传染病。免疫接种疫苗是防控伪狂犬病的有效途径之一,但是近年来在我国很多地区的伪狂犬病疫苗免疫猪群中接连暴发了新的伪狂犬病疫情,主要原因是由于伪狂犬病病毒发生了新的变异,新的PRV流行变异株与传统的PRV相比抗原性已发生较大变化。本文从PRV的特征、PRV变异株流行情况、PRV变异株主要毒力蛋白及其遗传变异、PRV变异株疫苗的研制及PRV感染的防控等方面进行阐述,旨在为PRV流行变异株的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畜牧与兽医》2015,(9):138-139
<正>猪伪狂犬病(Pseudorabies,PR)是由猪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引起的一种以妊娠母猪繁殖障碍和哺乳仔猪神经症状及高死亡率为主要特征的急性传染病,是危害养猪业健康发展的重要疫病之一,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PRV g E基因缺失疫苗对PR进行免疫预防,通过检测g E抗体鉴别区分疫苗免疫抗体和野毒感染抗体,从而能有效监测猪群中PRV野毒感染情况,逐步淘汰PRV野毒感染猪。  相似文献   

4.
猪伪狂犬病流行状况和疫苗应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猪伪狂犬病在国内许多Bartha-K61疫苗免疫的猪场暴发,传播迅速,严重危害我国养猪业的发展,引起了广泛关注和研究。相关研究表明,引起该病大规模暴发的病原为发生变异的猪伪狂犬病病毒(PRV),多数猪场的PRV野毒株感染普遍存在,因此,有必要对新型伪狂犬病病毒变异株的抗原性、致病性和分子特征及其疫苗的研制等方面进行研究。针对我国猪伪狂犬病的流行和疫苗应用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以便为研制新型疫苗及猪伪狂犬病的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全炎铭 《北方牧业》2013,(12):24-25
1伪狂犬病最新流行动态伪狂犬病病毒(PRV)是一个不可忽视的致病因子,造成伪狂犬病(PR)在全国大范围的传播流行,伪狂犬病病毒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而且使猪病的感染流行复杂化。近年来一些猪场猪伪狂犬病免疫失败,猪伪狂犬病与其他疫病的混合感染不断涌现,使猪伪狂犬病的防控形势面临新的挑战。伪狂犬病并没有消失,而  相似文献   

6.
<正>伪狂犬病(Pseudorabies,PR)是由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引起的猪、牛、羊等多种动物共患的急性传染病。猪是本病的主要原发宿主和长期的带毒者,感染最为普遍,羊感染伪狂犬病病毒的过去报道较少,但近几年来,羊感染伪狂犬病毒的报道逐渐增多,表现出潜在的流行之势。其临床症状特征是:患病动物发热、奇痒及脑脊髓炎的症状,故山羊伪狂犬病又名传  相似文献   

7.
《畜牧与兽医》2015,(9):137-138
<正>猪伪狂犬病(Pseudorabies,PR)是由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可引起母猪屡配不孕,妊娠母猪流产,仔猪发病死亡,成年猪潜伏感染,长期带毒并排毒。g E基因是PRV的主要毒力基因,PRV g E基因缺失弱毒疫苗,在我国的大规模免疫应用,对预防和控制PR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自2011年以来,  相似文献   

8.
<正>猪伪狂犬病(porcine pseudorabies,PR)是由猪伪狂犬病病毒(porcine pseudorabies virus,PRV)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感染猪的临床特征为体温升高,新生仔猪表现神经症状,病毒还可侵害消化系统。成年猪常为隐性感染,妊娠母猪感染后可引起流产、产死胎及呼吸系统症状,无奇痒症状[1]。猪伪狂犬病是危害养猪业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给养猪业造成了巨  相似文献   

9.
<正>猪伪狂犬病(Pseudorabies,PR)是由猪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引起的以发热、奇痒、脑脊髓炎为主要特征的一种急性传染病~([1])。我国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普遍采用PRV g E基因缺失疫苗免疫接种,PR的发生与流行得到了有效控制~([2])。但2011年以来,我国猪场从北到南,从西到东陆续爆发了由PRV变异株导致的伪狂犬病疫情~([3-5]),表现为  相似文献   

10.
猪伪狂犬病(PR)临床上以仔猪的神经症状、呼吸道系统疾病及种猪发生流产等繁殖性障碍为特征,猪伪狂犬病病毒(PRV)是引起PR的病原。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PRDC)是由多种致病因素导致的一种猪复杂的呼吸道疾病,PRV也是引起PRDC的主要病毒性病原之一。近年来规模化猪场对PRV的免疫均选用了基因缺失苗,使用基因缺失苗能更好地利用针对特异性蛋白的Elisa检测方法,将缺失苗免疫动物与野毒感染动物或常规疫苗免疫动物区分开。2010年10月,我们对涪陵区19个使用过猪伪狂犬病gE缺失苗的规模化猪场进行了PRV病原抗体和疫苗抗体的监测。  相似文献   

11.
《养猪》2017,(6)
<正>猪伪狂犬病(porcine pseudorabies)是由伪狂犬病病毒引起的B类传染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认定),该病毒可以感染除短尾猿以外的几乎所有哺乳动物,猪是唯一的自然宿主,猪的感染症状和伪狂犬病毒株本身的毒力、感染量、感染途径以及猪龄、免疫状况等有关。伪狂犬病防制主要依靠接种基因缺失疫苗,欧盟许多国家通过使用gE基因缺失疫苗和与之相配套的鉴别诊断方法控制和根除了伪狂犬  相似文献   

12.
为评价清远市部分规模化猪场猪瘟(CSF)、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猪圆环病毒病(PCVD)和猪伪狂犬病(PR)疫苗免疫水平,从7家规模化猪场采集了322份血清样品,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了猪瘟、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圆环病毒病和猪伪狂犬病病毒gB抗体和gE抗体。结果表明:猪瘟、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圆环病毒病和猪伪狂犬病病毒gB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3.48%、89.13%、90.37%、92.24%,离散度分别为22.69%、56.61%、36.13%、31.12%。说明这7家猪场四种疫病疫苗免疫效果良好,其中有1家猪场怀疑伪狂犬野毒流行。  相似文献   

13.
伪狂犬病(porcine pseudorabies,PR)又称阿捷申氏病,最早发现于美国,后来由匈牙利科学家首先分离出病毒.目前世界上有50多个国家都有该病报道,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已有20多个省、市流行过该病,近几年PR在我国许多省(市)种猪场呈暴发流行趋势.仔猪感染后除有明显的神经症状外,还可引起腹泻、妊娠母猪发病后流产、产死胎及气喘等症状,病死率高,成年猪一般呈隐性感染.目前,猪伪狂犬病在我国仍然多发,但对猪伪狂犬病病理形态学观察的报道较少,笔者对猪伪狂犬病自然病例进行了病理形态观察,现报道如下仅供临床诊断参考.  相似文献   

14.
《养猪》2016,(1)
正伪狂犬病(pseudorabies,PR)是由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引起的多种动物共患传染病。猪是伪狂犬病的传染源和自然贮存宿主,猪感染PRV后能引起发热,种猪主要表现为繁殖障碍,母猪可产死胎、木乃伊胎和流产;对仔猪危害最严重,仔猪可表现神经症状、死亡率高可达100%;成年猪危害不严重,一般为隐性感染,中  相似文献   

15.
伪狂犬病(pseudorabies,PR)又称Aujeszky氏病,是由伪狂犬病病毒引起的猪、牛、羊等多种家畜、家禽及野生动物的一种以发热、奇痒(猪一般除外)、呼吸和神经系统疾病为特征的重要传染病。控制和消灭伪狂犬病所面临的主要困难是伪狂犬病病毒的潜伏感染问题。目前,OIE推荐使用基因缺失疫苗,我国农业部已决定只生产和使用基因缺失疫苗。已有的商业化基因缺失疫苗普遍缺失了啦基因。随着基因缺失疫苗的广泛使用,迫切需要一种有效的检测强毒及其潜伏感染的诊断方法与之配套,因此进行了利用缺失的gE基因制备核酸探针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猪伪狂犬病是国家要求猪场开展净化的病种。为做好猪伪狂犬病的净化工作,对厦门市猪群伪狂犬病感染状况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从而估计其血清学流行率。本研究使用猪伪狂犬病病毒g E-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检测了2 402份血清样品;另外实地调查了40个猪场的饲养管理和免疫等情况,分析伪狂犬病发生的风险因素。结果显示,厦门市猪伪狂犬病血清学的场真实流行率为71.8%(95%CI:62.3%~81.2%),个体真实流行率为59.0%(95%CI:57.3%~60.7%);外购种猪是猪场感染伪狂犬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伪狂犬病(pseudorabies,PR)又称aujeszky,是由疱疹病毒科(herpesviridae)α-疱疹病毒亚科伪狂犬病病毒(PRV)引起的多种家畜、家禽和野生动物的以发热、奇痒(除猪外)、繁殖障碍及脑脊髓炎为主要症状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猪是本病的原发感染宿主,又是病毒的长期储存和排毒者.PRV-旦感染猪将在其体内处于长期潜伏状态.为了很好地根除PRV的感染,国内外针对PRV的免疫及免疫逃逸策略进行了深人研究,为PRV疫苗的研制和防疫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正伪狂犬病(PR)病毒主要毒力基因为gE和gI,诱导产生保护性免疫基因为gB、gC、gD等,通过给猪接种伪狂犬gE基因缺失疫苗,检测PR-gB和PR-gE抗体,区分免疫动物和感染动物,淘汰感染动物,从而为伪狂犬病的净化提供可操作的技术手段。本课题通过在一个规模猪场应用伪狂犬gE  相似文献   

19.
<正>猪伪狂犬病(Porcine pseudorabies,PR)是由伪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该病主要引起种猪不育、妊娠母猪流产,产木乃伊胎、死胎或弱仔;初生仔猪和保育猪呕吐、腹泻、震颤、咳嗽、神经症状,中大猪常表现为隐性感染~([1,2])。现将1例猪伪狂犬病的诊治方法介绍台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为了建立敏感性高、特异性高、重复性好的猪伪狂犬病病原的PCR检测方法,试验根据初步建立的猪伪狂犬病病毒(PRV)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检测方法,对其PCR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并对25个猪场210份可疑猪伪狂犬病病毒感染的病料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25个猪场有24个检出PR阳性,猪场检出率为96%;猪伪狂犬病病毒总体感染阳性率达60.5%(127/210),感染阳性率最高为100%,最低为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