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采用盆栽室内受控试验的方法,研究不同光强水平(100%光照、60%光照和20%光照)和不同土壤含水量(100%WHC、91.68%WHC、82.85%WHC、60.00%WHC、41.86%WHC和21.28%WHC)(田间持水力,WHC)对云南蓝果树幼苗生长和光合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土壤相对含水量的降低,云南蓝果树幼苗的叶片数目、叶总面积、株高、地下部分生物量、地上部分生物量、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都显著降低。高光强水平(100%光照)和深度遮阴(20%光照)均不利于云南蓝果树幼苗的生长及光合作用,适度遮阴(60%光照)最利于幼苗的个体发育。而且,当土壤含水量充足时,光合指标在不同光强水平处理间的差异不显著;当土壤干旱时,不同光强水平处理间的差异显著,其中60%光照处理下其光合指标均高于其他两种光强水平处理。综合评价得分结果表明,60%光照和土壤含水量充足条件下各指标的综合评价得分都最大,进一步证明了适度遮阴可以促进云南蓝果树的幼苗生长,而光强水平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其生长发育。建立的二元线性回归方程表明,对于云南蓝果树生长指标来说,土壤含水量对云南蓝果树幼苗的影响要高于光强的影响;而对于云南蓝果树光合指标来说,光强的贡献率更高。因此,充足的土壤含水量(100%WHC)和中等光强水平(60%光照)最适合云南蓝果树幼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2.
在不同自然全光照光照梯度(Natural sunlight,NS)55.4%、21.1%、3.5%和0.9%NS的人工遮阴条件下,研究了梧桐(Firmiana simplex)种子萌发和幼苗早期生长的特点.结果表明,随着光照强度的减弱,4个遮阴处理的种子萌发率分别为61.11%、62.22%、55.56%和58.89%;萌发速率系数和幼苗活力指数均随着光照的减弱而呈波动性增大,而萌发指数在21.1%NS处理时最大(6.58×10-3),0.9%NS处理时最小(4.33×10-3).幼苗的株高、基径、叶片数、主根长、总干重和根冠比等生长参数均在55.4%NS或21.1%NS处理时最大:比叶面积在3.5%NS处理时最大(533.21 cm2·g-1),尽管比叶面积在55.4%NS处理时最小(466.97 cm2·g-1),但幼苗仍具有较高的相对生长率和总干重(分别为15.11x10-3g·d-1和0.96 g),幼苗的净同化卒随着光强的提高而增大.  相似文献   

3.
常玉庆 《乡村科技》2023,(21):120-122
为研究遮阴对青海云杉幼苗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以自然光照为对照,设置4个不同遮阴处理,分别为遮阴12%、遮阴24%、遮阴36%、遮阴48%,研究不同遮阴处理下青海云杉生长特性、干物质积累和光合特性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青海云杉幼苗株高、地径、叶面积、生物量、叶绿素质量分数、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及蒸腾速率均随着遮阴程度的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遮阴24%时各指标达到最大值,因此适当遮阴对促进青海云杉幼苗生长、提高青海云杉幼苗质量具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不同光照梯度处理[55.44%自然全光照(natural sunlight,NS)、21.12%NS、3.47%NS和0.86%NS]的人工遮阴对紫荆(Cercis chinensis)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光照强度的减弱,紫荆种子萌发率下降,4个处理的种子萌发率分别为51.11%、45.56%、25.56%和23.33%;随着光照强度的减弱,萌发进程减慢,萌发指数变小.除株高和比叶面积外,幼苗基径、叶片数、主根长、单株叶面积、总干重、根冠比、相对生长率和净同化率等生长参数均在55.44%NS下最大,而且随着光照的减弱而减小;幼苗株高在21.12%NS下最大.尽管幼苗的比叶面积在55.4%NS处理最小(148.76 cm2/g),但因其净同化率在这一光照条件下最大[31.6 μg/(cm2·d)],总干重和相对生长率仍在55.4%NS下最大(分别为4.48 g和31.36 mg/d),表现出光照对幼苗生长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遮阴环境对白簕生长与光合特性的影响。[方法]以当年生白簕幼苗为试材,比较不同光照条件(100%、39%、21%和6%)对白簕的生长状况和光合特征指标的影响。[结果]随着光照强度的降低,白簕的株高、基径、叶片数、茎生物量、叶生物量和总生物量等生长指标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最大净光合速率、表观量子效率、相对叶绿素含量、PSⅡ最大光能转化效率Fv/Fm和PSⅡ植物叶片潜在活性Fv/Fo等光合特性也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且在21%处理下达到最大值。光补偿点、光饱和点和暗呼吸速率随着遮阴强度的增加而降低。[结论]光照太强(100%)或太弱(6%)均不利于植株生长,只有光照控制在自然光的21%左右时,植株生长最佳。  相似文献   

6.
不同光照条件对苹婆生长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不同光强下苹婆(Sterculia nobilis Smith)幼苗的生长特性及其对光照强度的适应特征,为苹婆幼苗合理栽培和抚育管理提供理论依据。采用遮荫处理模拟4种不同的生境光强:全光照(100%NS透光率)、一层遮荫(41.3%NS透光率)、二层遮荫(14.3%NS透光率)和三层遮萌(3.6%NS透光率),测定不同苹婆幼苗叶绿素含量、比叶重、叶面积、一级侧根数等生长生理指标。结果表明: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随着光照强度降低呈上升趋势,叶绿素a/b值随着光照强度降低呈下降趋势;随着光照强度的减弱,苹婆幼苗的苗高增长量、地径增长量、平均单片叶干重、主根长度、一级侧根数、地上部分鲜重、地下部分鲜重、整株鲜重、地上部分干重、地下部分干重、整株干重、根冠比均呈先升高再下降的变化趋势,且都在41.3%NS下达到最大;而叶柄长呈不断上升的变化趋势,并在3.6%NS达到最大;平均单片叶面积呈现先上升再下降的变化趋势,在14.6%NS下达到最大值;比叶重则呈不断下降的变化趋势,在100%NS光照下值最大。表明全光照和3.6%透光率条件会抑制苹婆幼苗的生长,50%左右的对幼苗更适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遮阴环境对土坛树幼苗生长的影响,为培育土坛树优质种苗及其生长适应性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2年生土坛树幼苗为试验材料,设不同遮阴处理,即透光率(75±5)%(L1处理)、透光率(50±3)%(L2处理)和透光率(25±5)%(L3处理),以全光照为对照(CK),研究光照对土坛树幼苗生长、生物量分配、叶绿素含量及光合生理等指标的影响.[结果]在不同遮阴环境下,L1、L2和L3处理植株基径生长低于CK,而株高高于CK;同时,L2和L3处理植株叶片的叶长、叶宽、叶厚和叶柄长均高于CK;L3处理植株生长增量最大,其株高、叶长、叶宽、叶厚和叶柄长指标分别比CK提高82.59%、90.43%、80.09%、21.14%和62.11%;相较于CK,土坛树幼苗总生物量积累随遮阴程度的增加而升高,且生物量积累主要集中于地上部分,尤其是叶部分积累最多,其中L2和L3处理叶生物量分别增加201.32%和312.52%,而其地下生物量积累与CK无显著差异(P>0.05);土坛树幼苗叶绿素a(Chla)、叶绿素b(Chlb)及总叶绿素[Chl(a+b)]含量与遮阴程度呈正相关,叶绿素a/b(Chla/b)比值变化则相反;不同遮阴环境下Chla、Chlb和Chl(a+b)含量排序为:L3处理>L2处理>L1处理;各遮阴处理土坛树幼苗净光合速率(Pn)和蒸腾速率(Tr)较CK均呈现不同程度升高,L1、L2和L3处理间,胞间CO2浓度(Ci)随着光合作用的增强而逐渐下降,气孔导度(Gs)则逐渐升高;遮阴处理提高了土坛树幼苗的水分利用率(WUE).[结论]2年生土坛树幼苗有较强的耐阴能力,25%~50%透光率处理对幼苗的促生效果较为明显,其中25%透光率最有利于幼苗生长;土坛树幼苗可通过调整自身形态结构,同时减少基径生长量的分配,增加地上部分特别是叶部分的生物量,提高其光能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8.
大叶白蜡幼苗生长对不同光强遮荫处理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不同光照梯度(55.44%自然全光照(natural sunlight,NS)、21.12%NS、3.47%NS和0.86%NS)的人工遮荫条件下,研究了大叶白蜡(Fraxinus rhynchophylla)幼苗的生长特点。结果表明,幼苗株高、基径、主根长、单株叶面积、总干重、相对生长率和净同化率等生长参数均在55.44%NS最大,分别为70.0 cm、6.84 mm、31.95 cm、798.80 cm2、10.28 g、31.13×10-3g.d-1和3.25×10-5g.cm-2.d-1,而且随光照的减弱而减小。幼苗比叶面积随着光照强度的减弱先增大后减小,在3.47%NS处理最大(597.43 cm2.g-1)。  相似文献   

9.
采用遮光处理模拟不同的生境光强(全光照100%NS、1层遮光42.1%NS、2层遮光14.3%NS和3层遮光3.6%NS),测定不同光照水平下大花紫薇[Lagerstroemia speciosa(L.)Pers.]叶片的光合色素含量、光响应曲线、叶绿素荧光参数等光合生理指标。结果表明,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随着光照水平降低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在14.3%NS光照条件下达最大值,100%NS条件下叶绿素a/b值最大,是14.3%NS条件下的1.7倍;3个遮光处理的大花紫薇幼苗光响应曲线随光合有效辐射的增加,净光合速率先快速增加、后趋于平缓,42.1%NS幼苗的净光合速率最高,100%NS次之,3.6%NS的最低,100%NS的幼苗在光合有效辐射1 000μmol/(m~2·s)时净光合速率出现明显下降。42.1%NS条件下光饱和点、表观量子效率、最大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平均净光合速率最高,暗呼吸速率和光补偿点相对较低;3.6%NS的所有光合指标均最低;100%NS条件下,光补偿点、暗呼吸速率最高。100%NS的幼苗荧光参数与遮光处理相比,初始荧光显著升高,3.6%NS的可变荧光、最大荧光、PSⅡ原初光能转换效率和PSⅡ潜在活性与其他条件下相比显著降低,42.1%NS和14.3%NS条件下幼苗的叶绿素荧光参数相差不大,也都比100%NS、3.6%NS适宜;表明50%左右的光照条件对幼苗更适宜。  相似文献   

10.
以角堇亮点播种苗为试材,研究秋冬季不同遮阴程度(100%NS、40%NS、20%NS和5%NS)对角堇幼苗的生长以及定植苗生长和开花的影响,以得出不同阶段最适合角堇幼苗生长及开花的适宜遮阴环境,为其植株盆栽生产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在幼苗生长阶段,100%NS下角堇幼苗炼苗效果优于其他3个处理,其壮苗指数、叶绿素相对含量和干物质量显著高于其他3个处理;随着遮阴程度的增加,株高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定植后角堇盛花期植株在40%NS下开花质量优于其他3个处理。  相似文献   

11.
周庆荣 《安徽农业科学》2014,(19):6177-6178
[目的]探讨遮光率对八角(Illicium verum Hook.f.)幼苗生长的影响,为其高产栽培提供参考.[方法]遮光率分别为0%、50%、75%、90%.[结果]种子播种后7d和展开第1对子叶以前,遮光率对八角幼苗生长没有明显的影响.在子叶展开(开始光合作用)后,不同遮光率对八角幼苗生长有明显的影响;随着遮光率的提高,八角幼苗株高、茎粗、叶长和叶宽明显升高,叶片中叶绿素含量也大幅提升,叶片呈现较深的墨绿色;植株的木质化程度则因光照减少而相对变弱.在无遮光条件下,因为光照度较高,八角幼苗株高、茎粗与不同遮光率进行遮光的植株有明显差距.[结论]在八角幼苗期,遮光率对其生长明显的影响,因此应根据需要进行遮光.  相似文献   

12.
紫椴幼树叶片的光合作用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生长于不同光照环境中紫椴幼苗叶片光合作用的光响应动态研究结果表明,适度遮荫环境中的幼苗叶片平均光饱和光合速率和平均光饱和水分利用效率高于全光环境个体,蒸腾速率和暗呼吸速率则低于后者,受强度遮荫的幼苗各指标均处于最低水平。在生长高峰期,全光和强度遮荫环境中的个体叶片暗呼吸速率占净光合速率的80%以上,受一层网遮荫个体的暗呼吸速率只占净光合速率的38.3%。表观量子产额测定结果表明,紫椴幼苗叶片光合作用对光的需求量相对较低,当紫椴幼苗处于强光环境中时,幼苗必须采取某种对策避免吸收过量的光能,或者通过某种方式耗散过剩的热能。综合叶片的光合作用特征,认为在生长高峰期的高呼吸消耗是全光环境中紫椴幼苗枝干生长量小、生物量积累相对低的主要原因,光照不足是强度庇荫环境中紫椴幼苗枝干生长量小、生物量积累相对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不同光照强度对苦荞麦主要生物学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吉牛拉惹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6):6638-6639
[目的]为提高苦荞麦产量及其栽培技术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苦荞麦品种7~3为供试材料,从苦荞麦出苗后19 d开始对其进行光照强度为自然光强的100%(CK)、80%、60%、40%遮阴处理,研究不同光照强度对苦荞麦生物学性状的影响。[结果]各生育时期苦荞麦株高随光照强度的减弱而增高。在开花结实期和成熟期苦荞麦植株的二级分枝数随光照强度的减弱而减少。现蕾期、开花结实期和成熟期各处理苦荞麦叶片数随光照强度的减弱而降低。随着光照强度的降低,各处理小花数、空粒数、饱粒数、单株粒重和单株生物产量降低,而空粒率增加。[结论]在一定程度上,光照强度与苦荞麦株高和叶面积成反比,而与茎粗、二级分枝数、小花数、花序数、叶片数、产量成正比。  相似文献   

14.
以一年生秋枫(Bischofia javanica)幼苗为试材,采用可塑性及模糊隶属函数值法综合评价分析方法,研究了不同遮荫程度(100%NS (natural sunshine)、41.3% NS、14.6% NS和3.6%NS)对秋枫幼苗生长的影响,以期得出秋枫的耐荫性,为其苗木生产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随着遮荫程度的增大,秋枫幼苗的苗高增长量、地径增长量、叶面积、鲜质量(地下部分、地上部分、整株)、干质量(地下部分、地上部分、整株)均先高后降,均在41.3%NS下达到最大值;而根总体积、根总长度、根总表面积、总根尖数、总根平均直径均呈不断降低的变化趋势.通过生长指标的综合分析得出秋枫幼苗具有中度耐荫性.  相似文献   

15.
以红蓝LED光为基本光源,研究了光照强度和灌溉量互作对千禧番茄幼苗生长发育和光及地上合作用等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光照强度和灌溉量对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差异显著。随着灌溉量的减少,番茄幼苗株高降低、茎粗变小、节间缩短、叶面积减少,植株鲜样质量和地上部干质量的生物量分配逐渐降低,光合作用降低。试验发现,影响叶绿素含量的主要因子为光照条件,水分表现为次要影响因子。相同灌溉量下,当光照强度超过3 540 lx后,光照增强对植株的生物量没有显著影响。试验中所有处理组合的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均稳定在0.8左右,表明植株生长均处于健康状态。在各处理中,以3 540 lx的光照强度和150 mL·株-1的灌溉量(L2W1)处理植株生长状况最好。  相似文献   

16.
为明确喷施外源5-氨基乙酰丙酸(ALA)对弱光条件下番茄生长发育的影响,以“金丰盛冠”番茄为材料,研究了叶面喷施ALA(0.06g/m2)对遮阴条件下番茄植株形态、叶绿索含量、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遮阴处理使番茄植株高度增加,茎粗减小,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羧化效率(CE)、表观量子效率(AQY)、光补偿点(LCP)和产量降低,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CO2补偿点(CCP)和叶绿素含量升高。遮阴环境下,叶面喷施ALA使番茄叶片Pn、Gs、CE、AQY、LCP和产量的降低幅度及Ci、CCP的升高幅度减小,并提高了叶绿素的含量,但对植株形态的影响不显著。叶面喷施ALA对80%遮阴下番茄生长、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较小。表明在遮阴导致的弱光环境下,叶面喷施ALA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番茄叶片的光合能力,提高产量,并在一定范围内缓解遮阴对番茄生长造成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7.
辽东栎苗木早期生长与光的关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探讨辽东栎苗木早期生长与光的关系 ,在苗圃设置了 4种人工控制下的光照强度 (1 0 0 % ,5 0 % ,30 % ,4% ) .对苗木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的出苗率、苗高生长、苗木地径、净光合效率等进行了测定 .结果表明 ,全重种子的保存率高达 30 %~ 6 0 % ,而 1 /3,1 /2重处理的保存率为 1 %~ 43.3% ,低于全重种子 .光强对根的生长有很大的影响 .苗木的各项指标在全重 (对照 )区 ,随着光照强度的减弱而减少 ,而且在同一光照区 ,全重 (对照 )大于 1 /2 ,1 /3重处理的苗木 .辽东栎苗木在光照强度 5 0 %的条件下生长较好 ,相对光照强度小于 30 %时 ,其生长状况显著降低 .辽东栎属于阳性树种 ,从本实验的结果来看 ,虫兽害对种子的危害不是影响天然更新的主要因子 ,林内光照不足 ,对辽东栎幼苗的生长起主要限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