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正水稻生育叶龄诊断技术是以叶龄进程的调查、预测生育进程,通过对水稻叶片的长势、长相,采取有效调控措施,实现水稻已安全抽穗期为中心的计划生长,从而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1叶龄诊断的目的、意义和方法1.1叶龄诊断水稻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主茎的叶片生长与其它叶片、蘖、茎、穗等器官的生长发育之间,存在较严密的相互关系——器官同伸规律。根据这一规律,通过叶龄进程的调查,可推测出其它器官的生育进程。这就是生育进程的叶龄诊断。  相似文献   

2.
正生育叶龄诊断是在水稻器官同伸规律与叶龄模式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水稻栽培新技术,此项技术是以叶龄进程的调查、预测生育进程,通过对水稻叶片的长势、长相,采取有效调控措施,实现水稻已安全抽穗期为中心的计划生长,从而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一、叶龄诊断的目的、意义和方法1、叶龄诊断水稻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主茎的叶片生长与其它叶片、蘖、茎、穗等器官的生长发育之间,存在较严密的相互关系——器官同伸规律。根据这一规律,通过叶龄进程的调  相似文献   

3.
<正>水稻生育叶龄诊断技术是以叶龄进程的调查、预测生育进程,通过对水稻叶片的长势、长相,采取有效调控措施,实现水稻已安全抽穗期为中心的计划生长,从而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一、叶龄诊断的目的、意义和方法1、叶龄诊断水稻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主茎的叶片生长与其它叶片、蘖、茎、穗等器官的生长发育之间,存在较严密的相互关系——器官同伸规律。根据这一规律,通过叶龄进程的调查,可推测出其它器官的生育进程。这就是生育进程的叶龄  相似文献   

4.
水稻叶龄动态的模拟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4个水稻品种插秧至抽穗期的出叶动态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各品种模拟值与实际观察值吻合较好。根据叶龄与根、蘖、穗等器官的同伸关系,用叶龄模型预测各器官的发育进程,可用以编制水稻生长日历,同时提供相应的促、控措施,使水稻品种的高产潜力得到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5.
水稻生育叶龄诊断技术是在水稻器官同伸规律与叶龄模式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水稻栽培新技术,此项技术是以叶龄进程的调查、预测生育进程,通过对水稻叶片的长势、长相,采取有效调控措施,实现水稻已安全抽穗期为中心的计划生长,从而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6.
水稻生育叶龄诊断技术是在水稻"器官同伸规律"与叶龄模式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水稻栽培新技术,此项技术是以叶龄进程的调查、预测生育进程,通过对水稻叶片的长势、长相,采取有效调控措施,实现水稻已安全抽穗期为中心的计划生长,从而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7.
浅议水稻叶龄诊断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叶龄诊断技术是在水稻器官同伸规律与叶龄模式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水稻栽培新技术,该技术以叶龄进程的调查、预测生育进程,通过对水稻叶片的长势、长相,采取有效调控措施,实现水稻已安全抽穗期为中心的计划生长,从而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下面简要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水稻原产亚洲热带,在中国广为栽种后,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水稻所结稻粒去壳后称大米或米。世界上近一半人口,都以大米为食。水稻叶龄诊断技术是在水稻"器官同伸规律"与叶龄模式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水稻栽培新技术,是以叶龄进程的调查、预测生育进程,通过对水稻叶片  相似文献   

9.
水稻原产亚洲热带,在中国广为栽种后,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水稻所结稻粒去壳后称大米或米。世界上近一半人口,都以大米为食。水稻叶龄诊断技术是在水稻“器官同伸规律”与叶龄模式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水稻栽培新技术,是以叶龄进程的调查、预测生育进程,通过对水稻叶片的长势、长相,采取有效调控措施,实现水稻已安全抽穗期为中心的计划生长,从而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0.
水稻叶龄诊断技术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水稻生育叶龄诊断技术,是在水稻"器官同伸理论"与"叶龄模式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水稻栽培新技术,该项技术是以叶龄跟踪为基础,预测生育进程,通过对水稻叶片的长势长相,采取有效的调控措施,实现水稻以安全抽穗为中心的计划生长模式,从而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为今后水稻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水稻叶龄动态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对在江西省3个不同生态地区进行的4个品种(或杂优组合)的播种期试验的水稻出叶动态进行模拟,结果表明模拟值与实际观测值吻合较好,该叶龄模型对水稻生长条件的变化具有较高的灵敏度,能用于预测不同类型品种在不同生态条件下的出叶动态。  相似文献   

12.
水氮互作对水稻籽粒充实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大穗型粳稻品种豫粳6号为材料,在孕穗和结实期采用不同的灌溉处理和穗肥施用方式,研究水氮互作对籽粒灌浆速率、籽粒充实度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分和穗肥一定的条件下,随着穗肥施入时期的推迟及后期施肥量的增大,稻穗的千粒重和籽粒充实度出现逐渐变大的趋势。倒2叶期施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籽粒灌浆后期的灌浆速率,缩短了强势粒的灌浆时间。干湿交替的灌溉方式可以改善弱势粒灌浆的滞后性,显著提高弱势粒的灌浆速率。干湿交替和倒2叶期施肥的水氮组合显著提高了弱势粒二次枝梗的平均灌浆速率及最大灌浆速率,从而提高了水稻的千粒重、籽粒充实度及产量,为最佳的水氮运筹方式。  相似文献   

13.
50%二氯喹啉酸可湿性粉剂防除水稻秧田稗草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50%二氯喹啉酸可湿性粉剂防除水稻秧田大龄稗草效果显著,根治率高,对水稻生育安全。采用苗期茎叶喷雾施药0.75 kg/hm2,除治3~5叶大龄稗草,防效>98%,且不伤秧苗。  相似文献   

14.
黔东南禾稻类型分类及叶龄栽培模式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在黎平和凯里两地种植试验,对95个禾品种特征特性的调查结果表明,禾稻有籼、粳,粘、糯,水、陆,早、中、晚等各种类型,是以中晚熟粳糯类型为主的具有地方特殊性的栽培稻。对列助、红禾、地坪红籼糯、六月谷、白芥草、大红谷、九月谷等14个代表品种进行生育动态和叶龄进程进行调查分析,建立了禾早、中和晚熟品种的叶龄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进一步论证用水稻"顶3顶4叶叶色差"作为高产群体叶色诊断的统一指标。【方法】以2001—2002年的试验结果进行再论证。选择叶色(SPAD)差异较大的金南风、9915、越光、9325等4个粳稻材料,白稻、H97-322等2个籼稻材料;通过不同施氮量试验,用SPAD-502型叶绿素计于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N-n)、倒2叶期和齐穗期测定全株各叶的SPAD值,比较单叶SPAD值、顶3顶4叶色差跟植株含氮率、产量形成的关系差异。【结果】单叶SPAD值品种间或生育期差异很大,难以用某一叶的SPAD值诊断氮素营养状态,而在生育各期会出现顶4顶3、顶4=顶3和顶4顶3三种叶色差,是氮素不足、正常和过剩的生理反映;单叶的SPAD值与分蘖率、成穗率、每穗颖花数和结实率之间没有规律性的关系,不能作为共同诊断指标,而顶3顶4叶叶色差和产量三因素的形成存在规律性的变化关系;单叶SPAD值不能作为产量诊断的指标值,而在N-n叶龄期、倒2叶龄期和齐穗期3个叶龄期顶3顶4叶色差值相等的群体,均可以获得最高的产量。【结论】顶3叶顶4叶叶色差是稻体氮素营养水平的表观指标;单叶SPAD测定和顶3顶4叶色差诊断配合,可以准确诊断水稻植株氮素的丰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超级稻再生稻适时播种期,为充分利用山区光、温、水资源,指导山区农民适时播种,合理衔接超级稻、再生稻与油菜生育期提供技术指导。【方法】对比融水、三江两县不同播期对超级稻头季稻及再生稻生物学、经济学性状的影响。【结果】超级稻播期每推迟5d,头季稻叶龄、基本苗、最高苗数、有效穗数增加,始穗期、齐穗期、成熟期后推1~4d,全生育期缩短1~4d,成穗率、穗粒数、实粒数、产量降低;再生稻生育期延迟,其生物学、经济性状均呈退化趋势;在气候条件允许情况下,留低桩,延长营养生长期,有利于获得高产。【结论】海拔140m以下地区,超级稻宜在3月中下旬早播,最迟不超过4月8日,再生稻留10-20cm低桩,通过促大穗大粒获得高产;海拔250m以上中稻地区,超级稻宜3月19-24日播种,最迟不超过4月3日,再生稻留高桩,保留倒2节,通过提高有效穗而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17.
氮素调控对寒地玉米氮素积累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及施氮时期对寒地玉米氮素积累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追肥时期对玉米产量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施氮时期以10叶期追肥产量最高,10叶期追肥8叶期追肥12叶期追肥14叶期追肥,10叶期追肥、8叶期追肥与12叶期追肥、14叶期追肥差异显著。10叶期追肥比12叶期追肥增产7.3%,比14叶期追肥期增产9.1%。玉米随生育期的进行,抽雄期后,植株体内氮素由营养器官向生殖器官转移,并且处理150kg·hm-210叶期追肥增产效果明显。与产量规律相一致,施氮量对玉米全株氮素积累影响不显著,10叶期追肥能显著提高玉米抽雄期后全株氮素的积累。结果表明,寒地玉米抽雄期叶片氮素积累量达1.55g·株-1时可获最大产量。  相似文献   

18.
高粱不同叶龄栽培对其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探索高粱育苗移栽的最佳栽培叶龄,于2007年在仁怀市实施了高粱不同叶龄栽培对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时期移栽,同等施肥条件下,从3叶到7叶,高粱产量随着移栽叶龄的加大而增加,5~6叶后,随着移栽叶龄的继续加大,高粱产量逐渐降低,苗龄分别为25 d和27 d的5~6叶龄,个体与群体生长协调、经济性状好、产量高(353.3 kg/667m2和321.0 kg/667m2),是高粱最佳移栽叶龄.  相似文献   

19.
本文用矩阵语言描述了小麦分蘖和叶片的数目、组成及其与主茎叶龄的关系,提出求算单株理论茎数、叶数及其组成的矩阵方法和三角形法。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利用1983~1984年及1986年在福建省福州市郊区的田间调查资料,采用Hurlbert(1971)提出的种间相遇机率(PIE)和Shannon-Wiener(1949)提出的平均信息量(H')公式分别测定群落的多样性,同时采用Pielou(1966)提出的(E)公式测定群落的均匀性。结果表明在不同生境区、不同田型或水稻的不同生育期,稻田节肢动物落群的物种数目、个体数量、多样性数指值、均匀性指数值都有明显的差异。这些现象一方面与研究对象的生物学特性有直接关系,另一方面也受到环境因素及水稻生长状况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