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种子是重要的生产资料之一。尤其是棉花,作为纺织工业的主要原料,不仅要提高产量,而且要给纺织工业提供品质优良,纤维强力、长度、细度、整齐度高的纤维原料。这就既要求棉花品种遗传性状好,又要纯度高,并且能长期保持品种的优良特性。但由于棉花是常异交作物,遗传组成比较复杂,加之生产环节多(多次收花、轧花等),比之自花授粉作物更容易造成品种混杂退化。国内外大量试验结果表明,纯合优良种子比混杂退化种子增产幅度一般在10—15%。因此,为防止或减轻棉花品种混杂。退化的速度及其影响的程度,促进棉花生产持续稳定地发展,…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矮变1号研究了赤霉酸不敏感性与矮秆基因的关系,证实了赤霉酸不敏感基因与矮秆基因为同一基因或紧密连锁。利用这一特性,通过矮秆基因等位性测验法和矮秆品种赤霉酸反应鉴定与系谱分析法相结合,分析了我国46个矮秆小麦品种所携带的赤霉酸不敏感矮秆基因。Rht1基因型有.11个,占24%;Rht2基因型有32个,占69%;Rht1+Rht2基因型有3个,占7%。我国生产上种植的矮秆品种不含Rht1十Rht2基因型。  相似文献   

3.
我国46个小麦品种的矮秆基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利用矮变1号研究了赤霉酸不敏感性与矮秆基因的关系,证实了赤霉酸不敏感基因与矮秆基因为同一基因或紧密连锁。利用这一特征,通过矮秆基因等位性测验法和矮秆品种赤霉酸反应鉴定与系谱分析相结合,分析了我国46个矮秆小麦品种所携带的赤霉酸不敏感品种基因,Rht1基因型有11个,占24%,Rht2基因型有32个,占69%,Rhtl+Rht2基因型有3个占7%,我国生产上种植的矮秆品种不含Rhtl+Rht2基  相似文献   

4.
高粱种性退化的原因及防止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性退化是农业生产中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任何作物品种都不可避免地产生种性退化现象。本文介绍了高粱种性退化的原因,提出防止高粱种性退化的措施,并对防止高粱种性退化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南疆是新疆的重点产棉区之一,本文重点叙述了近年来棉花品种在该区的种植情况及其这些品种在生产上发生退化的情况,同时对克服这些问题提出了对策和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6.
从理论与实践分析BT型、滇型粳稻不育系具有高度的遗传稳定性,发生混杂退化的主要原因在于:①繁殖过程中保持系的机械混杂;②杂交稻或恢复基因的迁移、扩散;③一般常规品种不育基因迁移及其连锁反应.针对BT型不育系混杂退化原因,提出“人工回交株系循环法“不育系原种繁种程序.  相似文献   

7.
珍珠豆型花生品种适宜播种方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3 次试验结果表明,珍珠豆型花生高产播种方式是通过株距、行距、穴苗数的综合运筹,达到群体与个体、物质生产与转运效率互补的结果。适宜的播种方式应根据品种特点、生产条件即地力、财力和劳力等投入因素和产量、品质和效益等产出目标因素来确定。我省大部丘陵红黄壤旱地花生产区土壤瘠薄,施肥少,但劳力充足,适宜小蔸密植(233×133cm ×1 苗);肥地花生为了保持田间通透和便于耕作,可采用宽行窄株单、双苗方式(333×133cm ×1~2 苗),单苗省种多,双苗荚果整齐,产量最高。上述优化播种方式比当前生产和科研中的传统播种方式,增产80% ~358% ,净产值增加108% ~386% 。  相似文献   

8.
花生苗期对干旱反应的解剖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结果表明,在田间持水量(0~20cm 、20~40cm 、40~60cm )分别是76% 、1321% 、1981% 情况下,品种间茎叶均未发生萎蔫,但茎叶受到轻微、中度、重度三种不同程度的影响,分别占供试材料的20% 、50% 、30% ;花芽损耗率是403% ~4661% ,重者是轻者的116 倍;花芽败育率是17% ~2736% ,其中低于10% 的占供试材料的80% ,而花芽减少率是134% ~337% ,其中高于10% 的占供试材料的70% 。花芽减少是总损耗的主流;茎叶与花芽在受影响程度上无相关性,即花芽损耗率低于5% 的发生在茎叶受影响中度之中,而损耗率超过40% 的发生在茎叶受影响轻微和重度之中,且轻微者以败育是主要形式,重度者以减少是主要形式;品种间能分化147~251 个花芽,花芽数量是由品种特性决定的;鲁花11 号、97- 88、8802 可作为耐旱品种及耐旱亲本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水稻抛秧技术推广面积逐年扩大,但由于抛秧稻在大田分布不规则,不方便人工除草,必须配套推广化学除草技术。本文对抛秧田杂草发生和化除效果进行调查和试验,现场初步结果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抛秧概况本试验于1998年早季进行,土壤类型为灰埭田,PH值68,含有机质22%,前茬为冬闲田。采用561型塑料软盘育秧,品种为威优77,播种量每盘40g,667m2大田用种16kg。3月16日播种,4月18日抛秧,667m2抛18万穴,基本苗32万。12 杂草消长调查在抛秧田不除草的小…  相似文献   

10.
1 前 言半世纪以来,“克新”号马铃薯品种在我国农业生产中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并根据农业生产的需要不断推出相应的品种。目前,生产上已相继推广了12个“克新”号马铃薯新品种。其中,克新1~4号为国家级品种,在全国马铃薯产区均有种植,仅克新1号年种植面积达233万hm2以上,并于1986年获国家发明二等奖。克新2号和克新4号多年来一直为中晚熟和早熟品种选育的对照品种。而克新12号的育成又代表我国马铃薯育种进入了品质育种阶段。2 “克新“号马铃薯品种的演变21 以克新1号为代有的第一代选育品种50…  相似文献   

11.
花生体胚诱导和植株再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含20m g/L2,4- D MS诱导培养基上,未成熟种胚和成熟种子种胚为外植体,光照培养下体胚诱导率分别为92% 和78% ,单个外植体平均产胚48 和41 个;而成熟种子胚小叶和未成熟种子子叶体胚诱导率均较低。以成熟种子种胚为外植体,20m g/L2,4- D和5m g/LPicloram 暗培养体胚诱导率分别为55% 和58% ,单个外植体平均产胚分别为44和42 个。在含5m g/LPicloram 培养基上,13个花生品种(系)体胚诱导率6% ~833% ,产胚量12~45个,差异显著,珍珠豆型花生品种体胚诱导率、产胚量普遍高于普通型花生品种。8 个品种(系)体胚在含10m g/LBA 的MS培养基上枝条再生率363% ~778% 。再生枝条在含03m g/LNAA MS培养基上生根后,植株移到温室已正常开花、结荚。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采用早熟品系平度28 和中熟品种晋棉12, 分别设播期土壤含水量(底墒)为172% 、144% 、132% 和113% 4 个处理。结果表明,土壤底墒对旱地棉田土壤含水量的影响可持续到棉花铃期,172% 和144% 两种处理出苗比较好,棉花生育期早。两个品种在113% 和132% 处理间产量差异均不显著,172%和144% 较132% 和113% 增产达极显著水平。平度28 中172% 较144% 增产达极显著水平,在晋棉12中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3.
介绍国内 H.11648麻主产省区部分麻园近年少数麻株出现早花 (提前开花 )等品种退化现象.该品种引入中国,经过三十几年大面积生产,由于生态环境、栽培措施与原产地不同,品种的一些不良性状表露出来,对生产是很不利的,必须采取提纯复壮措施,保持品种优良性状,如通过 " 株系选育 " 的提纯方法,使品种复壮,确保纯度,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初步认为引起天宝蕉种性退化的原因为品种本身的遗传性劣变,而不正确选择以及不良的栽培条件和农业技术措施等会加剧退化.为提高种性,须认真搞好提纯复壮工作,严格种苗选择以及改善栽培条件和合理栽培等.  相似文献   

15.
花生品种汕油27的选育及其生产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汕油27 是以粤选58 为母本、粤油300- 14 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采用系谱法进行选择而育成的抗锈高产花生新品种。该品种在广东省区试和全国南方片区试中平均667m 2 产量各为23548kg和23905 kg,分别比对照种粤油116 增产1231% 和843% ,增产达极显著和显著标准;抗逆性强,抗锈性尤为突出,为锈病20级,比对照种粤油116 提高15 个抗级;出仁率高达724% ,含油率516% 。该品种于1997 年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于我国南方具有中等肥力以上的粘壤土或沙壤土等不同类型的水旱轮作区推广种植,目前累计推广面积已达200 万公顷。  相似文献   

16.
粤油200 是广东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用(粤油187×粤油92)F1 为母本,(粤油320- 26×粤油92)F1 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选育而成。1988- 1990年参加全国南方片花生品种区域试验(抗病组),平均产量308415kg/hm 2,比CK1 粤油92 增产1732% ,比CK2 粤油116 增产4726% 。在人工接种试验中,青枯病发病率为66% 。1997 年通过四川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7.
铁观音低产茶园综合改造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铁观音栽培存在的主要问题 1.品种混杂和种性退化显现,品质提升难度大 铁观音品种混杂主要是品种本身分化异株混杂。而随着无性系铁观音良种繁育和大面积推广,在长期的异地(指原产地以外)母本园剪穗扦插过程中,也将不可避免地因生产活动而出现品种混杂现象。另外,铁观音近300年的生产演变和多代剪穗扦插,生物学年龄不断增长,加之生产环境和栽培地域的变化,种性退化现象也随之出现。  相似文献   

18.
薛华  刘明举 《中国麻业》2002,24(1):13-16
介绍国内H.11648麻主产省区部分麻园近年少数麻株出现早花(提前开花)等品种退化现象。该品种引入中国,经过三十几年大面积生产,由于生态环境、栽培措施与原产地不同,品种的一些不良性状表露出来,对生产是很不利的,必须采取提纯复壮措施,保持品种优良性状,如通过“株系选育”的提纯方法,使品种复壮,确保纯度,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棉花是常异花授粉作物,天然异交率在15%左右。在栽培过程中,如不认真做好良种的繁育工作,就会产生品种纯度降低,种性变劣,失去原有品种的优良性状和特性,使品种混杂退化,导致产量和品质降低,从而降低了良种在生产上的使用价值。而在棉花杂种优势利用过程中,其亲本的纯度也更为重要,一个杂交棉品种,亲本的纯度越高,则F。代的杂种优势越强。  相似文献   

20.
牡丹江山区半山区脱毒马铃薯综合农艺措施数学模型及优化方案研究董清山(黑龙江省农科院牡丹江农科所)1前言马铃薯生产在牡丹江地区占很重要地位,但单产不高,受品种退化困扰亩产一直徘徊在1000公斤左右。近年来国内外生产实践证实,种植脱毒马铃薯是解决退化的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