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以PEG-6000溶液模拟干旱胁迫条件,探讨蒙古黄芪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对干旱胁迫的响应,为蒙古黄芪抗旱栽培提供技术依据。方法:采用滤纸做发芽床,清水为对照,用浓度分别为10%、20%、30%的PEG-6000溶液处理蒙古黄芪种子,测定黄芪种子的萌发率、幼苗生长量及叶片脯氨酸、丙二醛、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叶绿素含量等抗旱生理指标。结果:10%PEG-6000浸种48 h显著提高了黄芪种子的发芽率,20%PEG-6000浸种48 h显著促进黄芪幼苗的生长。丙二醛、脯氨酸含量均随着PEG-6000浓度的升高而增加;丙二醛含量随着浸种时间的延长而增加,脯氨酸含量与浸种时间无显著相关性。根系活力、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叶绿素a、b、a+b含量以及a/b值随着浸种时间的延长显著增加,而随着PEG浓度的升高除叶绿素b含量呈持续下降趋势外,其他各项指标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结论:中低浓度的PEG溶液处理蒙古黄芪种子有利于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而浓度过高则会出现抑制作用。可以选择20%PEG-6000浸种48 h处理黄芪种子,提高蒙古黄芪幼苗抗旱性。  相似文献   

2.
以尾穗苋(Amaranthus caudatus)种子为材料,采用水培和土培的方法,用不同浓度镉液(10,50,100,200,500mg/L)处理尾穗苋种子,研究镉胁迫对尾穗苋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镉浓度升高,对根长和苗长的抑制程度逐渐加大,丙二醛(MDA)含量、过氧化酶(POD)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发芽率和脯氨酸含量均先升后降,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可溶性糖含量、淀粉含量和叶绿素含量则呈现出先降后升的趋势,其中不同镉浓度处理后脯氨酸含量和叶绿素含量差异不显著,而苗长极显著。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外源SO2对紫苏种子萌发及其幼苗生理生化的影响,用不同浓度的SO2(0,0.5,1,1.5,2,2.5 mmol/L)处理紫苏种子,使其在适当的条件下萌发,测定其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及发芽指数,以及幼苗叶绿素、丙二醛(MDA)、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及可溶性糖含量。结果表明,随着SO2浓度的升高,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POD活性和可溶性糖含量都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1.5 mmol/L时达到最大;叶绿素含量随着SO2浓度的升高,呈逐渐上升的趋势;MDA含量、PPO活性则随着SO2浓度的升高,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在1.5 mmol/L时到达最低。实验表明用1.5 mmol/L浓度的外源SO2处理紫苏种子有利于其萌发和生长,可以提高幼苗的抗氧化胁迫能力。  相似文献   

4.
段旭  李莲芳 《种子》2012,31(10)
以云南松一年生实生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基质和激素处理对云南松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激素处理下云南松幼苗叶绿素浓度和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和丙二醛含量均以红土+腐殖土+炭渣基质处理的要高于红土的,分别以红土和红土+腐殖土+炭渣为基质,不同激素处理下叶绿素浓度和含量、可溶性糖含量、POD和SOD活性、脯氨酸和丙二醛含量也呈现相应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以豌豆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的氯化钙溶液(5mmol/L、14mmol/L、23mmol/L)浸种对盐胁迫下豌豆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盐胁迫下,豌豆种子萌发和幼苗的生长受到明显的抑制;与对照相比,单用氯化钙溶液浸种也会对种子萌发和幼苗造成胁迫伤害;但是,一定浓度的氯化钙溶液对盐胁迫具有缓解作用,可以提高种子发芽率,促进幼苗生长,叶片叶绿素含量、脯氨酸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升高,丙二醛含量降低;但缓解作用并不与钙离子的浓度成正比,钙离子浓度过低缓解效果不明显,过高会对幼苗形成新的胁迫伤害,其中以14mmol/L氯化钙溶液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6.
用不同浓度的ZnCl2对盐胁迫下成县迟蒜鳞茎种子进行处理,对大蒜鳞茎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和幼苗中渗透调节物质的含量及4种抗氧化酶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单一NaCl胁迫下,大蒜鳞茎种子萌发和幼苗的生长受到严重抑制,添加不同浓度ZnCl2后,大蒜鳞茎种子萌发率和幼苗的耐盐性明显增强.添加浓度为10-5 mol/L时,大蒜鳞茎种子萌发率、萌发指数和芽长、根长、发根数以及幼苗鲜重、苗干重、根鲜重、根干重和根体积、抗氧化酶SOD、POD、CAT和APX活性达到最大,可溶性糖、脯氨酸和丙二醛含量降到最低.因此,外源ZnCl2缓解NaCl胁迫对大蒜鳞茎种子萌发和幼苗伤害的最适浓度为10-5 mol/L.  相似文献   

7.
通过研究油茶凋落物浸出液对绿豆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化感作用,来判断在油茶中林套种绿豆是否合适。本研究以不同浓度的浸出液来处理绿豆种子和幼苗,并测定绿豆的根长,测量绿豆幼苗叶绿素含量、脯氨酸含量、丙二醛含量等多项生理指标来探讨油茶凋落物浸出液对绿豆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油茶凋落物的浸出液处理绿豆种子后,种子萌发形成的根长降低,这说明油茶凋落物对绿豆种子存在一定的抑制作用。另外发现油茶凋落物浸出液与对照组相比会减少绿豆幼苗的叶绿素含量,增加绿豆幼苗中脯氨酸和丙二醛的含量,综合这些因素表明,油茶凋落物浸出液对绿豆幼苗的生长表现为抑制作用,因此认为在油茶林下套种绿豆不合适。  相似文献   

8.
丛枝菌根对高温胁迫下牡丹生理生化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高温胁迫下AM真菌对牡丹幼苗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高温下,接种真菌的幼苗根系活力、叶绿素(a+b)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均高于对照,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均低于对照;随温度的升高,接种AM真菌处理的叶绿素(a+b)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下降幅度均低于对照,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增加幅度低于对照,游离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增加幅度高于对照,说明AM真菌提高了牡丹抗热性。  相似文献   

9.
以小麦品种郑引1号为试材,探究不同浓度壳寡糖溶液(COS,5、25、50、100、200 mg·L^-1)浸种和叶面喷施对20%PEG胁迫下小麦种子萌发、幼苗生长、氧化损伤、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及脯氨酸代谢的影响。结果显示,PEG胁迫下小麦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幼苗叶片相对含水量、株高、根长、地上部和根部干重、干物质相对增长率、叶绿素和游离氨基酸含量较ck明显降低,叶片类胡萝卜素、超氧阴离子(O·2^-)、丙二醛(MDA)、可溶性蛋白、葡萄糖、蔗糖、脯氨酸含量和吡咯琳-5-羧酸合成酶(P 5 CS)、脯氨酸脱氢酶(ProDH)活性明显提高。外源适宜浓度的COS溶液处理可明显促进PEG胁迫下小麦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生长,降低叶片O·2^-、MDA含量和ProDH活性,提升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类胡萝卜素、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及P 5 CS、鸟氨酸δ-氨基转移酶(δ-OAT)活性,以COS浓度为100 mg·L^-1效果最佳。可见,外源适宜浓度COS溶液处理能增强小麦幼苗的渗透调节能力,减轻20%PEG胁迫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抑制效应,降低叶片氧化损伤,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小麦的抗逆性。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陇椒2号辣椒为试材,分别用KNO3、NH4NO3、Ca Cl2、GA3和PEG药剂处理辣椒种子,探究这5种化学物质对辣椒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和幼苗叶片中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脯氨酸等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浓度为0.3%的KNO3、0.5%的NH4NO3、1.2%的Ca Cl2、0.03%的GA3和20%的PEG处理能有效提高辣椒种子萌发能力和幼苗叶片中SOD、POD、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脯氨酸的含量。整体看Ca Cl2各浓度处理对种子和幼苗的促进作用好于其他4个药剂。  相似文献   

11.
水杨酸对镉胁迫下花椰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珍 《种子》2009,28(2)
研究了镉胁迫下外施水杨酸(SA)对花椰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0.01~0.10mmol/L)的Cd2+对花椰菜种子萌发的影响并不显著,但随浓度的增加,发芽率、发芽指数、苗高、根长、活力指数和叶绿素含量均显著降低,丙二醛和脯氨酸含量上升,POD、CAT、APX活性增加.SA处理能有效缓解高浓度镉引起的细胞伤害和氧化胁迫,促进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  相似文献   

12.
盐环境下西葫芦幼苗生长发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现臣  吕有军  王彩霞 《种子》2007,26(10):42-44
以两个耐盐性不同的西葫芦品种白美西葫芦(盐敏感)和黑皮西葫芦(耐盐)为材料,用不同浓度的NaC l溶液进行处理,研究盐胁迫对西葫芦幼苗生长、叶片脯氨酸与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盐胁迫严重抑制西葫芦种子萌发,不同西葫芦品种耐盐性差异显著。盐环境下,西葫芦幼苗叶片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随着盐胁迫浓度的加大而增多,随着盐胁迫时间的延长,西葫芦叶片脯氨酸和可溶性糖显著增加并达到最高峰,之后呈下降趋势。耐盐品种叶片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在盐胁迫下积累量更多,累积速度更快。  相似文献   

13.
以河南省2种主要玉米品种濮单6号和晋单51号为材料,研究高温胁迫下,这2种玉米在种子萌发、幼苗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等生理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濮单6号和晋单51号萌发率都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而濮单6号下降得更为明显;2)随温度升高,濮单6号和晋单51号幼苗叶片的电导率都会增加,其中濮单6号增加得更显著;3)丙二醛、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且晋单51号较濮单6号的积累量更多.在高温胁迫下,晋单51号的耐受性比濮单6号强.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盐碱胁迫对甘蓝型油菜的生理及分子机制的影响,以甘蓝型油菜华油杂62为试验材料,对油菜种子及幼苗进行不同浓度的复合盐、复合碱及复合盐碱溶液处理,测定种子的发芽率以及甘蓝型油菜叶片中叶绿素含量、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抗氧化酶活性等生理指标,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油菜叶片中甜菜碱积累量,利用qRT-PCR技术对甜菜碱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基因胆碱单加氧酶基因(CMO)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人工模拟的不同浓度盐碱溶液中,对种子萌发的伤害程度大小表现为复合盐碱>碱>盐;低浓度盐碱溶液促进油菜叶片叶绿素形成,高浓度盐碱溶液抑制叶绿素形成;盐碱胁迫显著提高了脯氨酸与可溶性糖含量,高盐碱溶液(YJ75,含盐碱75 mmol/L)处理21 d,脯氨酸与可溶性糖含量分别为对照组的65.99,5.21倍;盐碱胁迫增加了丙二醛的含量;盐碱胁迫显著提高了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与对照组相比,高盐碱(YJ75)溶液处理21 d后的POD含量提高了2.26倍,在复合盐与复合碱处理第14天,POD含量达到最高值,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变化规律不明显,且在盐胁迫过程中发挥作...  相似文献   

15.
以大麻为供试材料,用不同浓度的碳酸钠(Na2CO3)对大麻幼苗进行灌根处理,研究碳酸钠(Na2CO3)对大麻幼苗生长及叶绿素含量、丙二醛、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碳酸钠(Na2CO3)浓度的增加,大麻幼苗茎长、茎鲜重、根鲜重受抑制程度增加,在浓度50mg/L以上,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丙二醛(MDA)、可溶性糖含量随碳酸钠浓度增加而增加。说明碳酸钠(Na2CO3)对大麻幼苗的生长有着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研究基质引发对粳稻种子发芽期和幼苗期抗寒能力的影响,采用沙作为引发剂,以南方粳稻品种‘南农粳3786’和北方粳稻品种‘空育131’为试验材料,设置2℃萌发环境和14℃幼苗生长环境模拟冷胁迫,研究沙引发种子与未引发种子冷胁迫后幼苗抗寒性变化。结果表明,沙引发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冷胁迫后粳稻幼苗中脯氨酸、可溶性糖的含量,降低了丙二醛的含量;提高了发芽率和成苗率,减少幼苗根系电解质的外渗,促进叶绿素的合成;提高了SOD、POD的酶活性。沙引发能够提高粳稻种子生长早期的抗寒性。  相似文献   

17.
探讨水果黄瓜幼苗对铅胁迫的响应机制,为揭示水果黄瓜抗铅性提供理论依据。在200 mg/L硝酸铅胁迫下,研究了不同浓度的(50,100,300,500μmol/L)外源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对水果黄瓜种子萌发以及幼苗可溶性蛋白含量、丙二醛(MDA)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叶绿素相对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200 mg/L的硝酸铅对水果黄瓜种子的萌发起到显著的抑制作用,并使可溶性蛋白与丙二醛的含量升高,POD、CAT活性以及叶绿素相对含量显著降低;加入硝普钠(SNP,NO供体)对水果黄瓜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及发芽指数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同时降低了丙二醛的含量,增加POD、CAT、SOD活性以及叶绿素相对含量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外源NO能显著促进Pb2+胁迫下水果黄瓜种子萌发,增强细胞的渗透调节能力,提高保护酶活性,明显缓解幼苗叶片受到的氧化损伤,其中以100μmol/L SNP处理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研究了PEG模拟干旱胁迫对思茅松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采用不同浓度(0%(对照)、5%、10%、15%)的PEG-6000处理种子,分析不同处理下思茅松种子萌发后幼苗的生长情况以及幼苗的可溶性糖、脯氨酸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等渗透调节物质与保护酶活性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强度的增加,思茅松萌发幼苗胚根长度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而胚轴长度则呈下降趋势.幼苗的可溶性糖含量随着PEG-6000浓度的上升呈下降趋势,脯氨酸含量随着干旱胁迫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则呈先少量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干旱胁迫强度的增加,胚根逐渐增加,胚轴生长变慢,力求减少水分消耗,适应干旱生境.  相似文献   

19.
以大麦幼苗为实验材料,研究在不同的Na2CO3盐分胁迫处理下幼苗的根长、苗长、幼苗干鲜重、丙二醛、可溶性糖和叶绿素含量的变化。结果发现,随着Na2CO3浓度的增大,大麦幼苗的苗长、根长和幼苗的干鲜重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丙二醛和可溶性糖含量则随着盐分的增加逐步增大,叶绿素含量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赵海新 《作物杂志》2020,36(1):98-71
通过对沙培的4.5叶龄水稻幼苗进行5个浓度的Na2CO3+NaHCO3碱胁迫处理,胁迫20d后,调查顶端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结果表明,随碱浓度增加叶片相对含水量先升后降;叶绿素a、b含量及叶绿素a/b为下降趋势;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先降后升;可溶性糖与脯氨酸含量二者具有显著相关性。碱胁迫后,对叶绿素a含量的影响较大,叶绿素b含量相对稳定;水稻通过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调节顶端叶片含水量及脯氨酸含量,以提高自身的抗逆性和保持新生叶片的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