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在当今的畜牧业中,肉兔以其饲养成本低、效益好、肉质营养价值高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肉兔肥育过程中营养因素主要是蛋白质问题,而蛋白质问题又主要表现在其质量,即氨基酸的平衡方面,尤其是蛋氨酸的缺乏更为突出.蛋氨酸作为肉兔营养成分中第一限制氨基酸而起着关键作用,它的高低决定着肉兔对其他氨基酸的吸收与利用.为了给生产上提供可借鉴的依据,探索其添加量和效果,我们参照当前生产上通用的肉兔饲养标准,进行了肉兔日粮添加蛋氨酸肥育试验.  相似文献   

2.
肉兔具有生长快、繁殖率高、疾病少、成本低、经济效益高等优点,为此,近几年来发展肉兔生产成为农村养殖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1肉兔养殖的价值1.1兔肉营养丰富,食用价值高兔肉蛋白质含量高,鲜兔肉中含蛋白质21%(猪肉15.7%,牛肉17.4%、羊肉16.5%、鸡肉18.6%);含有多种氨基酸,脂肪  相似文献   

3.
肉兔日粮氨基酸水平与氮沉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在动物饲料中应用合成氨基酸降低日粮蛋白质水平以降低含氮物的排泄研究备受关注。本文用虎皮黄兔进行了低蛋白日粮添加氨基酸对其生产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氨基酸满足需要的基础上,肉兔日粮的粗蛋白水平降低两个百分点对生产性能及屠宰性能无显著影响。为了进一步探讨其作用机理,提供更可靠的理论依据,又对试兔进行了消化代谢试验,以研究低蛋白日粮对营养物质消化率、氮沉积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过去人们一直认为蛋白质消化产物的吸收就是游离氨基酸的吸收,后经一些试验发现,使用氨基酸纯合日粮或低蛋白氨基酸平衡日粮,动物并不能达到最佳生产性能。大量研究证实,蛋白质降解产物小肽可直接被吸收利用,且小肽的吸收速度快,耗能低,不易饱和。以小肽形式供给蛋白质,可显著提高动物对蛋白质的利用率。我国蛋白质资源匮乏,尤其是大豆粕的价格居高不下,利用小肽来平衡日粮更显其重要。试验主要研究小肽对肉兔生长性能的影响,以期为科学调配肉兔日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反刍动物小肠氨基酸调控是反刍动物营养研究的重要课题。反刍动物小肠氨基酸的调控是以反刍动物氨基酸的需要为基础,有目的地通过各种途径使小肠吸收氨基酸含量达到动物的生产需要。反刍动物小肠氨基酸调控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通过瘤胃蛋白质保护、改变饲料在瘤胃中停留时间和添加生物制剂调节日粮过瘤胃蛋白质;通过日粮可发酵能、能氮平衡和瘤胃微生物环境控调微生物蛋白质;通过瘤胃保护氨基酸(RPAA)调控小肠氨基酸。  相似文献   

6.
蛋白质和氨基酸一直是动物营养领域中的研究热点,尤其是对理想蛋白氨基酸模式的研究.在当今蛋白质资源缺乏的情况下,许多学者一直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来开发非常规的蛋白质饲料资源,提高蛋白质的利用率,以缓解蛋白质资源紧张的矛盾.人们通常选用赖氨酸作为理想蛋白质的参考氨基酸.这是因为,赖氨酸是以谷实类及其加工副产品为基础日粮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它不能在组织中合成,只能由饲粮摄入.在饲料中添加赖氨酸可以提高饲粮所含粗蛋白的利用率.而且赖氨酸几乎全部用于合成机体蛋白质,不会产生具有生物学意义的次级代谢物.适量的赖氨酸对猪的生长性能和胴体瘦肉率的提高具有良好的作用,对养猪生产极为重要.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对赖氨酸在养猪生产中的研究与应用作一系统阐述.  相似文献   

7.
刘耿昭 《饲料研究》1993,(11):13-16
随着现代营养学的发展,蛋白质的营养已进入氨基酸的水平。然而,在畜牧生产过程中,单独考虑蛋白质、氨基酸,并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随着人们对猪肉品质要求的提高,养猪生产,营养研究,同时也在考虑肉质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正>反刍动物蛋白质营养研究,由传统的粗蛋白质或可消化蛋白质体系,转向降解和非降解蛋白质体系及小肠可消化蛋白质体系,迄今已将研究重点,转移到小肠氨基酸来源、数量、组成及蛋白质周转方面。反刍动物氨基酸需要是反刍动物小肠氨基酸调控的基础,是通过对饲料以及消化系统的调控,使进入小肠的氨基酸达到动物的生产需要。反刍动物小肠中吸收的氨基酸包括3个来源蛋白质的降解:①瘤胃微生物蛋白;②饲料非降解蛋白;③内源蛋白质。饲料非降解蛋白质和瘤胃微生物蛋白质在小肠内被消化吸收,微生物蛋白质是小肠氨基酸的主要来源,空肠回肠是氨基酸的主要吸收部位,因此瘤胃微生物蛋白质产量及氨基酸组成,对反刍动物氨基酸营养及其氨基酸模式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
在开展不同比例玉米秸粉颗粒料饲喂商品肉兔试验研究时发现,因玉米秸粉的粗蛋白质含量较低,用其生产肉兔颗粒料时,随使用比例增加,蛋白质饲料的使用量也应相应提高,才能满足肉兔对蛋白质的需要,这样一来,颗粒料的成本下降幅度减小。据报道,颗粒料中添加尿素可以代替部分蛋白质饲料,增重效果显著,且可降低饲料成本。有人分析,颗粒料中添加尿素产生的正效应可能来自制粒过程中尿素对粗纤维的氨化作用。但多数报道结果,添加尿素对成年兔和幼兔都有不良影响。为了观察高比例玉米秸粉颗粒料中添加尿素饲喂肉兔的效果,以此探讨降低颗…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研究了日粮中不同蛋白质水平对35日龄断奶至2月龄新西兰兔生产性能的影响。据日粮蛋白质水平的不同将试验兔分为5组,各组的蛋白质水平分别为:12.40%,14.45%,16.46%,19.10%,20.93%。结果:断奶至2月龄肉兔的生产性能随日粮蛋白水平的提高而先上升后下降,以19.10%组的日增重最高且料重比最低,分别为30.0g/天,2.74∶1。结果表明:断奶至2月龄肉兔的日粮粗蛋白水平以15%~19%时为宜。  相似文献   

11.
蛋白质饲料供应不足乃世界性问题,我国蛋白质饲料紧缺亦日趋严重,实现对饲料蛋白质营养价值的准确、客观评定是合理利用蛋白质饲料资源的先决条件。因此,如何客观评价饲料蛋白质氨基酸营养价值,是各国学者一直关注和研究的主要课题。近年的研究表明,满足畜禽蛋白质的需要实质上是满足其氨基酸的需要,蛋白质的营养实质是氨基酸的营养。在畜禽饲养及营养学中,评定蛋白质的生物学效价的方法已逐渐被摒弃,研究重点已转到蛋白质中各种必需氨基酸生物学效价评定方面,即以可利用氨基酸为基础评定饲料蛋白质的营养价值。1体外法测定氨基酸生物学效价…  相似文献   

12.
试验旨在研究饲用桑茎叶粉对肉兔生产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肉品质的影响。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选择健康、体重接近的新西兰肉兔10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对照组肉兔饲喂基础日粮,5%、10%和15%试验组分别用5%、10%、15%的桑叶粉代替基础日粮。预试期7 d,正式试验期60 d。结果显示,试验组肉兔平均日增重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肉兔料重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5%试验组肉兔全净膛率和半净膛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肌肉pH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5%试验组肌肉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0%试验组肌肉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5%试验组在肉色L*、a*、b*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肉兔血清总胆固醇的含量低于对照组,血清中免疫球蛋白G(IgG)、补体C3、补体C4含量高于对照组。试验组肌肉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含量、风味氨基酸含量高于对照组,10%试验组和15%试验组于对照组间差异显著(P0.05),10%试验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饲粮中添加10%~15%饲料桑茎叶粉能提高兔肉肌肉中风味物质的含量,改善肉品质。  相似文献   

13.
陈黎龙 《饲料广角》2001,(16):18-19,21
蛋白质营养在动物营养中占有重要位置。传统观点认为动物蛋白质营养实质上就是氨基酸营养,而且认为日粮中蛋白质必须被消化成为游离氨基酸之后才可被吸收利用。传统理论在生产实际中起一定指导作用。例如,通过在日粮中添加合成氨基酸,不但可以改善饲料中氨基酸平衡,提高畜禽生产性能,而且能够减少日粮中蛋白质原料含量,降低饲料生产成本。但是,近年一些研究结果表明,单体氨基酸能够取代完整蛋白质的数量  相似文献   

14.
随着动物营养研究的不断深入,家禽蛋白质营养理论也不断得到丰富和完善。先后经历了粗蛋白质(CP),可消化蛋白质(DCP)、氨基酸(AA)、理想蛋白质(ID)、理想蛋白质可消化氨基酸模式(ID—DAAP)这一发展过程。因理想蛋白质氨基酸有效性定位于可消化必需氨基酸上,即考虑了动物对氨基酸的消化、代谢和作用,又与动物总体氨基酸需要相吻合。应当说此时动物对蛋白质的利用最佳、无效消耗最低、生产性能最好。国外如英国、法国、美国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工作,许多研究成果已在生产中推广应用。国内近几年才陆续开展这方…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年产5万只商品肉兔规模为模式,研究探讨了工厂化肉兔场责任制管理中的生产指标确定与分解,责任制管理办法以及免场在生产技术方面的配套措施。通过实践运用,收到了理想的效果,显著提高了肉兔生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兔肉具有高蛋白质、高磷脂、高消化率和低脂肪、低胆固醇、低热量等优点,是畜禽产品中高级滋补佳品。肉兔生产是海安县的传统产业,在我县畜牧生产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近年来随着养殖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推广应用,肉兔生产又有了新的发展,已成为农户养殖致富的新亮点  相似文献   

17.
紫花苜蓿因具有丰富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矿物质和维生素等重要营养成分,且含有动物所需的必需氨基酸、微量元素,所以在畜牧业中得以广泛应用。对紫花苜蓿的营养价值、生理功能及在肉兔生产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为肉兔养殖者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李晓雪 《中国饲料》2020,(3):122-122
兔肉不仅有着肉质细腻、味道鲜美,还拥有低脂肪、低胆固醇以及高蛋白质多种优点。因此,为了更好的适应当今社会及畜牧业养殖市场的肉兔需求,近年来肉兔养殖数量逐年递增,且养殖技术、养殖场地规划、疾病防治均已经成为肉兔养殖相关人员共同关注的重点方向。《肉兔规模化健康养殖彩色图册》该书,由欧阳昌勇所著,2016年出版的专业彩色图册,该书采用图文并茂的编写方式,对肉兔的规模化健康养殖进行了详细介绍,并且以现代化规模肉兔养殖场作为主要参考对象,以生产一线作为该书图册来源,使得肉兔养殖技术的实用性及可操作性更强。该书作者长期在生产一线工作,积攒了大量丰富的肉兔养殖经验,有着几十篇论文书籍发表成果,该书具备较强的专业理论水平和实践生产经验,能够为肉兔养殖相关人员提供极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绿色营养型饲料添加剂——生物活性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蛋白质的营养在动物营养中占重要位置。传统观点认为动物蛋白质营养实质上就是氨基酸的营养,而且认为日粮中蛋白质必须被消化成为游离氨基酸之后才可被吸收利用。传统理论在生产实践中起一定指导作用,例如,通过在日粮中添加合成氨基酸,不但可以改善饲料中氨基酸平衡,提高畜禽生产性能,而且能够减少日粮中蛋白质的原料含量,降低饲料生产成本。但是,近年一些研究结果表明,单体氨基酸能够取代完整蛋白质数量是有限的。家禽和猪采食低蛋白质日粮,虽然其中添加大量合成氨基酸,但并不能取得最大生长速度和最佳饲料效率;即使给动物喂以…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近年来狐狸蛋白质、氨基酸营养研究进行了回顾,分别从狐狸的消化道及蛋白消化酶的特点、蛋白质的需要量、理想氨基酸模式、氨基酸的需要量和体氨基酸组成、生物活性蛋白的应用及对生产性能的影响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综述,同时提出了狐狸蛋白质、氨基酸营养研究目前存在的问题与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