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2014年11-12月冬季降温期间,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8个不同基因型假俭草的抗寒性与叶片细胞内可溶性多糖、脯氨酸,以及游离态腐胺、亚精胺、精胺等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冬前降温过程中,假俭草其叶片色泽持续下降,叶片相对电导率与丙二醛(MDA)的含量持续升高。基因型E02、E07、E09和E10在降温过程中的相对电导率与MDA的含量显著低于其他4个基因型,而叶片内的可溶性多糖、脯氨酸、亚精胺和精胺含量则显著高于其他4个基因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可溶性多糖、脯氨酸、亚精胺和精胺含量与假俭草的耐寒性存在显著正相关。因此,可溶性多糖、脯氨酸、亚精胺和精胺等渗透调节物质对增强假俭草的耐寒性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外源腐胺与亚精胺提高假俭草低温胁迫耐受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外源多胺对低温胁迫下假俭草体内的抗氧化酶活性及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调节作用,以及对假俭草耐寒性的影响,本文测定分析了外源多胺处理对低温胁迫下假俭草叶片组织的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抗氧化酶活性以及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喷施0.1mM浓度的外源腐胺与亚精胺显著降低假俭草在低温胁迫过程中叶片组织的相对电导率与丙二醛含量,并显著提高了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与过氧化氢酶等抗氧化酶的活性,以及可溶性多糖、脯氨酸、腐胺、亚精胺与精胺等渗透调节物质的含量。研究结果证实了外源多胺处理可以通过提高假俭草叶片组织抗氧化酶的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的含量,减轻组织在低温胁迫下的伤害程度,这为草坪养护过程中使用外源多胺物质提高假俭草耐寒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践踏胁迫对两种暖地型草坪草叶片形态及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周守标  王晖 《草业学报》2004,13(5):70-74
通过测定践踏胁迫下野生假俭草和结缕草2种草坪草叶片的几项生理指标,初步探讨了在践踏胁迫下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可溶性总糖含量、脯氨酸含量、相对电导率和叶绿素含量等生理指标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践踏胁迫下假俭草和结缕草草层厚度、叶片长度和宽度均比对照有显著的减少.2)践踏胁迫下结缕草和假俭草的相对电导率、可溶性总糖、脯氨酸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SOD酶活性要低于对照.3)践踏胁迫下可溶性总糖含量、脯氨酸含量、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均为:假俭草>结缕草.综合评价,通过形态和生理指标分析假俭草叶片耐践踏能力大于结缕草.  相似文献   

4.
为了阐述假俭草(Eremochloa ophiuroides(Munro.)Hack.)的抗寒性与碳水化合物、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含量季节动态变化之间的关系,于2008年10月-2009年5月,研究了在自然温度变化过程中,假俭草E126匍匐茎中碳水化合物、脯氨酸、可溶性蛋白的季节性动态变化及其与半致死温度(LT50)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在越冬前后假俭草E126匍匐茎LT50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季节变化趋势,可溶性总糖、蔗糖、果糖含量,可溶性总糖淀粉比率以及脯氨酸含量伴随田间气温变化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可溶性蛋白、淀粉含量则呈现出先降低又升高的趋势。假俭草E126匍匐茎LT50季节变化与可溶性总糖、蔗糖、果糖含量,可溶性总糖淀粉比率季节变化之间存在极显著负相关(P<0.01),而与淀粉含量、脯氨酸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季节变化间相关性不显著。因此,可溶性总糖含量、蔗糖含量、果糖含量、可溶性总糖淀粉比率对其冬季抗寒性增强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假俭草(Eremochloa ophiuroides)和结缕草(Zoysia japonica)是我国分布广泛的野生暖季型草坪草,为了充分了解在昆明的适应性,在干旱持续90d时,从草坪质量及叶绿素、丙二醛、游离脯氨酸、可溶性糖等方面进行了综合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持续干旱下,游离脯氨酸、可溶性糖在假俭草中含量显著高于结缕草(P 0.05),叶片相对含水量(LRWC)和叶绿素含量显著低于结缕草(P 0.05),而丙二醛的含量差别不明显。从外观质量来看,假俭草和结缕草草坪在冬季的综合评分均大于5分,且差异不明显(P 0.05),草坪外观质量可以接受。从生理指标的差别来看,假俭草的抗寒性优于结缕草,抗旱性不如结缕草,由于昆明地区旱季缺水的时间较长,在管理粗放的条件下建议选用结缕草。  相似文献   

6.
低温是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环境因素之一,以假俭草为实验材料,测定了假俭草叶片中细胞膜相对电导率、可溶性糖、脯氨酸及丙二醛等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初步探讨假俭草低温胁迫的伤害与适应。结果发现,假俭草具有较强的抗寒能力,能通过一系列保护性的生理、生化反应来适应低温胁迫,以减轻低温伤害。  相似文献   

7.
采用池栽试验的方法,通过测定草坪草叶片的相对电导率(EL)、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游离脯氨酸(Pro)等多项生理指标,对各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系统地研究了控释氮肥与多效唑互作对模拟运动场草坪草抗寒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相对电导率、丙二醛、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均随着低温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升高;而保护酶SOD、POD活性先升高后降低,CAT活性则持续降低.高肥及喷施PP333的处理F2P1(N20g/m2、多效唑PP333 600mg/L),其草坪草的细胞膜脂过氧化程度最低,体内渗透调节物质积累最多,保护酶系统活性最强,抗寒性最佳.  相似文献   

8.
采用池栽试验的方法,通过测定草坪草叶片的相对电导率(EL)、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游离脯氨酸(Pro)等多项生理指标,对各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系统地研究了控释氮肥与多效唑互作对模拟运动场草坪草抗寒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相对电导率、丙二醛、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均随着低温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升高;而保护酶SOD、POD活性先升高后降低,CAT活性则持续降低。高肥及喷施PP333的处理F2P1(N20g/m^2、多效唑PP333 600mg/L),其草坪草的细胞膜脂过氧化程度最低,体内渗透调节物质积累最多,保护酶系统活性最强,抗寒性最佳。  相似文献   

9.
假俭草经低温4、8、12℃处理12h,叶片的电解质渗透率和丙二醛含量缓慢增加。随温度的降低,叶片的过氧化酶活性快速升高、游离脯氨酸大量累积、可溶性糖含量急剧增加。试验结果表明:假俭草具有较强的抗寒能力,能通过一系列保护性的生理生化反应来适应低温胁迫,以减轻低温伤害。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暖地型草坪草假俭草(Eremochloa ophiuroides)的抗寒性,延长其青绿期,设置了4个不同乙二胺四乙酸铁-钠(EDTA-Fe)剂量(1、5、10和15 mL/L),对盆栽假俭草进行处理。结果显示,在低温条件下,与空白对照相比,不同处理假俭草叶片的叶绿素、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均有不同程度地提高,而其相对电导率均有不同程度地下降;不同剂量EDTA-Fe处理,提高假俭草抗寒效果不同,其中,以10 mL/L EDTA-Fe处理效果最好,可延长假俭草青绿期达15 d。  相似文献   

11.
探究施加氮素对盐(NaCl)胁迫下饲用油菜有机渗透调节物质的调控作用,以华油杂62号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不同梯度NaCl(0、2、4、6 g·kg-1)下施加不同含量纯氮(0、120、240、360 kg·hm-2)对饲用油菜叶片含水量、丙二醛(MDA)、脯氨酸、可溶性糖、叶绿素和全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盐胁迫下饲用油菜的生长受到明显的抑制,随着盐分含量的增加,MDA含量增加,叶片含水量、叶绿素和全氮含量减少,有机渗透调节物质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增加.施加适量氮素(240 kg·hm-2)显著增加了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MDA含量减少,叶绿素和全氮含量增加;过量的氮素(360 kg·hm-2)显著降低了油菜叶片含水量、MDA和可溶性糖含量,显著增加了叶绿素和全氮含量.5个生育期主成分分析表明,施氮在生育前期对饲用油菜MDA、脯氨酸、叶绿素和全氮含量影响较大,在后期对叶片含水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影响较大.综上,适量的氮素能够促进油菜体内有机渗透调节物质积累,缓解盐分对油菜生长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假俭草低温胁迫的伤害与适应   总被引:19,自引:4,他引:15  
假俭草经低温4、8、12℃处理12h,叶片的电解质渗透率和丙二醛含量缓慢增加。随温度的降低,叶片的过氧化酶活性快速升高、游离脯氨酸大量积、可溶性糖含量急剧增加。试验结果表明:假俭草具强的抗寒能力,能通过一系列保护性的生理生化反应来适应低温胁迫,以减轻低温伤害。  相似文献   

13.
几种暖季型草坪草对低温的生理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佛山市对低温下台湾草(Zoysia tenuifolia Willd. ex Trin.)、地毯草(Axonopus compressus (Swartz) Beauv.)、夏威夷草(Paspalum vaginatum Sw.)、假俭草(Eremochloa ophiuroides(Munro)Hack.)、结缕草(Zoysia japonica Steud.)和钝叶草(Stenotaphrum secundatum (Walt.) Kuntze)等6个暖季型草种的生理反应进行了比较研究。田间种植的草坪草材料在受到2004年12月份的寒潮袭击后,假俭草5号未受到伤害,地毯草和兰引3号受到的伤害较严重;台湾草、兰引3号和钝叶草的光合速率大大降低,而夏威夷和假俭草5号的光合速率变化不大;地毯草和兰引3号的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变化不大,而其它几种暖季型草坪草的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升高,各草种的根系可溶性糖含量降低。结果表明,耐寒的假俭草5号在低温下光合速率受抑制较小与叶片可溶性糖含量积累较多有关,而对低温敏感草种的叶片可溶性糖积累较少。  相似文献   

14.
马蹄金野生种与栽培种在自然降温过程中的抗寒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李君  周守标  黄文江 《草业科学》2005,22(6):105-107
在自然降温过程中,马蹄金Dichondra repens的野生种与栽培种叶片内的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的含量、相对电导率发生明显变化.其中,脯氨酸先降低后升高;可溶性糖先上升后下降;相对电导率逐渐升高.在观测的温度范围内,野生马蹄金叶内的游离脯氨酸含量高于栽培种;可溶性糖含量上升幅度远大于栽培种;相对电导率的上升幅度低于栽培种.结果表明:马蹄金的野生种比栽培种耐寒.  相似文献   

15.
以2种不同耐旱性的鸭茅基因型(敏感型“01998”和耐旱型“宝兴”) 为研究对象,研究干旱胁迫下鸭茅根、叶膜质过氧化作用,渗透调节和保护酶活性的生理变化,探讨鸭茅耐旱机制。结果表明, 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2种基因型鸭茅根系及叶片电导率,丙二醛含量逐渐增加,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糖和游离脯氨酸不断积累,而可溶性蛋白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其中,叶片脂膜过氧化产物MDA累积和膜透性增幅较大,说明在持续的干旱胁迫下叶片所受伤害重于根系。而渗透物质积累方面,叶片中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高于根系,而根系中的游离氨基酸的相对增加量则大于叶片,这可能与叶片是糖的主要产生部位,而根系则可以合成氨基酸有关。研究还表明,干旱胁迫第24天,耐旱型品种“宝兴”根系及叶片APX、POD活性显著高于“01998” 表明重度干旱胁迫并没有降低APX和POD酶清除H2O2和单态氧的能力,说明“宝兴”鸭茅在干旱条件下抗氧化清除系统响应更积极、更持久。  相似文献   

16.
以黑龙江野生白三叶、瑞文德、普通红三叶和杂三叶为研究对象,通过盆栽控水形成5个干旱梯度,测定土壤相对含水量、叶片相对含水量、水势、游离脯氨酸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土壤干旱时间的延长,三叶草叶片游离脯氨酸、可溶性蛋白质和可溶性糖含量都呈明显增加趋势,并且品种间表现不同.从渗透调节物质与叶片水分的相关分析上看,三种物质与叶片水势、叶片相对含水量都呈负相关.游离脯氨酸、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三种物质在水分胁迫时的渗透调节作用是协同的,各物质之间在处理的整个进程中都表现出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7.
以“赤霞珠” 葡萄扦插苗为试材,研究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的壳寡糖对葡萄幼苗抗低温胁迫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的壳寡糖可明显降低“赤霞珠”葡萄叶片的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提高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100mg/L的壳寡糖显著提高了葡萄叶片中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极显著的提高了叶片中SOD、CAT、POD和质膜ATPase酶的活性和基因表达量,使叶片的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极显著的降低。因此,叶面喷施适当浓度的壳寡糖可通过提高葡萄叶片中的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含量和活性氧代谢关键酶活性和基因的表达量来提高葡萄抗低温胁迫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根瘤菌共生对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在低温胁迫下抗寒生理指标变化的影响,对低温胁迫下接种和不接种根瘤菌的紫花苜蓿的地上部分及地下部分的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等指标进行测定。结果显示:低温胁迫下,根瘤菌共生紫花苜蓿的相对电导率(-6℃,4~6 h)显著低于不接种紫花苜蓿(P < 0.05),且其MDA含量低于不接种紫花苜蓿;根瘤菌共生紫花苜蓿的SOD比活力、CAT活性、POD活性以及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均高于不接种根瘤菌紫花苜蓿。根瘤菌共生紫花苜蓿在低温胁迫下具有更强的膜稳定性、活性氧防御以及渗透调节能力,具有更强的抗寒能力。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高暖地型草坪草假俭草(Eremochloa ophiuroides)的抗寒性,延长其青绿期,设置了4个不同乙二胺四乙酸铁-钠(EDTA-Fe)剂量(1、5、10和15 mL/L),对盆栽假俭草进行处理.结果显示,在低温条件下,与空白对照相比,不同处理假俭草叶片的叶绿素、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均有不同程度地提高,而其...  相似文献   

20.
硝酸钾对假俭草抗寒性和草绿期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袁学军  刘建秀  张婷婷  郭爱桂 《草地学报》2007,15(4):363-366,370
用硝酸钾(0、2.5、5.0、7.5和10.0 g/L)对盆栽假俭草(Eremochloa ophiuroides(Munro.)Hack)优良品系E-126进行处理,通过测定叶中叶绿素、可溶性糖和脯胺酸的含量及相对电导率,研究其对假俭草抗寒性和绿期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温条件下,硝酸钾处理的假俭草与对照相比,不仅降低了电导率,提高了叶绿素的含量、抑制了叶绿素的分解,而且提高了可溶性糖、脯胺酸的含量,从而提高了抗寒性.其中效果最好的处理为7.5 g/L,可延长假俭草草绿期12~13 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