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结合风景林不同景观、林分、功能的特点,以聚类分析、回归分析及数据叠加等多种定量方法为主,定性为辅,将研究区风景林划分为3个等级经营类型,构成了风景林经营分类系统.一级经营分类利用聚类分析方法对具有相似景观特征的斑块类型进行归类;二级经营分类在一级经营分类基础上,结合优势种、立地因子及林分特征,从林分水平进行进一步划分;三级经营分类将同一林分经营类型内具有相同或相似功能特征的分别归类.各个等级的经营类型分别反映了不同景观空间配置特征、林分特征、功能特征.  相似文献   

2.
《林业资源管理》2017,(6):94-102
以福建三明金丝湾森林公园为对象,设置8个样地,以林分结构指标和景观因子为基础,耦合美景度对样地进行综合评价。进而基于生态风景林林分群落特征、林分结构及美学质量的作用,构建生态风景林目标树法优化经营措施,并实施、对比,以揭示耦合美景度的目标树优化经营的可行性。结果表明,优化后林分的混交度、角尺度、大小比变化分别为1.699%,-2.083%,-0.800%;Margalef丰富度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均有所增长,增长幅度分别为4.508%,2.841%,3.030%;优化后的林分美景度有较大改善,增加幅度为90.788%。基于目标树经营策略风景林林分结构调整技术使得林分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在满足区位生态功能的生态需求基础上,能有效提高森林资源的景观美化价值,耦合美景度的生态风景林目标树优化措施可为生态风景林的林分优化提供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合理的林分密度是风景林经营的关键,为了提升风景林景观质量,应首先确定合理的经营密度.[方法]以北京市西山人工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风景林为研究对象,基于61块20 m×30 m标准样地的林分调查数据,结合空间竞争和树冠半径生长模型研究树冠生长规律并确定油松风景林的合理经营密度.[结果]1)从...  相似文献   

4.
结构化森林经营方法在阔叶红松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结构化森林经营的基本理论与主要技术,包括数据调查、林分状态特征分析、经营设计以及经营效果评价等,并以东北阔叶红松林经营实践为例,具体介绍了结构化森林经营方法的应用。应用结构化森林经营方法分析表明,经营阔叶红松林林分为次生林状态,经营类型为抚育间伐型,经营迫切性评价等级为比较迫切,经营方向为提高林分的健康水平和顶极树种的优势程度。本次经营调整顶极树种竞争势及树种混交76株,采伐不健康林木122株。经营后效果评价表明:经营强度属于轻度干扰,顶极树种和主要伴生树种红松、杉松、黄波罗、椴树、核桃楸等的优势度较经营前明显上升,林分中健康林木比例明显上升。本次经营达到了经营目标。  相似文献   

5.
兴国县飞播马尾松林多功能经营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09年江西省兴国县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以飞播马尾松林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森林多功能经营内涵的探讨,从兴国县飞播马尾松林功能定位与林种结构现状出发,采用理论分析与专家咨询相结合的方法,构建了由水土保持功能、水源涵养功能、用材功能3个方面共13个指标组成的多功能经营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从林分尺度分另别对兴国县飞播马尾松林各小班和林分多功能经营总体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兴国县1 894个飞播马尾松林小班中,多功能经营状况优等级的小班160个,中等级的小班665个,差等级的小班1 069个;兴国县飞播马尾松林林分多功能经营总体上处于差等级.制约其森林多功能充分发挥的主要限制因子为林下植被盖度低、树种结构单一和林分蓄积生长率低.  相似文献   

6.
再论"结构化森林经营"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在回顾和评价现有可持续森林经营途径的基础上,本文着重论述了"结构化森林经营"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文中指出,结构化森林经营的目标--培育健康森林,符合现代森林经营理念;经营理论建立在结构决定功能的系统法则上,理论基础稳固;经营方法充分利用了"基于相邻木关系的森林空间结构量化分析方法"的科学性、简洁性和可操作性,从而使林分结构调整成为可能;经营模式以健康森林结构的普遍规律为范式,以保证林分结构调整目标明确;经营原则在很大程度上借鉴并进一步量化了德国近自然森林经营的原则,有效规避经营风险.总之,结构化森林经营不失为一种简洁、操作性强、科学的森林可持续经营方法.  相似文献   

7.
风景林的可持续经营和林地的美景度,是评价风景林优劣的重要因素。平原人工林在其稳定性和可观赏性方面均存在较大缺陷。该文通过对秦皇岛海滨国家森林公园的风景林现状问题的分析,提出研究策略,预测风景林的发展趋势,并期望该文能为我国其他城市同类型的风景林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根据林分经营的特点,提出了林分经营专家系统的总体设计框架、知识获取和知识表达方式、推理机制以及不精确信息处理方法,并开发了杉木人工林林分经营专家系统原型,本系统根据用户所输入不同的年龄、林分密度和地位指数就可作出相应的林分经营决策,使森林经营决策科学化.  相似文献   

9.
城市国家森林公园地处城市规划区内,林种为单一的风景林,承担着风景旅游、自然保护、市民休闲等多项职能,决定了城市国家森林公园经营方向的多样性、复杂性。本研究以南京紫金山国家森林公园为研究对象,以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高分辨率遥感图像QuickBird为主要信息源,结合森林美学评价成果,以ArcGis9.0为空间分析平台,从生态功能、森林美学2个方面将紫金山国家森林公园区划为山北森林游览区、自然保护区、山岳生态保护区、名胜古迹区、山南市民休闲区5个经营单位,从而有效地协调风景旅游、生态保护、市民休闲等多种需求之间的矛盾,为城市国家森林公园的经营区划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借鉴“林分施业法” 开展天然林经营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天然林保护工程已经启动,许多地方的天然林已经基本上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当前急需研究的是如何进一步对已经保护起来的天然林进行科学合理的经营管理,最终达到可持续经营的目的。本文论述了日本天然林经营、研究现状,介绍了日本东京大学演习林的"林分施业法"经营技术,提出了借鉴"林分施业法"作好天然林保护工作急需研究解决的几个森林经营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1.
天然林林分经营迫切性评价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运用系统结构决定功能的原理,以培育健康稳定的森林为目标,从林分的空间结构和非空间结构特征2个方面选择了8个指标,提出了林分经营的迫切性指数(Mu)的概念、评价方法及评价标准,并应用于贵州黎平2个阔叶混交林和2个针阔混交林分的评价,结果表明:4个林分的经营迫切性不同,2008年初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对4个研究林分(样地A、B、C和D)的林木个体破坏严重,常绿阔叶混交林(样地A和B)的树种组成、针阔混交林(样地C和D)的林木分布格局、成层性以及直径分布等不合理;此外,样地B的树种多样性和样地C的顶极树种优势度较低,4个林分都需要从提高林木个体的健康水平制定相应的经营措施,常绿阔叶混交林还需要调整树种组成,提高树种多样性;针阔混交林则还需要调整林木分布格局、直径分布及成层性,优化空间配置.  相似文献   

12.
德国棕地治理与景观再生策略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棕地治理与再利用是当前工业城市转型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文章以城市森林理论作为研究切入点,比较并建立城市棕地与城市森林二者之间的对应关系;基于德国鲁尔区3个棕地景观再生案例,研究城市棕地治理在生态、社会与空间3个层面的设计策略与手段方法,识别从城市棕地到城市森林转变过程中的各类要素及价值关系;最后,总结提炼德国区域性棕地治理与景观再生的经验启示。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母竹林、材用林和景观林3种经营模式的毛竹林在林分结构和土壤理化性质上的差异。结果显示:不同经营模式的毛竹林,其林分结构、植物多样性指数、地上生物量以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规律符合毛竹林结构变化的一般规律,这些经营模式可在生产上应用;景观林是一种近自然经营模式,竹林生产力较小,年龄结构老化,土壤理化性质较好;材用林新生竹径级和株数率呈上升趋势,土壤质量指标与景观林间差异显著;母竹林初次强度采伐降低了林分质量,提高了小径竹株数,是一种破坏性经营模式,由于经营措施的频繁干扰,土壤性质界于材用林与景观林之间;3种经营模式的经营措施可相互借鉴。  相似文献   

14.
城市森林降温效应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森林是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重要绿色基础设施。本文探讨影响城市森林降温效应的内、外因素及作用机制,为优化城市森林结构、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提供参考。影响城市森林降温效应的内部因素从单木尺度上主要有树种、树冠结构和树冠形状,从林分尺度上主要有林分类型、林分结构、绿量、林分面积和形状,城区尺度主要应用遥感方法对城市森林降温效应进行研究,主要指标有归一化植被指数、叶面积指数和景观格局指数;影响城市森林降温效应的外部因素有气候、地面类型和经营措施等;内部因素及外部因素通过影响林内外能量的流动和交换,共同影响城市森林降温效应。缓解城市热岛效应,一方面要加强理论研究,重视温度场理论,结合地面观测与遥感解译,充分研究林分结构与城市森林能量传输的关系,另一方面需加强城市森林的经营管理,从促进热量交换的角度优化林分结构,合理布局城市建筑、森林和水体等基础设施,实现降温效应最大化。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以长白山林区云冷杉针阔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分析目标树抚育采伐前后云冷杉针阔混交林空间结构参数的变化,探索目标树抚育采伐对森林空间结构的影响。[方法]基于6块面积1 hm~2的样地,首先遵循近自然森林经营的原理进行林木分类,选定目标树,伐除干扰树;再结合结构化森林经营的原理,计算并分析抚育采伐前后目标树空间结构参数和林分空间结构评价指数的变化。[结果]表明:经目标树抚育采伐后(1)目标树空间结构单元内的树种隔离程度得到进一步提高;林木透光条件有所改善;目标树的竞争压力得以减小;林木空间分布格局总体上得到优化。(2)林分空间结构评价指数进一步提高,林分空间结构水平稳中有升。[结论]通过采取合理的目标树抚育采伐措施能兼顾改善单木水平和林分水平的空间结构状况,在实现优化目标树空间结构的同时,保证林分整体空间结构的稳定。从目标树抚育采伐对林分整体空间结构的影响来看:所有样地的林分空间结构状况均得到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16.
近自然的设计和管护——建设高效和谐的城市森林   总被引:32,自引:18,他引:14  
通过多种途径增加城市森林的生物多样性,提高单位面积绿地的生态效益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最佳途径,作者大声疾呼必须制止当前树种单一和纯粹化趋势,更多地采取近自然的设计和管护方式。    相似文献   

17.
According to the structure-based forest management theory,the appraisal indices system of natural forest management efficiency was established from spatial utilization,species diversity, constructive species competition and tree composition,which could be used to depict stand status,and its metewand was given.Relative weight was endowed by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and then the conception of natural forest management efficiency comprehensive appraisal index was put forward for the first time and applied to four different sampling plots of natural forest, three of them from Dongdapo forest region,Jiaohe, Jilin province,and one from Baihua forest area, Xiaolongshan,Gansu province,China.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ing:the stand status was obviously improved after being managed and plot A,B got a mark of "medium" while C and D were "perfect". From high to low,the arrangement of forest management efficiency comprehensive appraisal index was C>D>A>B.This appraisal result abided by the phenomenon detected in the practical field.The forest management efficiency comprehensive appraisal index brought up in this paper could be taken as a way of comprehensive quantitative change of stand state which directly reflects the effort of forest management and affords scientific basis of natural forest management effor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