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甘蔗的适种区域广阔。甘蔗品种不仅有糖蔗和果蔗,还有能源蔗、蔬菜蔗等。甘蔗所含物质丰富且大多可被牲畜吸收利用,故作饲料的利用价值很大。大量的甘蔗砍收剩余物和甘蔗制糖副产物成为甘蔗副产品开发的原料,所以,甘蔗作饲料的产业化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相似文献   

2.
四川地处亚热带,雨热量高,物种资源丰富,适口于牛、羊、猪、兔的植物种类特别多,与饲料玉米同属于碳四植物的甘蔗,就是一个很好的饲草资源。一、饲草甘蔗的由来在广大蔗区,蔗农们把蔗尖和蔗叶叫“牛毛”,即“牛吃之毛草”之意。“牛毛”占甘蔗全部重量的20%~30%。除“牛毛”外,蔗尖和蔗茎也是很好的猪、兔饲料。实际上牛羊更喜吃蔗茎,因为其富含糖分和水分。把甘蔗作为饲草,在巴西等国早有种植,在我国最先提出这一叫法的是福建甘蔗研究所。选用宿根性好、饲草产量高的甘蔗品种作为饲草种植,在福建省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二、甘蔗的生物学特征…  相似文献   

3.
供N水平对甘蔗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供试甘蔗品种的有效茎数和植株干重均随施N量的增加而增加,但N素生产效率下降,提高施N水平,蔗汁中N和Ca的含量则应增加,而蔗糖分以及P、K、Mg含量反而下降,在本试验条件下,供试的3个品种中,闽糖70-61蔗茎产量最高,耐肥性较强;福引79-9蔗茎产量较低,而肥性较弱,但其蔗糖分含量高,适量施N可获得最高产糖量;闽糖77-208居中。  相似文献   

4.
1宿根甘蔗的重要意义和生产现状砍收地上部蔗茎后,以留在土壤中的地下部“蔗桩”(蔗头)所具有的侧芽(或蔗笋)萌发成长出新的一茬蔗株,称为宿根甘蔗(俗称“老头蔗”、“旧头蔗”)。由于它具有早生快发,提早成熟,省工省种苗,错开农时和耐旱耐涝等许多优点,因而成为甘蔗生产的主要栽培制度之一而存在,在甘蔗生产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近几年来,湛江市五县三区甘蔗种植面积达14-16万公顷,其中宿根甘蔗面积占45-50%,种好、管好宿根甘蔗,对夺取甘蔗大面积平衡增产,有着举足轻重的重要意义。在热带、亚热带的海南蔗区、湛江蔗区…  相似文献   

5.
甘蔗施硫效应及适宜用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了甘蔗不同施硫水平及不同硫肥品种的田间实验。结果表明:甘蔗施硫可增加甘蔗有效茎,提高单茎重7.8% ̄22.8%,并可提高蔗茎含糖量;赤砂土种蔗硫肥适宜施用量为60kg/hm^2;施用石膏和硫磺的肥效相当。  相似文献   

6.
对攀西蔗区的自然条件、蔗区现状、生态特点以及各主要生态蔗区对甘蔗品种的要求进行了分析。提出以甘蔗品种的多样性去适应蔗区生态环境的多样性,针对具体蔗区生态特点,进行甘蔗品种的选育和引进工作。对近年来攀西蔗区甘蔗品种的引进工作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正确地引进筛选优良甘蔗新品种提出了一些建议。对厂所合作进行优良甘蔗新品种的选育进行了简要分析,并给予了肯定。  相似文献   

7.
1994年6-8月,左江流域驮卢蔗区遭受了严重的洪涝灾害,不少蔗地水淹,甘蔗损失惨重。本文分析研究了水淹蔗地的甘蔗形态特征及蔗糖分等性状。结果表明,长期水浸蔗田的甘蔗,蔗茎产量和蔗糖分严重下降,受淹宿根蔗地和新植蔗蔗地的蔗茎比重分别比正常蔗下降19.6%和19.1%,产量分别下降47.5%和44.0%,蔗糖分下降0.18-1.52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着重说明用甘蔗茎顶经高压消毒可以连续累代饲养甘蔗黄螟到第五代,从每雌蛾平均产卵数、受精卵数、雌雄蛾平均寿命、雌雄性比几个指标看来,未见有退化现象。用半人工合成饲料经高压灭菌可以饲养甘蔗黄螟,但从幼虫发育到蛹成活率明显比甘蔗茎顶低,幼虫发育延长12—18天,雄蛾明显增加,加进少量鲜蔗茎顶可提高幼虫到蛹的比率,表明蔗茎顶有刺激幼虫生长发育,蔗茎存在某种维生素,这可能是维生素C。人工饲养甘蔗黄螟必须保证每头虫有足够饲料才能获成功。  相似文献   

9.
多用途甘蔗品种B9的种性表现及栽培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弄清多用途甘蔗品种B9的种性、生产经济性表现。[方法]以广西牧草主栽品种桂牧1号(GM1),糖料蔗主栽品种ROC16、ROC22和糖能兼用品种GT22为对照,对B9分别进行饲料蔗、糖料蔗、糖能兼用蔗不同类型的品比试验。[结果]B9以作饲料蔗栽培经济效益最好,但不及GM1。B9作饲料蔗栽培时具有鲜草产量高,发株和分蘖力强,水溶性总糖、粗蛋白质含量高,茎叶比低,适口性好,青饲奶牛的产奶量接近用GM1饲养的产奶量等特点,可作为粗饲料的补充在广西推广种植。B9作能源蔗栽培可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蔗汁酒精产量13.12 t/hm2,比ROC16、ROC22和GT22增产17.4%~37.8%,纤维产量17.4 t/hm2,比3个对照增产3.15~4.53 t。作糖料蔗栽培的效益比作饲料蔗、能源蔗低,但与对照比,蔗产量、糖产量比较高,经济效益高,宿根能力强,适应性广,抗旱抗寒能力强。[结论]B9在广西可作糖料蔗,也可作饲料蔗和酒精能源蔗栽培。  相似文献   

10.
记者近日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获悉,由该所育成的两个甘蔗新品种云蔗94-375、CP85-1308通过国家甘蔗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中云蔗94-375是云南省首次育成的糖、能兼用甘蔗新品种。该品种的育成为云南发展能源甘蔗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粤糖82-339在徐闻县蔗区种植表现及推广前途冯奕玺(广东省徐闻县农业局524100)1前言粤糖82-339是轻工业部甘科所湛江甘蔗试验站采用湛蔗74-141自交,经多年选育而成。该品种从1990-1993年在徐闻县国营五一农场农科所进行了3年新植和...  相似文献   

12.
甘蔗高效液肥“蔗丰灵”在武鸣府城镇应用试验结果表明:于生长早期叶面喷施,可使甘蔗植株增高,蔗茎增粗,从而使甘蔗增产,并提高蔗茎品质,增产幅度15-20%,提高蔗糖分1.18%(绝对值)以上。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近年云南甘蔗品种及配套栽培技术应用面积的统计研究,阐述了当前云南甘蔗品种及栽培技术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云南蔗区品种的发展趋势,并针对云南蔗区自然生态条件和社会经济状况,提出了今后品种栽培发展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14.
我国南方甘蔗种植广泛,每年产生大量废弃的蔗稍,给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压力。将蔗稍进行饲料化加工是一种环保、高效的利用方式,而饲料化利用过程中需要将蔗稍切成小段。农村户用小型蔗稍切碎机是根据南方甘蔗种植户养殖牲畜的需求而设计,其结构设计制造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廉,易于维修、保养,适合我国南方农村地区推广使用,生产效率可达200kg/h左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明甘蔗黄叶病在广西北部蔗区的发生情况,为甘蔗健康种苗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广西北部蔗区采集不同品种显症或不显症甘蔗样品,采用引物(P1:5′-AATCAGTGCACACATCCGAG-3′/P2:5′-GGAGCGTCGCCTACCTATT-3′)进行SCYLV一步法RT-PCR检测。【结果】柳州郊区蔗区调查的8个品种中有6个品种带毒,带毒率为75.0%;柳城蔗区调查的7个品种全部带毒,带毒率为100.0%;鹿寨蔗区调查的4个品种中有2个品种带毒,带毒率为50.0%;宜州蔗区调查的6个品种中有4个带毒,带毒率为66.7%。在所调查的品种中,柳城03-182、桂糖21和台糖16在作为调查对象的蔗区均检测出黄叶病毒;主栽品种ROC22也在柳城和宜州蔗区检测出黄叶病毒。【结论】甘蔗黄叶病已在广西北部蔗区发生,且有向外蔓延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全国甘蔗新品种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远福  幸新妹  郭承芸  刘春平  刘春红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6):22283-22285,22299
[目的]为甘蔗新品种的推广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Roc22号为对照,对国家甘蔗产业技术体系提供的9个甘蔗品种进行比较,筛选综合性状表现较好的甘蔗品种。[结果]甘蔗品种粤糖55、福农15、桂糖02-901、粤糖00-236萌芽率较高;粤糖55、粤糖00-236分蘖率高。蔗茎产量高于对照的有粤糖55、桂糖97-69、粤糖00.236和福农15几个品种,蔗糖分较高的为桂糖02-901和云蔗99-91。云蔗99-91、云蔗03-422、粤糖55、甘蔗品种粤糖00-236几个品种耐寒性较强。公顷舍糖量较高的为粤糖55、福农15、粤糖00-236和桂糖97.69。[结论]甘蔗品种粤糖00-236和福农15号综合性状表现较好,可繁殖推广。  相似文献   

17.
徐林  邓展云  刘晓静  陆建勋  李鸣  贤武  刘海斌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5):19973-19974,19999
[目的]研究了不同种植期(冬植,春植)对不同品种甘蔗生产的影响。[方法]采用桂糖21、桂糖26和桂糖27作为参试甘蔗品种,调查了不同种植期不同甘蔗品种农艺性状、产量、产糖量和蔗糖分等指标,并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结果]冬植蔗在甘蔗农艺性状方面表现优于春植蔗,冬植蔗与春植蔗产量和含糖量间差异性达显著(P〈0.05)或极显著水平(P〈0.01);冬植蔗蔗糖分均高于春植蔗。除桂糖26外,桂糖21和桂糖27冬植蔗产量和产糖量均明显高于春植蔗,差异性显著。[结论]甘蔗冬植获得较高的产量和经济效益,可因地制宜的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8.
甘蔗品种的区试蔗茎产量和蔗糖分与环境互作效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AMMI(主效可加互作乘积)模型及双标图、Di(品种稳定性参数)以及相应表现型值与Di值的聚类分析,对2005~2006年14个甘蔗品种云南5个试点的2年新植1年宿根甘蔗品种区域化试验蔗茎产量和蔗糖分进行基因环境互作研究分析.结果表明:①产量与环境的互作效应显著,稳定性好的品种有云瑞99-113、德蔗93-94等;甘蔗糖分与环境互作效应较小,稳定性好的品种有云瑞99-113、云蔗98-236等.②根据AMMI双标图,提出了参试品种在参试点的适应性.③根据平均产量和糖分及其Di值聚类分析,参试品种可分为5类.基于AMMI的互作稳定性分析和聚类分析为蔗区甘蔗新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1引言昌宁县蔗区主要分布在枯柯河和减统河流域6个乡,蔗区海拔623-1400m,年平均气温17.9-21.3C,年降雨量700-1323mm,全年无霜期335天以上,具有发展蔗糖生产的自然条件。1996年全县甘蔗种植面积10266.阿公顷,有机制白糖厂5座,日处理甘蔗设计能力达5800吨。蔗糖生产已成为我县的骨干产业,年税利占全县财政收入的50%以上,1993年以前,由于科技体系落后,农田基础设施差,甘蔗品种老化,病虫害增多,产量、糖份和经济效益均不高,严重制约着当地经济的发展。1993年昌宁县被列为国家“八五”计划第二批糖料商品基地县。在中央及…  相似文献   

20.
霜冻天气对桂中地区主栽甘蔗品种生长及蔗糖分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2008年初广西各蔗区甘蔗均遭受严重的寒害冻害,研究霜冻天气对主栽甘蔗品种生长及蔗糖分的影响对确保甘蔗持续生产,选育抗寒甘蔗品种具有重要意义。2009年1月霜冻天气对桂中地区主栽甘蔗品种生长及蔗糖分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这次霜冻天气后甘蔗的受冻害症状明显,蔗糖分下降了0.21%-0.48%(绝对值),宿根蔗蔗糖分的降幅较新植蔗大;简纯度下降了0.37%~1.48%(绝对值),新植蔗的降幅较宿根蔗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